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燒點墨

江湖道道:“我從書架上取出若幹本書,你認真看着,哪本放在哪兒。然後我把這些書打亂順序,你把書放回原位,看看能對多少。”姜樂康來了興致,道:“玩就玩!先前是我沒去記,這次準能成!”江湖道取了十來本書,一一展示給姜樂康看,再把這些書打亂順序,疊在一起,讓他放回原位。姜樂康雖認真去記,但接連放了幾次,卻還是錯誤的多,正确的少,一時也有點喪氣。

江湖道笑道:“賢弟,你是沒有掌握訣竅,才記不住這些書的位置。”姜樂康奇道:“這能有什麽訣竅?不就是死記硬背嗎?”江湖道道:“記憶之法,講求聯想,把新鮮事物轉換成熟悉事物,這樣就好記了。我問你,你不是喜歡蹴鞠嗎?”姜樂康不明所以,道:“是啊!那又怎樣?”江湖道道:“蹴鞠是團隊運動,場上分不同位置,各司其職。”姜樂康自小愛蹴鞠,早對規則爛熟于心,馬上道:“對的!根據位置不同,可分為球頭、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江湖道道:“這一大面書架,也可看成是一個蹴鞠場,把它分成若幹位置,用蹴鞠術語來命名,比如書架正中就叫球頭,左上角叫左竿網,右下角叫頭挾,如此類推。像這本《唐詩選輯》,我是從正中間取的,你就可速記成‘唐詩-球頭’,這樣化生為熟,稍一回想,不就記住了?”

姜樂康又驚又喜,道:“大哥,你真聰明,能想到這樣的好辦法!”江湖道自得道:“像這種記憶位置的訣竅,還有很多:像人家寫長篇小說的,動辄幾十萬字,容易寫了後面,忘了前面,讀者也不好記。如果把寫過的內容,編成章回,改上回目,做成目錄,不就方便定位查找了?這就是章回體小說的來由啊!”姜樂康啧啧稱奇,贊道:“這裏頭學問真多!”江湖道又想了想,眼前一亮,喜道:“我們還可用這個定位訣竅,弄一套只有我們兄弟倆才懂的暗語!”

姜樂康奇道:“這個怎講?”江湖道道:“人體中有許多要穴,分布在全身不同地方,你剛學過點穴,也略知一二了。我們可将這些穴位,對應改成一套蹴鞠術語。日後若你跟敵人交戰,我武功不行,躲一邊觀戰。江湖有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看出破綻,想出言提醒你,攻他膻中穴雲雲,這樣敵人也會聽見,事先有了防備。但如果我說攻他正挾,他肯定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如此兄弟同心,定能克敵制勝!”姜樂康喜道:“這招太好了!若陷入以命相搏之境地,暗語定能大派用場。”又道:“但若是比武切磋,以武會友,還是不用為好。像我們玩蹴鞠,就講求友誼第一,競技第二,不必把勝負看得太重。”江湖道尋思:“小姜為人正直,不屑這些陰招,實在難得。”道:“确實!若暗語用得太多,也就不神秘了,容易被人看穿,非到重大關頭,咱們不必使用。”

當下兩人再玩一次圖書複位游戲,這次姜樂康用上訣竅,果然大派用場,把十來本圖書準确放回原位。兩人嘗到甜頭,都很高興。此後二十天,兩人每晚都到奎文閣借閱圖書,挑燈夜讀,出題互考,圖書複位,又創設了一套只有他倆才懂的方位暗語,一一對應到人體穴位之上,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時光荏苒,已到清明。點墨派掌門孔彥缙福建之行已有一月,路途遙遠,尚未歸來。不少門生趁着時節,或回鄉祭祖,或結伴踏青,平時熱鬧講學的孔廟,一時變得冷冷清清,只有少數弟子還留守于此。姜樂康離鄉遙遠,無地可去,自然留在這裏,江湖道為陪伴兄弟,也因學得興起,同樣沒回鄉祭祖。

這天,兩人第一次借的書已然到期。姜樂康所借兩本早就看完,需要歸還,江湖道所借兩本還沒看完,想要續借。兩人結伴同去,在白天來到奎文閣,見到守藏弟子,想要還書續借。守藏弟子又嗔又喜,道:“你們晚上來這讀書,悄悄把書還了不就好了,還要勞煩我嗎?”姜樂康驚道:“師哥,你都知道了?”

