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了,求收求留言呀,要鼓勵才有動力呀o(≧v≦)o~~ (9)

寫了十張而已呢。”

楊葭怒極反笑,疏離地看着楊芙道:“七姐放心,功課我從不敢懈怠。不過這幾日對着字帖寫字,突然心有所悟,覺得鄒先生學識不及他的名聲大,我再想要不要趁着母親在家中,讓她做主換位書法先生呢。”

楊葭知道,這件事是不好去和大夫人魏氏說的,一是因為鄒應是楊家衆位小娘子的書法先生,他的名聲壞了,楊家的小娘子都跟着遭殃;二則是因為若明年大姐楊芷突然去了,那麽此時七娘子的事露了,明年能夠為繼室的又只剩下六娘和自己了。再則,此時最要緊是找個借口将鄒應趕出楊家去,至于楊芙,只要她不再和前世一般去害六郎,不過是堂姐妹而已,疏遠就是了。

楊芙心中一動,眼神微微閃動,只是道:“那八妹你先和大伯母說說看吧,七姐我就靜候你的佳音了。”她怎麽可能留鄒應那混蛋全身離開楊家?前世的時候,二哥鬧出了要出家之事的時候,太夫人才找了個借口辭退了鄒應,離現在還有整整的兩個月,可是她一刻都忍不得了,她要鄒應這混蛋去死!

楊葭早已不是前世初初穿越的才入大學的天真丫頭了,捕捉到楊芙眼中一閃而過的森然冷意,知道她定是對鄒應起了殺心了。也不多說什麽,等她離去了,細想了片刻瞅見內間珠簾下探出六郎的小腦袋,這才強擠出笑容招手他上前。

六郎跑到楊葭的身邊,扯着她的袖子嘟嘴道:“八姐,我瞧着七姐姐笑得有些吓人呢。”

小孩子果然都是敏感的,對人的情緒把握得最準。楊葭摸了摸六郎頭上的小鬏辮,溫聲笑道:“七姐是個很狠心的人。大姐家的嬌娘你還記得吧,她敢捏死貓,而七姐比嬌娘更狠心呢。所以以後六郎你一個人的時候躲着點七姐,知道嗎?”

六郎想起嬌娘捏小貓時扭曲的神色,小小的身體打了下顫,七姐居然比嬌娘還狠?太吓人啦!他忙不疊地用力點頭。

楊葭喊了百靈進來帶着六郎說起了府外的趣事,她才帶着小桃和畫眉進了裏間換衣裳,“小桃、畫眉,子今日咱們這兒就不歡迎七娘子,絕不要放她一個人進屋子。對了,你們幾個也多留意些七娘屋中的事兒,發現有不對立刻來回我,知道嗎?”

“是。”小桃和畫眉對視了一眼,難道七娘子和八娘子鬧翻了?這可真是奇怪了。

出了裏間,楊葭又囑咐了百靈一遍,這才牽着六郎的手帶着小桃往荷風院裏去了。一路穿廊過亭,碰見了坐在軟轎上的二夫人劉氏,見她雙眼深凹,臉色極其不好,便知道楊況的情形不怎麽好。

楊葭忙扯着六郎對二夫人行禮,她有氣無力地瞟了楊葭一眼,嗯了一聲也沒有多說什麽。楊葭立刻篤定之前崔嬷嬷和李嬷嬷帶着菱花去自己那兒的,定是這兩個婆子自己的主意,肯定是在二夫人面前含糊其辭的。心中有了計較,她抓着六郎的小胖手跟在二夫人身後進了和荷風院裏。

廳中,楊大官人的位子空着,旁邊端坐着大夫人魏氏,她的右手邊坐着的是摟着女兒的楊芷,然後是四娘、五娘等,楊葭忙推着六郎去了郎君們該站得左邊,這才去了右邊五娘邊上的椅子上坐了。

