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石亮劍

楊珍定了定神,續道:“後來我與他乘船騎馬,東渡琉球,西至大漠,北到極地,南下海島,游歷名山大川,尋找玄鐵礦石。路上若遇恃強淩弱之事,他便仗義出手,教訓那些土豪劣紳;若盤纏花光殆盡,他便潛入豪強之家,劫富濟貧,官府也拿他沒辦法;更多時候是旅途遙遠,荒無人煙,他便跟我談及各門各派的武學造詣和江湖往事,我雖全然不懂武功,卻也聽得津津有味,路途上也盡心侍奉他。這樣的快活日子,過得有兩年光景。”

“兩年後,我們結束一次遠游,重返中原土地。有一天,我們在路上遇見幾個身穿破衣、手持竹杖的丐幫弟子,他便上前施舍問好,探聽消息。這丐幫號稱‘天下第一大幫’,以俠義道自居,近年雖龍蛇混雜,號召力有所下降,但其成員遍布天下,互通音訊,傳播江湖消息最是迅捷。”

聽到此節,楊樂康撲哧一笑,尋思當乞丐的幫派竟是“天下第一大幫”、成員還遍布天下,實不知該可笑還是可嘆,但轉念又想起無為子提過的“打狗棒法”,當即不敢小瞧。

楊珍續道:“只聽一個丐幫弟子笑道:‘近期江湖大事,要數金石派掌門人徐允常亮劍揚威,展示新鑄的歸心劍,號稱‘神劍歸心,俠義為本,上清君側,下斬妖人,忠君報國,殺身成仁’。他還派人廣發英雄帖,邀請武林同道,于下月十日抵達福建湛盧山,一同觀禮見證。可惜我們地位低微,無緣拿到請帖看熱鬧咯!’他聞言又驚又喜,取出幾兩銀子謝過那丐幫弟子。這徐允常便是他的授業恩師。我們在外游歷,居無定所,已與他師父斷絕書信多時,也是時候該回去叩見恩師。沒想到他師父在這兩年間,已然覓得材料鑄成寶劍,正好被我們趕上這樁大事。他還興奮地說可以趁此機會,向師父引見我,請他老人家主持婚事,正正式式給我一個名分。我聽了後樂不可支,憧憬着披戴鳳冠霞帔出嫁的情景。”

“于是我們日夜兼程,正好在次月八日趕回湛盧山,上山時遇到不少應邀前來的江湖朋友,他便自報身份,指引賓客同行。後來又遇到久別重逢的同門師兄弟下山接待賓客,他便拉住說個不停,又為我引薦。他師父徐允常是個五十來歲的武人,燕颔虎須,形貌威武,快人快語,性情直爽,江湖人送雅號‘萬劍宗’。徐允常見到我們也很高興,連說他回來得正是時候,還帶回來個美貌媳婦,當真喜上加喜。其時山上張燈結彩、披紅挂綠,群豪陸續到來、競相道賀,就像過年一般熱鬧。”

“一天後,亮劍大會正式舉行。湛盧山續賢庵高朋滿座,正派豪傑、綠林好漢聚首一堂,少林派方丈廣真大師、武當派無為子許墨生、丐幫副幫主袁興旺、枯木派二當家鐘如龍、點墨派掌門人孔彥缙、百花幫幫主蘇義妁等成名英雄,都各自帶領門下弟子對號落座。這些人的威名事跡,我曾聽他在旅途中提過,到得那天才得見真容。另有昆侖派、峨眉派、海沙幫、巨鯨幫等英雄好漢不計其數。唯獨位居五行盟派之首的煙火派,遲遲不見蹤影。”

楊樂康心中一凜:“武當派無為子許墨生?我好像沒跟娘親提過學輕功的事吧!原來媽媽早就見過那位古怪的老伯伯了,還知道他的名字門派……”

楊珍續道:“只見徐允常站起身來,作了個揖,朗聲道:‘各位武林朋友遠道而來,徐允常臉上貼金,感激不盡。承蒙朋友們賞識,推崇敝派所鑄刀劍為武林寶物,在下既感受之有愧,又感責任重大。在下廣發英雄帖,舉行亮劍大會,展示敝派新鑄的歸心劍,是為了凝聚力量,震懾奸邪,絕無炫耀實力、好大喜功之心。近年白蓮教妖人行事詭秘、妖言惑衆,對尋常百姓多有滋擾,似有不可告人的圖謀。作為武林正道之人,咱們理應擔起伸張正義、除暴安良之重任。為此,我提議尊這把歸心劍為正派信物,以此號令武林、殲滅奸邪。若有不聽該劍號令者,一律斬殺。目前該劍暫由敝派掌管,日後若有德藝雙馨、威名顯赫的高人選為武林盟主,總管讨伐魔教一事,敝派自當把歸心劍恭敬奉上,請其發號施令。’”

