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薛蟠自然是不敢造……
第51章 薛蟠自然是不敢造……
薛蟠自然是不敢造次了, 劉姥姥聽了‘小王爺’三個字也是吓得不輕,一時不知道作何反應。瑟縮了一下,劉姥姥結巴的道:“不, 不用了,草民現在就走, 現在就走。”說着又拽了一下身後的青兒, 開始彎腰收拾菜籃。
林家小厮自然不敢跟跟王府的侍衛相争, 便也垂手侍立在側。
接着,又是幾匹高頭大馬行來, 為首一個身着龍雲紋織錦騎裝, 十三四歲的少年一馬當先,年少華美,黛玉覺得有些眼熟;落後半步的也是一個錦衣少年, 生得極是好看。再後面,卻是幾個人高馬大的侍衛。
黛玉方才聽先頭那侍衛讓劉姥姥将東西送去瑞郡王府, 又見這少年身着龍雲紋,再看年紀,便大約猜到了少年的身份。而且, 黛玉也不大喜歡這少年。
說起來, 黛玉倒是偶遇過這少年的, 乃是皇太子的第七子司徒卓,只不過當時黛玉在禦花園遇見的時候,只瞧見一個背影, 司徒卓就急急忙忙的走了。彼時, 司徒卓大約是在問一個宮女關于自己的形貌,然後司徒卓還反問了一句‘你說林姑娘一點兒也不像有不足之症的樣子?’
黛玉今世自然身子調理得極好,但她前世因為這個‘似有不足’吃了多少苦唯有自己知道。而且這句似有不足傳開, 便是王氏公開拒絕了自己和寶玉的婚事的信號。
在自己頭一次入京就隐晦的拒絕聯姻,後來又花光了自己的家産,自己一個孤女還能去哪裏?若要自立,賈府如何還得出欠林家的家財?既是還不出,自己唯有死路一條罷了。
不但如此,就是黛玉穿越去了後世,都受這句不足之症困擾了挺久的。當時黛玉剛穿去軍營,都沒熟悉環境,還是接收了女兵林生的記憶,才搞清楚軍營是什麽,出操是什麽。
黛玉前世的身子一直不好,剛穿越時,靈魂和林生的身體也不是很契合,當天的訓練項目完成得一塌糊塗。
當時那個俊美、硬朗但是很嚴厲的教官對黛玉大聲訓斥道:“這麽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你是林黛玉嗎?有氣無力,動作軟綿綿的,沒一個做到位的!什麽都做不好就回家當大小姐去!軍營不留嬌嬌小姐!”
後來黛玉知道軍營生活幸福又嚴苛,教官這樣訓斥訓練不達标的士兵實屬尋常,甚至那教官的語氣都算不上過分。但是當時剛穿越的黛玉不知道啊,黛玉雖說在榮國府的十年,心中極是凄苦,但是不管主子丫鬟,起碼當着自己的面兒說話是輕言細語的,黛玉還真沒被人這麽高聲呵斥過,還是大庭廣衆之下。彼時,黛玉的委屈可想而知。
除了委屈,黛玉還十分恐慌,她剛接收了林生的記憶,知道自己到了個什麽地方,冷不防的被人叫破來歷,自是大吃一驚。因為這句話,黛玉惴惴不安了許久,适應了一段之間之後,黛玉才知道在後世,‘林黛玉’三個字就是嬌弱病态的代名詞。
就是在軍營裏,因為林生也姓林,黛玉在軍中幾年,就被叫了幾年的林黛玉或者林妹妹。當然,黛玉和戰友們相處得很好,戰友們沒有惡意,但是黛玉聽見戰友們的打趣,有些像前世聽見姐妹們叫自己颦兒的心情;不會生氣,但也沒多喜歡。
所以,自己頭一回去東宮請安,司徒卓就派人打聽自己是否有不足,黛玉自然對司徒卓沒什麽好印象。
而今世,黛玉已經知道兩個人對自己身子康健而覺得奇怪的人了,一個是北靜王府的水瀾縣主,一個便是東宮的司徒卓小王爺。水瀾,黛玉已經猜到大約是重生的;那麽司徒卓呢?是穿越者還是重生者?