大夫人等二夫人坐下了,這才示意衆人噤聲,不一會兒,便見喜娘牽着一身大紅喜袍的楊茵入了廳,楊茵紅着眼睛跪在大夫人面前磕了三個頭,哽咽道:“女兒不孝,以後常在阿娘跟前侍奉了,還請阿娘保重……”

大夫人也紅了眼眶,讓喜娘将她扶起,親自娶了大紅得蓋頭替她蓋上,這才道:“以後便是康家婦了,須要上敬公婆,體恤夫婿友愛愛妯娌手足……”又想到自個對楊茵這個女兒的忽視以致養成了她軟糯的性子,以後在夫家還不知道怎麽樣,眼淚就滾落下來,惹得楊茵更是哭得傷心。還是楊芷起身又是勸大夫人,又是勸三娘,這才勸住的。

不多時,便見一身頭上簪花身着禮袍的康鋒進來了,對着大夫人行了磕拜大禮,又對着三郎楊冼稽首,待楊馮答了禮,他這才轉身出了門至院前的花轎前候着。

大房在家的兩位郎君只三郎楊冼和六郎楊冰,楊冰才四歲,自然是三郎來背楊茵上花轎的,在姐妹們不舍的目光中,楊冼背着楊茵還算穩妥,将她安安穩穩地送上了花轎,等唢吶聲響起,屋中的人才都長舒了一口氣。

此時的風俗,娶媳是大喜事,自然是大辦的,不但宴請所有的親戚故交,就是左鄰右舍等只要有丁點關系的都可以上門吃宴席的,而嫁女雖也是喜事,卻只宴請近親,然後在隔日再辦回門宴便算是罷了。對于楊家人而言,楊茵上了花轎,這熱鬧也就落下了。

二夫人劉氏撐着不适強行來荷風院可不是為了給侄女兒撐場面的,一待唢吶聲遠了,她立刻抓着大夫人的手哭了起來道:“嫂嫂,你侄兒遭了大罪,害了你侄兒的人卻還沒有抓到哩,還請嫂嫂與州府老爺書信一封,将那賊人給抓了替你侄兒報仇哇……”

魏氏臉色一變,就算她心中替老實敦厚的楊況嘆息,此時被劉氏一鬧,她心裏就存了氣,說出的話也不怎麽好聽了:“弟妹你是太擔心二郎了所以有些魇着了,二郎只是在同窗家中染了風寒而已,再養段時日就沒事了。”她的目光落到門外,揚聲道:“青草、紅葉,還不快進來扶你們夫人回松影院去?”

魏氏見劉氏還想說什麽,目光變得冰冷至極,警告道:“弟妹還是好好休息吧,一會兒就要請親戚們入宴了,太夫人可說了半點纰漏也不能露呢。”

劉氏被魏氏吓倒了,只得将話都吞進了肚子了,心裏頭卻是又恨又委屈,若是自家官人也是個官,她何必來求魏氏?

待二夫人被丫頭們扶着離開了,魏氏才掃過小輩們,微笑道:“好了,一會兒見了親戚們,可不能失禮了。”

衆小娘子忙嬌聲應了是,這才随着大夫人去了外頭宴席之所。今日來賀的客人并不太多,魏夫人的娘家嫂嫂和堂嫂帶着兒媳婦到了,老姑奶奶宋家人,大少夫人的娘家嫂子,以及楊芷一家子,其餘的全都是老二房、老三房和老四房的族親們,故而女眷這邊只開了八桌就夠了。

楊葭極為小娘子分嫡庶招呼來的族親姐妹們,雖則有同族姐妹打探楊況之事,總體來說,宴席倒是進行得比較順利的。等到宴席散了,族親離開,大夫人留了魏家舅夫人說話,她便邀了楊芊帶着六郎去了二房探望楊況。

卻說大夫人的嫂子姓蘇,是個快言快語的婦人,和妯娌們相處得極好,見屋中可是自己人,便皺眉問道:“你們家二郎到底是怎麽回事?整個魏縣這幾日都在傳你們家的事兒呢。今年是吏部評考之年,小心影響到姑爺的升遷。”

