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奉旨 “若是日後您娶了旁的姑娘,可莫……

可還願信他?

沈薏環沉默着,眼前男人神色緊繃,鋒利深沉的眉眼不複平日裏那般淡漠,他定定地瞧着她,等她給自己一個回答。

兩軍陣前尚能沉穩應對,這會李渭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茶水已經冷了,沈薏環也沒叫人進來換,她抿了一口,沁涼的茶水令她從李渭溫柔的注視中醒神,想起當時公主那匹雪白的馬兒奔襲過來之時,自己內心深處湧上的無助和期盼,沈薏環捏緊了微涼的指尖,對上李渭稍顯灼熱的視線。

她輕輕笑了笑,神情帶着些許懷念,聲音輕柔:

“将軍,環兒十二歲那年曾見過您一次,自那以後,每次看到您,環兒的目光總是忍不住地追随着您。”

“永安公主驚馬之時,您飛身去救公主,那馬兒的前掌碰到您腰間,妾當時也為您捏着汗,怕您傷了。”

回憶着當時的驚險情形,她那般憂心,可最後竟然是自己傷得最重,她自嘲一笑,繼續說道,“這事其實已是過了幾月,總捏着說實在是不大應該,可環兒也确是想得到您一個答案。”

“若您當真對妾有情意,那為何您不像環兒喜歡您那樣,時時關心在意着呢?”

她語氣中半點怨怼都沒有,眼底是一篇澄澈真摯,耐心地等着他的回答。

“你傷成那樣,确是非我之願,”李渭目中現出幾分痛楚,當時她痛得昏了過去,面色慘白,無知無覺,他心都被揪起一般地難受,那是他頭一次知道,原來除了父兄以外,還有人能讓他如此牽心。

“那日陛下百般囑托,命令我随駕保護永安公主,”他聲音幹澀,幾句話說得也頗為艱難,“當日那匹馬驚的蹊跷,若是公主出事,恐怕陛下會追責。”

李渭素來是清傲的,從來不屑于對人解釋,可對着沈薏環微有些落寞的神色,他只覺得自己詞不達意,沒辦法表達出他心中湧動的情意。

“那馬兒為何會發瘋?”沈薏環皺眉問道。

聽這意思,這驚馬不是意外?

“尚未可知,不過當日馬場負責的人,出事當晚便投井了,”想起這事,李渭神情也凝重許多,看着她斂神思索的模樣,他靜了靜心,繼續說道,“後來我沖動間斬了那匹馬,青崖處理時也發現了些不對勁的地方,那馬被人下了藥。”

Advertisement

“什麽藥?”聽他語焉不詳地話,沈薏環緊接着問道。

“烈性春/藥。”

“……”

倒是沒想到,這事背後竟有這般隐情,只是不知道這背後之人,究竟是想要做什麽。沈薏環細細思索着,她也算是被牽連進了這樁事裏,免不了對此事多了幾分在意。

想到片刻前兩人聊的話題,沈薏環回神看着李渭,他一如自己當年初見他時那樣好看,甚至比起幾年之間愈發沉穩,她猜不透他心中想什麽,可回想與他相伴的這幾年,并不覺得他對自己有多深的感情。

“将軍,往日總盼着您能多為環兒花些心思。”

“現下想來确是妾不懂事了,您有您的抱負,有許多比兒女情長更為重要的事情,如今環兒能理解您,也知道您有許多難處,惟願您日後一切順心。”

“只是,日後,環兒想待自己更好些。”

沈薏環神情溫和又沉靜,将她想了許久的心裏話盡數說給他聽,語氣溫和,可字字句句入耳,沒有一個字是李渭想聽的。

什麽叫待自己更好些?

李渭心口似是正被燒灼着一般,他順着她的意思,接着話音問她,“你待如何?”

她神色熠熠,眉眼中的豔色灼得李渭心口微窒,沈薏環語氣中帶着些對日後的期盼,“将軍,環兒與您,實是不大合适,倒不如好聚好散。”

好一個好聚好散。

自從沈薏環回将軍府住下,李渭日日都覺着格外的愉悅,與她相處時也都收斂着性子,連他自己都險些忘記了,他着實算不得什麽脾氣好耐性好的人。

這會李渭什麽心思都沒了,只覺得火大。

她像是聽不明白話,又像是專門來激怒他的。

李渭一言不發,起身便往門外走去,沈薏環心知那番話說完,他定是會怒,倒也沒攔着,就等他走了,自己還能收拾收拾,舒舒服服地沐浴休息。

如今與他相處,實在是令她很有壓力。

遠不如自己一個人來得自在。

沈薏環端起桌上涼透的茶水,微微晃了晃手中的茶盞,正要喝下,那精巧的青釉茶盞被人奪走,正是去而複返的李渭。

他面沉似水,仰頭将沈薏環喝了一半的茶水一飲而盡,将茶盞随手扔在桌上,屈身抱起坐在一旁尚未反應過來的她,往床榻間走去。

那被扔下的青釉茶盞仍在桌上緩緩滾動着。

男人眯着狹長的一雙眼,将沈薏環壓在床板上,他居高臨下地打量她,半晌後,他将她的發髻解開,手指挽上她柔順的青絲,“和離就別想了。”

“你想去哪,想要什麽,我都能給你。”

“唯獨這個斷沒有可能。”

李渭手指修長,勾住她的腰帶,稍一用力,她外衫便松敞開來,還未繼續動作下去,便聽她輕聲說道:“您日前還說,不會為難我。”

“不作數了嗎?”

