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這些時日,林家四……

第36章 這些時日,林家四……

這些時日, 林家四口十分繁忙,除了林如海進宮面聖,到吏部辦理入職文書, 去戶部交接工作外,還有前來文遠侯府道賀的文武官員不知凡幾。賈敏和黛玉日日忙着待客, 将各色禮物登記造冊。

賈敬、賈赦的禮物送來了不提, 連賈琏夫妻都是另備了重禮。賈政一房不送禮在黛玉意料之中, 倒是賈母打發人送的禮物姍姍來遲,黛玉頗是意外。

不過轉念一想便明白了:現在榮國府乃是王氏掌管中饋, 有什麽人情往來, 都是王氏打點好了,跟外祖母說一聲就是了。王氏和林家都結仇了,這件事肯定不上心。外祖母大約是發現王氏那邊遲遲沒動靜, 自己打點了禮物使人送來的,所以到的比其他人家遲。

一部尚書的公務十分繁忙, 就是做交接都要好些時日,林如海尚未正式上任,便已經忙開了公務上的事。好容易得了空, 又要拜訪舅家和恩師府上, 待得一家人齊整了前往榮國府拜訪的時候, 已經是林家回京半月之後了。

此時的榮國府,主子奴才可說是各懷鬼胎。

光是賈王氏就懸心了整整兩年。只是林家一直在忙江南官場的事,還真顧不上賈王氏這麽個小角色, 除了互不來往之外, 林家還真沒發難。這種引而不發給王氏造成了一種心理負擔,直接的受益人居然是賈環。譬如這兩年,賈王氏以嫡母的名義, 拘着賈環不讓上學,留在自己房裏抄經書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還有一個日夜提心吊膽的便是賴家人。不但陳嬷嬷失蹤了,連整個陳山子的家人都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賴嬷嬷固然擔心妹子的安危,但是作為為了富貴,連丈夫都舍得出去的狠人,賴嬷嬷顯然更擔心妹子吐露了什麽。這件事剛翻出來那幾個月,賴嬷嬷當真是食不安寝,夜不能寐,過了兩年不曾事發,賴嬷嬷剛安心一些,便聽說林如海做了戶部尚書,要回京了。

消息一傳出來,不光賴嬷嬷,就是賴大也是險些失魂,只是賴家現在雖然勢大了,到底仗的是榮國府的勢,離開了榮國府,一部尚書要拿捏自己,越發沒有掙紮的餘地。因而,賴家索性和王氏合作,但求平安度過此關。

所以,林家回京而不給賈母請安的事,在榮國府的下人中傳遍了。說什麽姑老爺高升了,便不将岳家瞧在眼裏,什麽當年老太爺全力提攜姑老爺,沒想到老太爺一去,就人走茶涼了。

這等閑話,自然很快便傳進了賈母的耳朵裏。剛開始賈母還沒覺得怎麽,只一日一日的,林家早就到了京城,卻不來請安,賈母便心中不快起來。為着賈母這分不快,王氏和賴嬷嬷還做過一回好人。

王氏說姑太太以前雖然驕縱了些,到底對老太太最是孝順不過的,定然是有什麽事耽擱了。因賈母知道王氏和賈敏自來不睦,若是王氏一味說賈敏的好話,反而讓人覺得別有用心了。王氏這一番話半褒半貶的,倒将賈母的心思拿捏得剛剛好。

至于賴嬷嬷,自然是将賈敏和林如海都極盡誇贊一番,又将那些胡亂瞎說的下人大罵一通,賈母聽着才略順氣了一些。

在這樣的各懷鬼胎中,林家終于給賈家下了帖子,次日登門請安。

但凡豪門旺族,大抵都是這樣的,就算內裏鬥得你死我活,依舊會維持基本的體面,就算賈母對林家遲遲不來請安心懷不滿,也不至于讓林家吃閉門羹。

閉門羹倒是沒吃,不過也跟吃了差不多。

Advertisement

林家一行人次日早起,換了衣裳,林如海騎高頭大馬,賈敏、黛玉、林佑并丫鬟婆子分別坐車,浩浩蕩蕩來了。過了寧國府,又至榮國府東儀門,卻見儀門另改了黑油大門,且一道高牆和主院隔開了。

林家回京都半個月了,雖因各種原因這是頭一回到榮國府,但賈敏早就問了榮國府的境況,也知道大哥哥不滿二哥哥竊居正室,雖未搬出府,卻單獨辟院,另開大門。知道是一回事,如今真見了,又是另一回事,賈敏心中難免感嘆娘家越發失了規矩。

再走半射之地,到了敕造榮國府正門,三間獸首大門依舊沒開,十幾個華冠麗服之人坐在門檻上。又往西走,便是西儀門,西儀門旁邊的小門乃是西角門。

像榮國府這樣的人家,角門是給下人奴仆走的,和外院下人房相通;需得繞道過了垂花門,才道主子住的內院。儀門是主子們平日走的,可直接過穿堂入內院,又和下人們隔開,又近便又防沖撞。至于中門,平日是不開的,只有婚喪嫁娶大事和迎接聖旨等才開。

因東邊儀門被賈赦改成了東大院的大門,像林家這樣的姻親來訪,便該開了西儀門迎接。

林如海見了榮國府如此的待客之道,略微皺眉。賈敏九年不曾回娘家,這還是丈夫高升呢,沒想到就得到如此待遇,也是心下略微着惱。只黛玉透過車窗見了如此情景,并不覺得意外,這西角門,黛玉前世就走過一回。

