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強渡古裏
窦明這個人就是比較認死理兒,認準了的事情誰也別想勸。
那天孫橲沒有直接答應她的要求,窦明轉身就讓趙熊去找船。孫家在呂宋這麽大的海運能力,這些自然是瞞不住的。當天晚上何氏和秋眉就來了。
窦明看着兩個孩子在屋子裏折騰,任由何氏怎麽說,她也是一個字都不回。
秋眉估計在告訴窦明船隊的事情的時候,就想到了結果,也不勸窦明,只是幫窦明哄着孩子。等何氏已經無話可勸的時候,她才道:“夫人去印度,兩位姐兒怎麽辦?”
窦明被秋眉一問,也一磕巴。悶悶的道:“有金嬷嬷和桂嬷嬷看着,我自然是放心。”
秋眉也不和窦明說話,轉頭對着甜甜和糖糖道:“姑姑搶走娘親,你們要姑姑還是要娘親?”
兩個孩子剛剛一歲,懂的東西非常少,但是看秋眉一臉對娘親不好的樣子,都撲到窦明身上,摟着窦明的脖子。平日裏都是窦明看着兩個孩子,親疏自然一看了之,而且兩個孩子還沒有斷奶,窦明到是真的有些放不下。
秋眉見窦明不說話,又道:“夫人要去印度,我不攔着,就是有船去西邊,您跟去我都幫您把攔着的人勸回去。”秋眉這麽一說,何氏立即要插嘴,秋眉又接着道:“但是您怎麽也不能把這麽小的孩子丢在這裏,難道您也讓她們過您從前的日子?”
窦明被秋眉一說,也開始有些舍不得。這兩個小的從生下來,都沒離開過她身邊,頂多是一個正房睡,一個廂房睡而已。
自己真的漂洋過海去找孫簡,那兩個孩子怎麽辦?
而這時兩個小的看娘親面無表情,不知道怎麽的就抱着大哭起來,弄得幾個丫鬟、嬷嬷也是一陣手忙腳亂,可兩個小的始終不放開窦明的衣服,弄得屋裏又是一陣人仰馬翻。
最後沒辦法了,窦明心肝寶貝的哄了許久,甜甜、糖糖才止了哭,可始終都不松開窦明的衣服。
秋眉見了也不在說什麽,知道她家小姐是放不下孩子的。轉身勸着何氏與她回去,道她家小姐一時是不會亂走的了。
…… ……
被甜甜、糖糖一鬧騰,斷奶的事情也被窦明重視起來。印度她還是想去的,但是甜甜、糖糖兩個又真的離不開自己,窦明只能拖後行程。
雖然謝嬷嬷說女孩子多吃兩年奶也是經常的,但是現在窦明打算去印度,總不能帶着兩個吃奶的娃娃遠航,只得試着給兩個女兒斷奶。
Advertisement
因着窦明這也算是一意孤行,只要不餓着糖糖、甜甜,随便窦明怎麽折騰,謝嬷嬷幾個也不插手,就是葉兒也是在一邊看着,一副不贊同的樣子。也不知道她是不贊同窦明給女兒斷奶,還是不贊同窦明去印度。
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窦明犯了擰勁兒上來,也不去問幾個嬷嬷,不就是斷個奶麽?原來住在莊子上面的時候也不是沒見過莊戶人家的孩子斷奶,不就是熬些粥水類的東西給孩子吃嘛!那時候她照顧金寶兒,不是一樣養的白白胖胖的!
想了就幹,窦明讓葉兒給自己弄來玉米面,生了爐子就在院子裏面開始煮玉米粥。
幾個丫鬟、嬷嬷都在邊上站着,誰也不上來答手,窦明也不理她們,心道:沒你們還真以為我能餓死!