“而且還影影綽綽地說起了你們家二老爺的閑話來了。對了,你們家給小娘子們聘請的那位書法先生,姓鄒的,還是趕緊辭了吧,他能和楊二老爺走得近,只怕也不是個好東西,若是影響到你們家小娘子的名聲就糟糕了。”說這話的是大夫人的堂嫂,正是任開封府尹的叔叔家的長媳彭氏。

大夫人點頭道:“嫂子們說的我都記着了,因為撞上了三娘子出門子,我才沒有下手去處理。等三娘回門以後,我便會将事情料理清楚的。其實我今日還有一事和兩位嫂嫂商量,我們家太夫人想将二房的四娘送去那兒博一場前程,嫂嫂們怎麽看?”大夫人的手指了指天上,低聲道。

兩個嫂嫂都是聰明人,心中都有了計較,卻是彭氏先開口道:“聖人十二歲登基,五年前迎娶了洛陽蕭氏為後,也冊立了幾個妃嫔貴人,若是真的進宮也不是不能博一回的,畢竟聖人至今膝下還是無子的。只是這四娘是隔房的,送她進宮去,還不如送妹妹你這一房的,妹夫不是有好幾個庶女嗎?挑一個合适的帶去汴京,請來宮裏放出的宮人好生j□j幾個月就是了。”

“不過這樣一來,定會讓人以為妹妹們獻女邀寵,名聲上不大好聽呢……”蘇氏沉吟道。

本朝規矩,皇後必須出身名門,這樣才能保證太子有好的母族遺傳,但是其他的後妃則是出身普通,故而很少有高門大戶送女進宮,除非是男人實在不成器只能靠女人博一場的人家。楊家如今雖比不得開國的時候,但也是大名府有名的人家,送女兒進宮去,确實會讓人說嘴。

大夫人聞言,也露出了躊躇之色來,不過她跟着丈夫楊華在外頭外任多年,見過了各色事情,知道名聲是很重要,但是比起名聲來實惠更重要。便低聲道:“太夫人堅持要我帶着四娘一道上汴京,那我也只好擇庶女頂上了。”

蘇氏和彭氏都知道大夫人和太夫人之間的糾結矛盾,也不再多說什麽,便說起了楊大官人秋天任滿将要謀職位的事兒來。

作者有話要說: 嗯,卡文了……本來以為會寫很多的,沒想到,這章卡得很銷魂···最後還是求收求評···

☆、前事因只看今朝

蘇氏端起白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緩緩說道:“妹夫這次考績料想應該能夠得個卓異,你哥哥也說了最好謀個在京的缺,不然再進一步也就難了。”

大夫人感激道:“多謝哥哥和嫂嫂一直将我家官人放在心上,只是兩位嫂嫂也知道,你妹夫外任多年,如今汴京城裏頭的情景還真是有些摸不着頭腦,叔父如今雖然是開封府尹,但也是謹慎慣的人,也不好太過讓叔父費心的。”

堂嫂彭氏眯了眯眼,她和大夫人的關系還隔着一層,并不是正經的姑嫂,但能夠如此交好,最大的原因便是大夫人會做人,每年給她們一家的年節禮也僅僅只比蘇氏那邊減一成罷了。臉面是互相給的,大夫人敬自己一分,她也自然回報一二的,低聲帶着憂色道:“你叔父疼你這個侄女兒可一點也不少的,怎麽說起如此見外的話來?只是我聽你哥哥說過,如今京中的情況并不是很好,太後娘娘一派已經不是五年前那般占盡上風了,你叔父能夠坐穩開封府尹的位置,乃是得了太後娘娘和梁相公的器重。但是自陛下大婚娶了蕭皇後之後親政,如今已經握有一些權柄了,新進的範相公就是陛下的人,他年富力強,自入了政事堂為參知政事後,就和梁相公不和,弄得你叔父也受到了牽連。如今老臣們也時常被陛下挑些刺兒出來呢,更不要提你叔父等人了。只是太後娘娘鳳體安康,陛下也不敢太過苛待老臣,所以妹夫謀缺,須得謹慎萬分才成。”

