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說起蘇岚,林家和……
第28章 說起蘇岚,林家和……
說起蘇岚, 林家和柳行是有約定的,林家回蘇州的時候,挑了七八個跟蘇岚身量差不多, 又容貌姣好的丫頭帶着。有幾個行事張揚些,出門應酬也帶着;有幾個便頗神秘, 自從林家回蘇州那一日上了車, 便再沒見到過。
這些虛虛實實的, 無非是吸引人的注意罷了,在林家呆在蘇州這段時間, 柳行會找個借口舉家進京。非常簡單的調虎離山之計, 但是往往簡單的計策,是湊效的。無非是林家抓住了甄應嘉的恐懼之心,甄應嘉懼怕林如海, 那麽便會放極多心思盯着林如海。甄應嘉不将柳行放在心上,自然會忽略柳行。
再說,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亘古不變,柳行直接從揚州出發進京, 甄應嘉反而越發會忽略他。
蘇寒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才将蘇岚送往蘇州, 請來聖人賞賜這麽一道護身符,誰會想到蘇岚再回揚州呢?這不是羊入虎口麽?
簡單的調虎離山加上對甄應嘉心理的把握,蘇岚還真随着柳行一家, 從揚州出發, 虎口脫險了。
可是,蘇岚真的有一舉扳倒甄家的證據嗎?
“也不知蘇姑娘手上,是否有鐵證。”賈敏擔憂道。
林如海沒說話, 光從神色看,顯然他也有同樣的擔憂。
倒是黛玉坦然得多,道:“父親母親不必過于憂心。蘇姐姐若手上當真什麽都沒有,留在蟠香寺反而是最安全的。既是她肯跟柳大人到了揚州,又肯随柳郎中入京,手上證據無論分量如何,總是有一些的。”
賈敏想到蘇寒山堂堂三品大員,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朝廷至今沒給個說法,便只覺甄家勢力只手遮天,依舊蹙眉道:“就是不知道蘇姑娘的證據夠不夠分量?”
林如海和甄應嘉之争,表面上是鹽稅之争,而且林如海打擊貪污腐敗,名正言順,但是實則這件事卻是東宮和二皇子之争。但凡鬥争上升到一定層面,便是零和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賈敏擔心不能一下掰倒甄應嘉,林家反受其害,不是沒有道理。
黛玉卻比父母都要淡定得多,前世這個時候,太子都一敗塗地了,今生的鐵網山之圍至少是小勝,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呢。再說,叫黛玉覺得,鐵網山之争才是太子和二皇子之間的勝負手,林家最兇險的一關,也已經過了。
“母親多慮了,我們如今有了幫手。”黛玉道。
此言一出,林如海夫妻兩個齊齊瞧向黛玉。
黛玉倒是神色沒什麽變化,就跟說今晚吃什麽似的,用淡淡的口吻道:“我之前說過,範适對我的敵意,不是憑空生出來的。範家在朝中的消息來源于承恩公府,我被針對是範适沉不住氣的遷怒。那麽,京城的這位怕是要吃點挂落的。”黛玉依舊手上比了一個九。
Advertisement
接下來的事,林如海也能想到的,一臉恍然大悟。但是他有心瞧瞧女兒能洞察到哪步田地,便沒有說話,有意讓黛玉繼續說。
倒是賈敏雖然聰慧,對這種官場牽扯到朝廷的事到底不如林如海看得透徹,一時還沒回過味兒來,瞧着黛玉小小的臉,聽她繼續說。
黛玉接着道:“若是這位落了不是,定要拉個又更大不是的出來圍魏救趙,甄家的私鹽案就是現成的擋箭牌。瞧着吧,只要這位手上也有關于私鹽案的證據,定會适時的拿出來,對甄家來個除惡務盡。”黛玉口中的這位,依舊指九皇子。
不但如此,黛玉還确定九皇子手上必然有二皇子參與私鹽案的證據。前世最先倒的是太子,漁人得利的是九皇子。但是太宗皇帝是退位,而非駕崩,這裏面的學問就大了。
