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枯木學藝
秦子恒定睛一看,發覺此人竟是姜樂康,當日曾在清心殿舍身救過胞妹秦思君。秦子恒大吃一驚,連忙取出匕首,割斷繩索,放他出來,問道:“姜少俠,你怎麽身在此處,還被人綁住?”姜樂康正要答話。就在此時,枯木派二當家鐘如龍聽到來報,出來迎接,看到這般情景,心中明白大半,尋思:“這班小孩,大年三十還不消停,越玩越過分。偏偏碰見秦公子到訪,當真丢人丢到外頭去了!”一邊從遠處走來,一邊朗聲道:“秦少俠一行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請代我向盟主問好!”
秦子恒忙施禮道:“鐘師叔好!晚輩冒昧來訪,還望見諒。”鐘如龍道:“此處風大寒冷,咱們到廳內飲酒相敘。”姜樂康見自己被晾在一旁,無人搭理,急道:“鐘師叔,你一定要幫我主持公道,還我清白!”鐘如龍低聲道:“你先回房間歇息,有什麽事容後再說,莫在客人面前失禮。”姜樂康穿好被割得破爛的棉衣,忿忿不平,自回房間去了。
鐘如龍領着衆人經過正廳,但見廳內設着筵席,杯盤狼藉。枯木派掌門劉喻皓之子劉玉軒、枯木派弟子劉達、點墨派客座弟子王綸等人喝得大醉,正與幾個歌女調笑尋歡,讨論着待會要到街上燃放爆竹,賞玩煙花。鐘如龍神色尴尬,岔開話題道:“劉掌門因參建京城有功,被王爺請進宮中飲宴小住,共慶新年,已去了三五天,因此由我暫掌門派事務。師侄來得晚,咱們剛吃過年夜飯,還沒來得及收拾。唯有先到偏廳相敘,将就吃些酒肉,禮數不周,還望見諒。”秦子恒忙道:“師叔不必見外。咱們路上耽擱,天晚夜到,多有打擾,胡亂吃點便是。”
衆人來到偏廳,鐘如龍吩咐門人設席管侍,安頓衆人。另一客座弟子江湖道聽得秦子恒一行來了,也來飲酒相陪,抱拳道:“江湖有言道:秦少俠仗義疏財,英氣不凡。今日有緣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小生不才,人稱江湖道。”秦子恒慌忙施禮問好。董聰見到同門師弟,笑道:“江師弟,好久不見,別來無恙?你還是這般模樣!”江湖道道:“多謝師兄關心,小生一切尚好。”言語間卻少了幾分熱情。董聰沒有在意,取起酒肉便吃。衆人相互祝酒拜賀,敘說舊話新言。待得酒足飯飽,爆竹聲響,衆人方才散席,或到街上再湊熱鬧,或自回房間歇息。
秦子恒回到房間,沐浴更衣,正欲吹燈歇息,忽聽得有人叫門。秦子恒開門一看,原是江湖道。只見他捧着一個托盤,上有兩碗姜湯,冒着騰騰熱氣,說道:“秦少俠,江湖有言道:姜湯可解酒。小生特到廚房切了幾塊生姜,煎了兩碗姜湯,取來與你醒酒。”秦子恒略有遲疑,尋思:“這般殷勤小心,莫不是來巴結我?”請他進來道:“江師兄當真貼心,快請進來!”江湖道關緊門窗,确認隔牆無耳後,道:“小生聽聞你與姜樂康有交情,剛才又救了他,特來禀知他的處境。”秦子恒方才醒覺,一拍大腿,起身道:“哎呀!我只顧宴飲,竟忘了姜兄弟,請帶我去看看他。”江湖道道:“我剛去看過,他已然歇息。少俠不必急在一時。”秦子恒坐下來,歉然道:“煩請江師兄告知。”
話說姜樂康三個月前拜入枯木派門下,掌門劉喻皓指派了一個名叫劉達的年長弟子,引他熟悉環境,傳他武功本領。那劉喻皓時常外出公幹,不是替公家征調民夫,監建工程,便是參加各種應酬,結識達官貴人,一去便是半月一旬,是以門派事務多由鐘如龍代管。若非武林發生大事需要決議,或是做評判參加派內每半年舉行的比武大會,選拔優秀弟子培養,衆人平日難見掌門一面。
劉達初見姜樂康,當日帶他四處轉悠。但見枯木派莊院甚大,足有五進五出,住着數百弟子。衆人自行其是,各有各忙:有的在演武堂擊打木人樁,練習拳術步法;有的在練靶場投擲镖針,練習暗器手法;有的在柴房劈柴,到河邊挑水,幹着例行雜活;也有的躲在園林亭臺,或自個偷懶睡覺,或三五成群聚賭聊天,一見有人來了,慌忙收起賭具。
兩人來到亭子,劉達循例引見道:“各位師兄弟,這人名叫姜樂康,是我派新收弟子,師父安排他跟我學藝。”有門人道:“原來是新來師弟,還以為是誰,吓死老子!”又有人道:“喂!姜師弟,你會玩牌九嗎?過來一起玩吧!”姜樂康不會玩,忙道:“對不起!我不會玩。”劉達笑道:“誰天生就會玩?學學不就會了!”姜樂康略知牌九是種賭博,不是什麽好事,堅持道:“還是別了!我腦子不靈,肯定學不會,輸得很慘。”衆人哄堂大笑。劉達道:“你自己四處逛逛吧,我留在這裏玩兩把。”姜樂康點頭自去。
