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兩天後的夜晚。
在夜色的掩照下,應天府西邊的城牆下開了一道校門,一群穿着金兵服裝、脖頸上拴着紅絲帶、口銜木枚的人悄無聲息地出了城,向金兵駐紮的地方潛去。
半個時辰後,平原上燃起一片火光,仿佛一條火紅的巨龍沖天直上,驚動九霄。
趙平桢和秦小樓并肩立于城樓上,濃煙燃起的一剎那,趙平桢将手中折扇一收,朗聲道:“全城備戰!”
城裏兩更的更聲響起,在城池的上空盤旋,久久不散。
趙平桢和秦小樓下了城樓,漫步走在夜晚的小路上,兩個身影被月光拉得悠長。
趙平桢問道:“你從什麽時候想到要和金人打?”留下守城的人們幾乎沒有一個想過真的要和金兵作戰,皇帝留給他們的任務僅僅是拖延時間為皇族百官南下争取時間,只要閉城不開,每天忍受一下金兵在城外的叫嚣辱罵聲,等什麽時候城裏的糧食吃完了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秦小樓的腳步滞緩了一刻,道:“十天前。”
“噢?”趙平桢掀起眼皮看他:“為什麽?”
秦小樓微微一哂,笑容隐在夜色裏:“明日殿下随我去五鳳街就知道。“趙平桢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竟也不問下去,而是握住了秦小樓的手:“好。”
兩人回了軍機處,負責此次偷襲的裨将馬班已帶着他的敢死隊回來了,并回報了一個好消息——兀術軍的糧草全部被燒光!甚至連營寨都被點了火!而且此次行動比預料中的還要順利,他們幾乎沒有碰到任何障礙,因為兀術實在是太輕敵了。
趙平桢激動地站起來在屋裏來回走了兩圈,搓着手掌道:“好,好,好。帶你的弟兄們下去領賞。”
這期間章究在一旁一言不發地坐着,一貫深沉的表情裏隐隐顯出一些笑意;而秦小樓則是面無表情地眯起了眼。
馬班正待退出,秦小樓突然站了起來,不緊不慢地問道:“慢。馬将軍,這一去你們死了多少兄弟?”
馬班臉上帶着止不住的笑容:“報軍師,沒有傷亡!”
秦小樓又道:“那你們殺了多少金人?”
Advertisement
馬班臉上的笑容凝固了一瞬,尴尬道:“這……我們放火燒了營寨便回來了,沒有統計金兵傷亡。”
趙平桢驚訝地望了眼秦小樓,臉上的笑意也沉澱下來。
秦小樓深深看着馬班,馬班漸受不住他那樣犀利的目光,不禁低下頭去。秦小樓長長地嘆了口氣,輕啓朱唇,一字一頓道:“馬将軍,這就是你挑出的敢死隊。”
“嗵!”
馬班猛地跪了下去,膝蓋承着魁梧身軀的重量砸在地板上,發出一聲巨響。他寬厚的嘴唇不住嗫嚅,卻又不知該說什麽——章究給他的任務是燒光兀術的糧草,好逼得兀術退兵,至于金兵,章究的原話是“見機行事”。馬班自以為是圓滿完成了任務,當得起軍功。這件差事也的确是萬分危險的,這支被選出的隊伍當得上“敢死”。他們能順利完成任務回來,可說是撿回一條命了。
秦小樓往前走了兩步,跪在地上的馬班只見自己面前多出一雙素白的靴子。
“既然金兵毫無防備,糧草和兵寨你們燒的這樣順利,為什麽不進去偷襲?”
馬班不敢說話。
秦小樓再進一步,接着追問道:“為什麽不确認一下金兵的傷亡人數?你們燒的是敵人的營寨和糧草,為什麽自己卻火燒屁股般跑了回來?”
馬班的額頭已經貼到了地上,身子微微發抖。
秦小樓淡淡地下了結論:“你們怕了。不怕死,卻還是害怕金人的兵馬,與他們照面交兵是一件令你們感到比死更恐懼的事,仿佛那會另你們魂飛魄散,甚至連看一眼都不敢。不止是你們,我大穆國所有的人都怕了,皇帝怕的連陪都都不敢要了,戰士們害怕的聞金兵失色,百姓們害怕的連家鄉都不要了。”
這番話直論趙南柯和先帝的是非,但凡在場有一個多心的出去嚼了舌根,以後秦小樓都會後患無窮。可他卻用這樣平靜的語調說出來,說的這樣雲淡風輕,幾乎讓人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章究情不自禁擔憂地偷偷看了眼趙平桢,趙平桢的目光只是鎖着秦小樓,面色如常,不以為忤。
秦小樓接着問道:“馬将軍,你參軍多久?”
“回……回禀軍師,七年。”
“七年也算是老兵油子了。你和金人交手多少年?”
