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玄晝星輔(1)
西方白虎之國玄晝,西舜帝樂天九年,星輔更替仗式的祭典。
祭典在縱星閣舉行,而縱星閣落座于玄晝國極北最高之處——晞旸山山巅。
據說玄晝國第一星輔西辰選定此于處羽化登仙,飛升天界之後,當時的玄晝王西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星輔,遂将星輔之殿設于晞旸山之巅。星輔之殿,是供歷代星輔學習修行及占星之用的占星祭壇,東、南、西、北四大帝國各有其一。而西方白虎之國玄晝的縱星閣,便是與東方青龍之國劼安的馳星壇,南方朱雀之國遼琛的乘星寮,以及北方玄武之國槃海的往星樓齊名的西方祭星壇。
晞旸山的風水極好,面臨皇氣,背靠淵海,左擁卧虎,右扶眠龍,風景更是秀麗無雙。日出之時,日光仿佛從縱星閣背後射出,蔚為壯觀,而雨季時縱星閣則被缥缈的雲霧籠罩,亦真亦幻。山頂時時被雲氣環繞,天氣晴好時也是如此,卻只有縱星閣總不被遮掩着。有時隐約可見幾只仙鶴穿雲而上,扶搖而去,鶴唳之聲遠遠遙遙,袅袅不絕。
此時為辰時,太陽正處在縱星閣的正上方,為本身就舉辦得異常隆重的祭典更添異彩。
若是從整體上看,縱星閣并非僅座落于山頂,實際上它那由白玉砌成的石階和雕花護欄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護欄上插滿了旗幟,勁風将它們吹向來者的方向。而那石階前大理石磚的兩側,文武百官跪成了整齊的兩列,他們的身後是慕名前來、虔誠朝拜着的百姓。
他們所恭候的下一任星輔繼任者仿佛披着柔和的日光,從天邊走來,他所到之處,人們皆伏身扣拜,可有不少人卻在那人遠去之後稍稍擡起了頭,望着他的背影。
那目光中有些微的崇敬,可更多的卻是懷疑與不可置信。
——因為他們所朝拜着的星輔繼承人還是一個看上去才八、九的孩子。而事實上,他才七歲。那個稱之為少年都嫌大的孩子穿着為他量身制作的祭典大禮服,戴着昂貴的珠珠串串的首飾緩緩地走過兩旁的人群,步履穩健,絲毫沒有慌張。神色自如之中亦有寧靜與期待。他滿頭淺橙紅色的、像是朝霞一般輕軟垂墜的頭發,随着他沉着的步伐在腰間如潮汐般起伏。
走近了的他顯得更加俊美。他的臉上稚氣猶存卻隐隐有了剛毅的線條,突出的五官顯示出他有着胡人血統,而最吸引人的,是他那雙天藍色的眼瞳,清明澄澈得像是不屬于塵世。他一直注視着前方,微昂着頭地向前走去,接受朝拜。步履像貓一樣的優雅,卻有着豹子的沉穩、危險與內斂。
他穩重的行為打消了人們的顧慮,他們選擇相信這地位只低于皇帝的未來的星輔,相信挑選下一任星輔的先任老星輔——西賢,也相信這個被選出來的、似乎已經具有統禦力量的少年。西舜王和西賢不會做不利于玄晝的事。相信在這位星輔的努力下,玄晝會越來越好。
少年在白玉階梯前停下,閉目深吸一口氣,然後睜開眼睛,他的瞳孔中閃過一道由自信、興奮、期待、隐忍交織出的光芒,随後踏上了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臺階。
他每踏上一級白玉石階,就有立于縱星閣前的祭祀官,念頌出一句天意綱法——
“星輔者,奉上天之命,承萬民之意,輔君王以五行之道也。
“星輔,即天之鋪,不離君側,不違召命,矢言忠誠,以此為誓。
“察帝為善愛民之義,框其為政寬仁之正。
Advertisement
“五行者,天道也,五行:一曰水,二曰水,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真,金曰從革,土爰稼穑。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穑作甘……”
少年在頌唱聲中走完了所有的臺階,停在西舜帝和老星輔的面前,然後單膝下跪。他與老星輔一同念出每任星輔繼任時必念的誓咒:“不離禦座,不違民心,永忠吾王,謹以此誓。”
随後,老星輔将如老松般枯瘦的手指抵住少年的眉心,用同樣蒼老的聲音以符咒之義,念出他的名字:“奉天啓,賜汝名——西哲。”“西”是西方白虎玄晝國星輔的專用姓氏,而奉天啓為西哲取名的西賢,在瞬間抓住了腦海中閃過的清楚的意念,為他取名“哲”。
剎那間,如潮水般洶湧的風充盈了整個晞旸山,引起萬民的歡呼。因為新任星輔的這個少年——西哲體內,潛藏着如這猛烈的風一般雄厚的力量。如果星輔的力量越高,他預言的力量就越大,當然,在今後漫長的時間中,他還要學習如何運用這種力量。而教導的工作就由謝任星輔——西賢擔任,學習之所自然就是這縱星閣。星輔的責任當然不止預言這麽簡單。除此之外,星輔還要為政,可謂責任之重大。
可是,大家相信他。西哲也在繼任前就有了擔負此重任的覺悟和信心。
作者有話要說: 喜歡天賦異凜的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