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對牛擺腳
隗懷奕扭頭時對上西南方角落裏依一人靜默的側臉,那人的眼神撞了他一下般,他沒忍住嘴裏突然飛出阿鵲,打斷了前方孫大人的歌兒,孫大人臉色不郁接着拉完嗓子,氣氛卻由此變得噱了起來。
衆多官員由爵位高低依次落座,面前有四道精美垂花板簾,顏色依次為紅、黃、粉、綠。簾子下頭與地面之間留有三寸間隙,就在這尺寸之間呈現四雙用薄紗白襪裹着的玉足,這一對對兒玲珑小腳藏在紅黃,綠,粉的尖頭小鞋裏。那一雙或為菱角,或為粉粽,或為畫船兒,或為金雀兒的小小鞋子便成了小腳的靈魂。
每個門簾上都對應一道花扇,扇與簾一樣顏色,各位大人看過腳,品出高低,記住顏色,回到後廳,在紙牌上寫上甲乙丙。各位就按自個兒心裏琢磨出的高低,在甲乙丙後邊填上對應的扇色,并作出一句詩在甲字後頭。
以得甲字最多為首,排出一二三四來。并有選出的甲等小腳姑娘憑借詩句從支持自己的那不署名的紙牌中裏挑選一張,寫這章牌的人便要為其揭簾,打彩頭。
沒錯兒,這京城裏天字一號歌坊千環樓裏正在進行一年一度的賽腳。有資格在這裏任人評頭論足的的,都是未曾開/苞過一等一的清倌兒,能在這裏指指點點的,定逃不過吃皇糧的帽子官兒。
決意之前,這些個飽讀詩書之人免不得各自品賞一番,發發雅興。
“佳人房中纏金蓮,才郎移步喜連連,娘子呵,你的金蓮怎的小,宛如冬天斷筍尖,又好象五月端陽三角粽,又是香來又是甜。又好比六月之中香佛手,還帶玲珑還帶尖,佳人聽罷紅了臉,貪花愛色恁個賤,今夜與你兩頭睡,小金蓮就在你嘴邊,問你怎麽香來怎麽甜,還要請你嘗嘗——斷筍尖!"
旁邊坐着的執金吾孫大人,剛用那油腔滑調将要唱完打油詩,這位就來了這麽一個噴嚏,教大家哄笑了一陣。
“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恁好的腳也逃不過七字法來:瘦、小、尖、彎、香、軟、正。”旁邊一北方口音的官爺捋着胡須抑揚頓挫地道。
“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七字得一甚難啊!又添形、質、資、神、肥、軟、秀,哪個容易?大家不妨就這這七字訣,評評看?。”坐在東側第二排的尚書郎也搶陽鬥勝地抖文,似想把衆人難住般。
文官便開始聒噪開了,紅、黃、粉、綠再到綠、粉、黃、紅,擁護的大人們各有各的理,争得個面紅耳赤,估計商讨國家大事時都沒有這般激情投入,義憤填膺!
啷哩個啷啷哩個啷,這些将軍廷尉們聽着這些書呆子們的說講品評,唱大雜戲一般,和鬥架的鹌鹑無異,衛尉徐建昌半探出身子瞪着一雙牛眼,愣是沒看出好賴來,只覺得一雙雙小腳尖尖的簡直是要戳到人心頭的肉裏去了,聽那些個酸秀才又在這磨磨唧唧非要将這些個不分高低的小腳評出個狀元榜眼探花來,當下直起身子手足并用,對着争論正激烈的兩人粗着嗓子道“哼,老夫我鬥大的字不識一個,現今兒才明白,左太仆和曹尚書的意思是說咱沒學問去玩小腳,純粹瞎玩!?老子府裏一雙雙擺着的,都是對牛彈琴!?"
徐建昌這樣不軟不硬明朝暗諷地一鬧,其他早憋了一肚子屈的武官們逮住機會就跟着抽起瘋來,尚書郎和太仆黑着臉,能說什麽?人家掄着拳頭上來不講理的!
