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福禍相依

吳國和齊國即将開戰的消息,傳到越國的時候。越王勾踐正在為,如何解決吳國都城的謠言而頭疼着。文種給勾踐的伐吳九術,他最看好的就是美人計。現在情況發生了意外的轉變,不得不使他重新考慮,這個計策的可行性。

勾踐花在培養美人上的投入,已經不小了。眼見着再過一年多,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現在就讓他這麽放棄,勾踐實在不甘心。

對于這個消息,範蠡保持了沉默。因為提出用美人計的是文種。即便兩人關系很好,當初還是範蠡拉着文種,來投靠勾踐的。但是有些事情,範蠡也不便插手。他不願意為了此事,和文種起間隙,所以他不開口。

而文種本人,則勸勾踐放棄這條計策。原因無他,風險太大。正是因為他的提議,勾踐才如此猶豫,到底要不要放棄美人計。

很快,齊國和吳國,将要開戰的消息傳了過來。這下,勾踐可就顧不上美人計了。他已經開始躍躍欲試,準備等吳國齊國開戰之後,就趁吳國國內空虛,偷襲吳國。

就在這個時候,範蠡站了出來。他給激動不已的勾踐,當頭澆了一盆冷水。範蠡勸勾踐不要出兵。不僅不要出兵,還要反過來去幫助吳國。對這種意見,一心準備報仇雪恥的勾踐,一時間當然不能接受。

不過勾踐忍辱負重多年,許多危難時刻,都是範蠡出謀獻計,幫他渡過難關的。勾踐對範蠡非常信任,知道範蠡不會,無緣無故提出這種建議。于是,勾踐壓抑住滿腔的仇恨,聽着範蠡的分析。

“夫差用兵多年,懂得用兵之道。他不會蠢到,留下那麽大一個空虛的吳國,給我們趁虛而入的機會。越國遭逢大旱災,百姓們還沒有完全擺脫饑荒。再加上之前的戰敗和年年進貢,越國國力仍舊疲弱。即便是兵力空虛的吳國,越國也沒有戰勝的把握。與其行險一搏,不如反過來,主動去幫助吳國攻打齊國。用戰争來消耗吳國的國力,同時也打消夫差的疑慮,争取時間讓越國恢複國力。此外,還能就此解決,吳國都城中的謠言。只要大王主動提出,出兵幫助夫差攻打齊國。謠言不攻自破,越國之危可解。”

經過深思熟慮後,勾踐覺得此法甚是精妙。他只好壓抑住多年的仇恨,卑躬屈膝地寫了一封國書。他派人将國書送到吳國,主動要求出兵幫助夫差。

于是,夫差派去越國的使者,還沒有走出都城多遠,就被追出城的官員叫了回去。因為勾踐的國書已經到夫差那裏,他不用再去越國了。

對夫差的心理,範蠡把握得十分精準。勾踐的國書送到後,夫差立刻拍案叫好。他對前來送國書的使者,大肆誇贊了勾踐一番,當場就同意了勾踐的請求。

在勾踐派人送出第一封國書後,範蠡立刻獻計,讓勾踐再追加一份國書。他讓勾踐在書中說,願意親自率領越國的兵士赴前線,為夫差沖鋒陷陣。

勾踐也咬着牙同意了。夫差的糞都吃過了,為他打仗,也不算什麽。

第一封國書前腳到,第二封國書後腳也跟起來了。夫差才看完第一封,對勾踐大表贊嘆的時候,又收到了第二封。這一封書信,完完全全打動了夫差。他對勾踐的忠心感動不已,心中僅有的一點疑慮也徹底打消了。

為了表示對勾踐忠心的嘉獎。夫差立馬派人去越國使館,要把勾踐夫人和越國太子送還越國。

在越國使館裝病的宋辭,意外接到了回越國的通知書。

Advertisement

宋辭當場就懵了,她不知道王宮中發生了什麽,也不知道越國做了什麽。不是吳國和齊國要打仗了嗎?怎麽莫名其妙就讓他們回越國?

等知道了勾踐的作為,宋辭也在心中暗叫了一句好厲害。佩服歸佩服,要讓宋辭就這麽心甘情願,跟着來人一起回越國,她是打死都不願意的。好不容易從越國跑了出來,要是現在還回去自投羅網,那她就比傻子還傻子了。

不想回去,怎麽辦?