甜甜和糖糖從來沒見過小火爐、玉米面和這些鍋碗瓢盆,可能以為窦明在哄她們玩,興奮的上來胡鬧。鬧得窦明實在沒辦法做事了,又怕燙到兩個小祖宗,只得弄了一個小盆子,放些玉米面進去,再兌上些水和成做餅子的玉米面,給她們當玩意。
哄好了兩個小祖宗,窦明開始熬粥。不得不說手藝還沒丢下,熬好了粥,為了讓甜甜和糖糖愛喝,窦明還放了糖進去。
結果甜甜嘗了一口,就吐了出來,糖糖看姐姐不吃,連嘴都不張。窦明緊哄慢哄的也不管用,不但一鍋粥都糟蹋了,兩個小祖宗還弄了一身的玉米面,不得不被拎回屋去洗澡。
苦苦思索了幾天窦明才發現自己錯在哪裏。
甜甜和糖糖過了五個月其實就開始加餐了,這些都是葉兒安排的,開始只是蘋果一類的水果和蛋黃,後來是很細的小龍須面還有粥。其實這些窦明是知道的,每天都是加兩次餐,窦明也沒太注意過,因為總覺得葉兒和謝嬷嬷點頭的東西都是好的。
窦明仔細一研究,也就明白了女兒為什麽不喝她那玉米粥了。不說別的,平時葉兒給熬粥用的料都不是凡品,早把兩個小祖宗喂的嘴叼了。更不要提吃的面食了,那湯料都是熬夠了火候的肉湯,面更是勁道好吃。
窦明在想了想,是不是照這樣,一天多加幾餐就好了?覺得有理,第二天開始,窦明早上就開始給兩個小的加餐。
一早上先把甜甜、糖糖放到飯桌旁,兩個都興奮的不得了,抓着筷子就不放,吓得窦明趕緊去奪,恐怕她們紮到哪裏。結果兩個小的以為窦明在和她們玩,不但拿着筷子亂晃,還咯咯的笑個沒完。
折騰了半天才搶下筷子,糖糖又無意識的碰掉了一個小盤子,“啪!”的一聲,清脆的碎瓷片聲兒立即引起了甜甜的注意,不甘示弱的也推下去一個盤子。
“啪啦!”又是一聲兒清脆的碎瓷聲,聽的甜甜和糖糖立時興奮了起來。
接着,啪啦啪啦的碎盤子聲不絕于耳,兩個小家夥就和找到了新的玩具一樣興奮,不停的把手邊能夠到的盤子都推向桌邊,鬧得窦明不得不讓丫鬟把她們抱下去,別把餐桌都掀了。
而後來窦明在一留意葉兒喂兩個孩子的情景,原來都是用的銀勺給孩子喂飯,碗碟一類的東西也是不能讓兩個小家夥夠到的。
又經過了幾天的磨合,窦明終于順利給甜甜和糖糖加了餐。
但是下一個問題又來了,即使甜甜、糖糖吃飯吃飽了,也會回來磨着窦明要奶吃,完全就是一副吃飽了溜封兒的樣子,完全沒有放過娘親的意思。
這下好了,兩個小的到是不把這奶水當飯了,可又成了她們的水。窦明也被弄得沒了脾氣,只得唉聲嘆氣的在想策略。
…… ……
拖拖拉拉的兩個月,窦明才把甜甜和糖糖的奶斷了。
到底還是葉兒先軟和下來,幫着窦明對付着兩個小祖宗。她也不知道哪裏學來的法子,用鮮羊奶加了姜去煮,不但去了膻味,兩個孩子還很愛喝,沒幾日就不纏着窦明喝奶了。
剛剛過了五月窦明的生辰,她已經準備好了再提出海的事情。
這時,孫橲親自送來一個盒子,說是孫簡派人送過來的,他怕窦明着急,就親自送了過來。
打開一看,裏面裝的是一條西洋做工的藍寶石手鏈。窦明見盒子底還有一封信,打開一看确是孫簡的字跡,話語很少,只說送窦明的生辰禮。
窦明拿着信,沉默了許久,轉而擡首又定定的看着孫橲,愣是将孫橲看的一陣的心虛才開口。
“這是剛剛送回來的?”窦明張嘴問道。
“是的,嬸娘。”孫橲到是還能定的下來,道:“從法蘭西那邊送過來的……”
窦明不等他後面的話,直接道:“我和孫簡是夫妻,他是什麽樣的人我最清楚,兩個孩子周歲他都沒有送東西回來,我的生辰他卻單單送回來生辰禮?你當我真的傻!?”說着展開孫簡那封寥寥幾字的信,繼續道:“這的确是他的筆跡,但是恐怕不是他在法蘭西寫的吧!?”