“此言一出,在座群豪無不面上變色,議論紛紛。有人道:‘少林、武當兩派安于一隅,潛心佛道;丐幫龍蛇混雜,日漸式微。五行盟派若肯出面主持正義,那是再好不過。’有人道:‘沒想到金石派野心如此大,今日之事名為亮劍,實為稱霸,想用一把破劍唬住衆人,也不知他們夠不夠斤兩,壓得住這許多豪傑?’有人道:‘選舉武林盟主,率衆讨伐魔教之事,說了有好幾年,也沒實質進展。只因練武之人性情倨傲,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不想聽命于人;魔教孽障卻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怕這次宏圖大志,也敵不過人心不齊。’”

聽到此節,楊樂康如芒在背,若有所思,卻一時不知說什麽好。

楊珍續道:“徐允常自然聽到群豪議論,朗聲道:‘各位朋友的擔心顧慮,在下何嘗沒有想過?正因我輩武人不夠團結,才給了魔教滋長空間,更顯今日亮劍一事關系重大。少林派廣真大師是得道高僧,武林人人敬仰的老前輩,當年更曾參與□□北伐殘元事業,與白蓮教頗有淵源。未知大師有何看法?’”

“這時,一個年逾古稀、慈眉善目的老僧站了起來,便是廣真大師。只見他單手立掌,緩緩道:‘阿彌陀佛!徐居士心懷天下,實乃蒼生之福。想當年老衲尚未出家,跟随大軍北伐,驅除鞑虜,收複中原,已歷五十餘載。然則追根溯源,最初起事抵抗元室之人,卻是白蓮教首領韓山童領導的紅巾起義。只因後來皇朝建立,白蓮教有所分化,派別林立,被有心之人利用,成為地區不穩因素,終于被天子視為異端邪說,嚴加鎮壓。是以世間是非功過,實在難說得很。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當今天子勵精圖治,息兵養民,人心思定,白蓮教也并無主動侵犯之舉。我等正派之士,若見為非作歹之徒,出手教訓便是,又何須興師動衆,多添罪孽?如此冤冤相報,何時方了?”

“徐允常沉吟道:‘廣真大師宅心仁厚,慈悲為懷,不忍趕盡殺絕。然而自古正邪不兩立,魔教妖人行事詭秘,不擇手段,我們對敵人仁慈,敵人卻可能對我們殘忍。煙火派李掌門痛失愛女,便是明證。常言道:先下手為強。若我輩武人不未雨綢缪,待到魔教突然發難之際,只怕都得束手就擒。少林派和白蓮教同出佛教,一為禪宗,一為淨土宗。若大師不忍同室操戈,自有別派志士代勞,大師大可潛心修禪,不多過問。’此言一出,不少知道底細的武林人士均點頭贊同。廣真大師嘆了一聲,不再說話。徐允常又道:‘自張三豐真人創派以來,武當派發展日盛,深得先帝推崇,與少林派并稱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向來深受敬重。廣真大師限于身份,難以出手,未知武當派許墨生道長,又有何高見?’”

聽到娘親要提到與自己有過傳功之緣的師父無為子,楊樂康不禁屏氣凝神,側耳細聽。

楊珍續道:“這時,一個五十來歲、氣宇軒昂的中年道士站了起來,便是無為子許墨生。只聽他道:‘武,勇氣也,止戈也。當,及時也,果勇也。先師為我派立名為武當,是希望武當弟子既有行俠仗義、當機立斷的勇氣,也有及時收劍、敢作敢當的仁心。如今魔教妖人未滅,始終是一大禍患。武當派深受先帝器重,自當盡心盡力,報效國家。若能讨伐魔教,以絕後患,對于中原武林、尋常百姓,都是一大幸事。’徐允常拍掌贊道:‘許道長深明大義,嫉惡如仇,當為我輩敬仰。’”

