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劍閣對峙
第49章 劍閣對峙
群豪也聞到焦味,争相奔下山去,白芷、江湖道、文亮當先而行。姜樂康和秦思君互相攙扶,慢慢走在後頭。但見山道煙霧彌漫,熯天熾地,火勢早燒得大了。熱浪逼得衆人難以上前,最近的水源亦有數裏之遙,怎生救得這火?群豪唯有把離得稍近、尚未燒着的糧車拉到身前,救回些許糧草。這火足足燒了三個時辰,把大批糧草燒得一幹二淨,再無東西可燒,方才慢慢止歇。姜樂康眼睜睜看着大火,卻也無能為力,痛惜道:“這麽多糧食,得多少農戶、種多少莊稼才能長出來啊?那些人一把火就燒光了,真是太可惡了!”文亮也嘆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原來,這番子午道燒糧,正是穆重山設計的奇謀。他從細作處得知重要情報:秦天要兵分三路進軍,兩路騎兵各走陳倉道、駱谷道,人數雖少卻是各派精銳,一路辎重走子午道,人數雖衆卻多為無名之輩。兵法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白蓮教占有蜀道天險,奔襲之策可一難可再,秦天想連根拔起,非打持久戰不可,糧草補給十分要緊。穆重山深谙兵法之道,焉能不知此節?他是個心細的人,在教主範雄趕到廣元前,就搶時機派出十餘個得力部下,攜弓箭火器連夜趕到子午道埋伏,待盟軍一到,便放火燒糧。怎知半路殺出個姜樂康,将這十幾人盡數殺死,無一人能回教複命。但他們已然完成使命,燒掉了盟軍大批糧草。
大火過後,白芷命人清點死傷人數、辎重餘糧,報知武士死亡十二人,負傷三十五人,原本可供三千盟軍使用三個月的糧草,燒得只剩十之一二,可謂損失慘重。群豪面面相觑,士氣低迷。衆人怕還有伏兵偷襲,不敢久留,慌忙行軍。秦思君驚魂未定,緊攥住姜樂康的手,生怕他又要出手禦敵,遭遇不測,抛下自己而去。兩人走在隊伍最後,誰也不敢來打擾他們。其時已是寒冬,朔風吹得臉上生疼,秦思君的手卻感到陣陣暖意,似有一股充沛的內力,從姜樂康體內不斷湧出。
秦思君又驚又喜,奇道:“小姜,你的內力何時變得這麽強了?今天你突然出手,真是吓死我了!我好害怕,再也見不到你了!”姜樂康也很困惑,道:“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回事。自從那次在龍虎山棋會見過你以後,我便覺渾身充滿力氣,武功突飛猛進。在來神農架找你的路上,還打死了一只大蟲,被鄉親當成英雄款待,是以耽擱了時日。今天一看到敵人,我想都沒想就出手了。”秦思君先是心中一甜,以為他在哄自己高興,随即想起當天之事,感覺事有蹊跷,嬌嗔道:“大笨蛋!跟我有什麽關系?我記得當天你破了棋局後,太極門的人說有一份禮物給你,然後你被帶走了。我本想等你出來,結果等了一整晚也沒見你,只好跟哥哥先走。那份禮物是什麽?”
姜樂康也想了起來,道:“禮物确實是有的。那人把我帶去了一個山洞,說裏面有幾樣東西,只能挑一樣帶走。一旦拿起物事,就會觸動機關,降下斷龍石,不能再反悔了。我走了進去,看見洞裏有一箱黃金、一把刀、一本書……”秦思君聽得津津有味,道:“你挑了那本書嗎?”姜樂康道:“我本想挑那本書,送給義哥。可我再往裏走時,又碰上了一個老人,說了一番稀裏糊塗的話,說要把畢生功力傳授給我。”秦思君尋思:“原來這就是禮物!”驚喜道:“那人是誰?後來怎樣了?”姜樂康摸摸頭,道:“我已忘了他的名字,只記得他說自己活了兩百歲。我不知是真是假,就陪他坐了一陣,迷迷糊糊睡了過去。等我醒來時,他已不見了。我一看已是次日,匆匆忙忙沖出洞,去找我義哥,也顧不上拿禮物。出來見到了義哥,沒想到他竟說,我已在洞裏待了三天三夜,你也早就走了。”
秦思君大喜,道:“大笨蛋!你說的那位老人,已把他的畢生功力傳授給你了!不然你的武功怎會突飛猛進?”緊緊抱住他,欣慰道:“我就知道,像你這樣的傻瓜,一定會有好報的!你現在是一個大俠了!”姜樂康不敢相信,念叨道:“我已經是大俠了嗎?我需要殺很多人嗎?”秦思君察覺姜樂康的不安,從他懷裏鑽出,尋思:“小姜第一次出手,就殺了十幾個人,心裏害怕也是正常的。”勸慰道:“所謂大俠,就是要懲惡揚善,保境安民。你現在身負神功,就該做大俠要做的事,遇到壞人不留情面,遇到好人保護他們。我想這也是那位高人傳功于你,期望你能做到的事吧!”姜樂康若有所思,道:“可是好人壞人,實在難辨,像我這樣的腦袋,恐怕撓破了也分不明白。倘若錯殺無辜之人,或者壞人想要改過,我又該怎麽辦呢?”