大夫人用力地點了點頭,“京中之缺若是不好謀,只得謀各路的轉運使或者經略使的缺了,最不濟便是平調了。”她頓了頓,看向兩個嫂嫂低聲道:“這次三娘出嫁,二娘只使人送來了随禮和添妝,她送來的書信中雖然報喜不報憂,但是我也能看出來,蕭家為了襄助蕭皇後,便是二娘嫁去的老二房也出了不少力……不瞞兩位嫂嫂,便是我遠在揚州,也從一些官夫人的閑話中聽出,蕭皇後好似并不如何得陛下的喜歡呢,加上皇後嫁進宮中五年無子,而陛下年歲也不小了卻膝下尤空,只怕太後娘娘心裏頭也有些後悔,慶豐五年的時候,可是太後娘娘力主陛下娶蕭氏為後的。”

姑嫂三人當時都随着丈夫在任上,自然是清楚這事兒的,陛下娶皇後可是頗費周折的,據說陛下覺得宗室最大長輩越王太妃提議的青州陸氏為後,但是太後娘娘卻瞧中了洛陽蕭氏女。最後太後娘娘勝出,而越王太妃一氣之下就帶着兒孫去了邢州,半點也不給太後娘娘顏面……

大夫人嘆道:“二娘在信中抱怨連連,說是這三年來蕭氏族中可是送了不下八十萬貫錢進京襄助蕭皇後,就是二娘他們一房也出了不少錢財。我如今擔心的就是若蕭皇後一直無子,蕭家失了家財失了聖心,這沒落是遲早的事兒,二娘又要受苦了……”

蘇氏和彭氏頓時沉默下來,她們不是鄉下沒有見識的婦人,非常清楚這些彎彎道道的,更是知道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後宮事關朝堂,十年前陛下登基時才是個十二歲的少年郎君,太後娘娘強勢,又得到了政事堂的梁相公、薛相公的支持,而宗室諸王不顯,因而魏家、楊家等老派的大家族當年依附梁相公。太後娘娘也是情有可原的。然時過境遷,陛下日漸成長,五年前得以親征,太後娘娘一系的情景就不太好看了。更讓人憂心的是,蕭皇後是太後娘娘力主立的皇後,并非很得陛下之意,如今多年無子,若是太後娘娘和皇後失勢了,魏家、楊家,乃至蘇家在外做官的男人都會受到影響,她們這些後宅女子自然也躲不過的。

“所以咱們就求神拜佛,讓菩薩保佑皇後娘娘早日懷上龍裔吧。”蘇氏長長地嘆了口氣道。

彭氏眼中卻閃過精光,看向大夫人強勢道:“雖則希望皇後娘娘快些懷上,但她五年無孕,這往後有孕的機會就越小,只怕蕭皇後也打了主意擇人入宮呢。莫說男人的前程和女人無關,若是蕭皇後敗落,梁相公被驅出了政事堂,咱們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了,蘭娘是嫁進蕭家的,只說首當其沖。所以妹妹,你若是打定主意要送庶女入宮,卻不要再猶豫,如今可是極好的機會。”

大夫人用力地點了點頭,心裏也覺得機會極好。只是該細細操作一番,最好不讓人覺得楊家有獻女邀寵的嫌疑才成。

這邊大夫人和兩位嫂嫂商議之事,其他人自然不知的,至于重生回來的楊芙和楊葭,前者前世并沒有跟着一道去汴京對于候選之事并不清楚;而後者,楊葭雖然跟着一道去了汴京,但是因為她當時才穿越不到一年,同堂姐和庶姐都不太親近,對于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是知道楊芊病了一場,楊茹被送進宮候選,不知怎麽地被賜給了涼王為側。而涼王雖然是皇帝陛下年齡最為相近的異母哥哥,卻因生母乃是一宮婢,故而先帝時就是小透明,到了慶豐年間,也只做了個郡王罷了。因為本朝宗室王公無封地,而涼王又是個無甚才幹的,故而在汴京一向沒什麽分量。楊茹被賜給涼王做側室還鬧騰了一場,卻不得不嫁過去,在楊葭嫁去了趙家的第三個年頭,楊茹就在涼王府中病逝了。

