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盡訴心曲
姜樂康嘴唇微顫,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他完全想不到,眼前這對兄妹,竟是秦天那雙兒女。他救了秦思君,秦子恒又救了他,但他們爹爹秦天,卻曾大鬧亮劍大會,間接逼死了自己爹爹姜志,害得他只能和娘親相依為命。這筆恩怨情仇,該如何去算?姜樂康一時默然,翻過身去,不去看三人。秦思君關切道:“小姜,傷口還疼嗎?”姜樂康閉上眼睛,沒有搭話。秦子恒道:“姜少俠傷後初醒,需要休息。君兒,我們還是不要多打擾了。”蘇義妁道:“你們先出去吧,這裏有我就可以了。”秦思君道:“是。師父辛苦了!”兩兄妹自出房去。
姜樂康聽見兩人遠去,掙紮着坐起,凝視蘇義妁,茫然道:“蘇奶奶,這……這是什麽回事啊?”蘇義妁嘆了口氣,道:“康兒,你的身世,相信你已經知道。”姜樂康點了點頭。蘇義妁道:“當年金石派亮劍大會,老身也曾參與其中。事後還出手救過你娘親,安葬你爹爹。此事已過去十五年之久。雖然你爹是因煙火派自盡,但秦天卻無直接害他。如今秦天已經成為武林盟主,手執歸心神劍,號令天下群豪,主管讨伐魔教之事。五行盟派,同氣連枝,互學技藝,都是常事,得罪一派,更是與五派為敵。因此即便你想為父報仇,也很難辦到。這已是上一代人的恩怨,思君、子恒都不知道此事,更不認識你的生父。希望你能放下仇恨,明白大義,好好學藝,日後成為真正的大俠。”
姜樂康五味雜陳,許久才道:“奶奶,我明白了。我這次出村求師,本來也沒想為父報仇,只是想過如果有機會,去調查當年之事更多細節,好讓家母知悉。”蘇義妁嘆道:“事情真相,撲朔迷離,孰是孰非,更難以說清。”姜樂康也低下了頭,不再說話。蘇義妁指了指床邊的鈴铛,道:“康兒,你在此好好休息。每日午時,老身會前來換膏藥。想要吃喝拉撒,便搖響這鈴铛,自有弟子前來打點。”姜樂康點頭道:“好的。”蘇義妁道:“你是因為我們受傷的,我們當然要照顧好你。難得你有這份俠義之心,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待你養好傷勢,老身自會安排你拜師學藝。老身尚有事務處理,就先出去了。”姜樂康感激道:“謝謝奶奶!”
話說姜樂康于夏夜離開桃花村,一路經歷波折,終于來到神農架,已過去兩月有餘。其時是八月初八,再過幾天,便是中秋佳節。蘇義妁離開房間,來到清心殿。只聽董聰說道:“這次百花幫遭逢災劫,幸得小師妹白雕傳書,及時把信息傳回嵩山煙火派,少主又及時率援兵趕到,方才化解這次危機。”秦思君黯然道:“還是晚了一點,如果哥哥能早點趕到,也許小姜、丁師姐就不會受傷了。”又尋思道:“自虎踞林一別,本想盡早趕回師門報信,先行化解危機,好迎接小姜到來。怎知這般不巧,那妖婦竟和小姜在同一天到來,害得小姜為我負傷。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秦子恒自責道:“我們初來神農架,昨夜更一時迷路,耽擱了不少功夫。我們是聽到那妖婦的千裏傳音之術,才順藤摸瓜,找到清心殿,當真慚愧至極!”蘇義妁道:“好孩子,這次多虧了你們,才保住了《清心真經》,怎麽反而自責起來?你們都是武林未來的希望!”
