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出閣
“哦?”蕊心讷了一聲,賢妃冊後的消息雖然流傳已久,但一直不過是街談巷議的傳聞。當初小周後臨終之前,就是擔心賢妃母子的勢力過大,才指了殷氏為皇貴妃統馭六宮,後來恪親王立為太子,按理說母以子貴,賢妃娘娘也理應冊立為後,皇帝卻又擔心太子勢力過大,仍舊以皇貴妃為六宮之主,但殷皇貴妃是個極聰明的人,她年齡比賢妃小,入宮比賢妃晚,且只生了一位含山公主,知道這太後之位早晚是賢妃的,倒不如此時賣賢妃母子一個人情,往後還能讓太子多照拂她們母女。因此殷皇貴妃自從冊立了太子之後,就在不厭其煩地上奏章,把上下幾千年的道理都說遍了,主題只有一個——冊立賢妃為後。
最後不知是皇帝的耳朵磨出繭來了,還是覺得遲遲不立太子之母為後有點過分,總之是準了皇貴妃的奏請。
蕊心聽了,笑道:“這是好事啊!賢妃娘娘為後,太子之位就更加穩固了。”
明心嫣然一笑,道:“這卻沒錯。不過我是為你着想,那宣城侯沈家與賢妃娘娘,雖然血緣已遠,卻究竟是同族,這一回,沈家必定會水漲船高,你嫁過去之後,更要處處小心了!”
蕊心也知道明心是一心為了她,心下感激,卻安慰明心道:“姐姐放心,咱們長寧侯府也不差,我在他們家尊敬長輩,孝敬公婆,他們難道還能挑出錯兒來?”
明心閑閑地拿起一枚糖漬烏梅,說道:“旁的我不擔心,我只擔心你那位着三不着兩的婆婆,一味地寵愛幼子,又好歹不分,唉,幸虧三妹夫在莊子上長了幾年,回來後也是跟着壽昌郡主長的,若不然,真不知道會教成什麽樣呢!”
蕊心微笑不語,明心咬下一半烏梅,皺眉道:“這裏頭是擱了多少糖?快腌出糖球兒的味兒來了!”就把剩下的一半扔回了碟子裏。
蕊心道:“凡事越不過一個‘理’去,我守着規矩做事,婆婆就是看長寧侯府的面子,也不會故意刁難我呀!”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想,大不了“兵來将擋,水來土掩”,想當初在培訓中心她與天鬥與地鬥與老板鬥,如今還怕與婆婆鬥?
明心撇嘴道:“就只怕明白人好說話,糊塗人難纏,你心裏還是有個提防為好!”
在成親之前,絕大多數人都會勸人到了婆家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但是真正經歷之後才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而已,哪家裏沒有個糟心事?若是進了門一味地軟弱可欺,反而會讓人輕視,到時候旁更會毫無顧忌地欺負到頭上來,欺軟怕硬,實在是全人類共同的劣根性。
明心又給她支招,道:“如今你嫁到沈家,要想過得順暢些,還是要選幾個可靠的婆子丫頭,一個好漢還三個幫呢!”說着,又讓着蕊心吃果子,蕊心愛吃甜的,聽明心方才說那烏梅甜,就揀了一顆,才一入口,差點沒哭出來,坑爹啊!酸得她的胃一抽一抽的。
蕊心覺得明心說得很有道理,她這一嫁到沈家比當初穿過來時也好不了多少,仍舊是兩眼一摸黑,多放些忠心耿耿的人在身邊,就等于多了些眼睛耳朵。
不過蕊心認為兵在精不在多,如果人不可靠,還不夠到時候給她拆臺的,所以她把涵芬榭的人篩了一遍,只留下了櫻桃、枇杷、槟榔三個和一個管事嬷嬷。荔枝是蕊心早就替她訂了浣雲莊的一位年輕管事的,那人家境只是一般,卻老實和氣,是崔嬷嬷精挑細選過的,其實荔枝如果不與寶硯出那些妖蛾子,再等幾年,蕊心還可以給她找條件更好的,這也是性格決定命運。
等蕊心把她選中的人回禀給楊氏,楊氏卻覺得太少了,雖然幾十年來她對後宅伎倆始終處于懵懂無知的狀态,卻也知道女兒到了別人家裏,沒幾個貼心的人是不行的。
計議了許多日子,終于選定了三家陪房,陪嫁過去,荔枝既然要嫁人了,楊氏就叫青鸾補了缺,去領着那三個丫頭。
蕊心推拒道:“母親身邊也得有個可靠的人,您把青鸾給了我,自己怎麽辦?還是選幾個二等的小丫頭跟過去也就罷了。”
Advertisement
楊氏道:“我這裏有崔嬷嬷主持大事,況且我又不當家,上頭有老太太,下頭有你嫂子,我日日在府裏作富貴閑人,叫誰伺侯都一樣!青鸾這孩子是你外祖母挑來給我的,聰慧持重,帶着那幾個丫頭再合适不過了。”
蕊心想想也有道理,她的三個丫頭,櫻桃穩重,卻太老實,枇杷聰明,可嘴太利害,動不動就要與人擦槍走火,槟榔雖然機變,可她年紀小,壓不住事兒,青鸾這樣的宅鬥人才,放在楊氏身邊的确浪費了。
