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兵分三路
第46章 兵分三路
這下變故發生極快,衆人看得呆了,此刻方才醒覺,像炸鍋一般叫道:“幹他娘的!那厮是刺客!”、“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竟敢行刺盟主?”、“還會是誰?必定是魔教派來暗殺的死士!”、“魔教的人竟如此猖狂,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心中對秦天武藝的敬畏,又添了幾分。那人嘿嘿笑道:“諒你們這班傻子,還沒聽過爺爺的大名!”張超怒道:“狗賊!死到臨頭,還敢在這嘴硬!”秦天卻道:“我敬你是條忠心護主的漢子,報上名來,留你一條全屍。”那人“呸”了一聲,道:“不用你可憐!老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黑風堂葉一歡是也!記住這個名字,萬千教徒将為我報仇!”說罷翻動舌頭,從舌底翻出一粒藥丸,咬碎吞進喉嚨,臉色瞬間變紫,竟爾氣絕身亡。
原來這白蓮教,借鑒《孫子兵法》的戰鬥要義,分為“風林火山”四大堂口。四大堂口各擅勝場,各司其職:黑風堂教徒擅長輕功,行動迅速,負責聯絡各方、通風報信;青木堂教徒善于僞裝,不動聲色,負責深入敵後、刺探情報;雷火堂教徒皆是铮铮漢子,以武勇見長,是臨敵作戰的中堅力量;黃土堂教徒以智謀稱道,掌管錢糧、後勤諸事,為教派出謀劃策。四大堂口的堂主,同時也是四大護教法王,地位僅次于教主,與傳教二使不相上下,是教內第一流人物。白蓮教教主名叫範雄,更是當世高手。他膝下有一女兒,名叫範芊雲,年紀雖不大,也不習武功,卻精通佛法修為,被教內尊稱為“聖姑”。
再說這葉一歡,是黑風堂堂主,與青木堂接觸甚多。此人生性輕浮浪蕩,一直苦戀梅傲霜,卻總被她拒之門外,好生無奈。後來煙火派屢次發難,先是刺瞎了梅傲霜雙眼,後又殺死白蓮右使宋果,欲對聖姑不利,如今更是厲兵秣馬,召集天下群豪,妄言蕩平聖壇。葉一歡從青木堂探子口中,得知誓師大會一事,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于是心生一計,趁着群豪雲集之時,偷偷混進三昧園,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刺殺武林盟主秦天。此舉一來要為梅傲霜報仇;二來是想誅滅元兇,化解危機;三來要讓自己在天下揚名,顯示白蓮教的手段。葉一歡深知自己深入虎穴,即便僥幸刺死秦天,也是插翅難飛,是以他沒将行刺之事告知部下,只是囑托他們速赴各地報信,便孤身來到開封。可惜秦天武藝高強,制服了他。葉一歡為保氣節,免遭拷打逼問,決然吞毒自殺。
衆武士見葉一歡寧死不屈,都有些欽佩,一時沉默不語。須知行走江湖,忠義為先,絕不能出賣同伴、茍且偷生。沒想到魔教之中,也有葉一歡這等重義輕生的人物,足見蕩平魔教,絕非易事。花妙筆王綸搶先喊道:“盟主神威!”煙火派衆人當即附和:“盟主神威!”不少人反應過來,也附和道:“盟主神威!”三呼過後,秦天道舉劍上揚,呼聲驟止。只聽他冷笑道:“大家也看到了,此人正是魔教妖人,與我俠義道不共戴天。他要來殺我,卻被我制服,唯有吞毒自殺。其實他來得正好!我等誓師出征,正缺福物祭旗,何不拿他首級,一祭天地正氣!”說罷揮劍下斬,一劍砍下葉一歡的頭,黑血噴湧而出,濺在飄揚的旌旗上。
不少好事之徒看到此景,露出嗜血的神色,高呼:“好!殺得好!”他們大多自小沒了爹娘,委身幫派,鞍前馬後,就是在等大開殺戒、揚眉吐氣的這天。現場氣氛變得狂熱起來。秦天提起葉一歡人頭,道:“斬妖除魔!”衆人高呼:“斬妖除魔!”秦天道:“揚我大義!”衆人高呼:“揚我大義!”
姜樂康原想喊兩句,卻猛然想起當日在京師看淩遲酷刑時,也有冷血看客露出如此神色,不禁心頭一顫,如鲠在喉。他擡頭望去臺上,看見秦思君把頭埋在秦子恒肩上,顯得有些害怕;秦子恒也沒跟喊口號,輕輕摸着妹妹的後背。他又望望臺下的人,江湖道、白芷等人也沒跟着喊,靜靜地看着這一切;枯木派劉玉軒、劉達,點墨派的董聰、王綸,煙火派的張超、薛強,還有衆多武林人士,正喊得起勁。
誓師會終。是夜北風湧起,白雪紛飛,三昧園中卻燈火通明,緊鑼密鼓。秦天命人召入煙火派秦子恒、薛強、張超,枯木派劉喻皓、劉玉軒,點墨派孔彥缙、董聰,百花幫白芷、秦思君等盟派掌門或心腹之人,到密室內商讨軍機大事。只見密室放着一個五尺見方的沙盤,用沙土堆成一座座小山,中間有幾條羊腸小道,南面是個大盆地,正是關中-巴蜀一帶的地形圖。
秦天劍指沙盤,道:“據密探回報,魔教總壇近年移師天臺山,僞裝成佛門正宗,于巴蜀地區廣收教徒,擾亂邊民,大有吞并西南武林之勢。為發展羽翼、拱衛總壇,他們又在漢中、廣元兩地設立分壇。”孔彥缙沉吟道:“漢中、廣元,歷來是進入蜀地的重要節點,魔教勢力占據這兩個要地,野心不可謂不大啊。”秦天凜然道:“衍聖公所言甚是。古語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正是我要誓師出征,肅清武林,為朝廷分憂的緣由。”又指着沙盤道:“為徹底鏟除魔教,部隊須先後擊破這三個據點。要抵達漢中,有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駱谷道、子午道這五條道路。依諸位所見,盟軍應走哪條路最合适?”