孫簡給窦明寫信從來不知道什麽是言簡意赅,總是大篇大篇的記錄着航程,窦明一看這個東西就是早就準備好了糊弄自己的。
被窦明這麽一炸,孫橲頓時就冒了汗,他也是沒辦法。
孫簡從呂宋走的時候,也擔心自己西行的事情,畢竟已經有一百多年沒有朝廷的船只過去了,所以在孫橲這裏留了一串從法蘭西流傳過來的手鏈,和一封簡短的信。告訴孫橲要是一時沒有他的消息,先用這東西穩住窦明。
沒想到窦明這次一下子到聰明了,頓時看出了不對,孫橲也無言可對。而窦明則更加堅定了她西行的信心,坐在屋子裏像怨婦一樣的等着,一直不是她會做的事情。
要麽見人,要麽見屍,只有讓她徹底的死了心,她才會回去。
…… ……
這次窦明不但是鐵了心的要去印度,更是連兩個小的都不要放下。
可能也是上次秋眉的話刺激到了她,窦明這次是怎麽也不會讓孩子離了身邊的。
身邊的這些人看窦明真的擰上來了,也到都收了聲。趙熊去找出海的船,杏兒已經開始收拾東西,幾位嬷嬷也開始頻繁的走動,看樣子是背着窦明在往外送信。窦明是不管她們心裏的想法的,印度她必須去,有條件她還要繼續西行,就是孫簡真的有個好歹,她也要弄個明白回來。
窦明要帶着兩個小的去印度,這還了得!?建康孫家在呂宋的人都被窦明鬧得人仰馬翻,也不敢用強硬的手段攔窦明,孫簡給窦明留的這些人,看着是丫鬟、嬷嬷、侍衛,可是沒有一個是吃素的地。
見窦明竟然找上與孫家實力相當,一直處于競争狀态的寇家,孫橲也坐不住了,打發了何氏過來說:“怎麽嬸娘也不能跟着寇家的船隊去印度。”
這就算是默認了送窦明去印度了。
…… ……
五月二十五,孫家有一支十五艘中型大小的船隊開往印度,本來陳順剛剛從印度回來,這裏領隊的不應該是他,但是孫橲為了窦明的安全,把這支中型的船隊直接武裝到了牙齒,把能調用的好手都弄了過來,由陳順領着。
窦明到是有些過意不去,秋眉已經有八個月的身孕了,陳順這麽一走,必定是見不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了。
不過印度窦明是說什麽都要去的,就是陳順不上船,她也不會放棄。
這日,天氣很好。
秋眉到是來到碼頭送窦明,笑着道:“只要夫人能和侯爺團聚,我這一時也是值得的。”
窦明對着秋眉點點頭,道:“過幾個月必是還你個全須全影的二牛回來。”
窦明一說陳順過去的小名,秋眉也樂了,雖然現在她們都不是原來的樣子,可是有些記憶是永遠快樂的。
…… ……
其實窦明上船之前還是有些擔心甜甜和糖糖的,畢竟她們才一歲三個月大。
可是當船起錨駛出港口的時候,窦明才發現,她是白擔心了,這兩個小丫頭可能是随了孫簡,看到大海,感覺到船只的搖晃,都會興奮的不得了,還不停的摸摸這裏動動那裏。
出海前,窦明為了更好的照顧這兩個小的,特意讓孫橲給她找了兩個十來歲,又有水性的女孩子來看着甜甜和糖糖。
沒想到孫橲送來的人到是讓窦明很意外,兩個人裏竟然有一個是海螺。
窦明指着海螺道:“這不是個男孩子麽?”
孫橲也有些錯愕,鬧了半天窦明連海螺的性別都沒搞清楚。不過也不能怪窦明,一個是海螺的長相的确沒有女孩子的樣子,一個是海螺嘴上總挂着爺怎麽地、爺怎麽地的話,任誰也想到她會是個女孩子。
換了女孩子的衣服,海螺還是有些別扭,張嘴就道:“爺要不是知道,是給侯爺看閨女,爺才不來呢!”