Advertisement
黛玉轉瞬想了許多,司徒卓已經跳下馬來。司徒卓畢竟是皇孫之尊,林如海是臣,便上前見禮。但是司徒卓也沒理會林如海,揮手道了一聲免禮,便蹲下撿滾了一地的瓜果。
這還了得,太子之子,皇孫之尊親自見被薛家奴掀了一地的蔬果,司徒卓都沒說什麽,薛家人已經吓得站立不穩了。古代等級森嚴,身份高貴的人,坐卧行走皆有人伺候,在場的所有人,幾乎沒見過身份這麽高貴的人蹲下身去替一個農家老妪撿拾東西。
司徒卓這一動作,難免令人多想。薛家的人自是人為小王爺氣得很了不說;就是林如海,慣常的古人思維,也覺得小王爺都蹲下身去了,自己站着也不好。忙彎腰将滾到自己腳邊的一只南瓜撿起來。
至于司徒卓身邊的侍衛等人,早七手八腳的将東西都撿起來歸置好了。倒是薛家人都吓傻了,動作慢了一拍。結果,籮筐是薛家人掀的,東西是小王爺撿的,這……薛家之前趾高氣昂那個奴才自然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薛蟠也心中七上八下的,臉上都開始冒汗。
司徒卓撿完地上的東西,直起身來,拍了拍手上的灰,才對林如海道:“今兒大街之上偶遇,舅父不必多禮。”看來,這司徒卓倒是沒什麽架子。
司徒卓倒也不是沒架子,他穿越之前,也是五谷不分的大城市的孩子。後來考入軍校,部隊可不管你出身,大家都一樣的,都是人民子弟兵。天子驕子?也許考軍校前,司徒卓也是;到了部隊之後,便是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我了。司徒卓以前到非洲參加過維和,回國後也參加過救災,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産,在司徒卓看來,簡直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司徒卓這行為挺正常的,但薛蟠不這麽想啊,薛蟠見了這架勢,便想要溜之大吉,但司徒卓是個很警覺的,立馬便将薛蟠叫住了問:“你是何人,因何欺壓良民?”
薛蟠是跋扈了些,但是也不過是欺軟怕硬,見了小王爺,也不敢嚣張了,結結巴巴的道:“草民,草民薛……薛蟠,路過此……此處,不敢欺壓良民,以後再也不敢了。”
黛玉只見司徒卓聽見薛蟠自報姓名的時候,劍眉微微上揚,便已猜到司徒卓多半是穿越者。後世那種相對平等的社會,即便出身高貴,有些修養好的人仍舊會将貧民作為平等的人看待。
司徒卓貴為皇孫,若是重生,即便路見不平,也極難替劉姥姥這樣的老妪張目,更何況親自彎腰撿拾帶泥的蔬果。倒不是說古人皆是品行不好的,只是從小受階級觀念影響,身居高位的人很難真正體會到民間疾苦。
司徒卓道:“你是薛蟠?家中做什麽的?”