衆文官在心底早就問候這些大老粗的十八代祖宗,卻都又神通廣大地化那股子怒氣為笑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出意味慎得人發癢的“呵呵呵”來。
為首褐色蟒袍的人笑道:“老徐別用你那牛嗓子,驚了這些個姑娘們!”
徐建昌得瑟完了,知道不能壞了這賽腳大會的規矩,順着臺階往下溜道:“嘿嘿........大人說得是,姑娘們因老夫一句話,都發起了抖,對不住,對不住啦!各位大人,你們繼續!繼續說啊!”說完對着茶壺嘴兒砸吧起來,只瞪着牛眼把那綿軟小腳狠狠地盯着。
Advertisement
這個大老粗安靜下來,其他人才又開始評說,但氣氛總也沒先前那麽活泛。待到最後一個環節,每人心中都已經分出高低貴賤。
坐在後角落的太學祭酒韓林芝往廳內走時,徑直到一身穿青布襦衫的年輕人面前,喚道:“從來!”
“老師。”甘維循着聲音望見太學祭酒韓林芝,微微一拜。從來是他的字,離了太學,很久沒有人這樣喚過。
“前日你送我那一冊腳本,教我好生驚喜一番。怎的今日吶言,我可記得.....有人曾經叽叽喳喳教滿堂學生無從下嘴,也無可下嘴啊!”
甘維面色微紅,“祭酒又說笑了,學生年幼無知,次次與老師唇槍舌戰,事事都要争個道理、殊不知,這萬事道理.....豈是書本上的成規。現在想來,很是慚愧。”
你能想象這膽小怯懦的人和博士嗆聲的場景嗎?——那呆子一動不動地站着,博士來一句他來兩句,博士引經他據典,博士拍桌子,他只面紅耳赤,憋了半響還是以反抗逼良為娼的土財主的德行視死如歸地道:“老師的論點,學生絕不茍同。”
博士扔了書卷,扔了這才好!要得就是這效果!全學堂的公子哥兒便棍打落水狗差般地起哄,氣得那倒黴的博士拍屁股走人!
得被逼将到什麽境界,這個從小被奴役慣了的人敢站直了口角利落地與心中敬仰的博士對着幹?
還別說,真逼到甘維心坎裏去了。
龐徹混學堂的小霸王對其他府邸的同窗發話:那博士不是自诩學富五車文如翻海麽,你們信不信,我府裏的這個呆子就能把他堵啞巴?不信?敢不敢跟小爺賭一賭?好咧!咱們走着瞧!
這一走着瞧,甘維這個跟屁蟲除了卑躬屈膝,還比其他奴才多了樣差事:死讀書,讀死書!
什麽時候有這樣的好機會,能教龐徹将瀛侯府裏的藏書一疊一疊地地扔給他,他這個捏着幾枚銅錢一遍遍低聲下氣地求書齋的掌櫃替他留着書,僥幸借來一本猶得慌慌張張趕夜抄錄的呆子。
那呆子由着龐徹這一句話,得道沒有不曉得,但不妨他真的有種雞犬升天的感覺,歡喜地都不舍得合上他那熬夜熬得通紅腫得核桃一樣眼睛,不分晝夜點着一盞油燈,噼噼啵啵的燈星子下,差點看瞎了去。
這次第,這腦瓜,再不把博士氣得打鋪蓋回家,說不過去啊!那博士現在不知道在哪裏做了賬房亦或是從了商,反正這輩子他是不準備當西席教書了!
