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由抓周引起的……
不論別人如何看如何想如何奉迎他,這些天三阿哥胤祉是忙得昏天黑地,吃飯都顧不得了。
三福晉董鄂氏邊看着丫頭們服侍着胤祉去了外頭大衣裳,邊勸道,“爺好歹也要保重些才是。那些酸腐秀才,誰去照應不得,底下做事的都是死人不成,看把爺累得。”
胤祉輕斥,“噤聲。”換了身寬松的袍子喝醒酒茶,疲倦的揉着眉心,“皇阿瑪交給我的差事,八弟又不愛同士子打交道,少不得我多操份心罷了。”
董鄂氏也知道忌諱,嘆道,“我也不過是心疼爺操勞。這也快過年了,今兒九弟家送了帖子來,過幾天是九弟家大阿哥一周歲,喝酒抓周。禮單我拟好了,爺看看可還妥當。”
“不用了,你向來穩妥。”胤祉揮了揮手,許是這些天交際太累,讓向來心氣極高的三阿哥有些洩氣。他再汲汲營營又有何用,人家胤禟直接生了個洋太子,日後就是洋人的太上皇,誰敢怠慢。
“十五是明相六十五歲大壽,壽禮也備齊了。”
明珠在朝中經營多年,如今雖托病不朝,可他門生遍布,又有個郡王外甥,還真沒人敢得罪他。
提起明珠,胤祉更是堵心,說起來大阿哥就知道悶頭子打仗,可人家命好,有個好舅舅,排行也靠前。第一個兒子,對康熙總有些與衆不同。再想到做為儲君的太子,也有在家容養的索額圖做其後盾,胤祉頓時沒了聽自家老婆說家務事的興趣,“累了,家裏的事你看着安排就是。”擡腿去了書房。
弘恪的周歲酒只是請了幾位兄弟叔伯及郭絡羅家的人,攏共也沒擺幾桌酒。
小家夥皮膚雪雪白穿着一身大紅的綢衣,脖子上挂着個鑲紅寶石的金項圈,腳下踩着精致的虎頭鞋,在胤禟懷裏拱來拱去的不肯安靜。胤禟在小家夥屁股上拍了一下,“給我老實點兒!”帶孩子真累,跟打仗似的。
四阿哥眉尖一跳,看向胤禟,“我看看弘恪。”說着雙手把人接過來,冷厲的眼中多了幾分溫情,金黃的卷發,碧眸高鼻,小小年紀就有說不出的俊俏。八阿哥也覺得可愛,捏了捏弘恪的小臉兒,弘恪也不認生,小腦袋一個勁兒的在四阿哥臉上蹭,小短腿兒極有力氣,蹬來蹬去。
四阿哥嘴角彎起來,“弘恪跟弘晖歲數差不多,倒是可以在一塊兒玩兒。”
“唉喲,那我把這小子送給四哥吧。”胤禟有心同兒子培養培養感情,他喜歡是真心喜歡,可是也确定自己沒養孩子的耐心。
誰知胤禟這話剛一落,弘恪小拳頭揪着四阿哥的衣領子,咿咿啞啞的吐出兩個字來,“阿瑪。”
胤禟郁悶得真轉圈兒,“我教他叫阿瑪教是嘴巴都酸了,忘恩負義的小鬼~罰你三天不許吃肉。”
四阿哥一只胳膊攬着小弘恪,一只手給小弘恪玩兒,笑道,“小孩子懂什麽,不過是趕巧了。”
Advertisement
胤禟始終有些氣憤,曲指敲了小弘恪大頭一下,見小家夥淚汪汪的噘着嘴一臉委屈,才算出了口惡氣,得意的挑了挑眉。
太子無奈的搖頭,倒是四阿哥賞了胤禟後腦勺一巴掌,訓道,“你幾歲了?兒子都有了還沒個正形!”很是心疼的給弘恪揉了揉,弘恪更是親膩的去親四阿哥的臉。