秦子恒抱拳道:“多謝蘇幫主賞識!時候不早,我想我們該動身告辭,回去給我爹複命。”秦思君道:“怎麽這般急?現在危機已除,不着急回去啊。過幾天就是中秋節,可以一起過完再走。”秦子恒道:“妹妹,如果我們現在動身,快馬加鞭,興許還能在中秋前趕回河南開封府,一家人共敘天倫。”秦思君道:“我不走!要走你自己走。我一回去,爹爹肯定又要提那事,我可不樂意。”
蘇義妁挽留道:“秦少俠一行千裏迢迢來到神農架,那就多住幾天,熟悉一下這裏,一起過完中秋節再走吧。你爹貴人事忙,相信不會介意。”秦子恒面露難色,但見妹妹執意在此,只好道:“好的。感謝蘇幫主厚意!”蘇義妁又看了看董聰、薛強等人,幾人也道:“恭敬不如從命!”幾人正說話間,忽聽內房傳來一陣清脆鈴響。秦思君急道:“是小姜要東西,我去看看。”急匆匆地去了。蘇義妁看在眼裏,輕嘆一聲,若有所思。
秦思君來到走廊,看見白芷端着一盆熱水,正要走進房去。原來是姜樂康躺卧太久,又忽聞驚人信息,百感交集,如在夢裏,便跟白芷說想洗把臉。秦思君忙道:“白師姐,讓我來吧。你去陪丁香師姐吧,她傷得很重,一定很傷心。”白芷已聽說姜樂康是為小師妹擋掌受傷,知她心裏歉疚,點頭道:“好的,就交給你了。”秦思君推門進去。
姜樂康看見秦思君進來,驚道:“怎麽是你?”秦思君嫣然一笑,道:“白師姐陪丁師姐去了。我來為你洗臉,也是一樣。”姜樂康完全不知應如何面對秦思君,只好點點頭,沒有說話。秦思君把毛巾用熱水打濕,用手試過溫度,待得冷暖适宜,才把毛巾輕輕放在姜樂康臉上,替他洗臉。姜樂康閉上眼睛,任她擦拭。兩人一時無話。
秦思君見氣氛有點沉悶,忽而道:“大笨蛋,我們還要結拜做兄弟嗎?”姜樂康猛然睜開眼睛,驚道:“你是衡陽城那個小丐?”秦思君笑顏如花,道:“是啊!你那天一直叫我小兄弟,但我沒說過自己是男子啊。”姜樂康驚道:“你明明是武林盟主的女兒,為何要扮成一個乞丐?你有什麽居心!”
秦思君收起笑意,道:“說來話長。如果你真想知道,我便告訴你。”姜樂康道:“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別說。”秦思君尋思:“我不該騙他。”緩緩道:“我爹秦天是煙火派掌門人,之後更成為武林盟主。自我懂事起,我便發現身邊的人都因這層原因,對我畢恭畢敬,仿佛戴着面具跟我接觸,總說好聽的假話。他們雖然叫我小師妹,卻當我是少不更事的大小姐,一心只想巴結讨好我,以便将來得到什麽好處。比如我做的菜明明把糖當成鹽,他們也非要說好吃。這樣的生活好沒意思!後來,我無意中得知天底下竟有‘易容術’這回事,便自學起來,喬裝易容,變成不同人物,看看那些平時對我畢恭畢敬的人,又是怎樣對待那些小丐、書童、雛妓,然後再把妝容褪去,變回原來大小姐身份,好叫他們大吃一驚!不過這個把戲玩得久了,大家都猜出來府上那些突然出現的陌生人,便是我易容扮的,也戴回他們的假面具來應付我。後來我年紀漸長,誰也不敢攔我,便開始跑到市井中……”
姜樂康打斷道:“便跑到市井中,喬裝易容,捉弄那些不認識你的人?”秦思君笑道:“正是如此!”姜樂康道:“但那些普通街坊,未必認識武林盟主。即便你變回原來身份,也不會給你面子啊!”秦思君尋思:“他其實不傻。”又道:“但唯有這樣,我才能看到世界真實面貌。這樣的生活,才更好玩啊!當然有時也會遇到一些麻煩,讓我難以脫身。每當此時,我便取出随身攜帶的穿雲箭,點燃後放到空中,會開出一朵紅花,這樣他們就能知道我在哪裏,前來替我解圍。有時他們尋不着我,也會放箭找我。”說到此節,她吐吐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姜樂康想起自己好像見過什麽穿雲箭,問道:“你那天扮成小丐,請我到酒樓上吃飯,怎麽突然跑了?”秦思君臉上一紅,羞赧道:“那天我看人舞棒賣藥,見你提着個鴿籠,像無頭蒼蠅般亂竄,就有意盯上你,想把你的包裹偷去,瞧瞧你的反應,好捉弄你一番……”姜樂康大怒,一下把熱毛巾扔到地上,激動道:“我當你是我兄弟,把心底話都跟你說,你竟想着這樣害我!”