守藏弟子笑道:“你們每晚離開,都沒有關窗,好便于進出。我每天天亮就來,天黑才走,明明關了門窗,怎麽又打開了?接連幾天都這樣,顯然是有人來過。某天深夜,我專門摸黑過來,看見閣內透着光,果然有人在。我從窗外往內一看,發現你們兩個在此讀書。”江湖道趕緊道:“江湖有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只是求學心切,又不想被人打擾,才出此下策,還望師兄諒解!”守藏弟子道:“我看你們都是愛書之人,我也挺欣賞,就沒打擾你們,自己走了。難道你們沒發現,我後來把二樓那個窗開了,不再關上了嗎?”

姜樂康努力回想,好像确實如此,喜道:“謝謝師哥體諒!”守藏弟子笑道:“我白天守閣,你們晚上守閣,分擔了我責任,我高興還來不及。不過這閣又不是真的金銀寶庫,只怕也沒人來偷吧!”江湖道正色道:“在我心中,此處比金銀寶庫,還要珍貴。”三人越聊越投機,暢談書中奇事、人生見解。然後姜樂康再借新書,江湖道續借舊書,守藏弟子為兩人登記好,兩人結伴回去。

當夜兩人由于白天去過,沒再去挑燈夜讀。次日夜裏,兩人如常去奎文閣夜讀。沒等走到閣前,遠遠便看見閣內似有火光人影,一縷黑煙緩緩從窗戶飄出。兩人大吃一驚,趕緊往前走,想看個究竟,又聞到一陣焦臭的燃燒氣味傳來。兩人心知不妙,大步跑過去。還差幾步時,忽見兩個頭戴烏紗帽,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腳蹬長筒靴的賊人推門走出,一人公務銘牌上書“畢夏”,另一人公務銘牌上書“黃法”。四人八目交投,正好撞了個照面。

就在此前,畢夏、黃法奉命潛入奎文閣,執行秘密任務。兩人一邊把事先準備好的火油潑向《江湖志》所在書架,四周也胡亂潑點,一邊閑談是非。只聽畢夏道:“咱們在京城緝捕,向來只針對貪官污吏、謀逆之徒。怎麽這聖賢故裏的藏書,卻要派我們來燒?”黃法道:“缇帥說這《江湖志》是禁書,對朝廷不利,但礙于衍聖公孔彥缙臉面,不好興師動衆來沒收,只好派我們暗中燒毀。”畢夏道:“這幫儒生老愛寫書,擾亂法度,難怪秦始皇要焚書坑儒,一把火燒死他們!”黃法道:“話雖如此,但到了漢武帝時代,卻弄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連帶孔子後人也封官加爵、雞犬升天,當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畢夏道:“只恨咱們三代貧農、四代乞兒,沒個厲害的祖上啊!”黃法道:“現在能跟着缇帥混,還算不賴。”畢夏道:“你說缇帥當真厲害,聽說以前當大內侍衛時曾犯過大忌,怎知後來秋毫無損,官位還扶搖直上,一直當到了缇帥。”黃法道:“還不是因為巴結上了皇上身邊的紅人、東廠督主王公公。”畢夏笑道:“聽說缇帥以前留過絡腮胡,後來胡子越來越少,沒準是為了練神功,變成跟王公公一樣。”黃法也笑道:“這話要被缇帥聽了去,非殺了你不可!還是趕緊燒書,回去複命。咱們能否當上千戶,就看這次了!”說罷取起油燈,一把扔去淋過火油的書架,熊熊火舌遇油即起,霎時吞沒了架上的《江湖志》。

畢夏、黃法幹完活,推門而出,準備溜走,怎知迎面撞上江湖道、姜樂康二人。姜樂康斥道:“喂!你們在幹什麽!”江湖道認出兩人服飾,心中一驚,道:“你們是誰?可知這是何處!”畢夏、黃法暗暗叫苦,尋思:“我們看準清明時節孔廟人少,昨夜又特意換上夜行衣,來踩過盤子,分明見到這藏書閣大門緊鎖,整夜都沒人過來,怎知今天卻遇上兩個小子?若留他們活口,只怕禍患無窮!”不發一言,拔刀就砍。