薛蟠也如實相告了,又苦求道:“小王爺息怒,以後草民定然好好做人好好做人,剛才摔了東西我都買,都買下了。”
司徒卓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劉姥姥是什麽人,家中幾口人。
劉姥姥也怕啊,吓得磕磕絆絆的說了。
果然司徒卓一聽到這老妪是劉姥姥,便樂了,笑道:“這極好,以後你地理的出息,這位薛公子包了,價格不許賣得比市面上便宜,不然我便問薛公子的不是。”
薛蟠跋扈慣了的人,這位小王爺只是這樣輕輕放下,薛蟠竟然有些不敢置信。同時又如臨大赦,忙不疊的應下了,再三保證劉姥姥地裏出什麽自己買什麽,絕不壓價。
薛蟠倒是應下得快,劉姥姥還不敢去薛家呢。只聽劉姥姥道:“草民不敢,草民謝過王爺好意。草……草民這就家去了。”
黛玉見狀,出來道:“方才我們家已經想買了這位老人家的蔬果,不知這位老人家是否願意将出息賣給我們家?若是願意,日後但凡老人家地裏的出息,皆可直接拉到城西戶部尚書林家來。只一樣,我們只收老人家地裏産出,若是老人家想因此收了鄰裏家的東西來賣,叫我們家知道了,日後可不敢再買老人家的東西。”
黛玉一番話,慮事之周到,叫司徒卓也小小震驚了一下。不收鄰裏的東西,既避免了劉姥姥見有利可圖,便大肆低價收購菜蔬瓜果高價賣到林家賺差價,将林家當做冤大頭;又可避免劉姥姥的鄰裏知道王狗兒家有了這個門路,欺壓強逼劉姥姥替他們消貨。難怪父王母妃都說林姑娘年紀小,但是慮事周全,又有胸襟格局。
只短短幾句話,司徒卓已經對林黛玉刮目相看。可是眼前這位林姑娘,外貌自不用說,雖然年紀不大,也當得起‘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的評價;但這健健康康的樣子,怎麽看都不像‘風吹吹就壞了’的美人燈。也不知是因為自己穿越了,蝴蝶的翅膀扇得改變了原着劇情,還是這位林姑娘也有什麽穿越重生的際遇。
那頭司徒卓有意無意的打量着黛玉。劉姥姥聽了戶部尚書府上,卻也認真考慮起這個問題來。
得勝樓的小二都說林大人乃當世包公,專抄貪官污吏的家,雖然言過其實,但是民間還就愛傳這樣的話,劉姥姥常在集市上走,也是聽說過的,便不像方才那麽怕。
又見黛玉生得當真俊俏,比畫上的還俊俏,劉姥姥還認真打量了好幾眼,才笑道:“原來是個姑娘,打扮成這樣我險些認成了公子。”
而後,劉姥姥又對黛玉作了一個揖,道:“這位姑娘是尚書府的什麽人?若是姑娘做得主,老身是願意的。放心,老身受了尚書府的恩,定然不敢做貪心不足的事,定只将自家莊稼侍弄得好好的,不叫蟲子吃了。只擇好的送來。”
黛玉點了點頭,便回身對賈敏道:“母親,今兒這事就讓玉兒做主了。”
賈敏笑道:“玉兒知道憐貧惜弱,是你的好處,菩薩會保佑你的。”
劉姥姥也在一旁念叨菩薩保佑,長命百歲的話。
黛玉又向司徒卓道:“方才聽說小王爺也想買這位老人家的瓜果,今日叫我搶了先,不知道小王爺可否讓給我?”
司徒卓又打量了好幾眼黛玉,這位林姑娘可真有意思,“林姑娘要做慈善,我不敢相争。”
做慈善三個字可不是古人的說話方式,黛玉又揚睫瞧了一眼司徒卓,越發确定司徒卓的穿越者身份。
司徒卓也通過‘做慈善’三字試探,初步認定了黛玉乃是穿越者的身份。不過這位林姑娘除了身體健康外,外貌倒和書上描述的符合,司徒卓心道:難道這位林黛玉也是胎穿?
薛蟠可聽不懂司徒卓和黛玉的話,他現在就一門心思的想溜,沒走出兩步,卻又叫司徒卓的侍衛給攔住了。
司徒卓這才回身對薛蟠道:“尚書大人府上雖然買了這位老人家地裏的出息,你也不能跑了。這樣,我做主,你一次性買了這位老人家地裏十年的出息,每年二十兩銀子,你服是不服?”
薛蟠雖然憨,還不至這點數算不明白,擡頭望天默算了片刻,已經反應過來自己要出二百兩。二百兩銀子對于薛家主還在世的薛家當真不算什麽,薛蟠連連點頭應是,叫身邊随從賠了銀子,雙手親自捧到司徒卓面前,讪笑道:“小……小王爺,這是二百兩,我可以走了嗎?”
