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執戟郎中這一職位并無定額,只随

項羽心意而定。

是以這任命一下,被臨時加塞此職的呂布只由人帶着領了幾身親兵的衣服,再将昨晚緊挨着韓信的臨

時鋪位成了固定鋪位,這兩趟一跑完,他便一身煥然地走馬上任,正兒八經地成了項羽帳中一員執戟郎。

呂布猶對錯

失摘取劉邦腦袋的良機而耿耿于懷,乍然重溫一場做他人随身侍奉的舊夢,自是感意興闌珊。

得虧項羽于自身那天下

無雙的武藝深為自傲,除少數場合外,通常不會叫執戟郎留在帳中、擺些毫無必要的排場。

因而身為執戟郎中的他們

,多是在軍中自由行走,還無人敢呼來喝去。

本身就沒打算幹啥活的呂布,對這尤其滿意。

特別同上一個有幸得

他侍奉的便宜義父董卓一比,更是一個天一個地了:董太師自知招人恨得很,凡事小心謹慎,惜命至極,哪怕如廁也非得

把他當貼身侍衛般呼喝,逼他等在一旁瞅那堆滿肥肉的墜臀。

“賢弟,”呂布正無所事事地站在校場邊,懶洋洋地抱

臂觀看兵士訓練,就被不知何時來到身後的韓信給叫到了名字:“你……”

Advertisement

呂布心不在焉地回過頭去:“唔?”

韓信頓了頓,道:“這衣短了些,不若愚兄帶你尋人去,稍改上一改?”

在這楚營之中,呂布這八尺多近九尺的高個

頭,簡直是鶴立雞群的醒目,能與他比的只有項羽,自尋不出合他身的親兵舊衣。

呂布渾不在意地吐了嘴角叼着的一

根雜草,擺了擺手:“衣可敝體足矣,不叫韓兄費心了。”

他的确懶得折騰那些。

從前得勢時,绫羅綢緞也不是

沒穿過,但到底是軍旅中人,那穿着冰冰涼涼,輕軟得跟沒穿似的、哪裏有能抵禦刀槍的霜衣鐵甲來得讨他歡心。

是那些細皮嫩肉的小娘子們好那華而不實的玩意兒,淨送她們去了。

連好衣料制的新衣他都毫不在乎,更何況是一身

旁人穿過的糙衣?縫縫補補的也就那個勁兒,這天漸熱,衣服短上一截雖略顯失禮,但露出的那截臂腿卻是涼快了,還不

如随這去。

呂布微眯着眼,将目光重又投到場上頂着烈日、大汗淋漓地操練着的兵士身上,神情深沉莫測。

啧啧

他越看越覺得意,唇角抑制不住地輕輕上揚。

——場上人雖賣力,卻都天資平平,根本沒一個能在自己手下走

出三招的。

好意被回絕的韓信卻未離開,在抿唇嗫嚅一陣後,又開口道:“賢弟識幾字?”

呂布雖被問得有些莫

名,答得倒是大大方方:“未曾數過,湊合夠用。”

韓信仿佛松了口氣,緩緩地從懷裏掏出一卷一直小心翼翼地藏在

鋪蓋底下、叫他摸得外表光滑無比、最心愛的竹簡來:“此書,你可曾讀過?”

呂布對他突然掏出的這玩意兒還真有

點兒好奇,附上去瞄了一眼,即刻失去了興趣:“多謝韓兄,已讀過了。”

那不是孫武的兵書麽?早在任主簿前,他

便讀了許多次,上頭的內容不說倒背如流,也是滾瓜爛熟了。

韓信啞然無言。

眼看着呂布又将注意力放回了場中

兵士身上,一副百無聊賴的模樣,他猶豫片刻,重開口道:“賢弟可要入場練練?”

這話一出,的确叫杵着看了半天

、早生出幾分技癢來的呂布頗感意動。

只是在順嘴答應之前,他後知後覺了什麽,不禁一挑眉,轉身看向臉上無甚表

情的韓信。

他剛便尋思究竟是哪兒怪得很——原來是平日裏對旁人十問一答、對他額外優待些、十問十答的韓信,竟

前所未有地主動搭茬不說,還一搭便是三回!

被呂布那雙充滿探尋的虎眸盯得渾身不甚自在,韓信輕咳一聲,催道:

“賢弟?”

