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節
字面上的意思,請勿過多解讀。
由于他母妃常年困在宮中,不得自由,所以對宮牆之外的大好河山、各地風光尤其向往,最常翻閱的,就是那幾本游記圖志。
與之存放在一起的那塊玉佩,是他母親娘家留下來的,原本是他母親戴着的,過世時便贈給了他。
用處只是趨福辟邪而已,卻是他借以追思亡母的珍貴物件。
我知道這壁櫃他平時碰都不讓人碰,都是些他放在心上之物。
尤其這玉佩,自然對他十分重要,他只要出宮便會戴在身上。所以那年他到我家中時,天天看到他身上挂着這物件。
我很喜歡他這塊玉佩,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戴在他身上,人漂亮襯着這玉佩也格外好看。
一天晚上,我終于忍不住跟他說這塊玉好漂亮,想看一看,他解下來放到我手裏,我捏在指間仔細端詳,他眼中帶着淡淡的笑意看着我,問:“你喜歡?”我眼睛也不眨地點頭:“喜歡。”他正欲說話,我直覺他下一句要說的就是“喜歡就送你了”,但那時我剛得知他天下共主的身份,他抱着我在他懷裏膩歪,不知道他弄到哪裏,我叫了一聲,他未開口的話被打斷,我輕推了他一下,問他這玉是哪兒來的。
他于是便告訴我過去那些事。
我才知道這是他已故母妃的遺物,忙打消了對它的念頭,沒再提起過這件事。
所以這算是他的一個軟肋。雖說人已去了,構不成對他的什麽威脅,但是讓他難受一下還是可以的。哼,以前我對付不了你,現在還對付不了麽?
監視夫君的第十一天。他果然憔悴了許多。很有些煩悶的樣子。
他總是個情緒不外露的人。但畢竟為人子女,敬愛的母親留下的唯一遺物找不到了,不可能不受到觸動。
我悠然坐在梁上,看着寝殿裏宮女太監裏裏外外兜兜轉轉尋得滿頭汗,依然沒什麽結果,對自己的這一傑作很是得意。
一天多了,也沒有找到,他沉悶着坐在外面廳裏,臉色不太好看。
我把自己透明的雙腿在半空搖得起勁。呵,看你還有心思施恩于你那些莺莺燕燕,萬千佳麗?
敢讓本幽靈不開心,一定天天纏着你,陰魂不散!
監視夫君的第十三天。玉佩仍未被找到。
我無聊地看着那群人東翻西找團團亂轉,夫君依然如常地上朝下朝,開會議事,除了神色間略顯黯淡。
不想理他,滾回去睡覺。
監視夫君的第十五天。玉佩還是沒被找到。
繼續滾回去睡覺。
監視夫君的第十七天。這群沒用的還是沒找到玉佩。
不過也不能怪他們,誰會想到一個玉佩好端端會“飛”到了房梁上呢?不是跳上來看一看,根本不可能會發現。
他們早已開始懷疑宮中有了內賊,一個個仔細審問排查,敢偷皇帝的東西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絕對不容輕慢,一時間人心惶惶。
這時候我才偷偷升起一絲罪惡感。諸位公公姑姑,真是不好意思了,要怪就怪你們主子咯。
繼續滾回去……哦,你說我回哪裏?
我的地方,自然是——我舉目望望四周荒涼泥地裏刻了字的磚塊。皇陵是在君主駕崩之後,嫔妃們的遺體才可随之遷入的,我是戴罪之身,還是與人私通的欺君大罪,遭人唾棄,當然進不了。
我被草草下葬的地方,是宮裏的太監宮女下人們病殁或老死後埋入的墓地,好歹随便插了個碑。
并不是說成了幽靈就非得栖息在陰森森的墓地,只不過這地方陰氣重,與我現在的體質比較相合,而且,這地方更容易與我的資助人接頭。
我的資助人是誰?噫……這家夥可不是個省事的主,想起他,我就不禁打個寒戰。還是莫提他了。
監視夫君的第二十天。
近來,常常有宮女相聚起來低聲讨論,說陛下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神情中甚是擔憂心痛,一張張花兒似的小臉滿面愁容。看她們那副架勢,活像自己的情郎得了重病心疼憐惜似的,一個個的,都那麽想當那薄情寡義之人的妃子麽?