“那您快些,我很累了。”

沈薏環側着頭,屋內燭火搖曳,她聲音也極輕極淡,神色平靜的一句句的說着話。

她不應該是這樣的。

李渭将她衣衫斂好,躺到她身邊,他其實并非真的想要做什麽,只是想吓吓她,讓她對自己服個軟,只是未曾料到沈薏環竟會以這樣的态度對他。

不知過了多久,他悶聲說道:

“是我不好。”

“将軍,用這樣的方式,逼迫女子,能讓您很滿足嗎?”沈薏環雖然疲累,可是她并無睡意,夜色正好,李渭不似方才那般盛怒,她脫口說出了心中所想。

“……”

“若是日後您娶了旁的姑娘,可莫要這般待她了。”

在時人大多數的認知裏,皇家賜婚是不能和離的,便是當真面和心不和,也要做出一副情濃愛侶的樣子,以示浩蕩皇恩。

可事在人為,總有些人另辟蹊徑,最終得償所願。

成元帝盯着遞到案前的奏請,面色帶着些許沉吟。

他手中拿着的正是沈慶輝的奏請,字跡規矩板正,大致意思是自己女兒不堪配得定遠侯嫡次子,望陛下賜下和離書。

其實當時陳沅離開京城時,私下裏千叮咛萬囑咐,要沈慶輝不要與陛下提和離。

這位陛下着實不是什麽胸襟似海的,他早已離開太醫院,更多年不曾回過京城,仍會被圍殺,沈慶輝若是徑直奏請,或許會激怒陛下,絕無好處。

只是沈慶輝心中有些把握,他覺着陛下或許會準了自己的請求。

成元帝對沈慶輝着實有些印象的,這人學識出衆,這麽些年倒是可惜了。

“李渭與他那夫人感情如何?”

聽着陛下驟然發問,福全躬身謹慎地回答道:“京中傳言說是感情一般,這些年李将軍帶兵征戰,說是聚少離多,将軍頗為桀骜,也算不上是體貼人的。”

“傳言?那你覺着傳言可信嗎?”多疑的皇帝淡聲追問。

“呃……不盡然吧,前次公主及笄,将軍在前朝只待了不大會,便去尋了将軍夫人一同回府,聽禦林軍說似是抱着出的宮。”福全只覺着自己倒黴,怎麽每次碰到這位二公子的事,都是他當值。

“沈慶輝想要為他女兒與李渭和離,你說朕是應了還是不應的好?”

“陛下聖心決斷,哪有奴才說話的份兒啊!”

聽着陛下的問話,福全公公笑着讨好地回答道。

“清兒這些日子還在鬧?”成元帝放下了沈慶輝的奏折,話風一轉,語氣中帶了些怒意。

“公主還小呢,還要陛下多操心些。”

成元帝冷哼一聲,“也該收收性子了。你覺得張儀如何?”

“中書令大人的嫡子那哪是奴才能評價的,陛下親自為公主選的人,人品學識定是過人的。”

聽着自己這位總管太監的讨好之辭,成元帝盯着沈慶輝言辭懇切的奏疏,半晌後,拿起禦供的狼毫,寫下旨意。

翌日,宮內傳令公公出了皇城便直奔李渭的将軍府,宣了聖旨。

陛下準予了沈慶輝的和離奏章,賜下和離書,約莫是為了安撫李渭,提了他的品階,為他升至二品,甚至還為他新指了一位未婚妻。

沈薏環接過聖旨,宣紙的公公讓她和李渭起身,疏雲遞上紅封,低聲問道,“辛苦公公跑一趟,我家老爺可還好嗎?”

“沈大人罰俸三年。”小太監不動聲色地低聲說罷,轉身出了府門回宮去了。

沈薏環放下心,她當真沒想到,父親竟然當真能請到和離書,她看着手中的聖旨,心中情緒也頗為複雜,離開是她這陣子想了又想的心願。

可這一刻當真來了,她又有些難言的不舍。

她看向一旁,自從接了聖旨,便緊繃着臉一言不發的男人,正想說些什麽,他忽地擡頭,盯着她看了一瞬,頭也不回地進了書房。

書房的門将将關上,屋內便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

罷了。

沈薏環撿起被他扔在院中地上的聖旨,放到書房門邊,回了主屋。

這幾日該收拾收拾東西了。

待離了侯府,她得先去一趟江州,見見母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