于是,宋辭只好病重了,病得不能上路的那種。

其實,勾踐夫人也不是很想,帶宋辭回越國。見宋辭病況嚴重,她也就順水推舟,把宋辭留在了吳國。反正越國使團,還會有一部分留在吳國,就讓宋辭跟着留在這裏好了。

未免夜長夢多,勾踐夫人什麽東西都沒有收拾,麻溜地帶着越國太子滾蛋。

他們走了,宋辭拍手稱慶。

當然,宋辭也沒有被短暫的好消息沖昏頭腦。勾踐夫人他們是走了,可是馬上勾踐那家夥就要來了。說不定還買一送一,連帶着範蠡也一起來。他們可比勾踐夫人難對付多了。

尤其是範蠡,要在他眼皮子底下裝病,還不被他發現。宋辭還沒有,這樣完美無缺的演技。最令宋辭擔心的是,她害怕範蠡一來,自己精心策劃的謠言事件,會被範蠡看穿。雖然宋辭自問,已經做得盡量周密了。但上次範蠡給她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那家夥絕對不簡單,要是被他發現了,那可就全完了。

想到這裏,宋辭十分頭痛,到底要怎麽做?

其實,這一回,宋辭是做賊心虛,杞人憂天了。不錯,勾踐是會來吳國,範蠡也會跟着來。但是,他們是來幫夫差打仗的,還帶了許多兵。夫差怎麽會讓,帶着許多兵士的勾踐,到吳國都城中來?在這種一觸即發的敏感時刻。為了避嫌,勾踐也不會冒這種忌諱,跑到吳國都城中去的。

為了擺脫自己的困境,做賊心虛的宋辭,也不能閑着。等勾踐夫人他們離開不久後,向來重病的宋辭,居然又漸漸好了。這令越國使團的人們,十分驚奇。西施姑娘的病,他們有所耳聞。但這時好時壞的病情,确實令人十分難以琢磨。

病情好轉的宋辭,也有精力開始,跟越國使館的人交流了。她裝作很開心的樣子,說是自己病就快好了。等勾踐大王到了姑蘇,就可以去迎接他了。

聽到這話,其中一個人就打破了宋辭的喜悅,說他們并不能去迎接勾踐。

這個回答,在宋辭的意料之外。她本來打算,等勾踐到的時候,忽悠這幫越國使者出城去迎接。自己在那個時候裝病重,一個人留在使館中。等越國使者都走了,自己跑出去,裝出一副也要去迎接勾踐的樣子。然後,在中途不慎落水,來個借水遁裝死。

這樣效率極高,成功率也高。誰想到,是她自己想多了。得知真相後,一時間,宋辭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為自己悲哀了。

好吧,勾踐不能來,自己跑不掉。好壞各占一半,其他的再從長計議好了,宋辭只能自我安慰。

吳國都城中,因為和齊國開戰在即。整個都城的氣氛,也緊張了起來。大量的男性被征調。大批婦女被組織起來,制作行軍打仗所需要的物品。大堆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出城外。

夫差這次真是拼盡全力,要和齊國大幹一仗了。一時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戰争上。就如宋辭所想的那樣,都城中的謠言,所造成的影響漸漸淡去。

戰争的陰霾籠罩着人們。

事情出乎意料,對宋辭卻十分有利。勾踐夫人和越國太子走了,夫差即将離開,伍子胥還沒有回來。都城之中,能夠威脅她的人,馬上就要走光了。

每天都重病的宋辭,數着時間。等夫差走掉,她也可以執行計劃。離開姑蘇城,遠離吳國和越國,去其他的地方,尋找安身立命之地。

逃離之後,要去哪裏?

這事,宋辭也考慮過很久。諸侯國之間,大小摩擦不斷,戰争頻繁。吳越争霸之後,春秋結束,戰國馬上開始,時局就更混亂。

天下之大,到底何處,才能有暫時的安寧?

宋辭掰着指頭數。吳國和越國首先排除,齊國和魯國也不行。被吳國打得一塌糊塗的楚國就更不行。晉國現在也朝不保夕。自鄭莊公後就四處受氣的鄭國更不行。周天子所在的王畿,也是個笑話。什麽陳國、蔡國、宋國、衛國,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

一通排除法下來。宋辭悲哀地發現,除了秦國,她竟然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于是,宋辭便決定,逃離之後就去秦國。雖然,現在秦國,還遠在歷史中心之外。但是,不在歷史中心,也就不在風暴中心。那裏,正是宋辭能夠安定下來的地方。

計劃和前路已經安排好了。眼見着出征在即,又一件宋辭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雄心勃勃,準備親率大軍出征的夫差,突然舊病複發,卧床不起了。更糟糕的是,此時,勾踐和範蠡正在都城之外等候。聽到,夫差病倒的消息,勾踐立刻帶着範蠡,去王宮親自探望。

夫差病倒,戰事只能耽擱,勾踐和範蠡也在都城滞留。最要命的是,聽說宋辭病重,勾踐就光明正大地帶着範蠡,來越國使館要探病。

聽到這個消息後,在床上裝病的宋辭大腦一片空白,只剩下一句話:你大爺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