楊葭牽着六郎和楊芊先去瞧了瞧楊況,看他卧在床上面容泛青的樣子,幾個人心裏都不好受,二房也就這個兄長敦厚老實,對堂妹堂兄弟們極好,如今見他如此,安慰的話說了一大筐,只希望他能真的養好。

“二哥,你去年可曾答應了我們幾個姐妹,等到了端午帶我們去大名府瞧龍舟賽,二哥可要說話算話呢。所以二哥一定要好起來。”楊葭看着楊況眼中黯淡的光芒,心裏頭酸澀不已,她好似看見了前世放棄了趙霖及趙家一切的自己,二哥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使得他如此絕望?

楊況動了動嘴皮,他看着堂妹們和堂弟眼中關切的目光,再想起回家至今不見父親楊清來瞧過自己,想起辛大郎和武老叔仇恨嗜人的目光,想到他們說的阿爹做下的狠毒下作之事,他只覺得無邊的絕望,人常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那麽為惡之家呢?下場又是什麽?也許自己舍了這身體也不能贖父之罪啊!

“我無事的。五妹、八妹,還有六郎,大伯娘去汴京,你們也跟着去吧,莫要再留在家中了……”楊況強撐着說了一句,就開始喘息起來,大房的人離開了,若是事發也許楊家不會整個被父親給帶累了。

不得不說楊況将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不過他只是個才十六歲的少年郎,能在重傷之時這般想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楊芊雖然覺得驚詫,卻感受到楊況是好意,楊葭更是将楊況的意思猜得七七八八,看着臉色青白在床上喘氣的堂兄,她難得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呀,二表哥可是又有不适?五表妹和八表妹還是先回去吧。”宋玥娘扶着劉氏進了屋子,一瞧着屋中的樣子,就唯恐天下不亂地叫了起來。

劉氏關心則亂,瞧着兒子的情景不好,忙不疊地哭叫起來,不一會兒整個屋子裏便亂了起來,還是宋玥娘吩咐了李嬷嬷去請大夫來,又讓青草和紅葉一個扶着劉氏坐了一個去端安神茶來。

劉氏見兒子的情景沒有變得更壞,這才抓着宋玥娘的手感激道:“還是玥娘沉着。”遂又偏頭看向楊芊楊葭及六郎,黑着臉斥責道:“明曉得你們二哥病了,怎麽還引他說話傷神?真是黑了心腸了,還不快給我出去!”

楊芊不服,正要分辨兩句,就被楊葭拉住了,給她使了個眼色,才對着劉氏福了福,牽着耷頭耷腦的六郎出了屋子。

“妹妹們這是怎麽了?可是二夫人沖你們發火了?”卻是大少夫人尹氏扶着丫頭的手搖晃着走到了正居廊前,看見兩個小姑子和小叔子,忙說道,“你們嬸娘也是擔心二郎才這樣的,并不是成心要斥責你們的,可不要放在心上。”

“嫂嫂放心吧,我們知道的。”楊葭看着笑意盈盈的堂嫂,想到前世她的結局,不由得嘆息。作為女人,對于宋玥娘那樣子只盯着她人丈夫的女人可是沒有丁點好感的;再則宋玥娘方才分明是故意引得劉氏斥責她們姐妹的。楊葭就松開弟弟的手,握着尹氏的手低聲道:“嫂嫂,宋家大表姐朝我打聽了大哥的事情好幾次呢,我實在不知道是該說還是不該說。方才見她陪着二嬸娘擔心二哥的樣子,我就想是不是我太小家子氣了……”

尹氏臉色一變,眼中閃過了然的光芒,捏了捏楊葭的手笑道:“多謝八妹妹了,以後有空多來我院子裏坐坐,我們姑嫂多說說話兒。”又轉頭和楊芊說了差不多意思的話,這才進了屋。

