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紅樓之賢妻難為/我和黛玉做閨蜜》作者:山村漠漠
文案:
原來,紅樓夢裏不止有銜玉而生的賈寶玉,還有一個銜金龍而生的皇子。
皇子外表高冷,內心悶騷,寵妻無底線。
被打包娶進門的林憶昔,從此走上了從侯門嫡女到王妃、皇後的晉升之路。
當林黛玉有一個穿越而來且身份高貴的閨蜜,還會悲劇嗎?
內容标簽: 紅樓夢 穿越時空 宮鬥 甜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林憶昔,徒祺宇,林黛玉, ┃ 配角:林致遠,林如海,林钰,紅樓衆 ┃ 其它:紅樓夢,四大名著,寵文,穿越
☆、一夢千年
作為堅定的無神論者,林憶昔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穿越。
時針滴滴答答的走着,又是淩晨三點。
盯着電腦屏幕上已完成的策劃案,林憶昔揉揉疼得發脹的太陽穴,活動活動因久坐而僵硬如鐵塊的脖子,臉都沒洗,便倒在床上睡死過去。
再醒來,已經身處古代,成了安平侯府的嫡出大小姐。
睡一覺能穿越時空?
又不是死了?
你說邪門不邪門?
穿來三天,陸陸續續接收“原身”許多記憶,林憶昔才知道自己來到的并非歷史所載的某個朝代,而是清代大文豪曹雪芹曹公所著《紅樓夢》世界中。《紅樓夢》一書中沒有記載國號,這裏的國號卻是“大秦”。
對于紅樓夢,國人歷來推崇之至,許多人為之癡為之狂。
進而,演化出專門的學說。
從第一版紅樓夢電視劇播出,林憶昔的媽媽就成了忠實的紅樓粉,不遺餘力地收集各種版本的《紅樓夢》及其揭秘、解析、研究等。許多年過去,都夠開一個小型圖書館了。
從小到大,林憶昔不知被洗腦了多少遍,漸漸被老媽同化成一個黛玉粉。
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來到紅樓世界。
這一世,她還叫林憶昔,父親林致遠,爵位安平侯,現在戶部任職,母親崔氏,出身名門,乃父親原配妻子。崔氏生有二子一女,女兒就是身體原主了,原主今年13歲,上頭有兩個嫡親哥哥,下頭還有一個庶妹一個庶弟。林家侯府的爵位源于林憶昔已故的祖父林清。林清祖上雖也是詩書之家,傳至他這一代,已經沒落,好在他智商夠高,情商也夠高,自學成材,且創立功勳,封妻蔭子。
其為人,不入俗流。
別的士子都在看四書五經、學八股策問的時候,林清自個兒在家研究兵法謀略;別的讀書人一步步從童生秀才逐級考試的時候,林清偏偏學習古人,寫了拜谒帖挨個兒往皇子王孫家裏投。
別人都笑他異想天開,直到當今太上皇,昔日的四皇子把他請入府中,委以重任。
林清智能高超,很快成為四皇子的肱骨之臣。
後來,四皇子擺脫頹勢,榮登九五,林清是切切實實出了不少力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繼位皇子帶着一個團隊前進,後來林清封侯、官職顯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據原主的記憶,當年祖父病重之時,皇帝親來探視,握着祖父的手,淚流滿面,直言:“沒有卿,就沒有朕的今日!”依大秦律,祖父死後,父親該降等襲爵,皇帝感念舊臣功勳,特下敕旨,不予降等。
如今祖父已去,祖母還在。
原主的父親,以後也就是她林憶昔的父親了,是嫡長子,襲了安平侯爵。
除大房之外,還有兩房。
二老爺林致然,也是嫡出,如今随老太太住在玉磬堂。
三老爺林致風乃是庶出,老侯爺一去,老太太就在安平侯府西邊劃了一塊地,蓋了一個三進的院子,另其單過,平日與府裏不怎麽來往。
現在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林憶昔皺皺眉頭。
自己好像,似乎,可能,一定,不怎麽得老太太喜歡。
原主之所以丢了小命兒,就是老太太害的。
古人講究晨昏定省,前幾日原主去給老太太請安,正好二房嫡女,堂妹林憶蓉在炕上和老太天玩,非拉原主留下。留下就留下吧,偏那堂妹還沒事找事,說花園子裏的紅梅開的正好,非要折幾枝回來插瓶。當時外面正下着鵝毛大雪,天寒地凍,老太太怎麽舍得自己的心肝子去,就說讓丫頭去,林憶蓉不聽,還反駁說丫頭天生命格低賤,恐侮了梅花的聖潔。老太太就理所應當的說,讓你姐姐幫你。
原主也是個實誠人兒,到花園子一看,堂妹說的那幾枝梅花是花院子裏長得最高最難掐,而且,地上還賊滑賊滑的,不說馬上打道回去或是讓身強體壯的小厮掐了送來,愣是自個兒爬上梯子去摘,結果,梯子一滑,就摔暈過去了。
據丫鬟說,當時場面十分慘烈,血流滿地。
據說,摔倒的地下埋着老侯爺用過的筆筒,大姑娘能撿回條小命是老侯爺保佑。
如今,那筆筒被挖了出來,就放在林憶昔房裏。
你說,
林憶蓉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故意的???
