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伍子胥死了

伍子胥怒火中燒地看着眼前這群人,面部抽動,青筋直蹦。可還沒等他大發雷霆,面前這一群披麻戴孝的越國使團,居然開始呼天搶地地哭起來。哭得最大聲,也最驚天動地的,就是第一個帶頭哭的範蠡。

于是,十分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吳國相國大人伍子胥家中,幾十個披麻戴孝的人,齊齊嚎啕大哭。那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為相國大人不幸填了溝壑,其家人正在為他哭喪呢。

相國府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麽熱鬧的場面。一群人在相府中如此喧嘩,成何體統?伍子胥正要大喝,範蠡已經搶先一步。範蠡跑到伍子胥面前,嘩啦一下跪下,一把抱住伍子胥的大腿,聲淚俱下地痛哭起來。就算是久經考驗的伍子胥,也沒見過這陣仗。一時間,伍子胥腦袋也有些轉不過來,忘了把範蠡推開。他也沒發覺,範蠡的鼻涕和眼淚,有許多都沾到了他的衣服上。

“相國大人,可算是見到你了!實在是不容易啊!罪臣範蠡,拜見相國大人!相國大人乃吳國中流砥柱,股肱之臣,千萬要救救我們越國啊!”範蠡一邊哭,一邊用自己最大的聲調嚎啕着說道。

周圍的越國使團,也配合着範蠡,邊哭邊嚎。那聲音立馬就傳出了相府,就算是有幾十道牆也隔不住。相府周圍的許多百姓,立刻被這聲音吸引過來。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還以為伍相國出了什麽事,紛紛圍攏過來,想要向家丁打聽。

“越國慘啊,越國實在是慘啊!越國的百姓都快餓死了!請相國大人千萬救救越國的百姓啊!”範蠡大聲嚎道。

“什麽?你說什麽?”

伍子胥被範蠡出其不意的話語,搞得有些措手不及。他怎麽會想到,這次越國來的人,居然還有範蠡這個狡詐的家夥。他更沒有想到,範蠡一上來,不遮不掩,直接就把越國現在面臨的危機,甩到他面前。

這是什麽路數?

其實,這就是範蠡的策略。越國大災的事情是瞞不住的,早晚要讓吳國人知道。現在,他們已經被伍子胥搶先了一步。如果再不采取主動的措施,別說完成任務了,就連能不能活着,都是個問題。被吳國士兵截住的時候,他們一群人都穿着麻衣葛布。這本是範蠡為了掩人耳目,不得已而為之。被人抓到後,範蠡穩住了那些吳國士兵,讓士兵押送他們去吳國。如果他們這個使團,就這麽默默無聞地進了相府。要是伍子胥橫起心來,殺人滅口,先斬後奏。即便事後,吳王夫差要追究,也晚了。

因此,範蠡便決定先發制人,将計就計。在來的路上,他已經暗中和所有越國使團的人進行交待。只要他們到了吳國,所有人都看他的行動行事。他一哭,大家都跟着哭,還務必要哭得大聲,哭得凄慘,哭得聲淚俱下,哭得悲痛不已,哭得人盡皆知。

于是,在伍子胥的相府便上演了這一幕。

相府內的哭聲吸引了百姓,也吸引了吳國的士兵。很快,一群負責巡防的吳國士兵便來到相府門前,詢問發生了什麽事。百姓們也摸不着頭腦,只是說伍相國大人家裏面有很大的哭聲,可能是出了大事。

伍子胥在吳國備受愛戴,也是位高權重的高官。現在從他家裏面,傳出這等令人側目的聲音,巡城官也不敢怠慢,立刻派人敲門。

相府的家丁,都跑到大廳外躲着看熱鬧了,連守門的也跑了進去,只匆匆把門掩上。巡城士兵的敲門聲,被越國使團的哭聲蓋住,沒有人聽到。敲了半天沒人開門,門外的越國士兵急了,真以為伍相國家裏面出了事情,立刻報告長官。巡城官也怕伍子胥出了事情,自己脫不了責任,于是便帶人闖進去。一進去,就看見了哭作一團的人,還有那滿目的喪服。

這時,站在外圍的越國使團,看見了闖進來的吳國士兵,聲音就更大了。有一個比較機靈的,一邊哭,一邊嚎着:“相國大人!相國大人!”

Advertisement

其他的越國使者立馬跟上,齊齊大聲呼喊:“相國大人!相國大人!”

其狀之凄慘,其勢之浩大,令人見之無不動容。

這下,巡城官吓尿了。他立馬派人去王宮報信,說伍相國出事了。偏偏他派去報信的那個小兵,腦子不太靈光,自動把相國大人出事了,翻譯成相國大人去世了。

于是,正在王宮內休息的夫差,就聽人來報說相國伍子胥死了。這可把夫差給驚着了,盡管他不待見伍子胥,還經常給伍子胥臉色。但是,伍子胥是吳國的重臣,先王的心腹,有很多事情,就算是夫差也不得不倚重他。

伍子胥死了的消息,無異于重磅炸彈,一時間把夫差也炸蒙了。他拽着前來報信的吳國士兵問道:“你說什麽?再給我說一遍。”

“回大王,伍,伍相國,死,死了!”