這也是甘維的一大罪孽。
想起這些往事,苦樂參半,甘維下意識地對着這面目和善的祭酒恭敬得很。
“你如今任職少府,事必躬親,好生磨練,未來久遠,切不可急求進取。”
甘維之所能,韓林芝只窺見斑點,卻已極為驚喜。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今日宰衡親臨,還有不少重臣一道前來,一個都不能得罪,是以才加以提醒。
“謝老師教誨。”甘維微微斂下眉目,老師不愧是老師,一語道破我心中所想,可惜的是,他等不到那個未來久遠,焉能坐以待斃徐圖之。
話間兩人已經随着尾随衆官員到了後廳。為抱得佳人歸,衆人不免攢眉苦思一番,與其說是賽腳,不如說是拼文鬥墨。可能教美人動心之筆,須得狠下一番心思。
老媽子油光光翹起的小纂上,罩黑絲網套,頭上插兩朵粉紅月季,身穿着老紅濡裙并挖花繡葉長褲,領子處掖着一整海棠絲絹,許是這麽多官老爺坐鎮,那笨重的身形奔走來去賽過水上飄,堪稱“輕盈”地領着兩個頂小的丫鬟将寫好的紙牌子放在朱木托盤上。
宰衡趙徵未參與其中,免去了這些官員的尴尬,衆人放開膀子,十八般武藝都澆鑄于兩句詩詞上。
隗懷奕正擡頭苦思,見那在大廳最下方的年輕官員已經将紙筆交上,正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靜靜地等待。他撓了撓頭,這等事兒豔是豔,可苦于天生不是這塊料,給老爹丢臉就丢臉吧,信筆胡謅兩句,也交了上去。回頭再看那角落裏面熟的人,隗懷奕苦想半天終于噢了一聲,直接往那人走去。
甘維目光一擡,錯愕道:“原來是.....長尋侯。”
隗懷奕近了把他又看了看,壓低聲音頑皮笑道:“甘大人的拜帖本侯已經看了。”
甘維躬身一拜,尴尴尬尬只能說得個“多謝。”
誰教那日他投貼時穿了身寒酸素袍被一幫衙役當成個賣字的轟走,推攘間連帶着崴了腳,他往回走時,可可地将帖子遞上了正在自家府衙後門的大槐樹下卷着胳膊袖拿着大鋸鋸樹的“侯爺”,意外混了個臉熟。
“你與我說說,你看好哪個?”
“下官.....不谙此道,實在難以分出上下,随着尚書郎填了一位,正是紅色的那扇。”
“隗某倒覺得綠色的那扇穩能奪魁。那綠船兒有棱有角,形象生動,若木刻了塗漆定然還要精致硬挺!”
“.......”甘維早耳聞這位侯爺喜好造稀奇古怪的東西,見他顧此失彼居然對那姑娘腳上的小鞋着了魔,心裏嘆得一聲:果真是名不虛傳。
侯爺開始扒拉開,在甘維耳邊聒噪地像賣弄新鮮玩意兒的小孩,他在西北的老爹長尋王還覺把小兒子送來京都做人質是苛待了他,你瞧瞧,這厮到了這裏再沒人訓斥他不務正業琢磨那些稀奇古怪玩意兒,簡直是樂不思蜀啊!他正唾沫橫飛地邀請這位年輕人去他府邸參觀他會移動的木頭房子,不巧小傳門這時候高呼了一聲:“大司農趙大人到!”
隗懷奕見這一陣突如其來的高呼将面前這溫文儒雅的人吓了一跳,便也皺着眉擡眼往門外看去。
大半官員起身相迎,門外走來個月白襦衫英俊秀挺的男人,臉色板硬硬的,身上涼飕飕的,好似掬了一片白月光進來,冷清,清冷。
他徑直走到廳前,對着趙宰衡行了個官禮,趙宰衡見到趙奉訝異地挑高了眉:
“道你不愛來,因此就沒差人給你送信兒,原來是老夫看走眼了,哈哈。”
“這等好事,真正有幾個男人不愛,兒臣平日裏也就裝裝面子罷了。”說罷他輕輕往那垂花簾邊瞟了一眼,“既然來了,趙某也算上一個,還望各位大人會不會怪罪晚輩失禮才好!”說罷直接命老媽子拿紙筆來。
“哈哈!哪裏!哪裏!難道...趙司農能隔空探物,不用瞅瞅去?”坐在左下方為首的光祿勳徐大人笑道。
“方才進門前已讓老媽媽将裏頭情形說了說,現下不過是撿個現成的便宜,這點時間不如好好琢磨如何才能抱得美人歸。”這樣有趣的事從趙奉口裏說出來是如此地正派,他的臉子還是展平展平的,好像簇新的寶刀,讓你想咬牙切齒化身成母蚊子,叮在那張如花似玉的臉上吃喝拉撒帶打滾毀掉他的一本正經!