好吧,要沒這事,還真便宜不了自己。
這幾天林憶昔還是一直暈暈乎乎的,崔夫人便囑咐她好好在屋裏休息,不要出門。林憶昔樂得如此,一方面趁此機會好好吸收原主的記憶,另一方面也觀察觀察身邊的丫頭,別有什麽心內藏奸的。古代大家族家裏的小姐姑娘們,都是千嬌百寵,事事由丫鬟代勞,飲食起居,一應如此。尤其是貼身的丫鬟,一定得跟自己一心一意才行。
大丫頭慧香、菱香,皆是細心體貼,頗識大體,且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她二人是原主母親親自撥到女兒身邊伺候的,果然極好。二等丫頭四個,梅紅、秋月、紫春、采蓮,剛開始看着都還乖巧伶俐,後來越看采蓮越不對勁兒。那丫頭時不時就往姑娘屋裏鑽也就算了,頂多算她護主心切,失了體統。可有兩次還隔着窗子往裏瞧,被歪在床上養神的林憶昔捉個正着。
看來這丫頭必有古怪,以後得防備。
老太太免了林憶昔一個月的晨昏定省,期間派人來問過幾次,送了幾盒點心吃食,無非是山藥糕、桂花糕、菱粉糕之類。
林憶昔一口都沒嘗,全喂了院子裏的貓。
一則,不是真心的她不稀罕。
二則,便是原主在,也一定不會領殺人兇手的情。
“大姑娘,太太屋裏傳飯,讓您去呢。”慧香走進來,滿臉帶笑。
林憶昔正逗弄着金絲籠裏的一只鹦鹉,讓它學一句古詩,可教來教去總是學得不像樣,幾個丫鬟笑作一團,聞言起身。
菱香已找了一件大紅猩猩氈給林憶昔披上。
外面還在飄雪,在熏籠上烘得暖烘烘的鬥篷往身上一披,頓時暖到心底,林憶昔結果丫頭遞來的手爐,回頭對衆人說:“你們也都找出厚衣裳穿上,外面冷,別凍着。”
剛進崔氏的正院,便有幾個花枝招展的袅娜女子迎了出來,有的打簾子,有的幫林憶昔脫鬥篷,還有的只在一邊賠笑,十分殷勤。這幾人林憶昔有的見過,有的沒見過,都是父親的妾室。
古人還真是妻妾成群呢。
據林憶昔這些日子的觀察,林致遠與崔氏也算是伉俪情深,十分恩愛和諧,仍不能脫俗。
崔夫人招呼林憶昔過去,摟在懷裏撫慰了一番,才令其在身邊坐了。滿屋的人,都按位置規規矩矩的站着。
林憶昔忍不住暗嘆一聲:
古代還真是規矩森嚴。
“母親,哥哥們今兒不跟我們一塊吃飯麽?”
“別管他們,不知哪風瘋去了!今兒就我們娘兒倆!”崔夫人仍是帶笑。
林憶昔暗暗翻個白眼,母親,您把這滿屋子的人當空氣嗎?
