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挑燈夜讀
兩人又再啓程,一路曉行夜宿,來到聖人故裏,已是驚蟄前後。只見春雷乍動,百蟲驚醒,大地回暖,萬物複蘇,沿途農戶都在張羅春耕,采嘗白梨,祈求害蟲遠離莊稼,新年五谷豐登。
這天早晨,兩人迎着南來春風,穿過古木參天的孔林,進得曲阜城中,但見孔府規模宏大,門衛森嚴,孔廟巍峨壯麗,香火不斷。江湖道見過守門弟子,帶着姜樂康進入孔廟,但見廟內各處散放若幹大水缸,種上蓮花,養上金魚,十分好看,也暗合“年年有餘”的風水寓意。兩人來到杏壇。點墨派掌門人孔彥缙正在講解《論語》,衆門生無不凝神傾聽。姜樂康雖無什麽興趣,但見衆人的認真勁頭,也心生敬意,不敢亂走動,陪坐着乖乖聽完。
孔彥缙講學完畢,回到大成殿休息。兩人來到殿內,恭恭敬敬行拜見禮。江湖道道:“師父安好!弟子多日不見您老人家,甚為挂念,特回來拜見。”孔彥缙問道:“你不是在枯木派當客座弟子嗎?怎麽又跑回來了?”江湖道取出書稿,交給孔彥缙,信口道:“弟子在枯木派一年,胡亂記了這些素材,漸感自己志不在此,還是想回來學習,來日參加科舉,考取功名。”孔彥缙尋思:“這枯木派本就在京城,繁榮興旺,駐點在那是個好差事,不知多少門人想去,你倒不想留,當真人各有志。”道:“好吧!《禮記》有雲: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有這份進取之心,值得鼓勵。我再派另一名門生過去便是。王綸在那怎樣了?”江湖道道:“王綸師兄善于交際,深得枯木掌門喜愛。”
孔彥缙道:“甚好。這位小兄弟又是哪位?”江湖道引見道:“這位是姜樂康,是弟子在枯木派認識的盟派師弟。我倆意氣相投,已結為異姓弟兄。小姜因向往我派藏書,特來拜谒學習,還望師父收留。”姜樂康忙道:“還望孔掌門收留,要我幹什麽都可以。”孔彥缙笑道:“很好!子曰:有教無類。你雖為枯木弟子,以木匠為業,但既有求學之心,為師斷無拒絕之理。不過近來國泰民安,求學之人大大增加,恐無多餘房間空出,只怕你們兩個結義兄弟,要睡一個房間了。”江湖道笑道:“謝謝師父!那太好了,咱哥倆能徹夜長談了。”姜樂康也道:“謝謝掌門!您太客氣了,便是給我個柴房睡,我也心滿意足。”兩兄弟均喜不自勝。
就在這時,一個傳話弟子來到殿內,對孔彥缙耳語一番。孔彥缙點頭道:“好的,我知道了。”傳話弟子侍立在旁。孔彥缙告道:“為師派往福建金石派的兩名客座弟子,已大半年沒有音訊,江湖傳聞該派遭遇不測。五行盟派,同氣連枝,為師想親自到湛盧山一趟,一來尋找徒兒,調查此事,二來沿路采風,體察民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們兩個在此好好學習,溫故知新,有什麽不懂的,就請教師兄弟。”江湖道道:“謹遵師父教誨!”姜樂康道:“掌門一切順利!”孔彥缙道:“很好!你們先出去吧。”叫傳話弟子召進幾名心腹弟子,商議福建之行一事。兩兄弟退出殿外。
兩人來到江湖道昔日所住房間,放下行囊,安頓下來。卻見這草屋比起風波莊的顯貴房屋,雖頗為簡陋,但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別有一番韻味。姜樂康進入房間,但覺一陣書卷氣息撲面而來,頓感心神安寧。
兩人吃過午飯,下午來到奎文閣,想要翻閱《江湖志》。但見奎文閣三重飛檐,四層鬥拱,面闊七間,進深五間,中含夾層,結構精巧。守藏弟子坐在門外,拿着一本《孟子》朝外,遮着一本《搜神記》,道:“《江湖志》是我派重要文獻,不可外借,只可在閣內看。其餘圖書每人每月可借兩本,拿走前要在我這登記,記得及時歸還!”姜樂康道:“啊?只能借兩本嗎?”守藏弟子道:“你是新來師弟吧,兩本夠看啦,把借書機會留給更多有需要的同學!再說你們把好看的都借走了,我們管書的還看什麽?”江湖道打趣道:“江湖有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師兄愛書如命,足為小生敬仰。”守藏弟子道:“算你懂行,可別小瞧管書的掃地的人,沒準下一個狀元郎、大高手就是我!”