秦思君沉吟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我聽聞武林中曾有種絕學,名叫‘鲲鵬奇功’,可把別人內力吸為己用,不必大開殺戒,就能把敵人武功化去,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廢人。”姜樂康喜道:“這武功好!要是我能學會,遇見難辨正邪的人,就能先把他武功化去,不讓他再幹壞事,再查探事情真相也不遲。”秦思君又道:“不過針無兩頭利,這武功也有個弊病。”姜樂康奇道:“是什麽弊病?”秦思君道:“倘若被吸者的內力,比運功者更高,內力就會反被吸走,反倒是自己變成廢人。交戰雙方不知敵我深淺,即便會用也不願輕易運用,是以江湖中久未出現。更何況……”姜樂康道:“更何況什麽?”秦思君道:“記載這等奇功的典籍,不知會在何處。我想要到少林寺的藏經閣、點墨派的奎文閣,甚至是紫禁城的文淵閣,才有可能找到了。”姜樂康嘆了口氣,道:“奎文閣先前發生一場大火,燒毀衆多典籍,恐怕也找不到了。”又道:“不過有你在我身邊,再難分辨的事,肯定也有辦法的!”秦思君心中一甜,俏皮道:“這就叫男女搭配,大俠不累!”兩人相互扶持,緩緩前行,步履不快,卻很堅定。
衆人走出子午道,往漢水大營而去。不少武功低微之輩,原想看個熱鬧、混口飯吃,才跟去開封誓師,如今眼見糧草損失大半,魔教拼死抵抗,實有性命之虞,是以一出狹路,來到平原,就趁機開溜。原本號稱三千人馬的盟軍,走得只剩一半。經此一役,姜樂康的名聲在江湖中悄然傳開。
秦天在漢水駐紮十來天,終于等來辎重補給,人馬、糧草卻折損大半。白芷慌忙拜見秦天,見到劉喻皓、董聰、秦子恒、劉玉軒等人,報知子午道遇襲之事。秦天心中大驚,一個閃電般的念頭劃過腦海:“有內奸!”雖說盟軍號稱有三千人馬,但只有參加過軍機密會的十個人,才見過沙盤地圖,知道行軍安排,其餘武人不過是聽令而動,不知方略,更遑論遠在千裏的魔教妖人。若非有內奸通敵背叛,洩露軍情,魔教如何能事先埋伏,燒毀糧草?但他畢竟是一代宗師,喜怒不形于色,只道:“我等仁義之師,替□□道,勢在必勝。糧草之事,請勿再提,我自有辦法解決,諸君統領部下,奮勇殺敵便是!”盟軍旋即出發,輕騎在前,辎重在中,步兵在後,直奔廣元而去。秦天多留心眼,暗中觀察究竟誰是內奸。
臘月十五,盟軍到達廣元,先遣斥候報知白蓮教已将教壇移師劍閣,據險而守。秦天令旗一揮,率軍于劍閣紮下營帳,綿延數裏,煙火營居左,枯木營居右,群豪大營居中,百花女營和糧倉居後,與白蓮教隔山對峙。是日陰雲蔽日,飛沙走石,秦天親率數百精銳,手提栾金剛人頭,來到劍門關前,橫劍躍馬,高聲叫陣道:“範教主,你的部下在我手裏。出來與我等決一死戰,做個了斷吧!”揚手把人頭扔在地上,骨溜溜地滾了幾圈。群豪見狀一陣嬉笑。卻聽關內一片死寂,只聞風吹葉響,恍似空無一人。劉玉軒等不耐煩,叫罵道:“縮頭烏龜,無膽匪類,有種出來!”縱馬靠近關樓。群豪見無異樣,争先奮勇上前,一時百人沖鋒,似要踏平劍門。
說時遲那時快,忽見臺階突然塌陷,戰馬發出驚叫,掉進陷馬坑中。劉玉軒被重重摔了出來,又被坑中的鐵蒺藜刺傷,屁股流血不止。不少武士也着了此道,陷進坑中。又聽關樓殺聲震天,數百弓箭手立直身子,挽弓搭箭。範雄立于正中,發令道:“放!”頃刻箭如雨下,遮天蔽日。劉玉軒大驚,縮在馬肚下躲避,那戰馬中了數箭,一時未死,四蹄亂踢,教他吃了不少苦頭。