“妹妹呢,也不來?”差點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庶妹呢。
庶弟在學堂,一個月頂多回來一兩次。
“大姑娘,三姑娘給老太太請安,還沒回來呢。”說話的是庶妹的生母,蔡姨娘。
不必說,定是在老太太那吃了 。
安平侯府一共五位姑娘,林憶昔是大姑娘,林憶蓉是二姑娘,三姑娘是大房庶出,四姑娘是二房庶出,五姑娘乃三房嫡出。五姑娘随父親在府外另過,來侯府的次數不多,便在原主的記憶中也沒有很深的印象,只是小小的一團,畏畏縮縮的樣子。
崔夫人微微看了蔡姨娘一眼,吓得後者忙噤聲,退在後面侍立,頭也不敢擡。
崔夫人這才輕咳一聲,給身邊的丫鬟使個眼色,那丫鬟出去,不多時又進來,身後跟着十幾個端着大紅漆盒的丫鬟。
過了這麽久,林憶昔還是不習慣吃飯的時候一大堆人伺候。崔夫人見她吃的少,還當是胃口不好,飯後留她在自己屋裏,命丫頭另做了精致的吃食送來。
林憶昔本來就沒吃飽,加上崔夫人小廚房精心制作的美食,好看又美味,很對口味,倒吃了不少。崔夫人一高興,又摟了女兒,摒退丫鬟,在炕上閑聊,女兒跟前兒,沒了顧忌,也就不需僞裝,不免聊着聊着便放松了,連許多平日不敢說的話也出了口。
“昔兒,以後你少往玉磬堂去,老太太不喜歡你父親,連帶着你也入不了她的眼,白招惹擠兌!”
林憶昔迷迷糊糊的都快睡着了,聽了這話,猛地一掙,整個人清醒了。
崔夫人也吓一跳,只當她還後怕之前的事,便撫着她的臉,說:“兒啊,別怕,有娘在,斷不許別人再欺負你!”
林憶昔趁機問:“娘,老太太為什麽不喜歡父親?”
崔夫人沉吟半晌,嘆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你不小了,也該知道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菌的新文已經發出,還是紅樓文,林黛玉的,名字叫《紅樓之黛玉養了一只貓》。
網頁版:
手機版:
APP鏈接不會整,麻煩APP的小天使們點進作者專欄看吧
有一天,林黛玉撿到一只小奶貓,小貓不僅萌化人心,還給她帶來了種種好運。如果父親沒有死,如果黛玉有了真心疼她愛她寵她之人,她的人生還會是個悲劇嗎?
另外,
存稿文求預收:紅樓之黛玉到處打醬油,預計八月中旬開文,歡迎支持。
更多文文,請點進作者專欄食用。
芒芒人海中遇到能點開這篇文文的你們,是我的榮幸,謝謝大家~
——永遠愛你們的漠漠
(最後弱弱說一句,作者碼字實在不易,請大家支持正版,謝謝!)
☆、再生事端
“當年,老侯爺四處投奔無門,又不屑走科舉仕途之道,以致潦倒度日,為鄉人恥笑。人人都道他眼高于頂,癡心妄想,一口想吃個胖子,殊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太大,最後只能噎死自己。獨一個小鄉紳慧眼識英豪,把女兒嫁與他,這才有後來我們這一家子。”
“那鄉紳小姐就是老太太?”林憶昔眨巴着眼,心中卻已确定。
崔夫人點點頭,把往事娓娓道來。
“當年老太太跟着老侯爺也是吃了不少苦的,他們是患難夫妻,感情自不比尋常。”
這點,林憶昔深以為然。
人在困頓時處出來的感情,自然深厚些。
“老侯爺還未發跡時,便和老太太有了你父親、你二叔父和你姑媽。他原是不想納妾的,無奈聖上聽說堂堂侯爺,家裏只有一個糟糠之妻,心中不忍,便賜了兩個宮女給你祖父做妾室。既蒙聖恩,老侯爺便不好推辭。此二人,一個姓李,一個姓劉,皆是花容月貌,一般女子所不能及的。劉姨娘自以為是聖上欽賜,頗為自得,有時連老太太都不放在眼裏,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變着法兒的為難下人。老侯爺說過她幾次,她面兒上答應得好,回頭還是老樣子,老太太也無可奈何。”
“那便由着劉姨娘胡鬧嗎?”
以老太太的性子,恐怕不會甘心讓一個姨娘騎到自己頭上。姓劉的是不是腦子有坑啊,這簡直是花樣作死!