三人離了松影院遠了,楊芊才看向楊葭問道:“宋玥娘當真向你打探過大哥的事兒?“

楊葭笑而不語,只是含含糊糊地道:“我就是覺得吧宋玥娘一瞧着大哥,臉上就飛起了紅霞嬌羞萬分,也不知道她怎麽想的。再說了,她這些日子沒少奉承祖母大姐和二嬸,還時不時踩我們姐妹一下,我也就是小小回敬一下罷了。”

楊芊雙眼閃過笑意,用力拍了下楊葭的肩膀,分明是很滿意楊葭的作為。倒是小六郎仰着頭目光從兩個姐姐身上掃過掃去的,就是不懂她們在說什麽。

兩日後,楊家擺上了回門宴,這回來的親戚故舊比出嫁那日多多了,就是楊葭等小娘子們也不得閑,被指使着去招待來客中的小娘子們。好不容易等到了晚間客人走了大半,她才見到了回門的楊茵,瞧着她那一臉的羞澀喜悅,便知道這康鋒待她并不差了。卻在瞧着楊芙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心就一沉,想起百靈從楊芙身邊的杏兒那兒打探到的事情,嘴唇就抿緊了——該找個機會和楊芙談一談才成,由着她亂來只怕真的會出亂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嗯,楊葭前世一知半解的事情徐徐展開了~~~~大家明白了只在前兩章出現的二娘楊蘭為什麽看重錢財了吧~~~最後,繼續求收求評····

☆、誰能想她心之恨

楊芙自是感受到楊葭探究的目光,她不是不心虛的。只是想到楊葭素來的為人,她暫時很篤定楊葭不會往外頭傳的。只是到了明年大姐姐病故後,大伯娘擇繼室人選的時候,就不一定了……

廣袖之下的綿柔手掌緊握成拳,楊芙眼神一暗,心中惡念頓起,前世裏為了自保将六郎推下了荷花池,如今卻不能用同樣的方法除掉八娘了,畢竟六郎是個孩童,而八娘楊葭只比自己小幾個月而已。至于姐妹之情什麽的,在經歷過前世悲慘下場的楊芙眼中,不過是說得好聽罷了,她被人害得不得不自盡而亡時,哪個姐妹出聲了?

看來得大費一番周折了……楊芙腦中細細思量着。

楊葭自是不知楊芙對自己動了殺心的,她看向被大娘楊芷及四娘楊茹左右奉承着的太夫人,嘴唇微微勾起,輕輕地低下了頭,掩飾眼中的嘲諷之意。這些日子裏她在看這位大姐姐以及楊家的衆人後,果真讓她瞧出了一些前世被自己忽略的東西。比方說所謂對大姐姐情深一片的趙霖,分明只是一般而已。還有大夫人,分明是個聰明人,是絕對不可能故意養殘庶子的,那麽五郎楊淩後來弄出的事兒真的只是意外麽……

“嫂子,瞧着你兒孫滿堂的,真是讓人羨慕呢。三娘嫁了,接下來議親的就是二郎、四娘、三郎了吧,不知道嫂子可有打算了?”宋老夫人瞧着話也說得差不多了,看了一眼站在二夫人劉氏身邊的孫女宋玥娘,便笑着道。

太夫人微微一笑,她知道宋太夫人的意思,想将宋玥娘嫁進楊家來。她的孫子不多,不過五個血脈相連的孫子而已。二郎素來敦厚老實,這次又受父翁的牽連遭了大罪,她自然想為他擇一貴妻的,宋家玥娘無論是嫁資或者她本身的人品都是一般,根本就配不上二郎,倒是配庶出三房的四郎楊淨還成……

衆人都是一驚,大夫人眼皮子也不掀,只好整以暇地端着青瓷胎白美人茶碗喝着茶,而二夫人劉氏雖然因為兒子遭罪而精神不好,卻也驚了下,自己兒子怎麽能娶宋玥娘這樣破落戶的女兒呢?之前覺得宋玥娘溫柔體貼懂事的好感瞬間就沒有了,掃了一眼面色含羞的宋玥娘,心裏大為不悅。原來這宋家小娘子的體貼懂事是沖着二郎去的!她也配?

