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陛下,你又想搞事嗎?……

早朝會上, 周術将三人寫出的《行政法》念出來與大臣們讨論。

別的不說,就一條引起大臣們集體嘩然。行政法之一的《公務員法》明确規定要勤政廉政,貪污受賄金額超過六十兩, 就可入刑,這處罰力度遠比前朝縮小一百四十兩。

為了怕官員貪污受賄,從下至上都設立兩個監察部門,一個擺在明面上, 名字都能查到, 另一個卻是暗處,這部分人是陛下從私庫掏錢,他們不領戶部俸祿,查無可查。相當于把禦史臺拆到各個部門。

因為她鐵血的做法,無人敢質疑她的決定。大臣們戰戰兢兢生怕犯到她手上。

林知惜見沒有大臣跳出來反對, 很滿意, 話峰一轉又提出給官員們加薪,“朕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從上至下, 朕給你們提高五成。就是為了讓你們拿了這錢能夠養活一家老小。當然也僅限于一家老小, 要是你拿着一個人俸祿養活九族, 那絕對不可能。”

大臣們剛剛得知要施行廉政,個個心裏都打鼓,沒想到她突然又提出給官員加薪。看着她的眼神都冒着綠光,跪下謝恩時頭磕得也分外響亮。

《行政法》很快通過。林知惜讓內閣拟旨,盡快将《行政法》發布下去, 命所有官員們(包括村幹部)全部牢記在心, 并且要參加考試。成績沒有達到九十分,直接革職。

下朝後,大臣們齊齊用長袖擦汗, 全都暗暗松了一口氣。

原來沈為民說的是真的,這回真的是好事。是他們把陛下想得太複雜了。但是也有人從中嗅出一絲異常來。

“你剛剛沒聽到陛下說的嗎?她設立兩個監察部門。一個是咱們看得到的,另一個是咱們看不到的。這看不到的會不會就是錦衣衛啊?”

錦衣衛是良國高祖時設立的機構,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因為是由皇帝直接管轄,地位淩駕于各部門之上。成為文武大臣聞風喪膽的對象。

現在陛下背地裏設立監察部門,是不是就是錦衣衛的另類名詞?

有人覺得他想得太多了,“錦衣衛手中權力太大,所以才讓咱們害怕。但這個監察部門只有舉報權,沒有處置權。有什麽可怕的。皇上無非是不想讓別人有機會賄賂罷了。”

如果只有舉報權,其實大臣并不害怕的,因為普通民衆也有舉報權。他們怕的是錦衣衛淩駕于衆官之上,可以直達天聽的特殊,這才是讓百官聞風喪膽的真正理由。

大臣們想法各異,總的來說,已經有大臣認可林知惜的做法,認為她其實不失為一個好皇帝。

另一邊,林知惜将自己信任的武将全部叫過來,“制定律法很容易,難的是讓人遵從它。你們都是跟朕一塊打江山的臣子,是朕最信任的人。你們心思單純,沒經過糖衣炮彈,不知道它們的威力。讓人防不勝防。朕叫你們前來,是叮囑你們約束好自已的家人和屬下。萬萬不能犯法。若求到朕面前,朕不管你們從前立了多少功,該怎麽判就怎麽判。朝令夕改不僅僅是丢朕的顏面,更是關乎我大玥江山。朕絕不會為任何人徇私。”

Advertisement

武将心中一凜,齊齊應是。

**

《行政法》發下去三個月後,林知惜的表弟被人狀告貪污受賄。

林知惜只有一個舅舅,舅舅除了嫡長子沈柏陽,還有幾個庶子,被告的這個正是沈為民的第三個兒子沈柏峰。

之前沈柏陽将一家人接回來後,沈柏峰在軍隊擔任六品小官,負責采買軍需物品。他現在依舊在軍隊任職,只不過原先是六品,現在是從四品軍需官。

這案子涉及軍隊,所以林知惜命大理寺負責審查,将人調回京之後,叮囑任何人不得探望。

劉方正是大理寺少卿,是這起案子直接負責人,心中暗暗叫苦。

陛下讓他審查,卻沒有給他半點指示,她到底啥意思呢?是想讓他開後門還是讓他秉公處理呢?他要真給沈柏峰定了罪,陛下和沈閣老不得恨死他啊。

軍隊那邊将沈柏峰送過來,劉方左右斟酌,還是按照規定,将人送進監獄。

不過他也不是那種沒心眼的人,人确實進去了,但他給對方安排獨立牢房,別的犯人每天吃的不是泔水馊飯馊菜,沈柏陽吃的是兩素一葷,而且還讓衙役每天備熱水讓他沐浴。說句不好的話,他不像是來坐牢,倒像是來度假的。