“誰知許墨生話鋒一轉,又道:‘不過貧道心中尚有兩大疑團,相信也是在場朋友關心所在,不如就讓貧道說出,也請各位朋友一同參詳。’徐允常道:‘道長但說無妨。’許墨生道:‘一是這把歸心神劍,我們到現在還沒見到,未知它威力如何,能否使衆人信服?二是徐兄提到,想把此劍尊為信物,以此號令群豪。但在選出武林盟主之前,此劍又暫由貴派掌管。未知徐兄有否計劃,想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推選武林盟主?在選出盟主之前,貴派執掌寶劍,又有否號令群豪的權力?’此言一出,在場群豪紛紛附和,有人道:‘正是!把劍拿出來瞧瞧。’有人道:‘想要老子聽號令,也得先看看本事。’又聽丐幫副幫主袁興旺道:‘徐兄今日精心布置,廣邀同道,請來五行盟派中的三派坐陣,又陡然提出推選盟主、讨伐魔教之事,只怕對于盟主之位,是志在必得了。’”

Advertisement

“徐允常面露微笑,道:‘先解答各位第一個疑團。來人,亮劍!’話音剛落,一位金石派弟子便從內堂步出,雙手托舉一把鐵劍,将其遞給徐允常。徐允常拔劍出鞘,徑指上天,只見此劍劍體寬大,通體黑綠,自有一股厚重威勢,随即向下一揮,劍鋒還沒觸地,地上便被勁力震出一道深深裂痕。別派不少青年弟子情不自禁叫好,卻見師叔伯們默不作聲,自知不妥,又把聲音低了下去。”

“許墨生道:‘徐兄無意中露這一手,博得滿堂喝彩,內功修為之高,實在讓人贊嘆。不過這只是顯出徐兄武功高,卻不能顯出歸心劍威力。依貧道之見,可請兩位武功相若的後生弟子格劍試練,一位手執歸心寶劍,一位手執尋常利劍,看看寶劍是否真有神威,能使人實力大進?’徐允常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微笑道:‘在下正有此意,不如就請許道長指派兩名武當弟子對劍。武當俠士忠肝義膽、抱誠守真,武林中人人稱道,相信定會不偏不倚,全力以赴,為天下英豪佐證。’許墨生朗聲笑道:‘哈哈!徐兄這一頂高帽子蓋過來,老道士又怎敢狡猾使詐,胡亂指派兩個弟子對戰,欺騙天下英雄?丹青、丹陽,請出列!’兩名身穿武當道袍青年弟子踏前幾步,抖擻應道:‘是!師叔。’看他們年紀、字輩相近,應是同輩師兄弟。”

聽到此節,楊樂康不禁莞爾,心想:“老伯伯曾說:‘江湖中人,最重言諾’,他又怎會欺騙大家呢。反倒是爹爹這師父,當真多疑!”

楊珍續道:“這時,那名叫丹陽的武當弟子從徐允常手中接過歸心劍,另一位弟子丹青則拔出手中利劍。兩人站在大廳中央,展開陣勢準備對劍,在場群豪無不屏氣凝神,熱鬧廳堂竟靜得像空無一人。忽聽‘當’一聲脆響,兩把兵刃碰在一起,尋常利劍并未截斷,卻像遇到一股巨大粘力,要将它吸附過去。丹青驚得面如土色,似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兵刃搶回在手裏。兩人又對劍了十來個回合,丹青始終不敢再把兵刃與歸心劍相觸,只好采取守勢避讓;丹陽卻揮舞歸心劍,如有神助,步步緊逼,直逼得他師兄一路後退。又聽‘咚’一聲悶響,丹青退無可退,後背撞在大廳邊緣一根木柱,丹陽已把歸心劍插進木柱之中,劍鋒架在丹青肩上,距離不過寸許。”

“這次對劍勝負顯而易見,廣真、許墨生、袁興旺等前輩高人看出門道,當即沉吟思考。但更多人卻不明所以,嚷道:‘喂!那是你師弟吧。怎麽處處讓着他?’、‘就是!你一味後退防守,肯定打不過啊,能看出些什麽?’、‘我看這歸心劍也不過如此,該不會是金石派串通武當派,合夥演出大戲來騙人吧?’這時,丹陽已把歸心劍還給徐允常,臉上現出一副難以置信的神情。徐允常接回寶劍,突然叫道:‘鐘師弟,放暗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