窦明一聽她的話,噗嗤就樂了出來。孫橲從後面就勺了海螺一下,道:“怎麽說話呢!”
窦明也是覺得海螺有些不妥,雖然她機靈,可能水性還好,但是她這規矩,還不把甜甜和糖糖帶溝裏去。
孫橲也看出窦明的猶豫,趕緊解釋道:“這孩子不但水性好、機靈,出身什麽的都沒問題,找這麽大又妥帖的人,呂宋這裏也是不多的。”
窦明琢磨了一下孫橲的話,也就明白了,這個妥帖的意思八成就是,這孩子往上刨八輩,都是孫家的老人,用着放心。不過,窦明怎麽記得海螺還有一個改嫁的娘!?
孫橲也看出窦明的意思,趕緊補充道:“人去了,呂宋這邊也沒有親戚了。”
這麽一說,窦明到是放下心來來。再看另一個孩子,長得到是還有些清秀的樣子,至少不像海螺,男女不分。個子和海螺不分上下,自始至終人都很規矩。
孫橲解釋道:“這是二水,是您府上林嬷嬷的孫女。”
被孫橲這麽一點,窦明也有些好奇。侯府上那些個嬷嬷的來歷她還是知道的,有的是孫家的世仆,有的是當初跟着孫簡的娘從宮裏出來的。孫家那時敗落了,能被孫簡留下來的人都是妥帖的,後來都安排到了孫家在南方的幾個沿海的小鎮子上。
後來孫簡複爵開府,有身手的嬷嬷大部分都被調了回來,林嬷嬷也是最早一批回去的。按說她的孫女不應該流落到呂宋來啊?
孫橲尴尬的一笑,道:“林嬷嬷有兩個兒子,二兒子早年就在外面跑海,因着婚配的事情……呵呵。”孫橲好像很喜歡把話說一半,窦明也明白了,就是這個二水沒問題,而是她娘不被林嬷嬷承認。
窦明剛要打聽二水她娘的事情,孫橲到是難得的痛快,道:“嬸娘放心,人是沒問題,林嬷嬷是嫌棄她嫁過人。”
窦明頓時在心裏翻了個白眼,也不知道這個二水她爹給了孫橲什麽好處,這麽的給人家出力。一看就是想就着這個看孩子的事情,将二水擺到林嬷嬷那裏去,最後換個冰釋前嫌,一家和氣。
窦明看看二水的行止都還不錯,出身也沒問題。而且這事情要是成了,也算是好事。因着林嬷嬷的長子一直沒有孩子,前兩年還去了,所以她一直光棍兒的住在侯府裏,從來不像其他的嬷嬷一樣,偶爾還會談論兒孫的事情。
收了海螺和二水,兩個人的名字都相當的別扭,但是窦明還是知道自己的水平的,直接把改名字的事情丢給杏兒。
海螺到是執拗,死活不改名,窦明也懶得在乎這些,只給二水改了碧水的名字了事。
…… ……
說真的,開始窦明還是很擔心海螺的,但沒想到她還是有些女孩子的溫柔面,尤其是到了甜甜、糖糖的手下,更是被兩個小家夥收拾的服服帖帖。
因着甜甜和糖糖總是鬧着要到甲板上放風,窦明又是真的擔心的不得了。海螺就弄了個帶子,交叉的綁在甜甜和糖糖的身上,在分別将另一端綁在她自己和碧水的腰上,既不怕兩個小家夥跑個沒影兒,又不怕船只颠簸的時候傷到兩個小家夥。
只要是天氣晴朗,船只穩當的日子,甲板上總能看到甜甜和糖糖到處瘋鬧。
不過邊上的護衛人員歷來也不少,每個丫頭身邊都在跟着四個丫鬟,怕有個萬一。
一路上難得的順風順水,就是過馬六甲的時候有些小狀況,也是很快就解決了。航行的越遠,停泊補給的時候遇到的人越奇怪,不但長得和衆人不同,就是語言也是一地兒一變。
七月初五,船隊終于到達了印度的古裏。
這裏的碼頭上,衣着奇怪、膚色偏黑的人,讓窦明看的很是好奇。
陳順說:“這才不是黑人,非洲那裏販來的人,才是真正的黑。”
印度這裏不像呂宋,呂宋那裏其實大多的商人都是漢人,而古裏這裏卻是不同。這裏的人種很多,語言也很多,窦明帶來的人是不可以不帶向導獨自上街的,不然就是打聽路都很困難。