大人親口吩咐,衙役自然不敢不從,真拿沈柏峰當大爺侍候。其他犯人羨慕不已。

另一邊,劉方問過原告。

忘了說主告就是行賄方,他每年都給沈柏峰一筆回扣,金額正好六十兩,剛好夠判刑。主告給沈柏峰送錢是希望對方能收他們村養的牲畜、種的糧食以及馬料等等。

《行政法》發布三個月,但是真正到各官員手裏是一個月之後。所以林知惜定的實施日期為兩個月之後,給官員們的時間很充分。

而原告方上次給沈柏陽銀子是上個月月初,那時《行政法》已經生效。

剛開始劉方還想借用時間差,光明正大給沈柏峰脫罪。現在時間不對,原告似乎恨極了沈柏峰,無論他怎麽威逼利誘,對方就是不肯改口供。他想幫對方脫罪都脫不了。沒看監察官就在邊上盯着嘛。

劉方無可奈何只得開始審案,沈柏峰也痛快承認,自己确實收了人家六十兩銀子。甚至他在大堂上大言不慚宣稱,“我父親是沈閣老,陛下是我表姐。你是大理寺少卿又怎麽樣?你敢定我罪嗎?”

劉方氣了個倒仰,堂外那麽多百姓看着呢,這小子就敢大放厥詞,這是給他父親和陛下抹黑呢?他要是再偏袒這小子,他以後還當什麽官。

劉方被逼無奈,不得不給沈柏峰定罪。

按照律法,他貪了六十兩銀子,要将銀子全部賠償,并且坐牢一年。永不錄用。

圍觀百姓見他連陛下表弟都敢判,無不拍手叫好,甚至當場跪倒在地口稱他是青天。

劉方不想當青天大老爺,他只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案子定下後,他将卷宗送到刑部複核。而後就去沈府請罪。

陛下不是他想見就能見的,他還是先求得沈閣老的原諒再說。

沈閣老将他請進前廳,問了案子詳情。

案子已經定下,劉方這時候不僅不會幫對方美化,而且還越描越黑,說沈柏峰态度太嚣張,原告很恨他,他是不得已為之,希望閣老不要怪罪。

沈閣老哪還顧得上怪罪旁人,他氣得直拍桌子,說自己教子無方,給沈家丢人,又連贊劉方判得好。

劉方是混跡官場幾十年的老油條,他見過的口腹蜜劍的官員數不勝數,雖然沈為民表面稱他判得好,但是坑起他的時候,下手比誰都狠。他要是信了,他就是傻子。

劉方吓得跪倒在地,連稱不敢。

沈為民見他害怕,也不以為意,突然問道,“關押這段時間可有人去牢裏探望過他?”

劉方搖頭說沒有,他給沈柏峰安排的是獨立牢房,而且最裏面,那邊靠近窗戶,空氣流通好。就算有人探監,也到不了他那邊。

沈為民點點頭,沒再追問。跟他說了幾句話,就借口累了要休息。劉方也不敢耽誤對方,只得告辭離去。

出了沈府,劉方心裏依舊不踏實。

他純粹是以已奪人,如果有人把他兒子定了罪,哪怕對方再難,他心裏也會嫉恨。偏偏沈閣老不露聲色,半點忌恨都沒有,而且還大義凜然說他判得好。要麽沈閣老不疼愛這個兒子,要麽沈閣老城府極深。

沈閣老如果不疼這個兒子,就不會百般籌謀讓他升上四品了,所以只剩下另一條,沈閣老心裏在嫉恨他。

事實上他的第六感挺準,三天後,刑部複核審批後,案子沒有疑點,認可他的宣判。案子呈到禦前,陛下也沒有異議。

但是第二日一早,小朝會上,陛下卻專門将這案子提出來。

她對這案子倒是沒什麽意見,提的是她之前親自叮囑劉方,不許任何人探監,為何有人還是見到沈柏峰了?

劉方心裏一個咯噔,雖然他知道沈閣老想要對付自已,但是他真沒想到對方下手這麽快,幾乎沒給他喘息的機會。而且陛下都參與了。

得罪沈閣老就夠他喝一壺了,連陛下都插手,他還有命活嗎?