就是這張臉,甘維見了就怕,怕得腿腳哆嗦。
這可怕的“棺材臉”趙大人來得風塵仆仆,竟連官靴還未換掉,拿筆後片刻也不多想,信手就填了句詩,要是別人肯定會被冠上“急色鬼”的稱呼,偏偏這趙大人幹了,就是寫意!就是風流!
這可怕的會将人洗腦的一本正經。
韓林芝老遠望見趙奉也參與其中,對旁邊的幕僚笑道,“這小子.......後來居上,現成的便宜都教他占了。”
其他人心裏也是一陣失望,這趙奉在太學時,便有驚人才華,常為學生開場講野史上的奇聞異事,見解新奇,場場爆滿,還未完成學業,即被朝廷破格除尚書職。
甘維的那點墨水和趙奉一比,便就是小聰明了,你想想這呆子作為龐徹的伴讀還搶陽鬥勝頂撞師傅,回回讓博士們心火大動指名道姓地斥罵,怎得能和趙奉混為一談。
趙奉本着驚人才華,再加上身為當時位列三公之首的趙徵趙宰衡之子的身份,一時間成為京都最為炙手可熱的權貴,女子們朝思暮想望穿秋水,文人們作詞膜拜奉為偶像,何況而今他已經不再是小小尚書,任大司農之職,位列九卿,風頭一時無兩,雖于去歲歲初迎娶了雲城公主,可府中卻無妾室,教京都裏許多名門閨秀都惦記出了毛病。
無怪乎,趙奉一來,衆人心裏立即沒了底氣。輸贏那是沒有懸念的事兒。
本以為已成定局,然過了兩刻鐘,那老媽子張着紅豔豔的嘴歡歡喜喜地來宣布結果:“紅扇奪魁!”
這一嗓子喊完,老媽子臉比變戲譜還快,馬上耷拉個下巴憋着嘴露出昨日黃花之态:“可.........姑娘文思有限,竟是在兩個紙牌間做不來決定,老身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隗懷奕扭頭時對上西南方角落裏依一人靜默的側臉,那人的眼神撞了他一下般,他沒忍住嘴裏突然飛出阿鵲,打斷了前方孫大人的歌兒,孫大人臉色不郁接着拉完嗓子,氣氛卻由此變得噱了起來。
衆多官員由爵位高低依次落座,面前有四道精美垂花板簾,顏色依次為紅、黃、粉、綠。簾子下頭與地面之間留有三寸間隙,就在這尺寸之間呈現四雙用薄紗白襪裹着的玉足,這一對對兒玲珑小腳藏在紅黃,綠,粉的尖頭小鞋裏。那一雙或為菱角,或為粉粽,或為畫船兒,或為金雀兒的小小鞋子便成了小腳的靈魂。
每個門簾上都對應一道花扇,扇與簾一樣顏色,各位大人看過腳,品出高低,記住顏色,回到後廳,在紙牌上寫上甲乙丙。各位就按自個兒心裏琢磨出的高低,在甲乙丙後邊填上對應的扇色,并作出一句詩在甲字後頭。
以得甲字最多為首,排出一二三四來。并有選出的甲等小腳姑娘憑借詩句從支持自己的那不署名的紙牌中裏挑選一張,寫這章牌的人便要為其揭簾,打彩頭。
沒錯兒,這京城裏天字一號歌坊千環樓裏正在進行一年一度的賽腳。有資格在這裏任人評頭論足的的,都是未曾開/苞過一等一的清倌兒,能在這裏指指點點的,定逃不過吃皇糧的帽子官兒。
決意之前,這些個飽讀詩書之人免不得各自品賞一番,發發雅興。
“佳人房中纏金蓮,才郎移步喜連連,娘子呵,你的金蓮怎的小,宛如冬天斷筍尖,又好象五月端陽三角粽,又是香來又是甜。又好比六月之中香佛手,還帶玲珑還帶尖,佳人聽罷紅了臉,貪花愛色恁個賤,今夜與你兩頭睡,小金蓮就在你嘴邊,問你怎麽香來怎麽甜,還要請你嘗嘗——斷筍尖!"