秦思君吓了一跳,想起自己暗中護他周全,卻得不到感謝,心裏委屈,道:“我……我後來不是改了主意,沒這樣幹嘛!還在你包裹裏,放了幾兩銀子。”說到後面,略帶哭腔。姜樂康方才想到,如果不是眼前這位美貌姑娘,在黑店中出手救他,又安排馬車護送自己,也許他根本來不了神農架,登時後悔自己發了脾氣,歉然道:“對不起!你一路幫我,我卻把你當成壞人。”掙紮着站起,想要拾回毛巾。秦思君見姜樂康沒再生氣,反對自己道歉,知他已原諒自己,連忙止住他,俯身拾回毛巾,破涕為笑道:“你不也為我擋了一掌嘛!我們兩不拖欠!”
姜樂康見秦思君溫柔可愛,也覺蘇義妁言之有理,心頭之恨已消解大半,又問:“那你當天怎麽不辭而別?害得我好想……好孤單。”他本來想說“好想你”,但此刻秦思君已變回女兒身,再這樣說顯然不妥,便慌忙改口。秦思君知他意思,心頭一甜,緩緩道:“先前那段時間,我之所以出現在湖南,是因為我有婚約在身。”突然住口不說,凝視姜樂康臉龐。姜樂康果然奇道:“什麽婚約?”
秦思君道:“我自小在河南開封府長大,跟随爹爹、哥哥學習家傳武功與烹饪之道。到我十二歲那年,爹爹把我送到湖北神農架,拜師百花幫,學習醫藥之理,每年只在中秋、過年時回家兩次。今年過年時,爹爹突然跟我說,想把我許配給枯木派劉掌門的兒子劉玉軒。我聽聞此人飛揚跋扈,品性不好,心中不太樂意,但還是答應了爹爹,年後到岳州劉府一趟,與那人見上一面。枯木派是五行盟派之一,門下都是建築匠人,多為天子服務,大本營風波莊在京郊。只因劉掌門是湖南人,祖上參與建設岳陽樓,府邸建在岳州。後來我在劉府住了一陣,一直不太開心,便使出我的易容術,把服侍我的丫鬟點暈,跟她互換衣服,扮作她的樣子,騙看門人說奉我的命令,要去市集買玉釵,悄悄溜了出來。”聽到此節,姜樂康仿佛想象到秦思君易容騙人的情景,不禁會心一笑,道:“想走就走,不想走就留下,腳長在自己身上嘛!”
秦思君點點頭,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當時我想,我從未來過南方。終于溜了出來,自然要玩個痛快,易容成不同人物,在江湖上闖蕩胡鬧,最終在衡陽城遇見了你。只是苦了當時陪我出來的薛師哥,不但要向我爹和劉掌門兩頭交代,也一路追尋我到衡陽,替我收拾爛攤子。遇見你的那天,薛師哥也正好在雁醉樓遇見董師哥,聞知梅傲霜在湖南開黑店,為害江湖,圖謀不軌,便急放穿雲箭,通知我商量對策。是以那天走得很急,來不及跟你道別。後來我想起,你說過要去的地方,正好也是神農架,也會經過那黑店,便暗中跟随你,護你周全。之所以沒有明說,是怕你經驗尚淺,走漏風聲,打草驚蛇。”
Advertisement
姜樂康聽了又驚又喜,方知他一路上山,原來一直有人相陪,又感秦思君思慮周全,用心良苦,心頭之恨盡皆消解。又聽她提及每年中秋都會回家團聚,竟生出不舍之情,問道:“今年中秋快來了,你會回家嗎?”秦思君心頭一甜,道:“今年我不打算回去了。我在劉府不辭而別,回去定要被說。正好哥哥也到了這裏,師父已然留他多住幾天,待一起過完中秋,他再回去。”
姜樂康見這對兄妹情深,突然想起自己離鄉尋夢,無法與親朋團聚。今年是他首次異鄉過節。倘若尚在桃花村,只怕陶晴、陶大牛等小夥伴,早已用柚子紮起燈籠,點燈來玩;到得中秋當日,村長陶景又會邀請他和楊珍等鄰裏鄉親,到祠堂裏共賞一輪明月,品嘗月餅水果。想到此節,不禁嘆道:“那就好!但我卻無法和娘親團聚了,連寄一封書信回家,也不能做到。”
秦思君知他思鄉,溫言道:“大丈夫四海為家。你今年跟我們一起過節,不也很好嘛!”又道:“再說我們也能想辦法,寄信回你家鄉啊!”姜樂康奇道:“我把晴兒給我的信鴿弄丢,沒法飛鴿傳書了。還能有什麽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