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鏡中孽緣

“朕看過下面遞上來的折子。”

北京城地界發生了這種案情,做皇帝的就算不過問,也是知道基本的情況的。

“朕記得,這個案子三天之內就告破了。”

朱見深笑道。

雖然是一個案件,但涉及到了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和順天府兩個衙門。

那個錦衣衛那邊,袁彬遞上的奏折裏,對主導辦案的楊休羨和萬達二人,尤其是萬達,那那是好一頓的贊揚,說的他仿佛是包青天再世一般。

對比之下,順天府尹那邊上的奏折就顯的寡淡多了。只是簡單陳述了一下案情而已。

兩個奏折同一天呈上來,朱見深同時看了之後,将他們放在一起一對比,就看出了京中大臣們對于萬達,和對萬達身後所謂“勢力”的态度了。

袁彬已經接受了萬達被嵌入北鎮撫司,并且參與辦案的事實。這位前朝老臣,還身段柔軟地向皇帝推薦了那個叫做楊休羨的年輕試千戶。言語中多次提及萬千戶對楊千戶也是非常欣賞的。

順天府則公事公辦,甚至可能對于外戚勢力的加入有些不屑。不過也不會特意顯露,幹脆輕輕帶過。

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年輕的皇帝很滿意。

望向他小郎舅的眼光愈發和藹。

“真的麽?弟弟真是能幹。”

萬貞兒聽說了,也是與有榮焉,歡喜得不行。

“哪裏哪裏,我只是坐在窗邊,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所以得到了些啓發。”

Advertisement

萬達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耳朵尖都紅了。

那天他在那個位子上,看到了一個佳人。

一位身着粉色衣服,二八出頭的俏佳人,出現在斜對街下方的一扇小窗的菱花鏡裏。

萬達大大的眼睛和俏佳人秀麗的眉眼,在鏡子中交彙。

下一刻,菱花鏡被人罩上了一塊紅布,一只帶着銀色手環的素手探出,将撐着窗戶的竹竿收回了屋內,窗戶被徹底關上。

萬達舉起筷子,微微一笑。

好一個不下繡樓的小姐,好一個連臨街的窗戶都不會随便打開的嚴謹閨風。

回北鎮撫司衙門的路上,別人錦衣衛們要麽騎馬,要麽步行,各個都是猿背蜂腰,氣勢凜然。

只有萬達,既沒穿制服,也沒佩刀,坐在小毛驢的背上,慢悠悠地跟着前面的隊伍走。

面無表情的高會一手牽着驢。

“高會,我給你唱首歌!”

萬達清了清喉嚨,“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都不騎……”

“嗓音”之優美,讓四周的同僚們頓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大人歇歇吧,太難聽了。”

“真是不懂欣賞。”

楊休羨坐在一匹黑色的駿馬上,和鄧翔并辔而行。日上正中,他回頭看了看跟在後頭的萬達,覺得他現在又不像貓了。

像個成婚不久,騎驢回娘家的鄉下小媳婦。

就是前面牽驢的高會有點礙眼。

“萬千戶,可是不會騎馬?”

楊休羨起了逗弄的心思,驅馬轉身來到他的身側。

“我可是從小在霸州軍營裏長大的,你說我會不會騎馬。”

萬達擡起頭,迎着陽光說道。

秋天的陽光照在他白淨的臉上,從楊休羨的角度看過去,都能看到少年人臉上絨絨的白毛。

果然還是像貓的,臉上肉嘟嘟的,像只大橘貓。

楊休羨家裏就有一只大橘貓,叫做“金絲虎”。又肥又大,虎頭虎腦,平日裏最得他的喜愛,喂得魚兒都比別的貓要多些。

“那怎麽大人不騎馬呢?”

以新樂伯府的財力,養個八、九匹馬都不在話下吧。

據說宮裏的那位娘娘就喜歡騎馬。

皇城的西北角有內校場,東北角有禦馬監和毗鄰的裏草欄廠,娘娘時不時會帶上宮女們策馬奔騰。

倒是皇帝陛下,因為自小身體不好,對于習武一事無甚興趣,反而更加喜歡書畫彈琴。

“楊千戶,你騎過驢麽?”