兩人進入閣中,但見內分兩層,上層是專藏歷代帝王禦賜的經書、墨跡及祭孔所需的香帛之物,下層存放各類經史子集、武功典籍、話本小說,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便是《江湖志》一書,也有不少版本,堆滿了整個書架。又擺有若幹桌椅,供門生閱讀自習。姜樂康看得目瞪口呆,道:“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書啊!”江湖道得意道:“點墨派奎文閣,與少林寺藏經閣,并稱武林兩大書庫,內藏經典無數,更有不少孤本善本。只怕除了皇宮的文淵閣,世上再沒地方比此二處的書更多了。多乎哉?真多也!”姜樂康又問:“怎麽這《江湖志》不是一本,而是這麽多本啊?”江湖道道:“《江湖志》只是一個總稱,至少有三大體裁,若幹版本呢!”姜樂康奇道:“是哪三大體裁呢?”
江湖道道:“第一類叫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記述歷史事件,可反映同一時期武林各件大事的關聯,像咱們祖師爺孔子編的《春秋》,就是編年體史書;第二類叫派別體,以各門各派為單位,分別記述歷史事件,可反映某門派的興衰脈絡,原型來自《國語》《戰國策》等國別體史書;最後一類叫紀傳體,為那些或做過重大事跡、或跨越多個門派的英雄好漢立傳,最為精彩好看,像義守襄陽的郭大俠、開宗創派的張真人,他們的列傳我已不知讀過多少遍。還有歷代掌門為之前《江湖志》所作之注疏,是以有若幹版本,都存放在這裏呢!”
姜樂康摸着閣藏典籍,又驚訝又贊嘆,道:“這麽多的書,需要多少人花多少心血才能寫好!光是抄就費不少功夫吧!”江湖道道:“在印刷術發明前,傳播一些經典确實是靠抄寫,但手抄費時費力,又易抄錯抄漏,實在不好。到了唐朝,老祖宗在印章中吸取靈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把文字雕在木板上,蘸上墨用紙一印就好;到了宋朝,匠人畢昇雖為一介布衣,卻在勞動中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制成數百個常用字,進行排版印刷,速度又再提高。這些都是老祖宗的偉大創造,值得咱們驕傲啊!”
兩人正聊得興奮,一個借書弟子過來,指着一個用行書寫的字道:“師弟,這牆上的字是什麽?”姜樂康看了看,心道:“這字寫得雞飛狗跳,我哪知道是什麽字?”不禁臉上一紅。江湖道道:“是個‘靜’字。”借書弟子斥道:“知道還不小點聲,別打擾大家學習!”兩人吐吐舌頭,只好壓低聲音,說悄悄話。
姜樂康悄聲道:“有那麽多本,該查哪本呢?”江湖道道:“放心,看我的!”取出一本編年體《江湖志》,查閱目錄,翻到十五六年前所記之事,卻發覺右下角頁碼跳了一頁,再一細看,有被撕過痕跡,上下文接不上,并無金石派舉行亮劍大會記述。接連翻了幾本,都是這樣。江湖道暗暗吃驚,又取出一本派別體《江湖志》,翻到《金石卷》,也有缺頁痕跡,也無相關記述。又取出一本紀傳體《江湖志》,問過姜樂康父親名字,名為姜志,同樣查無此人。
江湖道越查越驚,隐約感覺背後似有陰謀,指着缺頁書籍,告知查閱結果。姜樂康嘆道:“難道秦天間接逼死徐允常跟我爹之事,有傷五行盟派之誼,于是被悄悄删去了?”江湖道道:“很可能是這樣。秦天當了武林盟主,不想被反對派抓住把柄。”姜樂康道:“可這樣一來,當年的種種謎團,再也無法解開了。”兩人都有點失望,各自到其他書架,借閱喜愛圖書。江湖道愛看小說,借了兩本熱門新書,一本叫《水浒傳》,一本叫《西廂記》;姜樂康則借了一本《點穴入門》,一本畫岳飛的小人書,都以圖畫為主,沒什麽文字。