司徒卓接過銀子,對薛蟠擺了擺手,又說了些約束下人,不可再犯的話,屁滾尿流的跑了。
司徒卓又将銀子取了二十兩個劉姥姥,剩下的一百八十兩遞給身後的侍衛,道:“你送這位老人家回去,日後每年送二十兩銀子給他家送去。”侍衛應下了,司徒卓又問劉姥姥,自己如此處置她服不服。
還有什麽不服的,這二十兩銀子都是天上掉下來的,剩下的一百八十兩給不給自己,劉姥姥也不敢想啊。忙又菩薩活佛的道謝。
司徒卓又瞧了一眼劉姥姥背後的青兒,道:“拿了銀子回去,雖說是補貼家用的,也不要苛待女孩子,看看這小姑娘瘦的。趕明兒也給小姑娘置辦兩身新衣裳穿,有什麽好吃的也不許缺了她的;若是叫我知道你們苛待女孩子,剩下的銀子就沒有了。本王還會下令叫尚書府不許再買你家地裏的出息,聽明白了沒?”
社會風氣就是重男輕女,劉姥姥一時間還真不知道這位小王爺怎麽這麽看顧青兒,但是王爺的話,也不敢不聽啊,劉姥姥不但連連稱是,還将司徒卓的話重複了一遍,表示自己記牢了。司徒卓又低聲吩咐了侍衛幾句,才派了侍衛送劉姥姥回家。
劉姥姥一個村婦,一輩子都未必見過這麽大一筆銀子,若是路上叫人扒了搶了或是丢了,便是好心辦壞事了。至于二百兩全給劉姥姥,司徒卓沒想過。也不知道那王狗兒是什麽脾性,若是見了二百兩這樣大一筆橫財,沾染了好吃懶做或是賭博的壞毛病,豈不是好心變成了害人。
司徒卓對王狗兒頗瞧不上。一家子窮得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還不思上進,不設法改變,等着丈母娘想法子,僅憑這一條,便不是什麽有擔當的男人。即便自己出手幫劉姥姥,司徒卓也不會讓好處都叫王狗兒占了。
瞧着劉姥姥帶着青兒回家的背影,司徒卓嘆了一口氣。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蘇州旅游了一趟,人沒找到,就穿越進一本書裏。但是他穿越之前帶過女兵,看不得女孩子受苛待,還特地敲打了劉姥姥幾句善待青兒。不但如此,他還交代了送劉姥姥回去的侍衛也敲打王狗兒一番。否則這個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那兩百兩估計都落不到什麽在青兒身上,小女孩兒怪可憐的。
黛玉因為一句‘有無不足之症’不大喜歡司徒卓,但是見了司徒卓這樣辦事,卻對司徒卓略有改觀。而且黛玉也越發确定司徒卓乃是穿越者,否則,難以這樣尊重女性。就是寶玉已經算是難得對女孩子好的古代男性了,還只對顏色好的女孩子另眼相待呢。
像青兒這樣不過兩三歲的女孩子,臉上甚至還有沒擦幹的鼻涕,衣裳也髒髒的,司徒卓也能為其考慮,可見是真心尊重女性的。這樣的人,穿越到古代做王爺,也不知東宮的人怎麽看他這脾性。
想到此處,黛玉莞爾一笑。
司徒卓目送完劉姥姥祖孫離開,一回身就瞧見黛玉這個笑容,心中微怔:才這個年紀就有如此美貌,也不複绛珠仙子之名了。不過司徒卓很快就收起了心思,又想到當初在部隊被自己罵林黛玉那個女孩子,也不知道林生現在在哪裏?
處理完劉姥姥的事,與司徒卓同行那個錦衣少年才對湘語道:“湘語妹妹,你怎麽在這裏?又為何做這樣的打扮?”