退位可以有很多原因,譬如身體原因,譬如心灰意冷,甚至可以是被圈禁。但是叫黛玉說,太宗皇帝應當是清醒的時候自願退位,退位之後還有一定的權利,至少前世在太上皇駕崩前,太上皇的昔日舊臣都能茍延殘喘。新帝是在太上皇駕崩之後,才開始鏟除異己。
那麽,太宗皇帝清醒的時候,為何會在二皇子和九皇子之間選了九皇子?可見這位九皇子之沉得住氣,竟是忍到那個時候,才将不利于二皇子的證據呈到禦前。
今世九皇子在鐵網山落了不是,卻逼得他不得不将手中的底牌先打出來。所以,黛玉篤定今世九皇子會主動幫太子。倒不是九皇子對太子有多深的情分,不得不自保罷了。
賈敏出身國公府,耳濡目染,雖然不及黛玉早早想到利害,卻也聽得明明白白。心中暗暗感嘆女兒的聰慧通透,別說不似一般孩童,就是久經官場的也未必比得了她。
有了黛玉一番分析,賈敏也放下心來。
接下來的日子頗是安生,因在巡撫府上,黛玉維護了林氏女的顏面,她和林玉竹也頗相契,玉竹來府上玩了幾日。
黛玉送了玉竹幾色禮物,也得了玉竹二色針線,正月十三這日,姐妹兩個告別,林家一面收拾東西回揚州;一面林如海打發了一波人進京暖宅子。
進京那一批人裏面,身量和蘇岚相似,但不太露面的幾個丫頭都在裏面,由林忠護送進京,順便帶去了今年的端午節禮。
而松江府,柳征也打發了一波人進京給柳國公府及其他親朋戚友走禮。
柳征和蘇寒山同在泉州做過官,頗有交情;林如海是蘇寒山之後繼任的巡鹽禦史,甄應嘉将這二人盯得很緊。這兩撥人一直到出江南地界之前,每出一城幾乎都被細細盤查。
至于柳行,則在正月十一這日舉家入京。因從揚州城出發的,果如林如海父女所料,對這一路人馬,甄應嘉竟是疏忽放過了。
林家一行元宵節這日到了揚州,一面着人打掃屋子,安插器具,一面已經安排了晚上看花燈的事。
次日,衙門重新開門辦事。為了繼續誤導甄應嘉,這頭林家還一早打發了人去寶慶堂請人給賈敏瞧病。
柳行将寶慶堂交給了師弟程郎中打理,現在只餘幾個坐鎮郎中和掌櫃學徒等人,雖然依舊開門經營,卻言道理國公府的老太太身子不适,特地請了館主入京診病,什麽時候回來暫且不知。又說柳郎中臨行前,已經将林太太的病情病症、素往吃什麽藥細細告知程郎中了,若是林大人信得過,程郎中這就去給林太太診病,若是信不過,林大人可另請高明。
程郎中是柳行父親的入室弟子,醫術和柳行一脈相承,林家自然改用程郎中。
這一番唱作俱佳的配合下來,林如海也細細留意甄應嘉那邊的情況,倒是沒聽說蘇岚被捉回來的消息。但是圍鐵網山圍場發生的事,林如海也得了信。
要說鐵網山圍獵的事,自是一番驚心動魄,但是整個局勢和前世走勢不同,還要從東宮得到去歲林家整頓家風的家書說起。
林清得了兄弟的信,知道兄弟家中獨子無礙,但是得知林家出問題的兩個奴才,一個是佑哥兒是大丫鬟,一個更是兄弟媳婦的陪嫁,便和太子商議,這回帶去鐵網山的人,不但要查最近任用的,更要查積年的親信。
太子自從元後沒了之後,便只剩下表面風光,實則日子頗艱難,知道小心無大錯,便果然連身邊親信也查了一遍。做壞事的人不在多,有那麽一兩個身邊極親信的人便足夠,這一查,便查到太子身邊的親信侍衛和九皇子身邊的侍衛來往過密,而這兩個侍衛,都出自承恩公府鐘家。
太子是鐘皇後所出,九皇子的生母小鐘妃是鐘皇後的幼妹,若是以前,太子定不會疑心外家,但是偏偏妻弟府上壞事,便出在妻族帶來的陪嫁奴才身上了,于是太子就順着自己那親信侍衛查下去。才得知自己那親信侍衛和九皇子的侍衛有所勾結約定。
說來不是什麽了不得的計策,原定計劃是太子的親信侍衛約定了從哪個方向放冷箭射殺太宗皇帝,卻由九皇子的親信侍衛救駕。為了讓九皇子的親信準确替太宗皇帝擋冷箭,兩名侍衛還事先約定了由太子的親信先用一面鏡子反射一束陽光。
古時候沒有望遠鏡,狙|擊|槍等設備,卻有類似的狙擊手。當然,古時候的狙擊手用的武器是弓箭,鏡子也可以作為輔助瞄準設備。