果然,接下來,崔夫人道:“可惜啊,劉姨娘命不長,不出一年便去了。李姨娘倒是安分守己,對下人也和藹,上上下下都說她的好,來了一年多,就有了你三叔叔。”
林憶昔暗道,她這麽折騰,不死才怪!!
老太太的手段她又不是沒見過,原主就中過招。
老太太疼小兒子、小女兒,侯府上下都明明白白看在眼裏。
人嘛,心都是偏的,連百姓家庭的父母都是疼小兒子的多,尚可理解。但老太太對庶子都比對自己腸子裏爬出來的大兒子好,就讓人納悶了。
林憶昔怎麽都想不明白,都是自己的親兒子親孫女,老太太的心怎麽就偏到大西洋去了呢。
她擡眼,期待着崔夫人接下來的話。
“若說起你父親不得老太太歡心的根由,也有些讓人哭笑不得。據說,你父親出生的前夜,老太太夢見四個腳夫擡着一具棺材穿堂而過,以為是不詳的征兆。臨盆當天,又是難産,在産床上鬼哭狼嚎了一天一夜,差點一屍兩命。後來,還是老侯爺駕着驢車跑了三十裏路,找了本縣聞名的産婦陳小手,費盡周折,才保住了母子的性命。老太太元氣大傷,三個月才勉強下床,卻留下了病根,一到下雨天,便腰酸背痛。因此,更以為你父親是個不祥之人,是來索命的。”
林憶昔差點噴笑,就因為這,至于把兒子當仇人嗎?
自古女人生産,便是半只腳踏進了鬼門關。
何況,第一胎,怎麽說都艱難些。
不過是做了個夢而已,老太太自己想不開,以致精神緊張,才會難産。她倒好,把所有過錯都推倒兒子身上,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麽錯?她不說好好将養身體,反倒月子裏大動肝火,以致落下病根,雖然可憐,卻也着實可恨!
怪不得她對自己和哥哥橫挑鼻子豎挑眼呢。
感情也當他們是讨債的!
不過,老太太心眼兒也太小了,以後自己得更加小心。
古人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如今她是長,自己是幼,再加上林憶蓉那個攪事精,沒事還要找上三分事呢,要真有什麽把柄落她手裏,還不得想着法兒的治自己?
接着,崔夫人将府裏的隐晦之事,一一告訴女兒。
林憶昔暗暗記在心裏,古代大家族裏,上不得臺面的事很多。
說是步步驚心也不錯,沒點智商真是混不下去。
每個貴族小姐出嫁前,都會由母親授予“生存技能”,這可是以後立足的根本。
林憶昔是吃了晚飯才回自己小院的。
古人睡得早,天一黑就各回各窩,她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夜貓子。
在現代的工作很透支腦力,白天事多,往往心浮氣躁,不到晚上十一點就靜不下心,工作到淩晨兩三點是常态。
林憶昔深深的懷疑這是造成自己猝死的罪魁禍首。
深夜,別人都睡了,林憶昔就躺在床上數綿羊。一開始還好,越數心情越浮躁,就開始謀劃怎麽風光的在侯府生存下去。
首先,得想辦法把老太太的危機接觸。
老侯爺已經死了,如今父親才是一家之主,是不是二房也該分出去單過了?
還得讓老太太把玉磬堂讓出來。據她觀察,侯府的玉磬堂相當于紅樓夢賈府的榮禧堂,是一家之主住的地方。
老太太疼小兒子,小兒子出去過,她自然也跟去。
這些想法,不能是大房的人提出來,不然一個“侍母不孝,待弟不悌,”的罪名就扣在了大房的頭上,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細想想,還真是不操作呢。
想了十幾種方案,林憶昔的腦袋越來越昏沉。
不知不覺,竟睡過去了。
再次恢複意識,是被人強制推醒的。
林憶昔有一刻的怔愣,以為還在現代,伸到枕頭底下去摸手機。
摸來摸去,什麽也沒摸到。
“大姑娘找什麽呢?”說話的是大丫頭慧香。
“沒,沒找什麽,”林憶昔一怔,收回手,問:“什麽時辰了?”
“剛過了辰時。”答話的是另一個大丫頭菱香。
辰時?七點,這麽早?