江湖道大吃一驚,慌忙跳到一旁,一邊驚呼:“賢弟小心!”一邊觀察兩人招式破綻。姜樂康早有提防,施展上乘輕功鶴翔步,與兩人周旋起來,鬥了十多個回合,難分勝敗。江湖道逐漸看出破綻,左一句“球頭”,右一句“散立”,出言提醒。姜樂康得了提示,如有神助,攻其要穴,大占上風。畢夏、黃法冷汗直流,尋思:“這小子練過武,一時半刻傷他不得。若拖得久了,動靜鬧大,驚動旁人,只怕更難脫身。”兩人互使眼色,一起揮刀,使出同歸于盡的陰損殺招,姜樂康只得空拳,連忙躲避。兩人拖得一剎,發足就跑。

姜樂康見兩人逃跑,也要去追。江湖道憂心他被賊人反撲,忙叫:“江湖……歸師……別追!別追了!善後要緊!”姜樂康一聽有理,停下腳步,道:“對對!救火要緊,咱們快叫人救火吧!”畢夏、黃法趁這當口,已然逃之夭夭。

江湖道思念電轉:“那二人是朝廷命官,不知何故到此放火燒書、殺人滅口,這事只有我和小姜撞見。如今一無抓到元兇,二無留下證據,咱們人微言輕,說出來也沒人信!守藏師兄知我倆挑燈夜讀,定會疑心是我倆不慎打翻油燈,釀成大禍,然後告知衆人,這罪如何能當?還不如趁早收拾細軟,以免惹禍上身!”道:“現在奎文閣被燒,我們卻沒抓到元兇。守藏師兄定會疑心是我們不慎打翻油燈,燒着藏書,為求自保撒謊開脫,這罪名可不是兒戲!不如趁早逃跑吧!”

Advertisement

眼下濃煙升騰,火勢越燒越旺。姜樂康急道:“你不是說這藏書閣是座寶庫,難道任由它化為灰燼嗎?趕緊叫人救火吧!”江湖道左右為難,道:“你涉世未深,不知人心猜忌。時間緊迫,咱們快逃!火勢大了,自會驚動衆人來救。”姜樂康怒道:“分明不是我們幹,你怎麽如此猜疑人!要逃你自己逃,我去叫人救火!”江湖道情急智生,想出一計,道:“小姜,是我錯了,你快打我一掌!”姜樂康又急又氣,無暇多想,自然而然運起內勁,一掌重重打去。江湖道胸口中掌,吐出一口鮮血,心道:“好家夥,洩憤來啦!”口中道:“打得好!咱們快叫人救火!”

當下兩人分頭行事,姜樂康到大水缸取水救火,江湖道到草房子叫醒衆人。餘下門生一聽奎文閣着火,連鞋子也顧不上穿,趕緊幫忙救火。衆人有的在路上運水,有的到閣內潑水,有的用沙土撲火,還有的搶搬未燒書籍。也許天可憐見,此時忽然下了一場夜雨,衆人齊心協力,終于把大火撲滅,救出藏書若幹,用衣服蓋住。盡管奎文閣為木結構建築,但因中含暗層,梁柱也塗過防火漆,加之日常蓄水,搶救及時,有效阻止了火勢蔓延,是以內牆雖被熏黑,結構尚可穩固,損失未算慘重。

代管點墨派事務的大師兄,率守藏弟子等人清點救出藏書,發現各類圖書雖也有被燒,但總有些殘本被救出,唯獨《江湖志》一本不剩,被燒了個幹幹淨淨,心中已有幾分驚疑,問道:“江師弟,你最先發現奎文閣着火,可是因何而起?”姜樂康搶先道:“有兩個賊人混了進來,放火燒書,被他們逃了!”大師兄道:“可認得他們衣着外貌?”姜樂康道:“戴個高帽,拿着腰刀,衣服畫了些圖案,還……還挺好看的。”江湖道新中掌傷,咳了幾聲,斷續道:“他們……是錦衣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