太子真是大開眼界,原來他家不茍言笑的四弟不僅喜歡洋人的物什,連洋人的小孩兒也愛屋及烏了,笑道,“差不多時辰到了吧。”
康熙只是賞了東西,并未親至,來的人中便以太子為尊,聽太子這一說,便移駕專門為弘恪準備抓周的廳內。
董鄂氏身子漸沉,倒是有董鄂夫人跟着張羅,桌子上林林總總的東西無數,中西合壁,琳琅滿目。
四阿哥親自将小家夥放到桌上,凝神看着小家夥要抓個啥。
小弘恪搖搖擺擺能走幾步,不過爬行比較熟,速度也快,可東西太多,一時晃花了眼。胤禟圍着弘恪轉,指着個碩大夜明珠道,“這個,傻子,這個值錢。”
胤祉最瞧不上胤禟這愛財如命的性子,撇了撇嘴。一旁的大阿哥也在望天。胤禟見弘恪對夜明珠沒興趣,掉了個頭瞅着把黃金做的小算盤,不由擊掌,心中大慰,“算盤也不錯,以後會過日子。”
太子喝了口茶道,“小九,你別急,讓弘恪自己抓。”
“是啊,九哥,你吵得弘恪都沒主意了。”老十胤礻我憨聲憨氣道。
四阿哥斜了胤禟一眼,“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喜歡抓金元寶。”想當年人家胤禟抓周啥都沒取,只抓了個金元寶死不撒手,由小看到大,所以說抓周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弘恪寶寶倒也沒讓人等太長時間,抓了一個卷軸咯咯笑了,搖擺着去找四阿哥,四阿哥接過,轉手遞給胤禟。
“唉喲,不過,航海圖,這以後是要當航海家呢。”東西是別人的好,兒子是自己的好,在胤禟眼裏,他兒子抓啥都是好的,哪怕跟賈寶玉似的抓盒胭脂,他也能将兒子培養成美容師。
太子一笑,“也有些道理。”
衆人皆說了許多吉利話湊趣兒的話,往小裏說,胤禟受寵,沒必要得罪。往大裏說,沒準兒這以後真就是洋人皇帝,更得小心。
太子只是略坐了坐,規矩所限,他在這兒大家都吃不好,開席沒多會兒便帶着太子妃回宮了。
胤禟一直送到門口,太子道,“行了,都回去吧。我也好回宮跟皇阿瑪說一聲,免得阿瑪惦記。”
太子并未用全套排場,只是輛略大的青綢馬車與太子妃共乘,後面跟了幾十名侍衛,低調至極。
饒是到了這個年份,也沒出現歷史中太子排場衣物逾制違例之事,便是太子那個奶公在內務府也是老老實實的當差,不見一丁點兒的錯處。胤禟輕笑,這個太子真是個聰明人哪,給康熙做太子,無過就是有功了。
太子先讓宮人送太子妃回宮,叮囑了幾句小心的話。
太子妃已經有三個月的身孕,圓潤的臉上卻不見半分憔悴,氣色極好。如今她已有嫡子傍身,家族顯赫,太子對嫡子的态度也讓她更加心安。如今且将宮務暫交與兩個側福晉手上,自己一心保養身子為要。
石氏淺笑,“殿下放心,妾身醒得。”
太子這才往養心殿去複旨。及說到弘恪抓了卷航海圖時,康熙臉上并未見喜色,只是點了點頭,“弘旭明年也将及周了,待兩個孩子大些,倒正好是個玩伴。小九性子跳脫,宜妃年歲也大了,精力略有不足,不過擔個名罷了,你看讓弘恪在毓慶宮可好?”