秦天心道不妙:“劉玉軒是枯木少主,他要是死了,可不好交代。”發令道:“後軍盾牌護身,救援前軍!”姜樂康、江湖道等後軍聽令而動,上前救人。江湖道舉盾護身,姜樂康從坑中拉起劉玉軒。劉玉軒看見竟是姜樂康來救他,露出十分古怪的神色,想說一聲“謝謝”,終究沒說出口。姜樂康沒想放在心上,把他背在身上,趕緊奔回營帳。箭雨并不止歇,射得盟軍難進半步。秦天見劉玉軒被救起,也顧不得更多沒救的人,即道:“鳴金!”煙火門人聽到內力傳來的聲音,在後方敲響銅钲,尖銳的銅聲響徹劍閣,盟軍慌忙撤退。白芷、秦思君、文亮早在營內備好醫藥,急救負傷武人。
盟軍首戰告負,損兵折将,銳氣大挫。此後三五天,秦天多次率小股輕騎刺探敵情,趁機偷襲,卻見關樓有數十教徒晝夜值守,一覺異動,當即放箭,報知山寨,随時支援,教他難知虛實。秦天無計可施,密會軍師問計。董聰獻計道:“軍中有枯木工匠,可召集他們,把糧車改裝成投石車,飛石攻擊關樓。”秦天聞言大喜,急召枯木門人,連夜改制十來臺投石車,架在對山高地,以草木遮蔽隐藏,正對關樓了望臺。
是日風和日麗,關樓教徒循例換防,忽見群豪拽動投石車,炮石飛空,從天而降。教徒躲避不及,腦漿迸裂,血肉橫飛,死傷數十。秦天次戰報捷,挽回些許顏面。白蓮教連夜修築工事,為了望臺加蓋頂棚,抵禦飛石襲擊,投石車再無用武之地。大多數人也對魔教實力心有忌憚,不願再次強攻,枉送性命。秦天雖為武林盟主,畢竟是各派同道推舉,很難強令衆人出戰,一旦失掉人心,反被群豪吞噬,唯有暫且休戰,再思破關良策。
又過三五天,秦天正與軍師董聰議事,商讨如何調動群豪,再次發動總攻,畢其功于一役。秦天問道:“營中尚有多少糧草?”董聰道:“禀盟主,只夠吃五天了。”秦天道:“現在由誰掌管分糧之事?”董聰道:“在下提拔了一個人,名叫文亮,由他掌管分糧之事。”秦天眉頭一蹙,道:“他是誰?為何用他?”董聰道:“他是一個游醫,得知盟主要讨伐魔教,特來相助,幹回自己本行。我見他為人公正,又非盟派之人,就讓他兼管分糧,以此服衆。”秦天沉吟道:“糧食不足,戰意不夠,該如何是好?”
忽聽營外喧嘩聲起,煙火門人報道:“禀盟主,魔教教主範雄前來叫陣,要與盟主獨鬥,決一生死。”秦天喜道:“天助我也!我正要尋他,他倒送上門來!”手執歸心劍,步出中軍帳,飛身上馬,直奔營前。卻見那範雄,身跨雪白良駒,手執九節藤鞭,不帶一人随行,舍棄關樓天險,就敢前來叫戰。群豪見他如此膽豪,無不又敬又畏。秦氏兄妹、姜樂康、江湖道、文亮等站在衆人之中,緊張地注視這一切。
只聽範雄道:“秦天,你這天理不容的狗賊,自封狗屁盟主,非要步步相逼,殺我教使,辱我教壇,沾滿我白蓮聖教鮮血。此仇不報,枉為人也!有種就與我單打獨鬥,決一生死!以多欺少,以勢壓人,算什麽英雄好漢?”秦天朗聲大笑,道:“自古正邪不兩立。秦某籌謀多年,殚精竭慮,只為親手鏟除魔教,還天下一分清平。如今範教主主動上門,秦某豈有拒絕之理?”秦天自負身懷絕技,有心除惡揚威,激發群豪戰意,徹底誅滅白蓮,達到聲望頂峰,再當武林盟主。他殺了栾金剛後,已報殺妻大仇,眼下所想的,只剩這號令群豪的權力和快感。範雄嗤之以鼻,道:“廢話少說,進招吧!”揮鞭拍馬上前。秦天不敢怠慢,執劍也來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