西角門上的婆子見貴客到了,倒是忙起身迎上來,熱情相邀。

賈敏坐在車上未動,只是冷笑一聲道:“我自從中門擡出來後,就再沒走過角門,今日帶着丈夫子女回娘家,府上這樣待客,沒得讓我丈夫子女誤會我在娘家不受重視。今日開角門迎客不知道是誰的主意,給個準話。若是母親這樣待我,我日後少回來讨她老人家嫌就是。若不是她老人家的主意,我倒要看看是誰背着她老人家在我丈夫子女面前下我面子。”

現在的榮國府已經不是賈敏出閣前的榮國府了。不說賈代善故去多年,府上早就失了規矩,就說近兩年發生的事。因着翻出了陳嬷嬷的舊事,賴嬷嬷和賈母離了心,倒暗地裏跟賈王氏勾結,這些年賈家又本就是王氏做主掌管中饋,許多下人都換了賈王氏的親信。

譬如今日在門房迎客的幾個,只聽說過這位姑奶奶在家的時候,金尊玉貴,排場大得很,但沒人知道賈敏性子還這樣烈啊。

其中一個婆子忙上來賠笑道:“姑太太這話可讓奴才怎麽自處?這原是奴才的不是。因為府上主子們出入的時候不多,太太說省得門開多了各個門都要人守着,且出入的人多了難免生事。所以咱們府上平日都開角門,就是老爺日常到衙門點卯,也都從角門進出了,并非單針對姑太太。這原本是我們做奴才的疏忽了,和主子不相幹。老太太,老爺、太太都日日盼着姑太太回來,絕無輕慢之意。”

這婆子的話倒是有一半是實話。因榮國府東大院被賈赦隔開另辟大門,東儀門和東角門都是賈赦一房進出用的。賈政雖住在榮禧堂,出門卻要繞道西邊兒。自賈珠死後,榮國府需要經常出入的主子就賈政一個,便索性關了西儀門,日常主子們也從西角門出入。就是邢夫人去賈母房中請安,也是走的角門。

但是黛玉記得前世薛家進京,榮國府卻是特意開了儀門,管家太太、管家奶奶親自到門上迎接。怎麽對薛家就可以開儀門迎接,對林家就疏忽了?

即便那婆子說的是實情,賈敏可不認這個賬,冷笑道:“哪裏來的奴才疏忽了?若是這麽點事都做不好,就該打出去。當不好差事還有理了?”

正在這事,賈赦搖着扇子踱着步子走來了,道:“四妹妹回來了?四妹妹也不用着惱,現在的榮國府早就不似咱們父親在的時候了,連我的家都叫你二嫂子當了,讓你走一回角門,又算得了什麽。若是四妹妹不嫌棄,不如到我的東院坐坐。東院雖小,我定然開大門相迎。”

王氏派的那幾個婆子見了折等情形,再也不敢傲慢了,一遛小跑的去了榮慶堂。一面跑,一面忍不住抱怨,這位姑太太怎麽這樣多事,大老爺偏又出來煽風點火。

既是賈赦來了,林如海跳下馬來,抱拳道:“大內兄,多年不見,大內兄一切安好?”

賈赦笑道:“托妹夫和四妹妹的福,自從兩年前妹夫和四妹妹教導了一番我那不成器的兒子,現在琏兒那小子雖也沒什麽本事,倒也孝順知禮了。我都好都好,好得不得了。妹夫和妹妹也好,我恭喜妹夫高升。”

二人寒暄着,便掉頭朝東大院走去。

這時候,不但角門上迎客的婆子看着不像了,就是中門門房上的管事、小厮也瞧出問題來。

那中門的管事是以前賈敏出閣前的老人,知道賈敏自家這位姑奶奶出閣前的氣派,現在姑老爺又這樣的風光,得罪了這位姑太太,只怕自己在中門上當差都要受牽累。

忙一面命開中門,一面打發小厮回榮慶堂禀明情況,一面自己已經迎出來道歉道:“今兒姑老爺、姑太太來訪,老太太得了信,比什麽都高興,昨日夜裏就吩咐我們好生伺候着。也怪我疏忽,在中門當差,就沒管那儀門上的事,也不知道那起膽大包天的奴才居然敢在這樣的日子閉了儀門。奴才必然好回了老太太,他們少不了一頓責罰。這原是門房奴才沒眼力見的,還望姑老爺、姑太太莫要誤會老太太才好。姑奶奶這邊請。”

一面又回身對身後的小厮道:“沒眼力見兒的東西,還不迎姑老爺、姑太太、表姑娘、表少爺進門。”中門那一群華冠麗服之人才忙一窩蜂的上來,又是堆笑,又是牽馬。

賈赦在一旁從鼻子中間哼了一聲出來。門房管事頓時滿臉尴尬,此刻依舊保持面上堆笑,對賈敏賠不盡的好話。

賈敏冷笑一聲道:“我看誰敢動!”聲調雖算不得極高,卻極有威嚴。榮國府那些一雙富貴眼的奴才還真被這位久不回京的姑奶奶的氣勢給震住了。

只聽賈敏接着道:“我們老爺剛回京,尚未到任,今兒到岳家請安,便故意不開儀門,将人折辱一番,又假惺惺的開中門。這是做什麽?難道想叫我們老爺被人說升職驕矜,到岳家非中門不走?我倒要看看,是誰要害我們老爺。”

哎喲,這帽子大的。賈家那一幫子拜高踩低的下人都吓傻了。是,他們按着管家太太的吩咐,略拿一拿喬,但是誰敢有陷害朝廷一品大員的意思啊?別說他們不敢,就是太太也定然沒那個意思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