再讓我睡會兒,林憶昔把被子往身上一扯,毫不猶豫的躺下。
在現代,她睡到十一點是常事的好不好。
“姑娘快起身罷,老太太今兒興致高,要賞西花園裏的梅花,讓姑娘們都去呢。”
慧香還是推她。
一邊推,還一邊扯着衣服往她身上套。
林憶昔實在睡不下去了,起身,三下五除二的穿好衣服,帶着一衆丫頭婆子出發。
不就是她摔倒的梅園嗎?
不就是想看她笑話嗎?
讓她們看,又不會少塊肉!
橫豎安平侯爺的嫡女調皮異常,潑猴兒似的,爬樹摔了的謠言已經被她們散播出去了。還能怎樣!
但,林憶昔現在還不知道,還有更讓人惱火的。
當她浩浩蕩蕩趕到梅園的時候,被告知老太太嫌梅花開得不好,已經帶着姑娘們賞桃花去了。等到了桃林,再次被告知,老太太和姑娘們餓了,回去吃早飯了。
早幹什麽去了!
滿府的丫鬟婆子都是擺設啊,不知道提前通報一聲!
好吧,大丈夫能忍旁人不能忍之氣,開道玉磬堂!
進了儀門,就有幾個小丫頭子探頭探腦的,見了她們一行人,“哄”的一聲跑開了。
林憶昔遠遠的聽見她們喊的好像是:“猴兒來了猴兒來了!”
慧香皺起了眉,低聲道:“這些小蹄子們越發無法無天了,連大姑娘都敢編排!回頭的告訴夫人,有些小娼婦們也該管教管教了!”
林憶昔深以為然。
她抖抖滿身的寒氣,掀簾子進去,人家已經吃完飯,正用點心面糕呢。林憶蓉還熱情的迎了上來,拉住林憶昔的手,見過老太太後,送到小炕桌前坐下,拈了玫瑰糕子送到她嘴邊,熱情道:“前兒我想吃玫瑰糕,總覺得家裏的廚子做的不好,祖母聽說江南的點心好吃,就從江南聘了一個廚子。做出來的果然不錯,姐姐嘗嘗。”
林憶昔一陣惡寒,下意識的推開她的手,随手拿塊點心,正要往嘴裏送。
老太太開口道:“蓉丫頭,快罷了!你姐姐不喜歡吃這些東西。前兒我派人送了些,聽說最後都進了幾只野貓的肚子。”
林憶昔拿着一塊糕點,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猶豫片刻,終究放下了。
“姐姐,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林憶蓉已經掩飾不住臉上的得意之色,“老太太賜下的東西,姐姐便是不喜歡,也不該喂了貓狗。”
林憶昔道:“貓兒狗兒也是生靈,不喂他們,難道扔掉,糟蹋了食物,神佛也是要怪罪的。”
一句話說的林憶蓉啞口無言,可憐兮兮的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一邊把林憶蓉摟緊懷裏,一邊對陪房蔡榮家的使眼色。蔡榮家的出去,不多時一個小丫頭端了一碗燕窩粥來,在炕前站下。老太太看她一眼,沒有動身的意思,懶懶地道:“大丫頭端來吧!”
林憶昔無法,只得伸手去端碗。
剛入手,就知道老太太打得什麽主意了,那陶瓷碗分明是在火上烤過的,燙得林憶昔的手紅了一圈。
毫無意外,林憶昔瞥見了老太太眼中的冷意……
☆、将計就計
毫無意外,林憶昔瞥見了老太太眼中的冷意……
老太太是聽林憶蓉說了大丫頭把她送過去的點心都喂了貓的事,心裏不痛快,才想要教訓她一下,讓那小妮子長點記性。怎麽說自己也是她的長輩,她竟如此的目無尊長!一個小丫頭而已,哪來這麽大膽子,還不是崔氏那賤人教的?可見他們一家子根本就沒把她這個侯府老封君放在眼裏。崔氏是頂着安平侯正妻、一品诰命夫人的頭銜呢,輕易教訓不得,難道連一個小丫頭片子也管教不了,讓她在自己頭上撒野?
今天,就給她一點教訓,看她以後還敢不敢欺負自己的蓉丫頭。
再說,不過是端一碗粥而已,她又沒怎麽為難她。
便是崔氏來了,也無話可說。
自己作為她的祖母,還使喚不了她了?
