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節
都必請衙役開路,馬車無蜀錦鋪地不下。
富商的名頭不久就傳到了當時戶部尚書王之亮的耳朵裏,王之亮心想自己主推的政策自己都沒撈到油水,倒讓他人賺了個盆滿,心裏很不痛快。于是,他上表奏章,告晉州知府公款私營,收受錢財,并調整政策,要求晉州所出銀票須有戶部加蓋印章方能有效。這一下子,整個晉州大小商人所持銀票者都炸了鍋,紛紛來到錢莊要求退票。而知府程譽由于被參劾調查,府庫銀兩不得外放,富商不得不拿自己的錢退換銀票,短短幾天的功夫,富商不但一貧如洗,還負債累累,連僅有的兒子都被發配充軍,原來熱乎乎的親朋好友全都如鳥獸散,唯恐避之不及,家裏年邁的父母也因此而憂郁成疾撒手人寰。
富商從此對人世失去了念想,幾度要了結自盡,都被妻子救了回來。終于,兩人離開晉州,消隐避世,在山林裏過起了平靜的生活!
我滿是驚訝的聽完故事,把最後一口豆漿咽下去,不用問也知道為啥這狗叫臭錢兒了,“老伯,你~!”我聲音有些顫抖。
“對,是我,二十年前的我!”老伯似乎并不激動,也許是時間已經淡漠了一切,也許是這山林已經洗淨了前塵,一碗豆漿,一口薄餅,不知怎的讓我感覺是如此的珍貴,甚至是那玉塔都不能比的。
我定了定神,發現老伯剛才那一番話雖然講得很平靜,但當提到“兒子”這字眼兒時,他還是微微有些異樣。我也不知從哪來的想法,竟然莫名的問了一句:“老伯,您的,兒子,叫什麽名字?”
老兩口相互看了看,搓着手指沉默了許久,“他叫李賢,”婆婆說:“如果還活着,今年已經四十歲了。”
“我去幫你們找他!”這句話我想真的是老天的安排,我都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但是報答二字從我見到他們那一刻起,就一直回響在腦海中,盡管我現在什麽也不是!
“年輕人,”婆婆說:“你的好意我們心領,其實,我們救你也是我們的福氣,這片山裏從來就沒人來過,我老婆子已經十年沒見過外人了,你來了和我們說說話已經是莫大的福份了,我們不會再奢求什麽,就像我頭子希望越多,失望越大!”婆婆看着老伯,淡淡地笑着。
“是啊年輕人,”老伯說:“我們已經找了十年,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不要因為我們,給你自己造成負擔啊!”
我明白老人的心意,繼續堅持怕給他們徒添傷感,于是就沒有再說。
吃完飯,老伯從櫃子裏拿出一壺酒,還有一包粉末狀的東西。他把粉末倒在木杯子裏斟上酒,用勺子拌勻,端給我說:“這啊是胡椒酒,以前感冒着涼我就用它作藥,稍喝一點能生熱驅寒,對你或許有好處!”
我喝了一口,雖然胡椒有些辣口,但酒卻是溫和醇香,喝下肚裏渾身熱乎乎的。我問老伯這酒是從哪弄的,他說是自己釀的,還帶我到後院裏參觀了一番。不看不知道,之前一直在前院沒到後面去,這一過來,我是徹底佩服了,韭菜、莴苣、菠菜、黃瓜、蔥蒜、豌豆、還有蘑菇,聽說後面還種着麥子,在這大山裏,就兩位老人家能開出這樣的園地,那得花了多少工夫!我是又驚訝又羨慕,要不是想到還有父母,我真的也不想離開了。
然而,人生路遠,我畢竟還有家人,必須去闖蕩一番好給他們有個交代。于是,晚飯後我對二老說出了離別的打算。我們坐在院子裏,就着月光聊了許久,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他們自己蓋房子時經歷的種種艱難,還讓人感觸頗深的就是他們對錢對人生的看法,那種徹悟的感覺是獨有的,不同于神仙僧侶,也不同于俗世凡人!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向他們辭行,他們執意讓我吃過早飯再走,還給我準備了路上用的幹糧、火石和一根一頭削尖了的木棍。
臨走時,婆婆拉住我的手給我手裏塞了什麽東西,我一看,竟然是一錠銀子。
Advertisement
婆婆說:“孩子,這十兩銀子我們留着沒什麽用處,你收好,就當,”婆婆忽然語塞,低了低頭,顯然是有傷心之處。
老伯趕忙說道:“哎呀,你給人家留點好印象行不,還說我呢!”接着又對我說:“孩子,山下河邊我留了木筏,你沿河往下游一直去,大概晌午會看到一個石碑,上面兒寫着清河二字,你從那裏上岸,沿着石碑旁邊的小路再走大概一個時辰會看到一座廟,叫做萬安寺,天黑你就在寺裏歇腳,順便跟寺裏的僧人打聽一下附近的鎮子怎麽走。”
我再次謝過兩位老人,還抱了抱臭錢兒,帶着無比感激的心情,離開了他們。
一路上,心裏始終無法平靜,想想他們曾經那麽有錢,到頭來卻甘願清貧,而我辛辛苦苦出來又為了什麽?不如把玉塔賣掉,像他們一樣找個沒人的地方了度此生,也省的錢多了招來些麻煩,可是,這大千世界對我來說還充滿了未知和好奇,倘若有錢了,我真的能放得下嗎?
