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你過來。”
俞錦年看着向她招手的蕭辰齡, 有些遲疑,雖說不遠處便有仆從忙碌,但他們到底是男女有別, 若是太過親密反倒不好。
索性蕭辰齡只是退後一步,指着涼亭裏石桌上的棋子:“這棋, 你陪孤繼續下。”
只是下棋而已, 倒是無妨, 旁邊還有侍從丫鬟呢。俞錦年走過去, 坐在蕭辰齡面前,桌面是殘局, 像是方才, 有人這麽坐在他面前,與他對弈, 又像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那人起身離去, 獨留他一人面對這殘局。
恍惚想起方才他與俞錦清一起離去的時候,他說他們還有棋沒下完。所以是在這裏下棋嗎?俞錦清有事先走, 他便獨自在這裏?
蕭辰齡道:“會下棋嗎?”
“會。”
蕭辰齡笑意盈盈:“你姐姐的棋藝一絕, 你是她妹妹,應當不差。”
“可是,我與她是兩個人, 并非是她會的,我就會。”俞錦年語氣平靜, 伸手落下一子。
這一子, 倒是讓蕭辰齡頓住了:“剛才……想了許久。”
方才這裏的人, 想了許久也沒有落下這一子?
俞錦年疑惑的擡頭看他,不知他說的那個人是不是俞錦清。卻也沒有多猜, 只道:“殿下,到您了。”
她是許久沒有這麽痛快的與人厮殺一局,從前祖父在的時候,手把手教她下棋,教她如何走一步想三步。後來祖父過世,她再沒有棋逢對手過。
如今與蕭辰齡對弈,似有格外的暢快,最後她落後三子惜敗。
蕭辰齡招呼附近的丫鬟過來收拾棋局,笑道:“今日卻不能算你輸,本來就是殘局,若從頭開始下棋,我未必下得過你。”
“殿下謬贊,殿下能力在臣女之上,即便從頭開始,臣女也及不過殿下。”
Advertisement
蕭辰齡興致不錯,擡頭看看時辰:“只是宴席快開始了,日後若得空,定當與二小姐再比試一局。”
俞錦年起身行禮告辭,繼續往花廳的方向過去。沒走多久,就遇到唐阿媛幾人過來,見着她便打招呼。
“錦年,你這一去,怎麽這樣久啊,我們原本還想等着想與你繼續比試呢。”
“是,有事耽擱了。”俞錦年展眉微笑,有些心虛的回頭看向涼亭,蕭辰齡已經不知所蹤。
看着空空如也的涼亭,不知為何,俞錦年心中有些頓頓的難受。
唐阿媛過來挽住俞錦年的手:“嚴夫人喚你去做什麽?”
其他女郎也是識趣的,見她二人說話,便都只招呼一聲,先走了。
俞錦年壓着聲音問:“我記得嚴家只有兩個嫡子,沒有庶子的吧?可有旁支兒郎是到了年歲還未做親的?”
“你問這個做什麽?”唐阿媛一頓,旋即反應過來,瞪大了眼,“嚴夫人她……”
俞錦年連忙擺手:“沒有沒有,她只是說喜歡我,又說上次送的見面禮不夠好,重新送一份,并沒有說其他的。我自己心中不安,總覺得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情,就想要多了解了解。”
唐阿媛略略沉吟,握緊俞錦年的手,嚴肅道:“若是嚴家真的有此意,你可得要注意了。嚴家二位郎君都還未娶妻,嚴大郎是嫡子倒是樣樣出挑,若嚴夫人是這個意思,那我覺得倒是可以,但嚴二郎是萬萬不可。”
“我不是嫡長女,又是邾城長大的,嚴夫人再怎麽喜歡,也不可能将我說給她的嫡長子。那位嚴二郎,難道有什麽問題不成?”
唐阿媛重重點頭:“是啊,嚴二郎是出了名的風流,後院不少的莺莺燕燕,外頭還有好幾幢小樓養着不能進府的女人呢。這些都是私下的,面上肯定不會拿出來說,可是世家裏頭誰人不知道?你別傻裏傻氣被騙了。不過你爹娘再不濟,也應當不會做出那等事情,将你許給嚴二郎啊。”
原來是這樣。俞錦年垂下眼眸,難怪母親看到那項圈時面色複雜,顯然是知道這內情,也不太想她接受。
嚴二郎如此不堪,若父母真的将她許過去,俞家的面子上也挂不住。但誰說不可能呢?畢竟父親都樂意讓她嫁給怡親王做繼室了。
“你想什麽呢?”唐阿媛推推她,又問,“你父母不會真的這麽糊塗吧?”
“不會。”俞錦年微笑着搖頭,“而且祖母與父親說過,我的親事他們做不了主,只能祖母做主,所以你放心吧。”
唐阿媛松了口氣:“那就好……錦年,你別怪我說話不好聽,我一貫看不上你父親那樣的。可能我自幼懶散慣了,我爹娘對我沒什麽要求,只要我健康快樂就好。可是你父親,太過嚴苛了。”
她并不多說,俞錦年也沒有接話,但心裏頭十分贊同唐阿媛。
宴席開始,俞錦年乖乖的坐在俞錦清身邊,恭祝嚴老夫人壽辰。禮物都是侯府備好的,并不需要她操心,只用專心享用膳食。
而且,俞錦清細心,怕她不知道規矩,每用一道菜之前,都會親自布菜給她。姐妹親和,還讓旁邊的夫人誇贊一通。加之陳玉琪被陳氏壓着,絕不敢亂說話,倒是清淨得很。
宴席過半,便有宮人帶着長長的禮單過來,說是宮裏的淑妃娘娘,恭祝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其中有一個巨大的木雕壽桃,上面竟然雕刻了百餘壽字,還有各種百歲老者的刻相,叫人嘆為觀止。
嚴老夫人自是大喜,連聲道:“娘娘有心,娘娘有心啊。”
淑妃娘娘是嚴老夫人的親生女兒,雖說今日母女不能見面,但這樣的壽禮,讓嚴老夫人很有面子,她自是非常滿意。
那內侍宣完禮,并不走,只轉身看向淮安侯府的方向,對淮安侯笑道:“淑妃娘娘有旨,俞家長女初長成,蕙質蘭心,德行兼備,賜玉如意一雙。”
今日并非俞家主場,淑妃娘娘卻單單給俞錦清送了一對玉如意。俞錦年不太理解,卻見着堂內外,所有人家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樣子。
不少親近的夫人立刻就回頭祝賀陳氏,而上首的嚴家衆人,也很是歡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