雖然在這件事上,老太太使了點心思,但她卻不覺得自己狠心。還打算着,一旦林憶昔摔了碗,就讓丫頭們散播出去,說堂堂安平侯爺的嫡女嬌貴不中用,連碗粥都端不了。她本來不想把事情做絕,可為了憶蓉,只有犧牲憶昔了。況且,自從崔氏掌了家,就開始作妖。說什麽侯府奢華太過,不是長久富貴之法,要節約,各房的用度都降了一等,連自己的粗使丫鬟都裁了幾個。
她正有氣沒地方撒呢。
崔氏也太張狂了,仗着自己出身好,便不把她這個婆婆放在眼裏。
今年四皇子、五皇子就要滿十六歲了。按規矩,皇子年滿十六就要出宮建府。如今,兩位皇子分別受封為吳王、鄭王,宮裏已經開始從功勳貴女中為兩位親王遴選王妃。據小道消息,太上皇有意從自己家選一個,老太太覺得寶貝孫女憶蓉希望還是很大的,當然,前提是林憶昔那臭丫頭落選。即使老太太不想承認,她心裏也明白,現任侯爺的嫡女比已故老侯爺的嫡孫女,勝算要大的多。
何況林憶昔兩者都占了。
一個府裏不可能出兩個王妃,如果林憶昔選上,自己的憶蓉就徹底沒戲了。
所以,為了二丫頭,也不得不犧牲大丫頭的名聲了。
可是,她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超出了她的預料。
林憶昔覺得自己的手都快被燙掉了。眼看着端不住了,遂把心一橫,暗道:她們這是謀劃好的,想讓我吃個啞巴虧,也不看看我林憶昔是不是古代嬌滴滴柔弱弱的小女子;認識我的人誰不知道,我林憶昔什麽都吃,就是不吃虧;這賬,我林憶昔記下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不過,今兒也不能便宜了她們!
林憶昔咬着唇,額上青筋都爆出來了,可見在忍受着極大的痛苦。她右腳邁出一步,左腳不着痕跡地踩在右腳後腳跟上,身子前傾,頓時不受控制,應聲跌倒,将整碗滾燙的燕窩粥全數蓋在了林憶蓉大腿上。
林憶蓉當場飙淚,鬼哭狼嚎。
先是叫“祖母”,後又罵林憶昔許多難聽話,一邊哭一邊大喊:“祖母,好祖母,她定是故意的,您可要為蓉兒做主!”一邊哭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發狠,“打她,大板子打她!讓人打她!不,這樣太便宜了她,翠紅,去拿瓷瓶子”她喊貼身丫鬟的名字,“打碎瓷瓶子讓她跪在外面!”這是她懲罰不聽話丫鬟的慣用方法,十分有效,如今那些小丫頭子見了她,哪個不戰戰兢兢?
林憶昔暗嘆,這麽小,就如此歹毒,該把燕窩粥蓋她臉上的。
也趁機叫:“祖母冤枉,我真不是故意的。”
一時丫鬟婆子跪了一地。四姑娘憶如也跪着求情,三姑娘憶雲原本作壁上觀,見滿屋的人都跪下,便也跪下,五姑娘才八歲,吓得埋頭在奶娘懷裏哭。
老太太看到寶貝孫女疼得臉色煞白,哭得撕心裂肺的,早亂了分寸,自然是她說什麽就應什麽。再加上本來心中就郁結出來的怨氣、怒氣,一股腦兒的沖上天靈蓋,沖得她理智全無,也一疊聲的喊人拿瓷瓶子、打碎。若是平常,她就算生氣,做起事來也有分寸,斷不會罰得如此重。畢竟林憶昔是侯爺的嫡女,他夫妻倆又都是護犢子的。
跟林憶昔來的丫頭婆子看這陣仗,都知道大事不妙。
慧香、菱香更是急紅了眼,跺着腳叮囑林憶昔:“姑娘別真跪,您是侯爺的嫡出大小姐,身份不是二房姑娘能比的。将來滿府的人都要仰仗侯爺照拂呢,您執意不跪,這些婆子們誰也不敢動您一根指頭,老太太也沒法。”一面讓人去給崔夫人報信。
無奈門口的婆子得了老太太的令,死活不讓她們出去,推的推打的打罵的罵,扭做一團。
小丫頭香兒趁亂跑了出去。
林憶昔卻不像菱香慧香那樣想,崔氏雖說有手段,但對老太太到底還留有情面。自己要想平安且順心的生存下去而不須防備這個防備那個,必須讓崔氏對老太太強硬起來。起碼被欺負的時候,不能一味忍氣吞聲,最好能适當的反抗。
有些人,就是愛撿軟柿子捏,她林憶昔可不做這冤大頭。
老太太不是想拿她做法麽?