萬達說着,俯身摸了摸小黑驢的脖子,後者溫馴地搖了搖腦袋。

“啊?”

楊休羨一時語塞。

“這……倒是不曾騎過。”

他家是世襲錦衣衛,從小跟着叔父在校場習武,幾乎是剛學會走路就學會了騎馬,何曾騎過驢子。

正确地說,楊家根本沒有驢子!

“我騎驢,是因為騎驢很舒服。”

萬達一本正經地答道,“這跟我會不會騎馬是兩件事。你不能因為我騎驢,就覺得我顯然不會騎馬。”

楊休羨挑起一側的眉毛,覺得他話裏有話。

“所以,不下樓和與世隔絕,是兩碼事。你明白麽?”

————————————————

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審案子的萬達,在衆人的簇擁下走進審訊廳,看到的就是非常愁雲慘淡的一幕。

京城裏的人誰不知道,進了北鎮撫司衙門就等于進了鬼門關。別管你是窮是富,是高官還是富商,錦衣衛的一套大刑走下來,首先去掉半條命。

剩下的半條命,根據能夠吐出多少有用的情報,以及家中能付得起多少贖金來判斷。

因此這些跪在堂下等着問話的人,無不哭喪着一張臉,膽子小的甚至已經忍不住哭了出來。

在場所有人官員中,萬達的職位最高,自然坐在主審管的座位上。

楊休羨和鄧翔分別坐在左右兩側。

萬達在進門之前,就跟兩人打了招呼。

一會兒不管在堂上發生什麽,他們都別管他,讓他發揮發揮。

正中了楊休羨的下懷。

來之前,袁大人就已經私下裏對他吩咐過,萬達想怎麽審就怎麽審,由着他去。

如今雖然堂上只有他們三個主審官,但是這審訊廳外頭,乃至皇城的裏頭,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着,想看這案子在萬達的手上該怎麽了結。

為了防止互相串供,之前校尉和典吏們已經單獨對他們所有人都做了一次審訊。萬達一邊聽着堂下人的供詞,一邊翻看着先前的記錄。

這裏所有的人都表示當晚沒有見過那個死去的“癞子頭”。

除了門口的兩個打手是江湖人士出身,之前在街巷中見過那個無賴,聽過他的名頭外。其餘的客人都壓根不認識這人。

萬達看着下面這些高矮胖瘦不等的男人們,将其中老的,醜的,還有年紀特別小的都讓校尉帶了出去,只留下三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各個相貌清秀,舉止風流。

“帥哥,咱們見過。”

萬達走到其中長得最為英俊的男子前,眯着眼睛笑道。

楊休羨只覺得太陽穴一跳。

“‘帥哥’……是何意?”

這年輕的公子不解地看着萬達,表示他完全沒有印象。

“五天前,臨水居的茅廁發生了一個案子,你當時也在樓上吃飯……就在三樓。那天你手裏握着一杆笛子……啊,就是這杆!”

當天萬達坐在茶攤上的時候,朝樓上瞄過一眼。當時這個公子趴在三樓的欄杆邊,也好奇地往下看熱鬧,正好被萬達看到。

基于他是一個基佬,對于長得好看的小哥哥都會略微上心一點,所以對他有點印象。

根據記錄,這位姓鄭的公子,自從兩個月前開始,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上臨水居消費。

并且包下了三樓臨湖最好的那張桌子,每次都會從中午一直喝到晚上。

什剎海的景色再美,同一個角度三個月看下來,不煩死也要膩死了。

偏偏這位公子樂此不疲。

最關鍵的是,他是個來京應考的舉子。眼看明年三月就要大比了,如今都将近十一月,他非但不找個地方發奮讀書,還天天泡在酒樓裏,那就很有意思了。

“鄭公子,你知道喬家絨線鋪麽?”

萬達決定單刀直入。

公子臉色大變。

楊休羨定睛看着堂下的萬達,勾起嘴角。

————————————————

很快,喬家絨線鋪的喬氏全家,包括喬小姐的丫頭翠珠,都被帶到了錦衣衛衙門。

同時被帶來的還有“癞子頭”的母親,賴大娘。

普通男子進了這閻羅殿似得衙門都忍不住發抖,更不要提這些女眷們了。

喬家的那位小姐,用布裙裹着頭面,瘦弱的肩膀不住地發抖。

在見到賴大娘出現的那一刻,小姐幹脆暈倒在地,露出布裙下的俏臉,和身上穿的粉紅色衣衫。

“殺人兇手就是她!”