劉氏皮笑肉不笑地道:“多謝姑母關心,二郎的婚事待他明年參加了州試後再議,至于四娘,她祖母和我已經有打算了,托她大伯娘去汴京擇門好親呢。”

太夫人雖然覺得宋玥娘配不上自家孫子,但是劉氏這樣子說,她也覺得有些尴尬,便對着孫女孫子們道:“你們今日見客也累了,都散了吧。大娘也回去照看嬌娘和小郎吧。”

楊葭猜到太夫人是不太贊成宋玥娘嫁進楊家的,她瞟了宋玥娘“嬌羞”的樣子,心中暗嗤,牽着六郎離楊芙遠着離開了桂苑。

楊茹牽着楊芸走到宋玥娘面前,輕蔑地道:“我就說你怎麽成天往我阿娘跟前獻殷勤,原來是觊觎我二哥呀!也不照照鏡子瞧瞧自個的模樣,憑你也敢肖想我二哥?”

楊芸性子大大咧咧的,最不喜歡的就是說話溫溫柔柔的将她比得沒地方戰的親戚家的小娘子了,宋玥娘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之前見二夫人劉氏待她的态度親切,這才忍住了。如今自然不會再忍了,接着楊茹的話皺着鼻子道:“窮酸乞丐樣子,定是見我們家富貴眼紅了!”

楊芊也輕視地掃過宋玥娘,三郎楊冼可是她的親哥哥呢,是絕對不會娶宋玥娘出身不好人品也不怎麽樣的女人的。不過,大夫人不喜歡姨娘,會不會借機在祖母面前同意這親事呢?這樣一想,她就擔心起來,也不管小娘子們還在吵嘴,就匆匆走了。

楊葭看宋珩娘面紅火赤的羞愧樣子,暗道這是個好姑娘,可惜有個軟得像灘泥的親娘,一個只盯着面子利益的淺薄祖母和一個心術不正的姐姐,她可真是倒黴,比自己穿越又重生了到了楊家這個家裏好了那麽一點點。

楊葭牽着六郎快步躲開了嘴仗,楊芙都瞧在了眼中,想了想去沒有跟上去,而是留下來了看似勸解其實是煽風點火,弄得楊茹說話越來越難聽了,宋玥娘被躁得一臉淚地跑開了,這才緩緩悠悠地回了自個的屋子。

大少夫人尹氏扶着丫頭的手站在一處不顯眼的樹蔭下,見宋玥娘往後花園跑去,給小丫頭使了個眼色讓人跟了上去,這才往荷風院去尋楊芷說話去了。

++++++++++++++++++++++++++

“妹妹,老二媳婦這幾天因為二郎的身子累得慌,說話這才失了分寸,還請你多多體諒了。”太夫人握着宋老夫人的手說道,又道:“我知道妹妹的意思,我也很喜歡玥娘這個孩子,只是孫子們的婚事兒子兒媳都有主張,我這個老太婆也不好和他們強來。不過你放心,玥娘的親事,我一定幫你擇門好的。”

宋太夫人的心氣依舊不平,什麽做不得主,還不是不滿意玥娘?也不想想當年若非是自己幫着她,她哪有今天太夫人的尊榮風光?

“嫂嫂的難處我也知道,我們宋家如今敗落了,配不上楊家郎君了,倒是妹子我癡心妄想了。”宋太夫人揉着眼眶語氣惆悵,“嫂子也不必為玥娘費心了,我那兒媳高氏已經不中用了,我這個祖母自會為她們多辛苦些了。”

太夫人神情有些尴尬,不由得有些惱劉氏說話太直接了。便将目光看向了大夫人。大夫人雖然太夫人之間有些心結,這個時候也不會故意拆臺,淡淡笑道:“姑媽帶着一家子回來,便是一家人,何必說得這樣見外?別的不說,只說玥娘和珩娘的相貌,說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并不難。姑媽就放心吧。”