旁邊坐着的執金吾孫大人,剛用那油腔滑調将要唱完打油詩,這位就來了這麽一個噴嚏,教大家哄笑了一陣。
“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恁好的腳也逃不過七字法來:瘦、小、尖、彎、香、軟、正。”旁邊一北方口音的官爺捋着胡須抑揚頓挫地道。
“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七字得一甚難啊!又添形、質、資、神、肥、軟、秀,哪個容易?大家不妨就這這七字訣,評評看?。”坐在東側第二排的尚書郎也搶陽鬥勝地抖文,似想把衆人難住般。
文官便開始聒噪開了,紅、黃、粉、綠再到綠、粉、黃、紅,擁護的大人們各有各的理,争得個面紅耳赤,估計商讨國家大事時都沒有這般激情投入,義憤填膺!
啷哩個啷啷哩個啷,這些将軍廷尉們聽着這些書呆子們的說講品評,唱大雜戲一般,和鬥架的鹌鹑無異,衛尉徐建昌半探出身子瞪着一雙牛眼,愣是沒看出好賴來,只覺得一雙雙小腳尖尖的簡直是要戳到人心頭的肉裏去了,聽那些個酸秀才又在這磨磨唧唧非要将這些個不分高低的小腳評出個狀元榜眼探花來,當下直起身子手足并用,對着争論正激烈的兩人粗着嗓子道“哼,老夫我鬥大的字不識一個,現今兒才明白,左太仆和曹尚書的意思是說咱沒學問去玩小腳,純粹瞎玩!?老子府裏一雙雙擺着的,都是對牛彈琴!?"
徐建昌這樣不軟不硬明朝暗諷地一鬧,其他早憋了一肚子屈的武官們逮住機會就跟着抽起瘋來,尚書郎和太仆黑着臉,能說什麽?人家掄着拳頭上來不講理的!
衆文官在心底早就問候這些大老粗的十八代祖宗,卻都又神通廣大地化那股子怒氣為笑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出意味慎得人發癢的“呵呵呵”來。
為首褐色蟒袍的人笑道:“老徐別用你那牛嗓子,驚了這些個姑娘們!”
徐建昌得瑟完了,知道不能壞了這賽腳大會的規矩,順着臺階往下溜道:“嘿嘿........大人說得是,姑娘們因老夫一句話,都發起了抖,對不住,對不住啦!各位大人,你們繼續!繼續說啊!”說完對着茶壺嘴兒砸吧起來,只瞪着牛眼把那綿軟小腳狠狠地盯着。
這個大老粗安靜下來,其他人才又開始評說,但氣氛總也沒先前那麽活泛。待到最後一個環節,每人心中都已經分出高低貴賤。
坐在後角落的太學祭酒韓林芝往廳內走時,徑直到一身穿青布襦衫的年輕人面前,喚道:“從來!”
“老師。”甘維循着聲音望見太學祭酒韓林芝,微微一拜。從來是他的字,離了太學,很久沒有人這樣喚過。
“前日你送我那一冊腳本,教我好生驚喜一番。怎的今日吶言,我可記得.....有人曾經叽叽喳喳教滿堂學生無從下嘴,也無可下嘴啊!”
甘維面色微紅,“祭酒又說笑了,學生年幼無知,次次與老師唇槍舌戰,事事都要争個道理、殊不知,這萬事道理.....豈是書本上的成規。現在想來,很是慚愧。”
你能想象這膽小怯懦的人和博士嗆聲的場景嗎?——那呆子一動不動地站着,博士來一句他來兩句,博士引經他據典,博士拍桌子,他只面紅耳赤,憋了半響還是以反抗逼良為娼的土財主的德行視死如歸地道:“老師的論點,學生絕不茍同。”
博士扔了書卷,扔了這才好!要得就是這效果!全學堂的公子哥兒便棍打落水狗差般地起哄,氣得那倒黴的博士拍屁股走人!
得被逼将到什麽境界,這個從小被奴役慣了的人敢站直了口角利落地與心中敬仰的博士對着幹?