和湘語打過招呼後,那少年又對蘇岚道:“蘇姑娘,當年泉州一別,已經三載有餘,蘇姑娘現在可好。”
這少年稱湘語作妹妹,又和蘇岚是舊時,三年多前在泉州作別,自然便是當年的泉州守備,如今的松江府守備柳征之子柳湘蓮。
蘇岚語氣淡淡的道:“泉州一別後,頗多變故,如今義父義母待我極好。柳公子向來可好?可常和柳家叔父叔母通信?”
黛玉狀似無意的觀察了一遍蘇岚的神色,只見蘇岚臉色未變,語氣也淡淡的,但也注意到蘇岚的耳垂微紅。
黛玉見狀,便收回了神色,又去看柳湘蓮。別說,還真是個奪目的美少年。柳湘蓮生得是真美,就一眼就讓人覺得賞心悅目那種,也不知道柳家人是怎麽生的,外貌基因當真是好。
當然,司徒卓生得也好看,和柳湘蓮站在一起,也并未被壓下去,只是二人的俊美各有不同。
司徒卓不是柳湘蓮那種張揚的美,但俊美之中另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年紀雖不大,卻顯得格外挺拔有精神,叫黛玉覺着,有些像後世久經訓練的解放軍獨有的精氣神,就是往那一站,便雙肩展開,雙臂自然下垂,中指對褲縫那樣站姿,挺拔如青松。
至于柳湘蓮怎麽會和司徒卓同行,今世仿佛許多人的命運都改變了,兩人看着頗是親近,瞧着柳湘蓮像是司徒卓伴讀這樣的身份。
柳湘蓮和柳湘語早就認出了彼此,只是先頭司徒卓在處理劉姥姥的事,柳湘蓮便沒插話。現在事辦完了,兄妹兩個自然敘了起來。
湘語笑道:“我和尚書夫人一道上街玩,跟母親說過的,沒想到在這裏碰到了堂兄,堂兄也來逛街麽?”
司徒卓這個穿越者因為知道原着的信息,又認得林如海,很快就猜到了這一行許多人的身份。
林如海身側那個身着男裝的美貌女子自然便是绛珠仙子的娘賈敏,而方才出面和劉姥姥說話的女孩子便是绛珠仙子本仙。叫司徒卓說,林黛玉不愧有仙子的美名,除了小小年紀,已能看到日後美貌外,氣質當真出衆,那一股靈秀出塵之氣,就讓人覺得凡塵的一切都配不上他。另外,司徒卓也認出了林佑、英蓮和蘇岚,也就是妙玉。
林佑自不用說,另外兩位姑娘,除了英蓮眉心的胭脂痣外,司徒卓也知道自己的太子父親好端端的度過鐵網山一劫,這位绛珠仙子的爹林尚書出力極大,很是關心林家的事,自然也知道林家收了兩位義女。有胭脂痣的是英蓮,剩下的一位蟠香寺接回來的蘇岚,自然便是妙玉了。
別說,林家這一串親的幹的女兒還真是好看,難怪一個個都是能上薄命司的人。唯有湘語沒有在原着出現過,初時司徒卓沒猜到這位姑娘是誰,此刻也知道了柳湘蓮的堂妹。
“這大街上原不是說話的地方,舅父舅母,不如咱們尋個清淨茶樓,坐下說話,也讓柳湘蓮和他妹妹多說幾句話。”司徒卓道。
黛玉意味不明的瞧了一眼司徒卓,這位皇孫怎麽這麽不見外,舅舅舅舅的叫得倒是親熱,他并非姑母所出,跟林家又沒有血緣關系。
司徒卓自然不知道黛玉心中所想,而且他平日也不是油腔滑調之人,但是原着的時間線雖然混亂,可以确定的是,按原着的發展,林佑和賈敏都死了,黛玉進京,林如海孤身留在揚州,沒有什麽家人齊整的圓滿,也沒有高升一部尚書的風光。
現在林家不但自家人全都健在,還有餘力幫助他人,那麽這林家,也是能夠改變原着劇情走向的人家。而自己,作為廢太子的小兒子,自然願意和林家結盟。
司徒卓并不認為躲過了鐵網山一劫,太子爹便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