萬達指着倒在地上的喬小姐,說道。

“不可能!”

和喬氏夫婦一起慌亂叫出聲的,還有鄭公子。

“當然了,她一個人是殺不了的。正确地說,是你們兩個一起殺的。”

萬達走到翠竹丫頭身邊,一把拉起她的手臂。

這丫頭的右手手腕上,帶着一只銀色的手環,正是關窗的那一只手。

“她們兩個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姑娘家,怎麽可能殺人。殺得還是個正值壯年的男子。”

喬掌櫃喊冤。

“殺人不一定要出門的。被害人很可能是自己送上門尋死的。”

萬達搖了搖腦袋,走到一臉慘白的賴大娘面前,低聲問道,“老媽媽,你處心積慮害死了你的兒子,知道麽?”

————————————————

“這是怎麽回事,我都聽糊塗了。”

萬貴妃理了理頭緒,還是沒有明白。

“那位喬小姐住的繡樓,有前後三扇窗戶。一扇對着街面,一扇對着酒樓下的空地,一扇對着海子。”

萬達解釋道,“喬家的絨線鋪其實斜對着臨水居。從臨水居三樓最外頭的座位斜看過去,能看到喬家二樓的一角。”

萬達伸出手掌比劃了一下,“也就是比巴掌大一點的一角吧。”

“所以你在鏡子裏,看到的那雙眼睛,是喬家小姐的眼睛?啊……我明白了,喬家父母雖然不允許女兒打開臨街的兩扇窗戶,怕女兒看多了行人野了心。但是對着湖的那一扇窗,還是可以開着的。”

菱花鏡擱在化妝盒上,正好是個斜角,對着三樓斜上方臨水居最外頭的雅座。

“鄭公子是位風流公子,擅長吹笛。幾個月前來到京師,就和一群同為舉子的友人,相聚在臨水居的三樓,迎風弄笛,吟詩作對。當時風光正好,小姐也背對着酒樓,一邊梳妝,一邊眺望着湖面。”

說到這裏,萬達也是啧啧稱奇。

“坐在三樓最外頭的鄭公子,就從菱花鏡裏見到了小姐。兩人在鏡子裏眉來眼去,一見鐘情了。”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真可怕,為了談戀愛,什麽事情都做得出。

哪怕兩人都沒有面對面,就在鏡子裏也能談起來。

“但是這個和‘癞子頭’的死又有什麽關系?最多只是年輕男女的一段眉眼風流而已。畢竟喬小姐門都不能出啊。”

萬貞兒疑惑道。

“這就是‘癞子頭’的老娘做下的冤孽了。”

萬達嘆了一聲,“我看過順天府的記錄,這個賣花的賴大娘可不是什麽老實的大媽。借着賣花的由頭,走街串巷,深入後宅,名為賣花,其實是個‘馬泊六’。”

簡單地說吧,這位就是明代的“王婆”——不是賣瓜的王婆,是給西門慶和潘金蓮穿針引線的那種。

“‘癞子頭’這麽多年進進出出順天府,每次的贖銅都要十幾兩。王婆疼愛兒子,舍不得兒子在牢內受苦,回回都很快就将贖銅交往府衙。她一個賣花的老婆子,哪裏來的那麽多錢。”

贖銅是古代司法中的特有産物。簡單地說就是可以通過交付罰金的方式來免去部分罪責。

當然了,殺人、放火、造反這種重罪不在可以贖取的範圍內。

就這麽點時間裏,萬達已經托人調來了順天府的刑案記錄了——對!就是那個吃人嘴短的邱子晉送來的。

這家夥中午準時來蹭飯的時候,聽說萬達頭回審案,很主動地跑來問問要幫忙麽——代價是晚點尋個機會,吃一頓他親手做的全羊宴。

錦衣衛當然也能調取刑部或者順天府的卷宗,但是一來二去走程序至少也要半天,萬達可不是那種拖泥帶水的人,就答應了邱子晉的要求。

邱學霸雖然是個吃貨,但是幹活效率卻高的驚人,不到一個時辰就将所有有關“癞子頭”的案件整理了出來,交給了萬達。

“全羊宴哦,別忘記了。”

回刑部之前,小邱同學再三囑咐道。

賴大娘雖然不是《水浒傳》裏的王婆,不過幹的事情也差不多。

這多情的公子,遇上了同樣多情的小姐,卻只能在鏡子裏見個虛影,如何能解相思之渴?