還別說,真逼到甘維心坎裏去了。
龐徹混學堂的小霸王對其他府邸的同窗發話:那博士不是自诩學富五車文如翻海麽,你們信不信,我府裏的這個呆子就能把他堵啞巴?不信?敢不敢跟小爺賭一賭?好咧!咱們走着瞧!
這一走着瞧,甘維這個跟屁蟲除了卑躬屈膝,還比其他奴才多了樣差事:死讀書,讀死書!
什麽時候有這樣的好機會,能教龐徹将瀛侯府裏的藏書一疊一疊地地扔給他,他這個捏着幾枚銅錢一遍遍低聲下氣地求書齋的掌櫃替他留着書,僥幸借來一本猶得慌慌張張趕夜抄錄的呆子。
那呆子由着龐徹這一句話,得道沒有不曉得,但不妨他真的有種雞犬升天的感覺,歡喜地都不舍得合上他那熬夜熬得通紅腫得核桃一樣眼睛,不分晝夜點着一盞油燈,噼噼啵啵的燈星子下,差點看瞎了去。
這次第,這腦瓜,再不把博士氣得打鋪蓋回家,說不過去啊!那博士現在不知道在哪裏做了賬房亦或是從了商,反正這輩子他是不準備當西席教書了!
這也是甘維的一大罪孽。
想起這些往事,苦樂參半,甘維下意識地對着這面目和善的祭酒恭敬得很。
“你如今任職少府,事必躬親,好生磨練,未來久遠,切不可急求進取。”
甘維之所能,韓林芝只窺見斑點,卻已極為驚喜。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今日宰衡親臨,還有不少重臣一道前來,一個都不能得罪,是以才加以提醒。
“謝老師教誨。”甘維微微斂下眉目,老師不愧是老師,一語道破我心中所想,可惜的是,他等不到那個未來久遠,焉能坐以待斃徐圖之。
話間兩人已經随着尾随衆官員到了後廳。為抱得佳人歸,衆人不免攢眉苦思一番,與其說是賽腳,不如說是拼文鬥墨。可能教美人動心之筆,須得狠下一番心思。
老媽子油光光翹起的小纂上,罩黑絲網套,頭上插兩朵粉紅月季,身穿着老紅濡裙并挖花繡葉長褲,領子處掖着一整海棠絲絹,許是這麽多官老爺坐鎮,那笨重的身形奔走來去賽過水上飄,堪稱“輕盈”地領着兩個頂小的丫鬟将寫好的紙牌子放在朱木托盤上。
宰衡趙徵未參與其中,免去了這些官員的尴尬,衆人放開膀子,十八般武藝都澆鑄于兩句詩詞上。
隗懷奕正擡頭苦思,見那在大廳最下方的年輕官員已經将紙筆交上,正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靜靜地等待。他撓了撓頭,這等事兒豔是豔,可苦于天生不是這塊料,給老爹丢臉就丢臉吧,信筆胡謅兩句,也交了上去。回頭再看那角落裏面熟的人,隗懷奕苦想半天終于噢了一聲,直接往那人走去。
甘維目光一擡,錯愕道:“原來是.....長尋侯。”
隗懷奕近了把他又看了看,壓低聲音頑皮笑道:“甘大人的拜帖本侯已經看了。”
甘維躬身一拜,尴尴尬尬只能說得個“多謝。”
誰教那日他投貼時穿了身寒酸素袍被一幫衙役當成個賣字的轟走,推攘間連帶着崴了腳,他往回走時,可可地将帖子遞上了正在自家府衙後門的大槐樹下卷着胳膊袖拿着大鋸鋸樹的“侯爺”,意外混了個臉熟。
“你與我說說,你看好哪個?”
“下官.....不谙此道,實在難以分出上下,随着尚書郎填了一位,正是紅色的那扇。”
“隗某倒覺得綠色的那扇穩能奪魁。那綠船兒有棱有角,形象生動,若木刻了塗漆定然還要精致硬挺!”