董聰續道:“容董某禀知:祁山道,自秦州出發,翻越祁山,抵達漢中,道路平坦易行,是蜀相諸葛亮北伐曹魏所行之路;陳倉道,自陳倉出發,經大散關抵達漢中,是淮陰侯韓信攻取關中所行之路,曾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例;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是官府大驿道,當年唐玄宗入蜀避亂,就是取道褒斜;駱谷道,自長安出發,越駱水,入駱谷,抵達漢中,是長安入蜀最近也最險峻的路,如今荒廢不用;子午道,同樣從長安出發,穿越子午谷,抵達漢中,相傳是為楊貴妃運送荔枝所行之路。”
秦思君原不想參會,忽而聽到荔枝,來了精神,奇道:“董師哥,楊貴妃吃的荔枝,不是從嶺南運來的嗎?怎麽會取道巴蜀?”董聰笑道:“小師妹好見識!楊貴妃吃的荔枝,史家各有記載,有說是從嶺南運來,也有說是從她的家鄉巴蜀運來,又或兩者皆有。”秦思君沒吃過,又問:“這兩個地方的荔枝,哪裏的更好吃呢?”董聰笑道:“荔枝性喜溫熱,恐怕還是溫暖多雨的南國荔枝,口味更勝一籌,是以蘇東坡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秦思君未吃先甜,尋思:“待蕩平魔教以後,一定要跟着小姜,到他家鄉嘗嘗荔枝!”想到此節,更是笑靥如花,可惜她蒙上了面紗,衆人看不到她的情思。
秦天打斷道:“好啦好啦,正事要緊。且問各位英雄,對行軍一事,有何高見?”衆人一時不語。白芷道:“大家都在思考,就讓我來抛磚引玉。我雖為女子,也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祁山道雖然路遠,但平坦寬闊,适合運送糧草辎重,盟軍也可共同進退,共同殲敵。”劉玉軒不以為然,尋思:“婦人之見,待你走到那,黃花菜都涼了!”道:“此言差矣!盟主今日誓師出征,聲勢浩大,威震武林,風聲必定傳到魔教。倘若走祁山道,雖然穩健,卻費時日,待我們到達時,魔教已然做好準備。兵法有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依我所見,應該走最快的駱谷道,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劉喻皓、孔彥缙、董聰等人聽罷,都贊許地點點頭。
秦思君有點不服,道:“你沒聽見嗎?駱谷道是最險峻的路,要是大夥有個三長兩短,你來負責嗎?怎麽不走旁邊的褒斜道?”劉玉軒嗤笑道:“褒斜道是官道,沿途多有驿站,要是大搖大擺走這條路,魔教焉能不知?再說富貴險中求,不敢于冒險,怎能成就大事?你連這些都想不到,就別學人出主意了!”秦思君道:“你……”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衆人也知秦思君悔婚一事,心道兩人八字不合,都有些尴尬。秦天朗聲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劉掌門,你好福氣啊!”劉喻皓皮笑肉不笑道:“哪裏哪裏?秦少俠出道年餘,已名震武林,我羨慕你還來不及呢!”劉玉軒心道:“有什麽了不起的!”秦天道:“子恒,你有什麽看法?”秦子恒如夢初醒,道:“我……沒什麽看法。願聽盟主和各位掌門差遣。”劉玉軒輕蔑一笑,心道:“不過是應聲蟲罷了。”
秦天有些不悅,不形于色,道:“劉少俠言之有理,但三千人的盟軍,行進終究太慢,也不便于隐藏身份。秦某有個更大膽的計劃:兵分三路,兩路輕騎,一路辎重,扮作過路商隊。兩路騎兵各率三百人,抽調各派精銳,分別自陳倉道、駱谷道進軍,只帶二十日口糧,突襲漢中分壇。餘下二千四百人,劃歸辎重隊,走子午道運送糧草,可容後到。待攻下漢中,三軍會合,再整理部衆,進攻廣元,直取總壇。”董聰拍掌道:“盟主此計甚妙,兵分三路,千裏奔襲,既能分散風險,又能保持機動,給魔教一個下馬威!”三派掌門見秦天胸有成竹,也無異議,只道:“願聽盟主號令。”
秦天道:“好!衆人聽令:今命煙火派統率一路騎兵,由我統帥,先鋒張超,軍師董聰,自陳倉道進軍;枯木派率二路騎兵,統帥劉喻皓,先鋒薛強,軍師劉玉軒,自駱谷道進軍;百花幫統率辎重隊殿後,統帥白芷,自命軍師,自子午道進軍。三軍明日點兵,克日出發。至于孔掌門,請留守開封府,暫掌盟派事務,一旦朝廷過問,也可代為溝通。”衆人齊道:“是!”
軍機會終。衆人各自散去歇息。秦子恒來到姜樂康房前,輕敲房門。房門打開,江湖道出來道:“哦?是秦少俠,有什麽事嗎?”秦子恒道:“江師兄,夜深打擾。我想找小姜說幾句話,不知他此刻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