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珍珑棋局

廣善續道:“煙火派扳倒了徐允常,便把矛頭指向白蓮教,以報李易牙喪女、秦天喪妻之仇。五行盟派,同氣連枝,除了金石派,其餘三派自然站在煙火派這邊。後來,江湖上接連發生了幾樁血案,傳聞都留下了‘殺人者白蓮聖徒也’的字樣,煙火派便大張旗鼓,指斥白蓮教是魔教,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誓要斬妖除魔,匡扶正義,博取武林同道支持。再後來,這種莫名其妙的流言越來越多:金刀門和鐵劍門兩派素有嫌隙,後來鐵劍門突遭滅門之禍,知內情者一看便知,有人卻說是白蓮教幹的;販賣私鹽的海沙派遭遇官兵鎮壓,死傷數十,也有人說是白蓮教幹的。有道是:三人成虎,衆口铄金。須知這白蓮教也并非善茬,怎能容忍這些髒水潑來,于是出手滅了幾個挂名逞兇的小門派,殺了幾個亂嚼舌根的糊塗人。這樣一來,真僞難分,白蓮教惡名卻越來越大,加上他們行事怪誕,武功詭邪,又是朝廷打壓的教派,終成人人喊打的邪魔外道。幾年後,李易牙病故,秦天接掌煙火派,成功當上武林盟主。金石派後繼無人,依照徐允常遺命,奉上歸心劍作為信物。此後,武林風波不斷,正邪積怨日深。”

聽完此節,兩兄弟均唏噓不已,方知他們所在的江湖,竟有這麽多前塵往事、冤仇誤會,而他們已無法改變。姜樂康道:“倘若有朝一日,煙火派和白蓮教打了起來,少林派會幫哪邊呢?”廣善嘆道:“阿彌陀佛。出家人慈悲為懷,無論相助哪邊,不過徒添殺孽。”江湖道道:“大師跟我倆說起這些事,可是有何深意?”廣善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兩位施主年紀尚輕,又是點墨派門人。老衲盼望多年後,你們能把這些事記入《江湖志》,以警醒後人,不要重蹈覆轍。”江湖道忙道:“謹遵大師意旨。”

其時夕陽西下,方丈廣善留兩兄弟在寺內吃些齋飯,留宿一夜,天亮再走。次日,旭日東升,兩人吃過早飯,想跟廣善道別,在路上瞧見知事僧領着一個道人,不緊不慢向佛堂走去。兩人跟在後頭,站在門外,暫不打擾。只見那道人奉上一張請帖,施禮道:“廣善大師,您好!小道是太極門弟子李清。下月十五,師尊摘星子在江西龍虎山設下一個珍珑棋局,欲邀武林各派青年才俊前來弈棋,以棋會友,共襄雅事,特派小道前來奉上棋會請帖。”廣善接過請帖,驚道:“摘星子仙蹤難尋,江湖上久無消息,如今竟……竟還康健?”李清道:“是的。師尊年事雖高,仍然精神矍铄,近年于龍虎山潛心修道,不問俗事,但仍有提攜後輩之心,是以在中元之日,設下珍珑棋局,願邀有緣人相會。”廣善道:“明白。屆時老衲定會派弟子前往龍虎山天師府,慶賀貴派盛事。”李清道:“謝謝大師!小道還要去別處派帖,先行告退。”

姜樂康不知所以,江湖道卻是大驚,看着李清從旁走過,拉着義弟進屋,草草跟廣善辭別,随即追上李清,問道:“師兄,小生是點墨派門生。剛才無意中聽到棋局一事,請問我們也能去嗎?”李清道:“只要是有興趣的武林才俊,都可前來參加。”也遞上一張請帖。江湖道接過來看,大喜道:“謝謝師兄!”李清自去。

兩兄弟出了南少林寺,邊走邊聊。姜樂康道:“大哥,什麽叫珍珑棋局啊?”江湖道道:“珍珑是圍棋中的求活難題,是故意擺出來考人的,不是兩人對弈出來的陣勢。聽聞數百年前,江湖中曾出現過一個神秘珍珑,吸引了當時高手前去破解,可惜年代太久遠,相關記述早已佚失。”姜樂康雖不太懂圍棋,但見江湖道興致勃勃,道:“大哥,一路以來,你陪着我調查當年之事,走了不少地方。不如這次就由我來陪你,一起到龍虎山湊湊熱鬧吧!”江湖道喜道:“知我者莫若你也。那咱們出發吧!”