“我參軍的第一年就去了北方,我打的第一仗就是和金人的豐城之戰。”
秦小樓點了點頭:“那麽,想必你對金兵該很是了解。我問你兩個問題。一、你覺得我們大穆的軍隊比金軍差在何處?二、如果今次是金人偷襲我們,他們會怎麽做。”
馬班沉默良久,身子伏的越發低了:“軍師……”
秦小樓道:“如果你能想明白這兩個問題,再過三年,我保證你能成為主将,而絕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裨将。行了,你下去帶着兒郎們領賞去吧。”
馬班不住叩頭,顫聲道:“殿下,軍師,屬下不敢領賞。”
秦小樓正待開口,趙平桢卻出聲接茬道:“你不要賞,兒郎們也該要。去吧。”
馬班連叩三個響頭,謝恩後便離開了。
馬班走後,趙平桢見章究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秦小樓,心裏既有些洋洋得意,又有些不快。秦小樓于他而言就像是他的家珍,別人見了好,他自然高興;可被別人就這樣看了去,他又生出些自己的所有權被人侵犯的醋意來。
秦小樓忽道:“章将軍,等兀術收拾完殘局就要來拼着最後一仗了。你可都布置好了?”
章究道:“已辦妥。”
秦小樓道:“章将軍還是快點去準備一下親自督戰吧。只有章将軍在,瑞王殿下才敢松一口氣。”
這話是明明白白地趕人了,章究一下就明白了他的話外之音,自己也的确要去督戰,于是即刻也就告退了。
等所有人都走後,趙平桢靠在椅背上,向秦小樓張開雙臂:“來,坐我懷裏。”
秦小樓一如既往地順從,瘦骨嶙峋的身子壓到趙平桢腿上,趙平桢甚至感覺不出有多少重量。他握着秦小樓纖細的腰,嘆道:“你還是太瘦了。”
趙平桢難得對秦小樓表現出如此溫柔的模樣,秦小樓的腸子彎彎繞繞轉了好幾圈,配合地表現出更親密的姿态。
趙平桢嘆了口連自己都不明白原因的氣,擡起秦小樓的下颌吻了上去。
這一吻誰也不知持續了多久,等秦小樓面色潮紅地軟在趙平桢懷裏的時候,他看了眼櫃頭的紅燭——方才大約還剩下半根,而現在幾乎已燒的見底了。
趙平桢将手從他的衣襟裏探進去,手法熟練地把玩着他的身體,用平淡地口吻問道:“你方才還想同馬班說什麽?”
秦小樓難耐地仰起脖頸,聲音細細的,聽在耳裏仿佛是貓爪輕輕撓人一般:“與殿下說的差不多罷。”頓了頓,彎了眼笑道:“我險些搶了殿下的話。恩威并濟,我是威,殿下是恩。”
趙平桢“嗯”了一聲:“馬班此人不堪重用,但心思比較簡單,可以提拔。冷他幾日,過段時候再給他好處。”
秦小樓道:“合該如此。”
趙平桢心裏滿意極了。他喜歡聰明人,但要聰明的恰到好處,譬如像秦小樓這樣內斂的人,即使他猜到了你的心思也不會教你難堪,與他說話也不費勁。況且,秦小樓對他的用處不僅僅于此,堪稱多用。
趙平桢莞爾一笑,撈起秦小樓的腰将他安放在桌子上,欺身壓了上去。
四更天。
憤怒的兀術果然在集結餘部之後向應天府發起了最後也是最致命的進攻。早在定下全套計劃的時候,章究認為,為将者沒有了糧草就相當于沒了後路,面對着一座一時三刻攻不下來的城池,應當即刻撤退才是。但秦小樓及趙平桢都認為,兀術絕不會退。
天還沒有亮透,天空仿佛被沁水稀釋過的墨筆抹了一道,灰蒙蒙的,令人有種窒息感。
發了狂的金兵們如同洪水般向應天府湧來,即便站在數裏之外,趙平桢也能感受到他們的怒氣。他高喊道:“将士們!為了應天府!”
城頭數千将士齊聲應道:“為了應天府!!
“為了大穆!”
“為了大穆!!”
秦小樓看着呈雁陣逼近的金兵,恬淡一笑,輕飄飄丢出八個字:“避其鋒芒,擊其軟肋。”
這一次兀術是拼了全力的。他的軍隊在應天府外守了近一個月,頭幾天攻勢最猛,損失也最慘重。之後他終于發現應天府不像他從前打的那兩座城那麽容易,于是大多時候都是佯攻,躲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對着城內叫罵,偶爾真的進攻,沒有發現破綻也就退回來了。這一次,他是壓上了最後的賭本了。
即便秦小樓知道以應天府之固絕不可能因兀術的憤怒就被攻破,然而看到這樣的陣仗他還是不免有些眩暈,捂着額頭向後退了一步:“殿下,我們下去吧。”
趙平桢看着他臉色蒼白的模樣,不禁戲谑地挑眉:“如你這般,日後如何做我的張子房?”