又過兩天,孔彥缙已準備妥當,囑托一番,辭別衆人,帶上幾個心腹,前往福建湛盧山。餘下門生自行其是,或著書立說,或閱讀學習。此後七九天,姜樂康白天幫衆人挑水砍柴,晚上在江湖道指點下,練習點穴手法,暢談趣聞轶事,過得不亦樂乎。衆人見他主動幹活,勤快好學,都對他十分喜愛。
這天晚上,姜樂康看完小人書,學完點穴手,閑極無聊,只好上床躺着,卻翻來覆去睡不着。江湖道正在燈前看小說,見他這副模樣,暗暗好笑,道:“賢弟,沒事幹悶得慌是吧,不如咱們到奎文閣借書吧!”姜樂康道:“這時辰奎文閣早關門了吧。”江湖道道:“江湖有言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現在去正好,沒人說咱們吵了。”姜樂康道:“守藏師兄不是說過,每人每月只能借兩本嗎?這樣偷偷摸摸進去,不就成小偷了?犯門規的事,我可不幹!”
江湖道正色道:“胡說!借書怎能算偷呢?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麽?書中不知有多少聖賢之言、處世道理,淺薄之徒卻只為名利奔走,不愛讀書養性,想求他們讀書,真是難于登天!即便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也大多是為了功名,讀那朱老爺子注疏的四書五經,不許有自己見解;寫那條框衆多、空洞無物的八股文,與韓昌黎倡導的古文運動背道而馳。一旦金榜題名,當上大官,卻來結黨營私,鏟除異己,反把聖賢之道抛諸腦後,何曾真正經國濟世、明道致用?”
Advertisement
姜樂康被他繞得雲裏霧裏,哭笑不得,只好道:“大哥,你說的話好難懂……反正讀書很重要就是了。”江湖道尋思:“難道這番肺腑之言,我跑去跟我的同窗師兄說嗎?想要找個能說真心話的知己,真不容易啊!”道:“我就是發發牢騷,賢弟聽聽就行。不過像你這樣的少年,還是得多讀書,就算多讀幾本武功典籍也好啊!”姜樂康被他說得心癢癢,突對讀書産生極大興趣,站起道:“既然借書不算偷,咱們這就去吧!”
當下兩人拿了油燈,輕手輕腳潛行到奎文閣,但見門窗緊閉,黑燈瞎火,四周萬籁俱寂,空無一人。兩人使出輕功,跳到二樓走廊,打開窗戶,進入閣內。姜樂康此番再入奎文閣,便如老鼠掉進米缸,一下子拿了三五本書,既有武功典籍,也有小人書,與江湖道一同挑燈夜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句,就随時請教。只聽江湖道笑道:“你看沒文化多可怕,一碰到口訣多點的書,就看不懂了吧。”姜樂康虛心道:“對對!還請大哥多多指點。”江湖道告道:“這本叫《孤獨九劍》,講授一套避實擊虛的劍法,專擊敵人招式破綻之處;這本叫《蘭花寶典》,是一門內功心法,教人吐納運氣之術;還有這本叫《大佛神掌》,絕招是一記從天而降的掌法,躍起來擊打敵人頭頂。”姜樂康一邊點頭稱是,一邊手舞足蹈比劃。
一個時辰過去,兩人都有些累了,想把取出的圖書放回原位,不讓人發現他們來過。姜樂康拿着圖書,回到書架前,卻頓時傻了眼,只因他取書時太急,早忘了哪本原來放在哪兒了。江湖道過來,看看同類圖書所放位置,幫忙放好,道:“讀書之事,由不得性急。以後得先記好位置,再慢慢取書不遲。”姜樂康道:“大哥說得是。”江湖道想了想,道:“反正長夜漫漫,閑着也是閑着,不如咱們玩個複位游戲吧!”姜樂康奇道:“怎麽個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