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仗義 且說元寶去山東青州給在此就藩的……
且說元寶去山東青州給在此就藩的漢王府送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節禮,朱瞻壑命人連夜趕制珍珠衫,還寫了書信,說母妃向來喜歡,這是兒子孝敬您的。
漢王妃韋氏出身平民,是太/祖皇帝制定“選秀畎畝,聯姻民間”的選秀政策下第一批平民王妃。
以往皇帝和皇子們的嫔妃大多是朝廷高官們的豪門貴女,比如永樂帝當燕王的時候,燕王妃徐氏就是開國大将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女。
漢王妃雖飛上枝頭,麻雀變鳳凰,依然保持着平民簡樸的習慣,不喜奢華,以往朱瞻壑要給母親珍珠衫,皆被母親拒絕,說你把錢捐給積善堂,給孤兒們加餐飯,行善積德,就是最好的孝道了。
朱瞻壑這封信是試探之意,如果信真的被母親收到,肯定會回信說他暴殄天物,做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要他以後不要再送了。
因為母親從來都是報喜不報的人,她每一次給他寫的信,都是我這裏一切都好,你不要挂念雲雲。
他稍大些,就跟着皇太孫養在永樂帝跟前,是爺爺帶大的孩子,和母親關系生疏,除了客套問候,并沒有什麽母子之間親密的交流,沒有共同話題。
朱瞻壑本來以為母親是跟随父親去青州就藩之後将禦賜的銅鏡丢失了,害怕被父王責備、怕連累兒子,就一直瞞着,郁郁寡歡。
這次元寶去青州,胸膛還藏着一面鸾鳳銅鏡,他和漢王妃面對面說話時,就偷偷把銅鏡還給漢王妃,完璧歸趙。
但是元寶卻說,漢王妃病得連話都不會說了。
朱瞻壑如墜冰窟,“怎麽會……就藩之前明明好好的,我還去送行了。”
“漢王說王妃是中風,因擔心世子在京城挂念,無心辦事,就一直瞞着,沒告訴殿下,之前的幾封信家書都是請了臨摹高手,模仿王妃的字跡寫的。”
元寶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好像病重的是他的親娘,“奴婢去濟寧,求見漢王妃,剛開始漢王還找各種理由搪塞,奴婢是世子爺的人,世子交代的任務一定要完成啊,無論漢王怎麽着奴婢都不聽,發脾氣也趕不走奴婢,就只好要奴婢見一面了。”
“不行,中風非同小可,有性命之憂。”朱瞻壑騰地站起來,“我必須要向皇太孫告假了,帶幾個醫術高明的太醫去青州看望母親。”
朱瞻壑風風火火的去了文華殿找朱瞻基。朱瞻基聽聞漢王妃的病情,爽快的準了他去一趟山東青州,“……路上注意安全,你我兄弟看來都與山東有緣。”
兄弟兩個都曉得這話是什麽意思,上一次朱瞻基德州之行,就像走一趟鬼門關,各種追殺,圍追堵截。
Advertisement
朱瞻壑出了文華殿,守門的梁君使了個眼色,朱瞻壑會意,兩人在一個偏殿見面。
朱瞻壑不耐煩的說道:“你有事快說,我今日就要啓程去青州。”
梁君說道:“世子殿下,那個失蹤的錦衣衛百戶是我殺的,屍體就埋在太液池中/南海一個廁所前面的芭蕉叢裏。銅鏡也是我從漢王妃那裏偷的。端午節射柳結束後,幼軍回營,我以身上因沖洗廁所太臭,去街邊澡堂洗個操為借口,實際去了錦衣衛百戶的相好那裏。”
“我偷偷把鸾鳳銅鏡塞進她的妝奁裏,目的就是想要你在查錦衣衛百戶下落的時候親手搜到,發現是漢王妃的物件,由此疑心王妃處境。可惜,世子手段着實不行,此物居然是皇太孫找到了。”
“你——”朱瞻壑覺得今天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轉,母親中風,他收買的間諜居然向他坦白人就是他殺的!銅鏡也是他偷的!
朱瞻壑一直把自己當棋手,梁君只是一枚任人擺弄的棋子。萬萬沒想到,梁君才是棋手,他是棋子!