今兒她就索性将計就計,演個苦肉計,看親娘還會不會手軟。
可跪瓷片,是真疼啊!
林憶昔膝蓋一下去,就不收控制的飙淚,差點暈過去!
崔夫人趕來的時候,林憶昔膝蓋下已經血紅一片。她眼淚汪汪的看了崔氏一眼,放心的暈了。這不是裝的,她穿來的這具身體本身就虛弱,又雪地裏跪了那麽久瓷片。能撐到崔夫人趕來,全是憑着一股子意氣。
“兒啊!”崔夫人大叫一聲,沖過去。
抱起女兒,眼淚便撲簌簌而下。
回頭看站成一排的丫鬟:“都是死人啊,還不快請太醫!”
丫鬟聞言忙出二門喊小厮去請太醫。崔夫人又讓婆子們擡來一頂小轎,好生把女兒扶上去。
看着女兒蒼白無血色的小臉,崔夫人哭腫了一雙杏核眼。
一時也顧不得長幼尊卑,對老太太一頓搶白。
老太太先還理直氣壯,說大姐兒要害二姐兒的命,自己不過是懲戒一下而已。後來見林憶昔昏厥,眉毛頭發上都是冰碴子,出氣多進氣少的樣子,才覺得事态嚴重了,況且深究起來,倒是自己理虧在先,便道:“我原不過想教教耗子,不想大姐兒如此嬌貴,是我下手重了些,你帶大姐兒回去,好好請個大夫瞧瞧,別落下什麽病根。我乏了,也該回去了。”
崔夫人一心惦記着女兒,便也不再争辯,只吩咐婆子好生擡到自己屋裏去。
但,心裏不免發生了變化。
從前總想着自己是侯爺夫人,名正言順的當家主母,沒人敢欺負自己兒子、女兒。便是老太太護着二房又如何?老侯爺仙逝後,仍霸着侯府的正院不搬走又如何?終究自家侯爺才是名分正當的繼承人,等哪一天,老太太走了,二房還能繼續霸着玉磬堂不成?
但自己終究是高估了老太太的仁慈,只當她再不濟,也不會置兒孫的生死于不顧。
沒想到,沒想到啊……
她竟如此的狠心……
以後,自己得牢牢把住侯府的掌家權。
二房再想要什麽份例之外的東西,對不起,一個子也沒有!
理由也簡單。
為了林氏子孫的富貴綿延,要未雨綢缪、厲行節約,都敗光了,讓子孫和西北風啊!
當然,老太太要是心疼寶貝兒子,拿自己的體己貼補,自己無話可說。
她是小戶出身,沒多少嫁妝,老侯爺一向廉潔,留下來值錢的東西也不多,看她能補貼到幾時?
她們要再敢動什麽歪心思,在自己兒子女兒身上打主意,別怪她不客氣!
可憐了我的兒啊!
崔夫人撫着女兒的小臉,看一陣,哭一陣……
晚飯前,林致遠回來,知道了此事,也先紅了眼眶,氣得要找老太太理論。
崔夫人拉住他,勸:“算了,你去了老太太更氣,越發要宣揚我們的不是了。”
“那就這麽算了?!縱是昔兒沖撞了老太太,她到底是個孩子。她怎麽能,怎麽能這樣……”
崔夫人好說歹說才把人勸住,外頭林憶昔的兩個同胞哥哥也聽了信兒來看妹妹,不免心中都忿忿的,反應與林致遠如出一轍,不愧是父子。
他們兩個經常在外面跑,見識的多,不知從哪裏弄來療傷神藥——黑玉膏。看起來黑乎乎的,像甜面醬,聞着倒有一股藥香。林憶昔開始還半信半疑,沒想到藥效奇好,抹上去見效奇快。先是癢了兩三天,林憶昔任得都快去撓牆了,癢勁兒終于過去。五天結痂,十天的時候結的痂開始脫落,至十五天,皮膚已經光滑如初,連個疤也沒留。
一日,林憶昔問大哥林钰:“那藥膏子究竟是何處尋來的,還有沒有?”