第二天,劉達像帶其他新來弟子一般,給了姜樂康一本武功圖譜,演示一套入門長拳,安排他幹劈柴挑水等雜活:“你每逢單數日,便去柴房破柴五斤;逢雙數日,便到河前挑水三擔。”姜樂康十分用功,每日幹完自己那份活計,抓緊一切時間,刻苦練習拳法,經常天還沒亮,便獨自到演武堂擊打演練,連做夢也想着招式套路。過了五七天,劉達招呼他道:“今天是旬假,本派門人可不必練功幹活,到城裏自由活動。走!我帶你去見識見識。”姜樂康推辭道:“謝謝師哥!我初入門下,想抓緊時間,練好拳法。”劉達自讨沒趣,叫上相熟師兄弟,一起到賭坊玩骰子取樂。
又過五七天,姜樂康把長拳練得精熟,央求劉達再傳授新的武功。劉達見他學藝心切,長拳也耍得有模有樣,便演示一套初級拳法燕青拳。姜樂康默記于心,如常刻苦練習。江湖道每次經過,都見到姜樂康在練武,對他多了幾分注意。常言道:一理通,百理明。姜樂康悟性不低,這次只花了三五天功夫,已把燕青拳練熟,将木人樁打得開裂。姜樂康喜出望外,又去請劉達傳他新的武功。
劉達聽姜樂康已把燕青拳練熟,将信将疑道:“我才教了你幾天,你就說練好了。你不是在騙我吧!”姜樂康急道:“師哥,我把木人樁都打裂了,要不我耍給你看?”劉達哼了一聲,輕蔑道:“木人樁只是死物,不會閃避還手。你把它打裂,只說明你天生蠻勁,不代表些什麽。若你跟我拆招,能打中我一拳,才表明你初有所成。”姜樂康學藝以來,只是對空氣或木人樁演練,尚未跟人拆過招,大喜道:“若師哥能跟我拆招,那是再好不過了!”
于是兩人來到演武堂擺開架勢,幾個正在此間練武的弟子,見到兩人準備過招,都站過來看熱鬧,江湖道恰好也在。劉達心中輕敵,叫聲看招,率先出手,想在幾回合中打敗姜樂康,好教他心服口服。姜樂康不敢怠慢,施展鶴翔步連連避過。劉達三下搶攻落空,尋思:“确有幾分本事。”當下打醒精神,繼續出招。姜樂康伸手格擋,兩人拆起招來。
姜樂康曾受無為子高人指點,身法靈活,變招迅速,不拘泥于招式順序,兩套拳法交替運用,竟打出了十二分威力,往往一招還沒使老,下招接踵而至,加上北拳注重腿功,更能發揮步法威力。兩人交手三十多個回合,劉達逐漸陷于被動,忙于擋架,一時不慎,中門露出一片空當,姜樂康看準時機,使一招“蛟龍出海”,右拳從下而上揮出,結結實實打在劉達下巴。劉達始料不及,向後倒在地上,牙口淌出一絲血來。
衆人驚呼一聲,上前察看。姜樂康初次出手,竟擊倒了劉達,也吓得沒了主意,關切道:“師兄,你沒事吧?”想伸手扶他站起。劉達摸着腰眼,掙紮坐地,臉上尴尬不已,道:“不用扶我!我一時大意,下次可沒那麽走運了。”拍拍身上的灰,自己站了起來,頭也不回地走了。
姜樂康見劉達好像着惱,當晚便敲響他房門,想要道歉。劉達見是他來,沒好氣道:“有什麽事嗎?”姜樂康道:“師哥對不起!今天下午打傷了你,我自己也沒想到,請勿放在心上。”劉達道:“沒事!教會徒弟,打死師傅,這叫青出于藍,我高興還來不及。”姜樂康聽不出是反話,笑道:“那就好!請師哥明天再教我新的武功吧。”
本來枯木派傳功學藝,并無時間要求,只因各人悟性不同,勤懶不同,修習進度也自不同。若師兄覺得師弟已然熟習這套武功,繼續教新的武功便是;若師弟進步神速,師兄已無新招式可教,且在派內比武切磋上嶄露頭角,勝過多位同輩,便可向師叔伯一輩讨教更高深武功,同時擔負起教導新弟子學藝的責任,并把雜活分給他們去做,不必自己再幹。兩套拳法學下來,可開始練習暗器手法,這也正是枯木派引以為傲的獨門絕學。劉達聽到此話,尋思:“這愣小子一心用功,學得飛快,如果什麽都教會他,沒準下月底的比武大會便能勝過我,不再聽我指揮,替我幹活,還是防着點好。”信口道:“我聽聞少林弟子拜師學藝,得先劈柴挑水一年,才有資格學習入門的羅漢拳。想要學習更高深武功,更要在佛法上有相應修為,叫做什麽沖淡習武帶來的戾氣,那老和尚才肯教你。你剛來一月不到,就學了兩套拳法,已十分幸運。今日雖被你僥幸得勝,那些未使出的招式,定然還有很多不熟,還需多加練習才是。”
Advertisement
姜樂康有些失望,道:“好的,我知道了。”劉達想了想,道:“若你心急練功,就多幹些雜活,每日既去劈柴,又去挑水,數量也要翻番。”又道:“你可千萬別小看劈柴挑水,少林弟子便是靠幹這些活,練出內功氣力,再去學習招式,如此穩紮穩打,方能一鳴驚人,成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姜樂康大喜道:“明白!多謝師哥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