秦小樓道:“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争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趙平桢一字一頓地重複道:“善戰者,不怒……有趣。這是《孫子兵法》裏的話?”
秦小樓搖頭:“是《道德經》。”
趙平桢微微蹙眉。需知穆國崇尚儒家,認為道家消極避世,甚至太祖的時候還曾禁過道家的書,直到成祖的時候才又許人看。但歸根究底,國內的文士還是認為道家是不入流的東西。
“你看道家的東西?”
秦小樓似乎對這個話題沒什麽興趣:“百家争鳴,總有它的道理,看看也無妨。殿下,我答應今日帶你去五鳳街。”
趙平桢正巧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東西激起了秦小樓的戰意,便道:“那便走吧。”
城外是一片喧嚣的戰火,城內卻安靜的像一座死城,昔日繁華的街道上幾乎沒有一個人,百姓們都關緊了門窗躲在屋子裏,仿佛這樣就能為抵禦金兵的侵略多加一道屏障。
趙平桢對這一切早已習以為常,目不斜視地跟着秦小樓來到五鳳街。
街道的中央有一個老人。從側面看過去,老人的須發都已花白,恐怕少說也有花甲之年。他站在一張桌子前,手裏持着長長的杆子,口中依依呀呀唱着戲。他的聲音并不蒼老,甚至有種異樣的婉轉悠揚,只不過唱的是陝甘一帶的方言,趙平桢聽起來有些吃力。
兩人緩步走到老人面前,趙平桢這才詫異地發現原來老人面前架着一塊半透明的白布,布上映出彩色的人偶,正生靈活現地跑跳着。
趙平桢驚呼道:“這是皮影戲!”
演皮影的老人對兩名觀衆顯得并不在意,有沒有人他都一樣的演着自己的戲,仿佛這個世界同他是沒有半點幹系的。而他,便活在他的戲裏。
秦小樓道:“貞卿從前見過皮影戲?”
趙平桢颌首道:“從前母後過壽宴,全國各地的官員進貢不少好東西,有陝甘的官員送了一支皮影戲班子來。”
秦小樓将目光投回演着一出悲歡離合的屏幕上。過了一會兒,他喃喃道:“我從前沒有見過,只聽別人說起過。”
趙平桢一時無話。兩人就這麽肩并肩站在街道上,成為了老人唯二的觀衆。
老人演的是一出《空城計》。
諸葛亮手裏握着羽扇一點一點,唱道:“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禦駕三請,聯東吳滅曹魏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
趙平桢面上帶了一絲笑意:“有趣,有趣。”
秦小樓評點道:“《三國演義》裏,我不喜歡諸葛亮。”
“噢?”趙平桢有些興趣地問道:“那你喜歡誰?”
秦小樓簡潔地答道:“賈诩。”
趙平桢捏着扇子轉了兩圈,目光時而停留在活動的影人身上,時而停留在安靜的秦小樓身上。
秦小樓見趙平桢不問,過了片刻自行解釋道:“諸葛亮被捧得太高,反不像個活生生的人。”至于他為何喜歡賈诩,卻不解釋。
趙平桢學着他的口吻笑道:“我也不喜歡諸葛亮,也不喜歡劉備。我喜歡曹操。”
那廂空城計唱的熱鬧,這廂兩人倒也像模像樣地鬧了起來。
秦小樓彎着眼笑盈盈的,學着演皮影戲老頭的唱腔生澀地拉開嗓子:“賈文和參見主公~”
趙平桢挺着腰,板起臉,做出一副王侯姿态:“來來,文和,且與我看看如何拿下諸葛亮這妖孽!”
鬧過之後,秦小樓斂了笑容道:“我問過他,他三年前就來了這裏,每天都在這裏演皮影戲。從前應天府熱鬧的時候,每天都有幾百人看他的戲。現在沒有人看了,他也不停下,演給自己看。”
趙平桢安靜了下來。
秦小樓指點着空曠的街道:“他告訴我,從前這裏是間布坊,那裏有家胭脂鋪,胭脂鋪旁邊是個茶樓。青天白日下影戲看不正切,他白天裏就到茶樓裏唱戲,看客們端一杯茶,一出戲能聽一下午。”
“我聽着他說,就能想出應天府當年的樣子來,仿佛那些歡聲笑語就在耳畔。”
剩下的不用他說,趙平桢也明白了。
這麽美麗的一座城池,為什麽要讓它在金人鐵蹄的踐踏下,在戰火的吞噬下變成一座廢城?為何抛妻棄子?為何不戰自潰?為何不施為?
那裏的空城計演罷,三國的戲終了,這裏的戲才剛剛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