鄭公子不是本地人,在多方打聽之下,就聽說了南城的賴大娘,專門給人“穿針引線”,“成就姻緣”。

就拿了二十兩銀子,和自己貼身的一條汗巾子,求賴大娘幫忙他和喬小姐的“美事”。

那賴大娘見了真金白銀,哪有輕易放過的道理。

就接着賣花為借口,來到了喬家後院,走到了喬小姐的閨房內。

幾經撺掇後,賴大娘将鄭公子的汗巾交到了喬小姐手中。又哄的喬小姐褪下了頭上的一只珠花,作為信物,轉頭交給了鄭公子。

萬達朝一旁站着的力士使了個眼色。

兩個大漢走到鄭公子身邊,兩三下就從他懷裏搜到了一只精巧的珠花。

“你!你這個敗壞門風的賤人!”

喬掌櫃聽得氣急敗壞,一巴掌将剛悠悠轉醒的女兒又扇暈了過去。

無媒茍合,私定終身,對于明朝的婦女來說可是敗壞閨名的大罪。

更不提這個喬掌櫃,歷來都标榜自己“閨風嚴謹”了。

“大人,說到底,都是這鄭公子和賴婆子,欺騙我閨女年幼無知。她也是受害者,怎麽可以說人是她殺的呢?”

還是喬夫人腦子靈活,抱着女兒喊起冤來。

私定終身說起來再難聽,和殺人重罪比起來算得了什麽?

“他們何止是私定終身……”

萬達搖搖頭。

“千戶大人,我們已經去喬家絨線鋪二樓搜過了。這是從箱子裏搜出來的男人汗巾,還有這跟用拆了舊被單結成的布條。”

說話間,兩個校尉走進堂內,呈上将一塊天青色的汗巾子。又将長約一張的一條粗布條放在堂上。

喬掌櫃絕望地閉上眼。

“另外我們查過了房間對着酒樓空地那邊的窗戶。開合輕松,可見是經常打開關閉的。我們還檢查了窗戶的外沿,發現在外面的欄杆上,有好幾道手指痕。”

說到這裏,丫鬟翠珠“噗通”一下匍匐在地,主動求饒。

原來賴大娘不止給這對小鴛鴦交換了定情信物,還個他們出了主意,教他們如何避開父母相會。

鄭公子每次想要和小姐約會的時候,都會帶着一杆竹笛來到酒樓。只要聽到公子的笛聲,小姐就會打開臨湖的窗子,在鏡子中與鄭公子先眉眼一番。

如果當日喬掌櫃外出,或是家中看管不嚴,喬小姐就會對着鏡子揮一揮她的繡帕。

當夜,鄭公子就會來到臨水居後院的那塊空地。

空地上原來靠牆堆着很多雜物,鄭公子只要搭上兩個箱子,就能勾到喬家二樓的窗戶欄杆。

到時候喬小姐和丫鬟兩人稍微搭一把力,就能将并不是很壯的鄭公子拉上去。

窗戶一關,成其好事。

第二天一早,趁着喬家夫妻還沒起床的時候,鄭公子再沿着牆邊雜物跳下去,就能順利離開。

這三個多月裏,這對小鴛鴦就是這樣“暗度陳倉”,隔三差五地約會,硬是瞞過了所有人。

作為回報,鄭公子又前前後後給了賴大娘将近一百兩銀子,還給丫鬟翠珠買了不少首飾,以作為回報。

現在帶在翠珠手腕上的銀色絞絲手環,就是這位鄭公子送的。

但是,進了十月後,這不萬達的親親姐夫朱見深又要冊封新皇後了麽。

為了準備封後大典,整個京城都被打掃的煥然一新。

錦衣衛勘察市容環境的時候,把酒店後院這個“衛生死角”給取締了。

這樣就很尴尬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