朱瞻壑收起輕視之意,連連發問:“你為什麽要這麽做?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母妃的病?你為什麽不早告訴我?非要做這些彎彎繞繞的事情?”
梁君鄙夷的看着朱瞻壑,“你身為人子,只顧着争權奪利,從來不去想母親的處境和難處,很多事情,早有端倪,你醉心權術,無心在母親身上,對此視而不見。王妃才三十來歲,正值壯年,平日養尊處優,怎會無緣無故中風……”
原來這個梁君是孤兒,跟着一群乞丐偷東西為生,四處流竄作案,偷的東西還被同夥搶走,黑吃黑,痛毆一頓,他倒在路邊又病又餓,快要死了,漢王妃平日惜貧扶弱,将他救下,送到積善堂孤兒所調養。
梁君從此視漢王妃為救命恩人,要報答她。漢王妃要他留在積善堂,照顧更小的孤兒,不要再去偷了。
梁君年齡和朱瞻壑相仿,漢王妃常年和長子相隔兩地,未免有些移情,在一群救治孤兒當中對他好一些,有時候會對他說起自己的長子,滿臉都是驕傲。
有時候什麽都不說,神情落寞,一悶坐就是一天。
梁君猴精似的,看出王妃不開心,做善事是她的心靈寄托,她并不喜歡待在漢王府。
梁君打聽到,漢王府裏,漢王不喜歡平民出身的漢王妃,寵幸郭側妃這個豪門貴女,郭側妃是武定侯郭英的孫女。漢王妃是“選秀畎畝”選出來的平民王妃,當時漢王只是個郡王,洪武帝賜婚,他沒得選。
但是後來漢王的父親燕王從侄兒建文帝奪得皇位,成了永樂帝,漢王成了手握重權的親王,就納了
豪門貴女為側妃。
郭側妃進門之後,得漢王偏寵,一連生了好幾個兒子,漢王妃一直悶悶不樂,漢王當然不願意面對一張苦臉,越發不待見漢王妃。
只是在京城的時候,漢王多有顧忌,再不喜歡漢王妃,也是以禮相待,給予尊重。郭側妃自認身份貴重,被一個平民王妃壓一頭,心下有怨氣,但也不敢有僭越之舉。
去年漢王就藩山東青州,漢王妃也離開京城,遠離了政治中心。梁君每個月都把積善堂的花用支出賬本抄錄一份,托給镖局捎到青州漢王府。
漢王妃人不在京城,對積善堂的捐助卻每個月都不斷,每個月節省的份例都捐出去,從不藏私。
但是從今年正月開始,梁君送去賬本,卻沒有再收到漢王妃的捐助,和對孤兒們噓寒問暖的信。
起初,梁君以為冬天冰天雪地,路不好走耽誤了,但是等到二月春暖花開,還是沒有漢王妃的消息,他心下不安,就千裏迢迢去了濟寧府找漢王妃。
他把藩王府一個管家灌醉了,打聽到漢王妃并不在藩王府,而是在某個偏僻的庵堂裏,為漢王身體祈福,與世隔絕。
原來,漢王全家就藩青州之後,天高皇帝遠,只手遮天,再也不用顧忌他人。郭側妃持寵而嬌,屢屢欺負漢王妃。漢王嫌棄原配出身太低,木讷膽小,除了生了兩個嫡子,幾乎一無是處,是個無用之人,漢王寵妾滅妻,漠視郭側妃虐漢王妃。
郭側妃娘家強大,郭家有兩個侯爵,如果郭氏成為繼妃,無疑對漢王将來所圖之事大有裨益。
郭側妃窺觊正房已久,幹脆以漢王身體為理由,要漢王妃搬到清苦的山野庵堂,想要虐死她。
漢王妃身邊幾個親信在就藩之前就被漢王和郭側妃找借口打發走了,大兒子朱瞻壑遠在北京,二兒子朱瞻圻被送去南方游學,無人可依。
她還被切斷了外界的聯系,所寫書信皆被扣留,模仿她的字跡代筆回信,她成了聾子和啞巴。
梁君原本是個偷兒,擅長□□護院,庵堂的牆壁攔不住他,他半夜飛檐走壁,終于找到了漢王妃修行之處。
三月,突如其來一場倒春寒,漢王妃病倒了,躺在床上,薄被冷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