好在孫家在這裏也有落腳的地方,窦明到是不至于還要為了食宿發愁。
不過這裏的房屋都是當地的建築,而且感覺上不是很精細,但是這個時候窦明也不能要求太多,有個地方就已經很好了。
孫家在這裏長期駐守的是孫欗,他是孫簡建康二堂哥的長子。窦明這時候還感慨,那時候建康孫家是多麽的給面子,為了自己和孫簡的婚事,竟然把遠在海外的兒子都招了回去。不過反向一想,有付出必然也要回報,孫簡這次西行,建康那邊肯定獲利不少。
…… ……
下船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甜甜和糖糖在船上待了些日子,不但沒有厭煩,反而很舍不得。兩個小的一見要下船,抱着船欄死活不走,哭天搶地的,弄得衆人和拐騙孩子的人販子似得,只得動用武力将她們扯下來。
直到下了船好一段時間,兩個小丫頭還不停的抽泣。念念不忘那艘載她們過來的大船。
而窦明也是真的信了,這兩個孩子就是随了孫簡,這船要是能變小,她們恐怕是要抱在懷裏睡覺的。
…… ……
孫欗給窦明安排的院子不算小了,雖然建築風格與呂宋那裏不同,但是裏面的裝飾布置還是比較舒服的。
一棟二層的小樓在院子的中間,房間很多,但是都不算很大。好在設計的都很精巧,屋子裏的采光和通風也很好,不會覺得憋悶。
院子裏還有一些房舍,雖然不算松快,但是窦明帶來的人還是夠住。
趙熊他們被安排在隔壁的院子。這裏的房屋沒有內外院之分,好在只是暫住,這些事情窦明也是可以克服的。
轉眼間,一住就是三個月,陳順已經回呂宋去了,窦明也稍稍的适應了這裏的生活。
甜甜和糖糖已經可以很清楚的叫爹、娘了,但是每次叫爹的時候都不知道娘親讓她們叫誰。而每次兩個小的叫了爹,也沒見人理她們,她們越發的不喜歡叫了。
孩子已經一歲七個月了,可以說些簡單的字詞了。
算算日子,孫簡出海已經整整兩年了,窦明自己也有一年十個月沒見過他了。
因為書信最多也只能送到古裏,之後的路程只有孫簡船隊單方向的往回送信,所以這一直沒有書信的日子也很是難熬,好在窦明身邊有甜甜和糖糖,不然窦明怕自己會繼續瘋了的向西走。
…… ……
十月初三。
古裏和呂宋一樣,沒有結冰的冬日,十月還是很熱的。
這日清晨,窦明剛剛打發了兩個小的的吃食問題,讓她們回屋去玩。
孩子一日比一日的大,性子一日比一日的野。怎麽管束都弄不住這兩個搗蛋鬼,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搬椅子、砸花瓶已經是輕的了,抓了蟲子竟然放在海螺她們喝水的水壺裏,窦明真的不敢想象,這要是大了要什麽樣子。
可金嬷嬷和桂嬷嬷還老是說:“這個像侯爺,侯爺小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
弄得窦明只能扶額長嘆,這麽頑皮的性子,讓她到哪裏在弄個像孫簡大嫂那樣的人,來管束她們啊!
這幾日兩個小的總鬧着上街,她們是一點也不害怕那些長得奇怪的夷人,還總是要湊上去仔細看。窦明是不放心把她們放出去的,這幾日正在拘着她們的性子。
窦明正在屋裏苦思到底要怎麽對付這兩個小的,杏兒快步的進來,也不喝口水喘口氣,直接急急的道:“侯爺,侯爺的船入港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