“具體從哪來我不便說,你只要知道是一個貴人給的就行。那種藥,可遇而不可求,比金子都貴呢。就那麽一點,還是我在貴人跟前兒好容易求來的,再沒有了。”林钰說着看看妹妹,“你以後仔細點,別磕了碰了。老太太或二丫頭再找你麻煩,你派人告訴我,我定不讓你受委屈。”
“怎麽,哥哥有法子治她們?”
林钰沒想到妹妹會這樣問,不由一愣,方慢慢點頭。
林憶昔頓時兩眼放光,眼珠子轉了轉:“哥哥有她們的把柄,不然怎會如此胸有成竹,快告訴我,是誰的,老太太還是林憶蓉?”
“你這丫頭,也不知腦袋瓜子是怎麽長的?什麽都瞞不過你!”
正說着,慧香拿個帖子進來,禀道:“理國公府的大姑娘邀您明兒去賞花。”
林憶昔也不接帖子,問:“說都請了誰嗎?”
慧香道:“這倒不清楚,來人只說接下來還有幾家要送,什麽榮國府、齊國府的。”
林憶昔一怔,榮國府?賈府?
不知道林黛玉會不會去……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啊啊,寫林憶昔的時候老寫成林黛玉,我自己都要崩潰了
☆、鋒芒漸露
理國公府的大姑娘姓柳名芙,祖上是國公,以軍功起家,與寧國公、榮國公、鎮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繕國公,號稱“八公”。
除“八公”外,還有“四王”。
這十二家族當年随太*祖皇帝開疆辟土,立有不世之功勳,皆封妻蔭子,屬開國功勳派,顯赫一時。至今,傳承已有百載,終究沒有逃過“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的魔咒。如今,四王八公之家,多數已經沒落,子孫纨绔奢靡,成才的少,不肖的比比皆是。
理國公府如今襲爵的是柳芙的哥哥,一等子柳芳。
柳芳這人在《紅樓夢》裏曹公只潦潦提過一筆,其品性如何,林憶昔不得而知。柳芙卻與原主關系密切,是那種有了好吃好玩的都要留給對方的好閨蜜,而且是原主唯一一個知心的朋友。
就沖這點,這次賞花,她不去就不合适。
再說,林黛玉說不定也去。提到林黛玉,就不免想起老媽。老媽是鐵杆黛玉粉,如果她知道的話一定會興奮得發瘋,像追星幾十年的死忠絲突然見到了夢寐以求的偶像那樣。
唉,有點想家了怎麽辦?
可是,又回不去……
林憶昔現在無比慶幸當年四十歲的老媽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執意要了二胎。沒了自己,雖然她還是會很傷心,總還有個安慰。十二歲的弟弟,也算個小男子漢了。林憶昔是個工作狂,只知掙錢不知花錢那種,她年薪不低,攢下的錢應該夠弟弟上大學加娶妻生子。
正神思恍惚,崔夫人身邊的丫鬟來叫,說太太找她。
林憶昔匆匆跟丫鬟來到正房,崔夫人正坐在炕上看賬本,旁邊站着一個微胖的婦人。見了女兒,崔夫人便放下賬本,招呼她到身邊坐,指着那婦人問:“你可認得她?”
“自然認得。”
那婦人她雖未見過幾次,卻也知道,是母親陪房王亭芳家的。
“認得就好,我想着你也十三歲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只知道玩,也該學着理家。最近家裏頭不少事,頭一件,自立了春,天兒越來越暖,園子裏一些花兒樹兒什麽的要修剪,長得不好或是生了蟲害的剔除,死了的補上。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先給你練練手。”說着便指着王亭芳家的,“你沒經過這事,讓她幫着你。她時常跟着我,家裏大大小小的事都知道,在小丫頭子面前也有威嚴。若還有丫頭不聽使喚,你來告訴我。”
林憶昔一聽,這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