楊氏道:“這三家陪房裏有位李嬷嬷,是青鸾的嬸娘,最有資歷,且她在肅國公府辦事辦老了的,你只管把她放在身邊用就是了。”
肅國公府的人,肯定是忠心的。蕊心就給這三房人分派了重要任務,一房替她管着田莊,一房替她看着鋪子,李嬷嬷這一房,她打算帶在身邊使。除了楊氏,老太太,大房和許氏都送了蕊心一些家仆,蕊心把摸得上底細的放在要緊的差事上,不摸底細的,就暫時交給李嬷嬷調教着。
長寧侯府裏忙着姑娘們出嫁的事,年都沒得好生過,只有一件喜事讓府裏人群情振奮了許久——明心又有喜了!太子妃已經有了嫡出的一子一女,這次若能再次得男,無疑是會鞏固明心在太子府的地位。
謝墀也從金陵任上回來了,給女兒和侄女們送嫁。
到了三月初八這日,劉閣老家就來迎親了。
錦心出嫁的前一日,按理應該姐妹們同去坐坐,陪她說笑一回的,可錦心把妹妹們得罪了個遍,還有潛在的暴力傾向,誰也不敢去看她,最後還是麗心帶着丫頭,去看了她一回。
聽麗心回來說,館娃閣裏冷冷清清的,一點也不像姑娘要出閣的樣子,屋子裏的貴重些的東西,都被錦心收拾起來添在嫁妝裏了,一進屋就如個雪洞一般。
錦心見了人也不大說話,麗心幹巴巴地坐了半個時辰,沒情沒緒的回來了。
正式迎娶的那一日,姑娘們依着禮數都去了館娃閣,錦心卻早已吩咐下人将妹妹們攔在了門外,就連瑩心鬧着看新娘子也沒看上(小蘿莉很郁悶),等丫鬟扶着錦心出門的時候,早已蓋上了紅蓋頭,姊妹們誰也沒見着錦心是什麽臉色。
三朝回門時,錦心不過帶着劉世淩到謝堅那裏吃了頓飯,統共沒坐上一個時辰,又匆匆地回了劉府。
瑩心的好奇心很快就得到了滿足,因為緊接着就到了蕊心出閣的日子。前世沒有結婚的經驗,蕊心的狀态是一片茫然,好在李嬷嬷安慰她說,到時候只要旁人叫她做什麽,她就做什麽好了。
既然有了這個保證,不用擔心因為她的無知而出錯,蕊心就安心躺在涵芬榭裏舒舒服服地當宅女了,可是等後來徹底走完這一大圈過場她才知道,怪不得前世表姐結完婚後,跟她吐槽:簡直要剝下老娘三層皮啊!
出閣的前夜,李嬷嬷忽然神神秘秘地給蕊心拿來一本粉紅絨線縫成的桃紅冊子,悄聲道:“這是給姑娘出閣之前看的,您自己看就成了,可千萬別叫那幫小蹄子看見。”
蕊心接過來一翻,嘴角抽了兩抽,李嬷嬷臉上顯出一點過來人的得意,好像在說,“姑娘,您可別被吓着。”
其實蕊心一點都沒被吓着,她只是想發自內心地說一句:“這……這印刷也太粗糙了吧,根本看不清細節!”當然她根本不需要看這些粗制濫造的春宮圖,孟冰前世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看過的玩意比這勁爆多了。只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婦人才會像邢夫人那樣,看見個春囊就大驚小怪。
不過這本桃紅冊子就有點麻煩了,她想還給李嬷嬷,又不能叫那幾個丫頭們去還,年紀最大的青鸾都還黃花依舊呢!
想親自還給李嬷嬷,可又不知道說什麽好,“李嬷嬷,您給的春宮圖我學習完畢,到時候保證完成任務!”
“李嬷嬷,這個地方我還不大明白,您能不能給我重點講解一下。”
李嬷嬷還不得暈過去,臨到出嫁的時候,零零碎碎的事情就多,一撥接一撥的手帕交來看她,笑得臉都發酸了。蕊心怕萬一被人瞧見鬧出話柄,就把冊子往綢緞裏一塞,又笑嘻嘻地應酬客人去了。
到了出嫁那天,果然不需要蕊心操心,她坐在妝鏡前,讓人梳頭,李嬷嬷是梳頭的行家,一邊梳髻子,一邊說着“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再梳梳到尾……”蕊心有些小小得意,能夠投到這樣人家,只要沒有不孕不育的問題,這些願望好像都很容易實現,又畫好千人一面新娘雷同妝,像個提線木偶似的,被人一步步領着拜別父母,上轎,在紅紅的蓋頭下面,蕊心看到自己邁出侯府高高的門檻,看到了京城禦街清爽整潔的街道……
柳垂金線,桃吐丹霞,日華澹澹,紫燕呢喃,花草複蘇的生機夾在軟風裏,吹面不寒,只叫人臉上酥酥癢癢的。
直到拜完了堂,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擁着坐到一間完全陌生的屋子裏,蕊心才覺得結婚就像自助旅游,在玩了一天骨頭都要撒架的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五星級賓館,雖然人生地不熟,但終于可以找到一張床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