有啥不好,天大的好事!太子卻略一猶豫,“是。小九幼時也常在毓慶宮玩耍,弘恪看着也是個活潑機伶的,兒子怎能不喜歡?可到底是小九頭一個孩子,小九也極疼的,還是問一下小九比較妥當。”
太子發愁如今對胤禟定位,最開始他就是想籠絡寵妃的兒子,後來時間久了還真是拿胤禟當自己的小兄弟,可現在,他不确定得罪了胤禟,這小子會不會吹枕頭風。他爹夠英名,可俗語也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來着。
康熙溫聲道,“朕來跟他說。”
……
這種事康熙素來是雷厲風行的,趁着胤禟留宿,讓禦膳房做了幾樣胤禟喜歡吃的菜。
趁着胤禟剛吃飽正心順時,才開口,“你母妃這幾日身子好像有些不大爽俐,朕差太醫看了,說是年紀大了,得好生調養。你若是不忙,多去看看,成天東奔西蹿的忙什麽呢。”
“哦,額娘可能是更年期到了吧。”胤禟随口道,古人壽命比現代人要短許多,更年期可能會提前,宜妃也是四十出頭的人了呢。見康熙皺眉似不解,胤禟道,“我是說,可能是年紀到了,難免精力不好。”
康熙點了點頭,語重心長的說,“朕正是要跟你商量一下弘恪的事。”
聽康熙用上了“商量”二字,胤禟垂下眼睛看了會衣服上的暗紋,才擡眼望着康熙,“嗯,什麽?”
“朕知道你不願意讓弘恪住在你府裏,你經常不回府不說,董鄂氏如今大着肚子,府裏也沒合适的人帶他。”康熙溫聲道,“你這個性子,帶孩子也沒什麽耐心,朕想着,弘旭年紀跟弘恪差不離,你小時候也是成天長在毓慶宮的,不如讓你二嫂幫你看着,如何?”
胤禟半晌沒說話,康熙又道,“你幼進學後,不跟朕住了,倒常把毓慶宮當家。你二哥二嫂的性子你也知道,總不會讓弘恪受半分委屈。”
“不行,我自己帶。”胤禟一口拒絕,看向康熙,“我是不喜歡帶小孩兒,可弘恪是我兒子,我就會撫養他長大。這跟喜不喜歡無關,這是我的責任。待他再大些,同弘旭一起玩兒倒無妨,如今二嫂自己也有了身孕,弘旭又小,哪裏還有心思顧及別的。沒事兒,你別擔心,我在宮裏弘恪跟我在宮裏,我回府他就跟我回府。咱家別的不多,奴才下人有的是,帶個孩子還能慌了手腳不成。”
康熙見胤禟斷然否決自己的提議,這口氣是一點緩和的餘地都沒有,又想自己已經在太子面前誇下海口,涉及到面子,康熙就有幾分惱。
胤禟豈不能看不出康熙神色不悅,便道,“待弘恪大些再說吧。我知道皇阿瑪一片好心,弘恪畢竟是太子哥哥的嫡子,等閑人也沒這個福氣。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我又豈是不知好歹之人,可現在弘恪畢竟太小了,等他略通人事,兩個孩子住在一起倒能彼此上進讀書。”
康熙只能應允。
太子殿下等了幾天,見他老爹提也不提弘恪之事,便知道老爹是碰了釘子,不由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沒一口應下來。再瞧胤禟這本事,他還真得贊一聲,想當初他親娘孝誠仁皇後據說最得他老爹看重,兩人青梅竹馬的患難夫妻,最後怎麽着,他親娘難産,太醫問保孩子還是保孩子她娘?瞧如今便知道了。再遠裏想,他曾祖母,有了名的鐵血女人,歷經三朝三帝,輔佐兩代幼主的太皇太後,氣暈過去也沒能阻止年輕的康熙帝撤藩,當然這事兒屬于宮廷秘史,攏共沒幾人知道,他爹又是最後的勝利者,更沒人提了。可如今,他老爹都在他面前把話撂下了,結果,沒下文兒了。太子殿下不由重新思量起胤禟的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