“什麽!”

這回,夫差可聽清楚了,他一把推開士兵,大聲喝道:“來人,去相府!”

眨眼的功夫,這個驚人的消息,就在吳國王宮中傳遍了。王宮裏面的人都被吓着了,紛紛聚在一起議論。

伍子胥家中,範蠡正抓着他,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哭訴着,毫無隐瞞地把越國的現狀說了個遍。伍子胥心急知道越國的詳細情況,一時間也忘記追問其他,聽範蠡說着越國的情況。

範蠡是何等樣人,他又何等了解伍子胥的心思?為了吸引伍子胥的注意力,他滔滔不絕、巨細無遺地開始了自己的描述。範蠡那張嘴,連伍子胥都能被他說成是宋辭的親戚,還有什麽是他說不出來的?他要想吸引人,別人就甭想着不聽他說話。更何況,伍子胥現在真的很想知道詳情。

伍子胥想知道,範蠡就給他說。說得天花亂墜,說得海枯石爛,說得山崩地裂,說得有去無還。順便還把越國的慘狀,誇大了無數倍,說得伍子胥心花怒放。本來嘛,越國越慘,伍子胥就越高興。伍子胥越高興,範蠡的目的,就越能達到。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拖延時間,擴大影響,鬧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讓吳國百姓議論紛紛,最後驚動吳王夫差。

伍子胥聽爽了,範蠡的目的也達到了。當範蠡說到越國百姓的屍體,已經堵塞河道的時候。吳王夫差已經帶着一群人,火急火燎地趕到了相府。

等伍子胥回過神來,已經有人高聲喊道:“大王駕到。”

又沒等伍子胥做出反應,一直跪在地上抱着他哭的範蠡,立刻一把推開他,跌跌撞撞地站起來,嚎啕着向門外奔去。伍子胥這才反應過來,心中大叫一聲不妙,立馬拔劍追上去。

範蠡跑得可比他快多了,伍子胥才拔出劍來,範蠡早已奔出門外。一看見進到相府的夫差等人,範蠡立刻幾步搶上前去,重重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他大哭着說道:“罪臣範蠡,拜見大王!請大王千萬要救救越國,救救百姓!越國大旱,越國百姓都要餓死了!”

範蠡一句話,把伍子胥費盡心思,想要堵住的所有信息都公諸于衆。提着劍追出來的伍子胥僵在當場,氣得眼冒金星,一時間也沒了反應。越國使團的人,也跟着奔了出來,嘩啦啦地全都跪在夫差面前。一個哭得比一個慘,哭的都快咽氣了。他們一邊哭,還一邊跟着大呼着:“大王仁慈,救救百姓!救救越國!”

心急火燎趕到相國府的夫差一下子就懵了,這是什麽情況?不是說伍相國死了嗎?他不是活得好好的?還有,跪在那裏的,不是越國大夫範蠡嗎?他怎麽會在這裏?這演的又是哪一出?

夫差摸不着頭腦,跟着來的吳國人也一頭霧水。所有人中,最清醒的就是範蠡。見到夫差以後,他二話不說,跪下哐哐磕頭,邊磕邊哭。他的磕頭可沒有偷工減料,一下一下都敲在石板上,磕地有聲。很快,石板就被他的鮮血和淚水染紅,也驚醒了如在夢中的夫差。夫差立刻着人上前止住範蠡,讓他不要再磕頭。

範蠡根本不管他們,仍然拼命地磕頭,大聲嚎啕道:“仁慈的大王,越國百姓危在旦夕,請伸出您仁愛的雙手,救救越國百姓吧!”

此時,相府的門已經被夫差的人打開了。圍觀的吳國百姓,也已經把相府圍得水洩不通。越國使者團的人,跟着範蠡一起哭求。沒一會兒,越國大旱的消息,就傳遍了吳國都城姑蘇。

此時此刻,伍子胥已經反應過來。原來他上了勾踐的當,被勾踐當做槍使了。想明白後,伍子胥更是怒不可,怒發沖冠,面目猙獰,好似惡鬼。

範蠡早知道伍子胥跟在後面,一邊表演着,一邊用眼角的餘光觀察着他的情況。見伍子胥持劍而立,臉色越來越難看,眼見着就要拔劍向他刺過來。

範蠡心叫不好,當機立斷,立刻站起來,朝伍子胥的劍撞過去:“罪臣範蠡,願以賤命一條發下血誓,罪臣所言千真萬确,請大王千萬要救救越國百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