大夫人在說“門當戶對”四個字的時候特地加重了語氣,其中的意思也是不言自明的。

宋老夫人非常生氣,楊二郎也就罷了,那是嫡出的嫡出。可楊三郎不過是庶子,玥娘配他那是綽綽有餘的,玥娘竟被大夫人嫌棄了?她自覺被侄兒媳婦打臉了,便起身對着太夫人悲切道:“嫂子你也別再說什麽了,是妹妹我沒有自知之明,還以為自己是楊家的姑太太,事兒有得商量,卻不想被人如此嫌棄!我看我們家在楊家住着也是被嫌棄的,明日我就使老仆出去尋合适的房舍搬出去。嫂子好生歇着吧,我明日再來和你說話。”

宋老夫人瞧也不瞧大夫人和二夫人,故作傷心地離開了,心中卻是真的怒了,直将兩個侄兒媳婦給恨上了。

太夫人面色複雜,苦笑着長嘆了一聲,看向兩個兒媳道:“何必将話說得這麽難聽?我知道你們不想要玥娘做兒媳婦,但不能好好說嗎?你們可別忘了,二郎、三郎要相看媳婦了,老三家的四郎阿淨也是一樣呀。”

劉氏一愣,四郎楊淨?那不是老三家的獨苗苗嗎?太夫人不是一向不喜歡提老三一家人的?大夫人卻皺起了眉頭,三弟最起碼現在還是個官,他雖然是庶出的,但是他的兒子卻是嫡出的,怎麽可能娶宋玥娘?太夫人也太想當然了點,這分明是惡心老三一家麽。

“只怕三弟和三弟妹對于四郎的婚事已經有了打算了。”

太夫人不以為然地道:“我是他們的嫡母,四郎的婚事我過問一句并不過分。”她突然覺得這個主意甚好,老三那混賬東西已經許多年沒有回來了,若是給四郎楊淨定下宋家玥娘為妻,老三定會回來的。至于老三是否更加憎恨自己這個嫡母也無所謂了,反正老三夠憎恨自己這個嫡母了。

大夫人覺得太夫人是老糊塗了,見她堅持,她也不多勸什麽了。反正等到真提起事情的時候,丢臉的是太夫人自己。

“母親,二郎的事兒外頭各種傳言都有,有些事情是瞞也瞞不住的,如今我們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裝作什麽都不知道,可也不能輕饒了二弟,不然下次不是連累一個人,只怕将整個楊家都拖累了。還有二弟薦來給小娘子們教授書法的鄒應,名聲也是風流在外,我看得及早将他給辭掉才成。”

劉氏雖然惱恨丈夫做事連累的兒子,但是當大夫人提出要教訓丈夫,她又不高興了,捏着帕子,瞪着紅腫的雙眼嚷道:“大嫂這是什麽意思?二郎受了傷我家官人也不好受,這幾天都吃不好睡不好的,還要怎麽罰他?他也是快做祖父的人了,大嫂就想看到他在晚輩面前擡不起頭麽?”

大夫人氣極,瞟了眼劉氏,當年也是水晶心肝的伶俐人,怎麽現在就這麽蠢了呢?果然是夫唱婦随麽?丈夫蠢,帶着劉氏也變得蠢起來了。“弟妹何必這麽生氣?我也想給二弟留些顏面,但是看他做出的那些事情,是他自個不要臉,可沒有人逼着他的!你以為人人都是傻子,真當二郎是在同窗家染了風寒呀?因為他做出的下作事情,咱們家可是給了州府的指揮使馬大人那兒送去了五萬貫錢呢。再說了,那賊人跑了一個,誰知道他會不會藏在暗處等着再報複楊家?”

太夫人聽着臉色也沉了下來,冷瞪了劉氏一眼一錘定音道:“大兒媳婦

重生之庶女殊途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章 了,求收求留言呀,要鼓勵才有動力呀o(≧v≦)o~~ (9)

29%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