第20章
俞錦年有些不理解:“可是父親,救命之恩是大事,難得不值得親自跑一趟嗎?齊家家世門楣如何,與救命之恩原本就無關系,今日救女兒之人,哪怕只是普通人戶,也合該過去相謝的。女兒是女郎不方便出門,不然何須麻煩父親或兄長?父親忙碌,明日兄長恰好休沐,女兒想請兄長幫忙。”
“我說了不必!”侯爺何曾受到女兒如此頂撞,當下拍案而起,怒目視之,旋即蹙眉,“你可知晏二郎的真實身份?他的确生得不錯,但你莫要忘了,你是侯府千金,他根本配不上你!收起你那些女兒家的小心思,回去閉門思過!”
“父親,您在說什麽啊?”
俞錦年想不到,她只是據理力争,可在父親眼中,卻覺得她對那晏霆安有意思?她想要分辯,然而侯爺揚手,讓随從進來将她給請出去了。
“你祖父母平日就是這樣教養你的?俞錦年你可別忘了,你是俞家女,一行一動關系着家族名聲!”
聽得父親刺耳的責罵,俞錦年攥緊了拳頭。若說之前,她是覺得自己生長在邾城,與父母姐姐性情不合也是正常,便求同存異好了。可現下,她才發現,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道理。
偏偏這是她的家,與她想法不一的是她唯一能依靠的親人。
俞錦年沒有立刻回院子,她坐在一旁的欄杆下發呆。
“小姐,您……夜晚寒涼,不如先回院子吧?”春雲有些心疼了,卻只能小聲勸慰她。
俞錦年搖搖頭:“被冷風吹一吹,我才能清醒。春雲,今夜我與父親的紛争,不必告訴青嬷嬷,她不能做什麽。祖母的身體不好,我不想剛來京城,就寫信回去告狀。”
回去的路上,春雲遲疑着問:“奴婢從前在邾城俞家,聽老太爺與二老爺說話,說是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今日那位晏少爺的恩情,便不報了嗎?”
“現下處處受制,回頭得了機會,再思報答吧。”
到了聽雪堂,卻見寧姑姑高高興興的迎出來:“小姐去外院怎的這樣久?今日您精神頭不好,下午便沒有告訴您。上午您出去沒一會兒,各府也命人送了禮過來,是慶賀您歸府。夫人都讓送到咱們聽雪堂,奴婢已經歸置妥當,禮單還未交給您過目呢。”
俞錦年興致缺缺,躺在貴妃榻上休息,原想着讓寧姑姑自将東西收好。可想一想,又坐直了身子道:“根據禮單的情況,其實也能知道各府與侯府關系親疏。姑姑且替我念念禮單的情況,若有特別的,再着重說一說。”
“昨日是宮裏送的禮,今日則是各個府邸的禮。都是按着規矩品階送過來的,旁的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只晉王殿下除了常禮之外,還送了一盆君子蘭過來。”
“君子蘭?”俞錦年讓人将君子蘭捧過來。
Advertisement
一盆上佳的君子蘭,看得出養護之人十分用心。她伸手摸摸君子蘭的葉子,回憶起晉王殿下的模樣,不由得笑起來。
“晉王殿下倒是有心,大抵是有了兩面之緣,便多得了這麽一株。”
寧姑姑點點頭:“是,其他府上送的禮,也沒有十分特別。”
“唐家送的什麽?”
“淳康伯府唐家送了一禀玉扇,觸之溫潤,瞧着像是不俗之物。”寧姑姑道,“倒是比其他府上的禮略重些,而且看着是細心挑選的女兒家喜好之物。”
俞錦年解釋着:“唐家家主不在,只有唐家老太爺與阿媛在,我瞧着阿媛不像是那樣細心之人,估摸着是唐家負責的從人,知道阿媛與我交好,才這麽挑選出來的。”
“對了,還有一樣小姐應當喜歡。”寧姑姑讓秋雨去取,“鎮國公府齊家那位養子晏霆安,送了一支玉笛。”
她們幾個都知道俞錦年喜歡笛子,寧姑姑還特意提出來,可見這玉笛一定是上品。
俞錦年則有些疑惑:“晏霆安……齊家送了兩份禮?”
“對,奴婢也頗有些好奇,小姐與晏少爺并無往來,怎會送了兩份禮過來?”
禮是晏霆安救她之前就送的,而且當時情況緊急,晏霆安明顯沒有發現是她,甚至沒有發現她是女郎,可見不是因為今日的緣分。
俞錦年垂眸片刻道:“入京那日,你們掩護我逃走,我先遇見的是晏二郎,但那時我不認識他,還以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今日上午再見,方知原來他是齊家公子。”
“原是如此。”
俞錦年雖覺得,那樣的一面之緣,不足以讓晏霆安單獨送禮,但玉笛到了跟前,她也沒再多想。
果真是上品,她年幼時祖父教她吹笛,學成之後送給她的第一根笛子,便是玉笛。只是十歲那年她帶着玉笛歸京,那玉笛竟然斷裂成兩截,無法修複,而後便傳來祖父過世的消息。
想起亡故的祖父,俞錦年還有些傷感,讓春雲将她匣子裏斷裂的玉笛拿出來,摩挲許久。祖父送的玉笛通體清脆溫潤,她愛不釋手,而晏霆安送的這根玉笛,品相上略略差一點,瞧着,不像是大周尋常玉笛的模樣。
祿兒好奇問:“小姐,這根笛子好奇怪,不像是笛子,倒是像一根竹子。”
“嗯。”俞錦年點點頭,執起這根玉笛觀摩一番笑道,“不錯,的确像一根竹子。而且便是竹笛,也與大周竹笛不太一樣,倒像是西昭國的東西。”
她愛笛,對各種笛子都略有研究,見祿兒眼巴巴看着她,她也有了興致,又道。
“西昭國與我們大周不一樣,我們平日多吹玉笛,他們則多用竹笛。而且他們還有一種笛子,骨笛,是用鷹的翅膀骨所制。”
祿兒十分驚訝:“用鷹的骨頭?但是鷹的翅膀骨頭,應該沒有我們平日見到的笛子那麽長吧?”
“是,所以我大周的玉笛竹笛,多是長笛。而西昭的玉笛骨笛,多是短笛。這次晏二郎送我的這根玉笛就比其他的玉笛,要略短些。”
俞錦年摸着,便将玉笛與之前斷裂的那根一起,放入匣子裏,遞給春雲讓她照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