當下兩人往西北而行,夜住曉行,游歷采風,算好日期,拿着請帖,于七月十五早上來到龍虎山,但見峰林壯美,草木蔥郁,道觀道宮不計其數,丹爐煉藥,仙樂飄飄,不愧為名副其實的道都。兩人來到天師府外面空地,但見場地四周高、中間低,場地中央有一塊巨石,暫用白布蓋着。另有兩張石凳子,兩個大棋盒,棋子比正常的大了幾倍,方便衆人看清。外圍是三級用石頭砌成的矮臺階,衆人可分級而站。從高處往下看,整塊場地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八卦圖。

上百個武林才俊已彙聚其中,不少名門正派、江湖幫會、武林世家,都派出了使者、少主或公子,前來參與棋會,結識人脈。五七個道童往來招呼賓客。很多人也未必會下棋,卻不想錯過熱鬧,就帶上一個懂棋的幕僚,好附庸風雅,聽明局勢。兩人站到後邊,等待棋會開始,忽聽一把聲音從側面傳來:“姜少俠,你也來了?別來無恙嗎?”

兩兄弟扭頭一看,原來是秦子恒。三人自京城一別後,已有多月不見。姜樂康雖從枯木派出走,但對當日曾作酒局勸和的秦子恒,還是心存感激,道:“秦大哥,你好!好久不見!我最近四處游歷,過得挺好的!”江湖道道:“小姜已和小生義結金蘭,這次聽到棋會消息,陪我來這看看熱鬧。”秦子恒笑道:“那就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多增長見識,自是好事。”三人正說着閑話,又有一個身穿儒服、手持折扇,外表清秀俊美的公子走了過來,作揖道:“秦少俠,你好。”又看了看姜樂康,莞爾一笑。

姜樂康心神一蕩,尋思:“這位俊公子是誰?”秦子恒稍作打量,泛起笑意,道:“原來是賢弟,你也來啦。”江湖道道:“既然是秦少俠朋友,也就是我們的朋友。未請教公子高姓大名?”俊公子明眸一轉,笑道:“在下姓蕭,單字一個琴。”江湖道道:“原來是蕭公子。小生是點墨派門人,人稱江湖道。這位名叫姜樂康,是小生的結義兄弟。”蕭琴盈盈笑道:“二位好。”姜樂康慌忙道:“你……你好。”就在此時,劉玉軒和王綸,在旁邊走過。劉玉軒看見秦子恒等人,哼了一聲,擠開人群,到前面去。他倆也來了。

巳時已到,一個須發皆白、松形鶴骨的老者從天師府內走出,李清在前面開路,道:“各位朋友好!這位便是師尊摘星子。”衆人慌忙讓出一條路,紛紛道:“老前輩您好!”摘星子點頭致意。兩人來到場地中央,摘星子坐下,李清侍立在旁,道:“各位朋友,師尊摘星子設下這個珍珑棋局,邀請大家前來破解,旨在以棋會友,共襄雅事,歡迎大家賞面光臨。”摘星子笑道:“老夫設下今日棋會,除了想切磋棋藝,還想當個東道主,讓大家互相認識。各位都是武林後起之秀,理應守望相助,共禦妖邪。”衆人道:“老前輩所言甚是。”李清道:“若有破解棋局者,可獲師尊答禮一份。請問哪位朋友,想率先解題啊?”

此言一出,大部分人都想這摘星子是武林前輩,所贈禮物定是武學秘笈之類的東西,若被人率先破解,搶了寶物,可就吃大虧了,均舉手道:“我先來,我先來!”李清微微一笑,扯下所蓋白布,但見巨石上刻着一個大棋盤,縱橫三百六十一路,上有許多黑白棋子。尋常珍珑少則十餘子,多者也不過四五十子,但這個珍珑卻有二百餘子,一盤棋已下得接近完局,當中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長生,或反撲,或收氣,花五聚六,複雜無比。衆人一看棋局,方知并不簡單。李清道:“大家別争。師尊棋局精妙複雜,未必一下子能解開。沒準後面解題的朋友,吸收了前面朋友的經驗,會更有優勢。”衆人一想有理,緩緩放下手臂,不再吱聲,場面一時尴尬起來。