劉方只覺得頭頂懸了一把刀,不定什麽時候就落下來,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做垂死掙紮,“陛下,臣一再叮囑過獄卒,真的沒有違抗皇命。”

林知惜擡了擡手,“朕知道你沒有違抗皇命。但朕金口玉言說出的話,你卻沒辦到,這就是你的失職。罰三個月俸祿,以儆效尤!來人!将獄卒拘到殿上,朕要親自審問這些獄卒役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敢違抗上官命令。”

劉方傻傻擡頭?啊?只是罰三個月俸祿?陛下不是在給他下套?他還以為自己這次鐵定要沒命了呢。

劉方起身回到自己位置,心裏七上八下,反複猜測陛下用意。

他偷偷打量站在他右前方的沈為民,對方老實在在,連個眼神都沒變。啥意思呢?

不多時,幾個負責看守沈柏峰的獄卒被禦林軍帶了過來。

五個獄卒跪成一排,這些人都是皇上登基後,由大理寺卿親自選出來的衙役。也是按照林知惜之前的标準,挑的都是窮苦人。

這才半年時間就變得跟以前那些衙役一樣油滑。

雖然跪在殿上,但那亂瞄亂看的眼神着實不安份。

林知惜沉聲問道,“劉少卿說他之前叮囑過你們,不許任何人探望沈柏峰。你們幾個可有放人進去?”

幾個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吓得直哆嗦。

他們身份低微,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能面聖。聽高高在上的陛下質問,一個個都快吓死了。

哆哆嗦嗦半天,愣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劉方急得不成,恨不得沖出去将五人劈頭蓋臉罵一頓,但又怕被其他人說自己惱羞成怒,只能掐自己的手指,讓自己冷靜。

好在這幾個衙役沒有劉方的心眼,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愣了半天還是承認了,“确實有人進去探望過!”

林知惜挑了挑眉,聲音微微一揚,帶了幾分興致,“哦?你們收了他多少銀兩?”

衙役們想對眼色,但一身盔甲的陸霄抽1出長刀,刀尖指向他們的眼睛,幾人只得老實招了,“給了一百兩!”

他們也算是見過世面的,能進大理寺的犯人不是皇親國戚就是達官貴人,家底都豐厚着呢。但是探個監能出到一百兩的人家,少之又少。

這也是為什麽劉少卿明明千叮咛萬囑咐不許任何人探望,他們還冒險送人進去的主要原因。

大臣一片嘩然。一百兩相當于七品縣令兩年的俸祿。對方夠大方的呀。

劉方怒火中燒,為了将自己從這事中摘出去,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我不是千叮咛萬囑咐,不許任何人進去探監嗎?你們怎麽能放人進去?”

五個衙役垂着腦袋,一聲不吭。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賴樣把劉方氣得吐血。同時他心裏又暗暗松了一口氣,他們沒有反咬他一口,那他的處罰到此為止。

劉方又問,“探監之人是誰?”

五個衙役搖頭,“不知道。他蒙着鬥笠,我們看不清他的臉。”

林知惜看向刑部尚書,“《行政法》已經頒布下去一個月了,你來告訴他們,他們犯了什麽罪,需要判多少年?”

刑部尚書主持《行政法》考試,早就将《行政法》背得滾瓜爛熟,皇上現在抽查,他自是張口就來,“禀陛下,他們五人貪污受賄一百兩,若是金額已定,需沒收一百兩罰銀,并判刑一年。”

許多人認為共同貪污,金額應該平分。實際上并非如此,判刑按照共同貪污的數額,不能只按個人實際分得的贓款數額來認定。對共同貪污犯罪中的從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共同貪污的數額适當輕判(來自《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五個衙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犯罪?要被判刑?陛下來真的?不!不是!他們之前确實看過《行政法》,也通過《行政法》考核,但他們以為自己只是個獄卒,又不是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她老人家高高在上,那法根本管不到他們。現在怎麽又管上了?

陛下不應該日理萬機,忙着國家大事嗎?怎麽會親自處理他們這些小喽啰?

五個人驚奇得像半截木頭般直愣愣戳在那兒,兩眼發直,連求饒都忘了。

他們不知這态度徹底觸怒了林知惜,她拍了下桌子,頭一回在殿上發怒,“朕明晃晃有令,他們都敢違背。朕想知道他們到底為自己攢了多少家底。來人!去将這五人搜家,查查他們家底有多厚。”

五個衙役這會終于反應過來,吓得一個勁兒求饒。

但林知惜根本不給他們機會,眼神輕輕往邊上一掃,王朝雲親自拿着帕子将五人的嘴堵住。

滿朝大臣議論紛紛,都覺得今兒這事透着股不尋常。

劉方也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好像不是陛下要釣的那條魚。

陛下好像并不是為沈柏峰翻案,倒好像要與這五個衙役過不去似的。

陛下身份尊貴,就算真的看不上這幾個小喽啰,也不用特地在大殿上對付,她該不會又想借機搞事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