“.......”甘維早耳聞這位侯爺喜好造稀奇古怪的東西,見他顧此失彼居然對那姑娘腳上的小鞋着了魔,心裏嘆得一聲:果真是名不虛傳。
侯爺開始扒拉開,在甘維耳邊聒噪地像賣弄新鮮玩意兒的小孩,他在西北的老爹長尋王還覺把小兒子送來京都做人質是苛待了他,你瞧瞧,這厮到了這裏再沒人訓斥他不務正業琢磨那些稀奇古怪玩意兒,簡直是樂不思蜀啊!他正唾沫橫飛地邀請這位年輕人去他府邸參觀他會移動的木頭房子,不巧小傳門這時候高呼了一聲:“大司農趙大人到!”
隗懷奕見這一陣突如其來的高呼将面前這溫文儒雅的人吓了一跳,便也皺着眉擡眼往門外看去。
大半官員起身相迎,門外走來個月白襦衫英俊秀挺的男人,臉色板硬硬的,身上涼飕飕的,好似掬了一片白月光進來,冷清,清冷。
他徑直走到廳前,對着趙宰衡行了個官禮,趙宰衡見到趙奉訝異地挑高了眉:
“道你不愛來,因此就沒差人給你送信兒,原來是老夫看走眼了,哈哈。”
“這等好事,真正有幾個男人不愛,兒臣平日裏也就裝裝面子罷了。”說罷他輕輕往那垂花簾邊瞟了一眼,“既然來了,趙某也算上一個,還望各位大人會不會怪罪晚輩失禮才好!”說罷直接命老媽子拿紙筆來。
“哈哈!哪裏!哪裏!難道...趙司農能隔空探物,不用瞅瞅去?”坐在左下方為首的光祿勳徐大人笑道。
“方才進門前已讓老媽媽将裏頭情形說了說,現下不過是撿個現成的便宜,這點時間不如好好琢磨如何才能抱得美人歸。”這樣有趣的事從趙奉口裏說出來是如此地正派,他的臉子還是展平展平的,好像簇新的寶刀,讓你想咬牙切齒化身成母蚊子,叮在那張如花似玉的臉上吃喝拉撒帶打滾毀掉他的一本正經!
就是這張臉,甘維見了就怕,怕得腿腳哆嗦。
這可怕的“棺材臉”趙大人來得風塵仆仆,竟連官靴還未換掉,拿筆後片刻也不多想,信手就填了句詩,要是別人肯定會被冠上“急色鬼”的稱呼,偏偏這趙大人幹了,就是寫意!就是風流!
這可怕的會将人洗腦的一本正經。
韓林芝老遠望見趙奉也參與其中,對旁邊的幕僚笑道,“這小子.......後來居上,現成的便宜都教他占了。”
其他人心裏也是一陣失望,這趙奉在太學時,便有驚人才華,常為學生開場講野史上的奇聞異事,見解新奇,場場爆滿,還未完成學業,即被朝廷破格除尚書職。
甘維的那點墨水和趙奉一比,便就是小聰明了,你想想這呆子作為龐徹的伴讀還搶陽鬥勝頂撞師傅,回回讓博士們心火大動指名道姓地斥罵,怎得能和趙奉混為一談。
趙奉本着驚人才華,再加上身為當時位列三公之首的趙徵趙宰衡之子的身份,一時間成為京都最為炙手可熱的權貴,女子們朝思暮想望穿秋水,文人們作詞膜拜奉為偶像,何況而今他已經不再是小小尚書,任大司農之職,位列九卿,風頭一時無兩,雖于去歲歲初迎娶了雲城公主,可府中卻無妾室,教京都裏許多名門閨秀都惦記出了毛病。
無怪乎,趙奉一來,衆人心裏立即沒了底氣。輸贏那是沒有懸念的事兒。
本以為已成定局,然過了兩刻鐘,那老媽子張着紅豔豔的嘴歡歡喜喜地來宣布結果:“紅扇奪魁!”
這一嗓子喊完,老媽子臉比變戲譜還快,馬上耷拉個下巴憋着嘴露出昨日黃花之态:“可.........姑娘文思有限,竟是在兩個紙牌間做不來決定,老身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