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俞錦年說得輕描淡寫, 可又有理有據。是啊,她這麽個沒有參加過京城宴席的女郎,也都獻藝祝壽, 何況是生長在京城的陳玉琪。

可偏偏陳家自陳玉琪出生後,便節節落敗, 她年幼時僅僅學了針黹女紅, 字都不認得多少。還是十歲上到了侯府才學的, 那點技藝, 怎麽拿得出手?

平時家裏人都知道,也絕不會要她上臺表演了, 俞錦年分明是故意的。

俞錦年就是故意的, 似笑非笑看着她:“怎麽,表妹你不敢嗎?”

這是拿剛剛陳玉琪說她的話, 怼回來, 陳玉琪眼眶一紅, 就要落下淚來。

陳氏見不得年幼失恃的侄女受委屈,當下輕斥:“錦年, 你這是做什麽?如此咄咄逼人, 成何體統?”

“母親現下覺得我不成體統了?”俞錦年淡淡挑眉,“方才表妹逼迫我,非得讓我上場的時候, 可未見着母親替我分辯半句。怎的,我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母親看來, 就是咄咄逼人的欺負她了?”

“你……”看着周圍異樣的目光, 陳氏握緊了拳,指甲都掐進肉裏。

俞錦年卻沒什麽表示, 只平靜的看着陳玉琪。最終還是俞錦清過來拉拉她的手解釋。

“錦年,表妹這幾日不太舒服,恐怕不便獻藝。”

“噢,倒是可惜,我回來快要兩個月了,還沒有見過表妹的技藝呢。”

俞錦年的聲音不大不小,近處聽到的人略略想一想,卻覺得當真如此。

何止是她沒有見識過陳玉琪的技藝,世家夫人小姐,便沒有一個見識過的。以前侯府有俞錦清這個第一女郎,也沒有人在意這位表小姐的能耐,如今想一想,大概,這位表小姐什麽都不會吧。

如此,便有幾位膽大的小姐捂着嘴偷笑起來。陳玉琪委屈得想要跑出去,到底沒有安豐縣主那樣的膽子,只生生忍着。

好在宴席結束了,女郎們紛紛出了廳堂,三三兩兩,繼續去花廳玩耍。俞錦年也不理會俞錦清和陳玉琪,轉身去淳康伯府的方向,去尋唐阿媛了。

唐阿媛早就笑得前合後仰,拉着俞錦年出門,就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錦年可真厲害,沒想到你會吹笛,還吹得這樣厲害。”

Advertisement

“我祖父喜歡笛子,從小跟着他一起學的。”

唐阿媛點點頭:“原來如此,尋常女郎多學琴琵琶之類,笛子則是郎君學得多。不過你還有什麽是我不知道的?每一次見你,都能多一點驚喜。”

“這樣豈不是正好,每次你都能期待我帶給你的驚喜。”俞錦年挽着她的手,去往花廳方向,“一會兒再去投壺,我就不信十次我竟只中兩三。”

想到俞錦年準頭那般差勁,唐阿媛止不住哈哈笑起來,又道:“其實我最喜歡你的地方,就是當面鑼對面鼓。你那表妹的心機全都挂在臉上,明顯是想看你出醜,沒想到,出醜的是她。”

“其實,我原本并不想計較。”俞錦年目光微沉,“她原就是跳梁小醜,只不過仗着我父親母親偏疼她罷了。若今日安豐縣主刁難的時候,她不拱火,我也不會如此。”

唐阿媛道:“你便是太好性子了,錦年,我在京城長大的,深知一個道理。越是退讓,越會讓人欺淩到頭上。你可見有人無故去惹許安顏?可見有人敢招惹我?家世底氣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好惹。”

越是退讓,越會被欺淩。

俞錦年默念這一句,的确,她一向認為與人為善,若退一步便能海闊天空,她不介意做那個退讓的人。可是現在才知道,陳玉琪敢這麽對她,焉知不是因她平日太好說話的緣故?

她回頭看着正廳方向,陳氏與俞錦清一起陪着陳玉琪走出來,一左一右,不用想,都知道是在哄勸着陳玉琪,不要與她一般見識。

俞錦年面無表情的回過頭,祖母與她說過,若父母敢拿生恩威脅,她自可拿父親不曾盡孝反駁。

當初父親合該丁憂三年,是她替父親回邾城。而且,祖父母帶她回去的時候,父親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對外是說,要她這個小女兒替他回邾城盡孝。

既然是替父母盡孝的,如今又憑什麽欺淩她不是京城長大的呢?

原本與俞錦年一起的,只有唐阿媛與她從前的三兩個友人,現下卻有不少女郎圍過來。

叽叽喳喳,都是說俞錦年今日是如何的厲害,那笛音吹得甚是美妙等等。

俞錦年不如俞錦清溫和,但也不是拒人千裏之外的性子,旁人主動問詢,她都是有問必答。

就在這時,旁邊過來一個郎君,樣貌倒是俊朗,但目光中透着幾分猥瑣之氣,尤其是上下打量俞錦年的模樣,叫人不适。

他手中捧着一盆蘭花,一直走到俞錦年面前,溫聲道:“鮮花贈美人,這是上佳的君子蘭。”

這人俞錦年剛才見到過,就是嚴家次子。她已經在唐阿媛口中得知這位二少爺的行徑,心生厭惡,面上卻不顯,只退開一步。

“我不喜歡君子蘭。”

嚴二少沒想到俞錦年會這麽說,立刻将蘭花遞給身後丫鬟,笑道:“你姐姐喜好蘭花,世人皆知,我還以為你與她一般,也喜歡呢。我院子裏有各式的花草,二小姐可願一觀。”

若說剛剛贈花還是隐晦,畢竟若普通友人往來,也也贈愛花的。這會兒直接邀請俞錦年去看花,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俞錦年剛要再拒,便聽得旁邊傳來溫潤的聲音:“錦年。”

她擡頭看過去,便見晉王殿下站在三步開外的地方。他是一貫的目光溫潤,只不知為什麽,今日的他,似乎透着格外的滄桑,就這麽看過去,都有一股叫人心酸的感覺。

他不開心?可他面上又沒有一絲不開心的樣子。

俞錦年不自覺的,繞開嚴二少,走到蕭辰齡面前行禮:“晉王殿下萬安。”

蕭辰齡的目光更溫和了,他伸手,攤開手心:“錦年,送給你。”

那是一塊玉佩,确切的說,那是鴛鴦佩其中的一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