劉玉軒心中發笑,尋思:“一群貪小便宜的家夥,就讓我率先解題,出個風頭也好。”上前道:“老前輩好!在下是枯木派劉玉軒,應棋帖之約,前來解題。”摘星子道:“劉公子,請坐。”劉玉軒坐下弈棋,看了幾眼,随手放了一子。他家境甚好,自幼受名師指點,自忖樣樣了得。摘星子應了一子。兩人迅速下了十幾着,摘星子已提去十幾子,劉玉軒面露難色,勝負顯而易見。江湖道看明局勢,對姜樂康道:“這人心胸太窄,老前輩不過是吃了他邊角的一顆白子,他非要糾纏到底,讨回場子,結果越陷越深,得不償失。”姜樂康點點頭。李清嘆道:“劉公子得失心太強,計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識着眼大局,終究難成啊!”劉玉軒在家向來驕寵慣了,外人也大多巴結他,很少聽這種話,不禁面色鐵青,不發一言,離座而去。李清取起剛才下的棋子,放回被提去的棋子,棋局又變回原先的陣勢。

第二個解題的是點墨派王綸,也先自報師門,教衆人認識。他是文人出身,對弈棋頗有研究,下了十幾着,同樣敗下陣來。李清道:“王秀才起初走的幾着都是正着,第八着起,卻走入了歪道,越走越偏,難以挽救了。”王綸抱拳笑道:“多謝道長指點。小生技藝不精,還需多加琢磨。”

第三個解題的是虎頭幫少主韓冷,帶了個名叫田基的幕僚在旁指點。虎頭幫幫主韓琛原是個大老粗,胸口紋了個虎頭,使一雙板斧作武器。此君發跡後愛上結交文人,附庸風雅,偏偏不懂裝懂,鬧過不少笑話,因此人送外號“韓大嘴”。他倒引以為豪,更發誓要把兒子培養成文武雙全的接班人。可惜韓冷自小好動,更愛舞刀弄棒,對琴棋書畫興趣不大。這次韓大嘴為了破題,教武林同道大吃一驚,便囑咐把幕僚帶上。田基說平位三九路,韓冷便下子平位三九路,說去位五六路,便下子去位五六路,活像一個扯線木偶。如此下了三五子後,圍觀衆人不幹了,紛紛道:“喂!究竟是你在下,還是他在下?”田基辯道:“在下是虎頭幫師爺,指點少主下幾步棋,有何不可?”

王綸道:“老前輩,請您評評理,這樣做算作弊嗎?”聽到此言,衆人均把目光投向摘星子。摘星子捋起白須,尋思:“真人所布棋局極為精妙,非福緣深厚者所能破解。他倆所下的幾步,我早有應對之策。何不做個順水人情,以免壞了今日雅興。”笑道:“既然二位都是代表虎頭幫,誰來執子都一樣,不妨繼續下子。”聽到此言,衆人方才服氣。又下了□□子,韓冷棄子認輸。

起了這個頭後,又有兩三個不懂下棋的年輕才俊,帶上幕僚前來挑戰,也沒解開棋局。輸家都有點喪氣,私語道:“這棋局怕是擺來捉弄人,根本無法解開。”一時無人去解。秦子恒看了五六次嘗試,心中已有謀劃。蕭琴知他心意,悄聲道:“哥哥,你不上去試試嗎?”秦子恒點點頭,使一招“踏雪無痕”,輕輕跳進場中,施禮道:“老前輩好,在下是煙火派秦子恒,鬥膽前來解題。”衆人一陣騷動,道:“原來是他。”

Advertisement

摘星子早有耳聞,見他武藝不凡,心中更是喜歡,微笑點了點頭。秦子恒下了幾子,摘星子從容應對。秦子恒又下一子,摘星子又應一子。本來秦子恒思索良久,自信已想出破解之法,但這着卻大出所料,本來籌劃好的全盤謀劃盡數落空,只得從頭再想。過了良久,才下一子。摘星子又應一子。秦子恒下一子,想一會,越下越久,下了二十多子時,已過正午。李清忽道:“秦少俠,你顧慮過多,壓力太大,這個棋局,終究是解不開了。”秦子恒十分失望,嘆息一聲,道:“多謝兩位前輩指點。”也退了下來。原來這個珍珑變幻百端,因人而施,愛財者因貪失誤,自負者由憤壞事。劉玉軒之敗,在于自負跋扈,咄咄逼人;王綸之敗,在于貪心不足,誤入左道;秦子恒之敗,是因他自小受秦天嚴管,要成為人中之龍,是以顧慮過多,縛手縛腳,處處想起父親規訓,無法依照本心做事。

蕭琴見秦子恒退回,不甘示弱,蹬蹬幾步走到棋盤前,帶過一陣淡淡芳香,道:“在下是梅花莊蕭琴,自號黑白子,慕名前來弈棋。”摘星子微笑點頭。李清卻哭笑不得,道:“這位姑娘,你來弈棋,只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