我逛到他的起居殿裏。早晨的時候,我記得他未用早膳,就徑直去上了朝。現下已過了正午。太監早已将飲食鋪擺在桌上,他卻只是端坐于屏風後的書案之後,批閱着折子,一點也沒有要挪動一下的跡象,只命人又倒了一杯茶。
李公公站在外間,又不敢打擾,印上了些皺紋的和善面容上很有些憂慮的樣子。想了想,還是命人再去将飯食熱了熱。
又過了一個時辰。李公公備好了新的飯菜,探頭望了望屏風後沒什麽動靜的人,右手握拳輕輕打了下左手的掌心,大着膽子勸道,“陛下,龍體重要,國事再多也不及您的身子要緊,請先用了膳,歇息一會兒再忙吧。”
裏面的人沒出聲。
透過屏風,我看見那人揉了揉眉心,片刻後,輕嘆了一聲。接着起身慢慢走了出來。
倒還聽得人勸。
李公公一張老臉上露了些放松的神色,趕緊讓了開來,命宮女舀湯的舀湯,盛飯的盛飯,服侍妥當。
不料那人坐下來,修長的手指取了筷子,沒夾幾口菜,便透着倦容放下了。
出神了須臾,輕揮了揮手,意思是讓他們都先撤了。
李公公微微出着汗,半躬着身,小心翼翼問:“陛下,是這菜不合您心意?還是……”
他淡淡搖了搖頭,“只是沒什麽食欲罷了。沒事。”起身走向書案。
李公公在他身後心道,怎麽會沒事呢!陛下食欲不振,龍體欠安,興許國事亦會受到影響……即便陛下殚精竭慮不眠不休将萬事處理得齊備,但萬一病倒了,那可是天大的罪過啊,自然也是他的過錯……
我雖然不會讀心術,但看那李公公惶惶然的神色,也知道他在苦悶什麽了。
我哼聲搖了搖頭,你沒食欲,連累人家太監宮女也不得安生。
着實有點同情這老人家。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我愛莫能助啊。
我知道他這人把仁孝放在心中第一位,因而他當皇帝當得好,對于他母妃,他自然看得比什麽都更重要。
這麽多天找不到,很可能也就找不回來了,心中痛苦不言而喻。
所謂正得我心吶。
我悠悠然晃出去,不覺得有任何愧疚之情。
話說他吃不吃喝不喝,與我有什麽關系。
這皇宮裏,自然有的是人憂心他,緊巴巴地服侍着他。
我還是去看看我的親親月嵘寶寶吧,那可比他爹可愛了不知多少個層次去了。
看那軟軟的小家夥鬧騰來鬧騰去,似乎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小小的身子跟個枕頭一樣讓人想捏幾下,看着看着不知不覺太陽就落了山。
回來的時候,我逛着逛着,逛到了禦廚房裏。
裏面熱氣缭繞,香味四溢,各種新鮮又珍貴的食材擺放得潔淨又整齊。嘿,人家又不吃,這些師傅們那麽敬業做什麽。
哦我錯了,還有妃子下人們呢,多少也是要準備些的,更何況還有老祖宗要伺候好呢。
我轉了轉,琳琅滿目的美味佳肴放在眼前,我卻不能吃,只能糾結地暗嘆一聲可惜。
視線裏瞥到一截粉粉嫩嫩的東西。
是剛新鮮挖掘上來,清洗幹淨了的上等蓮藕。
一時興起。眼光定準了一旁正在切菜的老師傅,道了聲得罪,輕忽一下就入了他的身。
我從小最喜歡吃桂花糖藕了。
這一道甜香軟糯的江南名菜,雅致又老少皆宜,小時候父親常常讓府裏的廚子做給我吃,直到長大了也忘不了那個清甜的味兒。
眼前這飽滿圓潤,成熟偏老的藕段,澱粉含量充足,最适宜拿來做糖藕。
進貢的糯米先泡好,蓮藕頭上切開一片,将糯米灌入,再用竹簽将切開的那片固定回去,放入水中,加些冰糖煮熟煮透。桂花糖漿是現成的,妃子們最愛吃桂花制作的各式糕點,恰是秋季廚房內很是充足,将其淋在切片的藕上,再放蒸籠上小火蒸足夠時間,令糖漿滲入其中,出鍋後還可加些蜂蜜。
完成的糖藕因浸透了糖漿而剔透潤澤,呈現微暗誘人的藕紅色,飄着清甜的桂花香氣。
我其實并不會做飯,但因為太喜歡吃糖藕了,就好奇地順帶着研究了它的做法。
可惜,借大師傅的手成功做出了這道菜,我卻不能吃。我從師傅身體裏飄出來,盯着那一疊做好的糖藕發呆。
糖藕
李公公是盡職盡責的。就算皇帝陛下意欲匮乏,他也早已按時按點備好了豐盛飲食,且效率與質量均是不俗。
我這個閑散之人飄到房梁上躺着時,他已經用令人贊嘆的耐心勸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