這邊伏擊太宗皇帝的刺客帶足了伏擊設備,還朝皇上放冷箭;那頭九皇子的親信侍衛機敏過人,通過一束鏡子反光救駕有功,原是天|衣無縫的計劃。
但是因為太子先捉拿了自己那個親信,逼問出計策之後,面上不顯,依舊帶着親信侍衛浩浩蕩蕩去了鐵網山。到了圍場之後,才命人将那親信侍衛捆起來,堵了嘴,藏在營帳內,卻另派親信扮作那侍衛的樣子,依計行事。
那日風和日麗,小鐘妃侍候在太宗皇帝身側,說起當年自己頭一回随駕鐵網山的舊事,太宗皇帝想起當年豪情,便也跨馬彎弓,要親自下場。身後自有大批的侍衛護駕,九皇子也帶了親信随太宗皇帝一同出獵。
按照事先約定,九皇孫的親衛瞧見遠處林中寒光一閃,道了一聲皇上小心,便撲在太宗皇帝身上,護住太宗渾身要害。
這變故來得突然,九皇子高呼護駕,太宗皇帝的随行侍衛也個個列陣以待。
然後尴尬的事情發生了,并沒有什麽刺客出現,更無冷箭飛石暗器等物。倒是太宗皇帝有了年歲,這突出起來的變故,一個壯漢撲在身上,太宗皇帝緊張後退之下,閃了一下腰。
那九皇子的親信侍衛忙翻身下馬,跪下磕頭如搗蒜,大呼自己太過緊張聖上安危,眼花看錯了。同時,那侍衛兩鬓已經滾下冷汗來。其他尚可作假,唯獨那冷汗是真的。
太宗皇帝打獵自然沒打成,忙傳召了随行禦醫,衆侍衛浩浩蕩蕩護着太宗回了營帳。檢查之後,太宗皇帝倒是沒有大礙,用些舒筋活血的藥酒推拿,再施以針灸便好了。
九皇子的親信侍衛名叫鐘盛,便是範太太的兄弟。
雖然鐘盛自承對皇上一片忠心,因看錯了,又救駕心切,才做出大不敬舉動,到底被打了板子罰了俸,被趕回家閉門思過了。鐘盛是承恩公府的旁支,鐘家又出了一後一妃,就是看在太子和九皇子的面上,鐘盛到底沒有被治行刺未遂的罪,但是因為鐘盛是九皇子的親随,九皇子也因此得了一頓訓斥。
東宮對這個處置頗為不滿,鐘盛是當差當老了的,照理說斷不能出現這樣的錯誤,但是東宮到底也忍住了沒和九皇子府正面沖突。現在江南還鬥得如火如荼內,兩線作戰是忌諱。
鐵網山發生了這樣的事,那個出了纰漏的侍衛又是承恩公府的旁支,二皇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在圍獵隊伍尚未歸京的時候,皇太子、二皇子、九皇子便暗中鬥作了一團。其他皇子、公主也各有出力。
所謂伴君如伴虎,大抵就是如此,只要被人抓住些許小錯,便會有一群政敵圍上來,恨不能喝其血,啖其肉,将對手打得永世不能翻身。而犯錯者為求自救,更是窮圖匕見,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九皇子作為前世最終的勝利者,自然不會因為一個侍衛出了纰漏就坐以待斃,正如黛玉所料,九皇子暗中推動了私鹽案的進程,以圖圍魏救趙。
太子、二皇子、九皇子各有勢力在江南,自然回京之後便将消息傳遞了出來。林家因為回蘇州過年,又刻意淡化和京城的聯系誤導甄應嘉,反而是消息得得最遲的。
蘇州參政道範光熙得到消息的時候,很是吓了一跳,夫妻兩個商議的時候,被範适聽到一耳朵,那範适又沒聽全,只知道舅舅被革職,又聽到什麽林家,才故意在姚巡撫府上找黛玉的麻煩。
而江寧織造甄應嘉也得到了消息。甄應嘉本身心狠手辣、斂財有道不說,府上清客也是有真才實學的,當時其謀士羅拂山就跟甄應嘉說:“老爺,這次九皇子為了脫身,定然也會暗中推動東宮查私鹽案,老爺得多做準備,一定要找到蘇家那個孤女。”
甄應嘉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都加派了人手盯着柳征和林如海,兩人派入京城的人也細細盤查了,就是沒尋到蘇岚的下落。
而在巡鹽禦史府,林如海一面将京城來的信扔進炭盆,一面道:“時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