想着想着,不覺間已經漂流了很遠,眼看已是正午,便取出了一塊薄餅,一邊嚼一邊瞧着河邊,怕錯過了那個石碑。
果然,正如老伯所說,在一處彎道口一塊青石碑矗立在河邊,石碑旁還有一條通向山崗的小路。
我趁着天色尚早,趕緊下了木筏往路上走去,兩邊是茂密的樹林,不時的還能看到野兔從路上穿過。老伯給我的這根帶尖兒的木棍主要是防止遇到野豬,其他危險的東西一是不多,二是如果遇到了一般的器物也根本沒用。
走了大概有半個多時辰,正打算找地方再歇歇腳,這時見前面不遠有塊大石頭,上面坐着一個人像是個小和尚,正抱着腿低着頭,不知是在睡覺還是做什麽。
我走過去問了一聲,他擡起頭來我才發現,确實是個小和尚,很年小,也就十二三歲的樣子,但是已經淚流滿面。
我有些驚訝,問他是怎麽了,他抽噎着回答說:“昨晚不知怎麽,沒有下雨竟起了一道閃電,正劈在寺院的門樓上,劈落了磚瓦,把門上的牌匾給砸壞了……”
我安慰他說:“那再修一下不就好了,為何要這麽傷心呢?”
“施主有所不知,”小和尚說:“那塊牌匾是泰祖皇帝所賜,明日會有官員來寺裏上香,若修不好,怕是……”說着他又哭了起來。
我想這下恐怕是麻煩不小,皇帝賜的給弄壞了,搞不好是要殺頭的,我對小和尚說:“那你趕緊去找人修吧,別哭了。”
小和尚摸了摸腳腕,一臉痛楚得說:“方丈讓我和師兄下山去請師傅,問了幾個都說是皇帝的東西不敢動,回來的路上,師兄竟然趁我不注意,自己拿着錢跑了,我追不上他,還把腳崴了,這才傷心難過,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唉!”我聽了也覺得是很無奈,我說:“要不我替你先去寺裏和方丈說一下,我剛好也要找地方投宿。”
小和尚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用手抹了抹眼淚又沉下了頭去。我走了兩步,回頭看他還坐在那裏,揉着腳踝似乎還不太敢走路。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心想就算我替他跟方丈說了,也于事無補,這事情弄不好整個寺廟的人都得受牽連,這麽小的年紀就遭遇這種厄運,連修牌匾的錢都讓師兄拿走了,簡直是……!
我停下腳步,猶豫了許久,終于還是善念占了上風,轉身朝他又走了回去!
“小師傅,”我若有信心地說:“你不要傷心,也許還有轉機!”
最後到寺院這段路,本來應該是半個時辰,可我帶着小和尚又是背又是攙扶,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走到,眼瞅着終于到了門口,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累得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一位老僧人忙趕過來扶着小和尚,說:“淨一,這是怎麽了,慧南呢?”
“方丈,”小和尚傷心地說:“師兄他,帶着錢走掉了!”
“啊?那,這位可是請來的師傅?”方丈問。
“不是,”淨一回答道:“是我在路上扭傷了腳,遇到了這位施主,是他好心把我背回來的!”
方丈聽了,身子一晃,一下癱坐在地上,我連忙扶住他,喊了他兩聲,他這才緩過神來,弱聲說道:“阿彌陀佛,看來我們是劫數難逃,淨一,明日你切不可留在寺裏,以免受到牽連!”
“方丈,”淨一哭道:“我不走,我不走!”
我嘆了口氣,說:“大師,一塊牌匾真的有這麽嚴重嗎?”
方丈先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