呂布不置可否地“喔”了一聲,始終琢磨不通韓信為何一反常态。

莫說是對韓信的了解只基于史書和

兵書裏那幾十行冰冷文字、和一宿交談的呂布了,哪怕是韓信自個兒,也絲毫未察自己行為舉止的反常之處。

——原

因其實簡單得很,他不好酒肉美人,在這楚軍中孤孤單單地過了兩年多,終于有個能說得上話、頗有本事的投緣人要與他

共事,當差起居都在一起,叫他心裏深為歡喜。

只他內斂寡言得多了,饒是渾身騰騰朝外冒着着歡喜的泡泡,一時間

除忍不住多主動搭話以外,竟也不知如何表達這份喜悅。

呂布想了想,沒想明白,索性也懶得想了。

橫豎這世上

叫他捉摸不透的事海了去,鴻門宴的莫名取消便是一樁……

思及此處,呂布更不免意興闌珊。

罷了,這校場裏有

啥好去的?虎牢關戰劉關張時,雖那厚臉皮的三個假兄弟同時上場拼校,不合規矩,但也正因是各自武藝還不錯的三人齊

出,加着實力還成,一時間能打個旗鼓相當。

換做這這場裏的楚兵,哪怕全加起來一道上,也不見得是他一人對手。

至于韓信……更不必提了,用兵如神者不意味着勇武無雙,他總不能揪着剛認的便宜兄長暴揍一頓吧。

呂布打了

個大大的哈欠。

如此向來,在偌大楚營裏唯一叫他生出濃重的一戰之欲的,恐怕真只會是西楚霸王。

呂布遺憾地

咂了咂嘴。

……可惜啊,暫時挑釁不得。

他與韓信正在場邊大眼瞪小眼時,營門處忽傳來響動,驚動了幾名校尉

,紛紛朝那疾步行去。

呂布同韓信飛快交換一個眼神,下一刻便默契地也湊去查看情況了。

引起方才那點兒不大

不小的動靜的,非是這半天一夜裏已來了三回不同人的漢軍使者,而是……僞裝成奉楚王诏而來的、穿着華麗無比的漢軍

使者。

至于主動請纓的辯士郦食其,則因其相貌多為楚軍知曉,難掩漢軍重臣身份,根本僞裝不得奉楚王诏的彭城來

使,唯有另派一人。

此人雖也是劉邦近臣之一,卻鮮少在外露面,不為外人所知,平日也毫無建樹、并不起眼。

一是見他有着這份在危難時挺身而出的膽色,二則是身邊一時間無合适人選、卻迫在眉睫的劉邦不得不點頭答應,就當死

馬當成活馬醫了。

呂布一聽是楚王所派,倏然喪失了興趣。

他疏懶地目送那行人被帶到項羽帳中,就準備要轉身

離開,繼續瞎溜達去了。

同樣将剛才那一幕看在眼裏的韓信,卻不安地嘆息一聲。

呂布随口問道:“兄長何嘆?

韓信搖頭,難掩惋惜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出爾反爾,為将者大忌,将軍已犯了一回。若發兵入關伐

漢成了,得可償失,然王使忽至,定為護漢而來,不論來使真僞,原定明日開拔的大軍,怕都難以如願了。”

三番兩

次遭到阻礙,楚軍鋒銳受折,也不知會有何等長久的影響。

呂布緩緩地吞了口唾沫,嚴肅道:“若是其甚與?”

韓信默然。

“事态如此嚴重,”一聽漢軍要得好處,呂布可不能坐視不理了:“兄長何不向将軍谏言?”

“區區

郎中之話……”韓信自嘲一笑:“若愚兄姓項,将軍或才肯用罷。”

所獻計謀不用,所做規勸不聽,相似的失望,他

已品嘗過無數次了,才會這般心灰意懶。

呂布聽得雙眼發直,漸轉肅然。

韓信不察他微妙的神态變化,早已對其

此習以為常了,正想開導看似受到打擊的呂布,不料便對方倏然伸出一臂,搭在自己肩上,微微使勁兒,愣是将人連拉帶

拽地往主帳那邊走了。

“奉先這是作甚!”

韓信不敵他那一身巨力,瞬間被拽動了好幾步,急問道。

“自是

獻策去。”呂布力大無窮,拽個高大的韓信也輕松得很,聞言理所當然道:“布雖是粗人一個,只粗讀了一些書,卻也知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的道理。縱是郎中獻計,也是輸誠奉忠,嘉獎不見得有,卻也不可能予以呵斥懲處

。至于所獻之策,将軍可用亦可不用,卻當在聽過後,有了選擇餘地再說。韓兄也莫為數策不被啓用,便要灰心喪氣,多

獻個幾條,到頭來總有中的。”

與屢遭挫敗,便幹脆選擇放任自流、沉默不言韓信不同,呂布所站的,自然是項羽…

…咳,也是曾經的自己的角度思考。

陳公臺在他眼裏曾經最大的毛病,便是好賣關子,不愛解釋,還老發脾氣、總挖

苦人——只要自己一旦不用計、導致事後吃了虧,那可真是不得了了,總得挨上好一陣子的酸言酸語,冷嘲熱諷,叫他心

裏氣惱憋屈不已。

相比起來,高伏義便要強多了——他不聽,人也不啰嗦,只事後默默幫他收拾爛攤子,逆來順受的

态度反叫他臉皮發燙,也更願意親近。

但即便如此,吵吵鬧鬧過的陳公臺也至多消沉一陣,不至于鬧得一言不發,該

建言還是得建言。

.....如此看來,那臭脾氣的陳公臺可也比韓信來得好哄多了。

韓信既看出這事兒有多要緊,事

關楚軍士氣高低,咋就不肯多提醒幾句?多叨叨幾句,項羽又不至于随意烹人,沒準就鑽進耳朵裏去了。

呂布越想越

忍不住将韓信的行事做派代入到陳公臺身上。

想着陳公臺倘若生氣便刻意藏事兒,有意不提點自己、寧可之後一起倒

黴,那他可不得氣昏頭了!

韓信不知他這千轉百回的心路歷程,聽得一愣,旋即感到幾分哭笑不得。

他理智上清楚

項羽定然聽不進去,但既呂布這般堅持,他心裏到底不舍得徹底放棄,便軟了抵抗的力氣,由着呂布把他硬拽去主帳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