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剛開始,甄應嘉……(2)

第23章 剛開始,甄應嘉…… (2)

方官場争鬥太過兇險,以至于姑母變得這樣杯弓蛇影;直至知道自己頭上有哥哥,自己二十年來一無所知,賈琏才知這些天裏,姑母苦口婆心的教導,是一心為了自己。若要圖省事,誰肯跟自己說這個?

又過了數日,賈琏采買了江南土儀,才拜別林如海夫妻,北上回京。

這些時日賈敏忙着敲打賈琏,林如海和黛玉皆沒攔着。柳行說了,賈敏這病,除了藥石調理而外,心情舒暢極為緊要。賈敏自來以出身國公府為榮,如今管中窺豹,已經可以窺見榮國府規矩混亂,江河日下,賈敏如何能熟視無睹。讓她教導賈琏,盡了心意,若能使其開懷,林如海父女求之不得。只一樣,父女兩個都與賈敏約定了,不可操勞。

自然,賈琏都已弱冠,且并未養成勤學上進的習慣,賈敏也不奢望其成才,只要能夠守住本心,莫要違法亂紀便已足矣。

賈琏在揚州呆的時間不足十日,賈敏能教導的有限,将來如何,自看他自己造化了。

卻說黛玉姐弟年紀小,本就無甚大病,養了二月,身子越發強了,黛玉便開始睡前練習一會兒瑜伽,改善睡眠。至于軍營裏面學的軍事技能和格鬥術,等着再大些練吧。

賈敏的病情穩定下來,柳行來問診便來得不用那樣勤了,漸漸改為兩日一次,三日一次。

而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小事。林家因要給黛玉姐弟聘西席,便有林如海的門生薦了一人來,此人自是經綸滿腹,乃是進士出身,之前也在金陵甄家坐過館,名曰賈化,字時飛,別號雨村。

賈雨村的學問自不必說,但僅憑他曾在甄家坐過館一件事,林如海便婉拒了。現在林家和甄家已經對上了,誰知道這位進士老爺好好的一等人家甄家不呆,跑到林家來坐館,是不是來做細作還不一定呢。

而且黛玉雖然天資出衆,林如海倒不急着給她請先生了。三年前官場傾軋過一次,大小官員許多革職的,确然也能請到如賈雨村這般有真才實學的人教導黛玉姐弟,但誰知道這些人之前在官場有着什麽樣的牽連?因林佑落水的事,林家各處都紮緊了,就是給黛玉姐弟延師的事,也暫且押後,等着私鹽案塵埃落定再說。

林家一家四口關起門來過日子,除了林如海在衙門當差,時有鹽商來拜,賈敏甚少出門交際應酬,倒也安生和樂。

因今年京城的節禮走得早,自打賈琏回京之後,就少了京城的消息。就是黛玉十二萬分的關心着東宮的事,也無處打聽。如此一天天的入了七月,黛玉便陸續打發人送中秋禮出去。先是稍遠一些的九江,然後是就近的金陵、姑蘇等地。

各處節禮應酬皆打點好了,黛玉便也繁忙起來,準備自家過節的諸項事宜。前世的這個中秋,林家已是失了幼子,主母卧病在床,家主官場周旋,氛圍甚是慘淡。今生光是家裏人都整整齊齊,已經足夠讓黛玉心懷感激了。也是因此,這個中秋,林家過得頗是隆重。

過了中秋不久,尚未至九月,就打京城裏傳來個消息,因今年酷暑,皇家秋圍的日子提前了,已于七月底便出發了,準備今年的中秋就在圍場過。除了五皇子體弱多病,六皇子因母妃沒去也不去,另有王孫、公主、郡主年幼不耐舟車勞頓的不去,許多王室宗親、文武朝臣都去了,浩浩蕩蕩的出了東城門,前往鐵網山。

得了這樣的消息,林如海感嘆道:“咱們家多虧有玉兒,否則若是我将私鹽案的折子遞入京中,說不定聖人都出發了。鹽稅案雖然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但因牽連太廣,文丞相未必處置得了。”如今皇室并多數官員去了鐵網山,留在京中處理日常事務的官員以文丞相為首。

Advertisement

黛玉沉吟會子,才非常篤定的道:“今年的鐵網山圍獵,要出亂子。”

這句話林如海已是聽第二回 ,依舊覺得心驚肉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