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八年後

雖說兩人互表了心意,但兩人皆是男子,在外人面前哪裏做得出黏膩之态,他們相處如往常一般,但默契更甚,相視間更有旁人插不進去的親密。

雖然他們自以為如往常一般,但事實上,只要與莫雨、穆玄英身處在同一個屋檐下的人,都快對這對兄弟無法直視了——眼睛都要被閃瞎了。

對此,張無忌的感觸最深。

誰叫,在他年少無知的時候,曾經傻傻地跑去問他娘,什麽叫師公。

呵呵,師父的相公……這個答案使得年幼的張無忌在夜裏咬壞了兩床被子。在他看來,他的師父脾氣那麽好,長得那麽好,武功那麽好,怎麽就嫁給了那個也就長得好看些,武功好了那麽一點點的大壞……好吧,是師伯呢!會被師伯欺負死的,一定會的!

張無忌當時就想起來某次在花園中聽到負責打掃客房的小翠阿姨對廚房王大娘哭訴自己所嫁非人的痛苦,聯想到王大娘當時的感慨,張無忌頓時驚了——原來不止女怕嫁錯郎,男人也有嫁錯郎的時候啊!

張無忌頓時憂心忡忡起來,終于在接連數日精神委頹,在得到師父關切的詢問時,張無忌猶豫片刻,期期艾艾地将自己心中的擔憂說出。

那時師父的臉色相當好看,雖然為此,他被罰抄《道德經》一百遍,若不是寒毒發作了,他還得再抄《法華經》一百遍。

靜室之中,一個身穿白袍,衣角處繡着火焰圖案的少年單手托腮,幽幽地嘆了口氣。一想到當初犯蠢的模樣,即使已經過去八年,即使張無忌已經從寒毒纏身的病弱男孩變成年少有為的明教少教主,回首當年的黑歷史,他仍是有種恨不能回到過去将那個傻頭傻腦的張無忌埋進土坑裏的沖動。

是的,距離當初他遇見師父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八年。

這八年,張無忌過得可謂是多姿多彩。

有穆玄英這樣的人做師父本該是很幸運的,但前提是,他沒有一個姓莫名雨的人作為師伯兼師公,呸,是師娘!

憑什麽同是男子,他師父那麽好卻是嫁人的!打死他也不叫師公,就叫師娘!

為此,他明裏暗裏被莫雨折騰了無數回。

張無忌的性子是極為執拗的,基本上認準了撞了南牆也不回頭,因此,無論莫雨怎麽折騰,他始終不曾改口。雖然叫着“師娘”,竭力膈應着莫雨,但事實上,對于莫雨,張無忌亦是極為敬重的。

穆玄英行事風格乃是煌煌正道,他行事,比江湖上所謂的正人君子卻暗地裏使盡龌龊手段的名門正派更加正派,張無忌敬重他,從不允許任何人說穆玄英半點不是。

Advertisement

而莫雨,雖然這些年一想起他和莫雨之間的關系,張無忌就有些怨念,但平心而論,這世上除了他們彼此,卻也當真無人能夠配得上對方。

雖然張無忌特別不想承認這一點。

漫不經心地撣了撣衣裳上并不存在的灰塵,張無忌推開靜室的門。

靜室十步開外的地方,兩位同樣身穿白袍的男子恭敬俯身,口稱“少教主”,其中一人道:“啓禀少教主,楊左使求見。”

張無忌略一颔首,向大殿方向走去。

如今,他正身處明教光明頂。他雖名為少教主,但事實上,他自兩年前開始便總理教中事務,只待及冠後便接手教主之位。

張無忌其實是不願意接手明教這麽一大攤子的事情的,可誰叫當初陽頂天教主死前留書,命他義父謝遜暫代教主之位。他義父如今眼盲,又因成昆之故仇家滿天下,他若成為明教教主,本就背負着魔教之名的明教更會成為衆矢之的。

謝遜因自己的緣故使得明教蒙受諸多污名本就是心中愧疚,哪裏肯接受教主之位。而那時張無忌已經在江湖上闖出不弱的名聲,武功高強,心智謀略各個不缺,謝遜索性将教主之位交予張無忌,只因年紀尚輕,資歷不足先弄個少教主之位。

明教少教主張無忌,武當張五俠與天鷹教殷素素之子,金毛獅王謝遜之義子,白眉鷹王之外孫,十六歲以少教主之名入主明教,武功卻遠在明教各位護法、法王之上。

當年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性命垂危,幸得蝶谷醫仙胡青牛出手救助,雖未能将寒毒拔除,但寒毒已然得到了控制。後來張無忌用四年的時間練成了四卷《九陽真經》,最終祛除了寒毒。

提起那四卷《九陽真經》的來歷,饒是張無忌恨毒了那個心狠手辣的汝陽王世子,卻也忍不住略微憐憫他一下。

張無忌不知王保保是從何處得知昆侖山朱武連環莊毗鄰的山崖峭壁之中竟隐匿着一處洞天福地,江湖人人人趨之若鹜的《九陽真經》就藏匿在其中一只白猿的肚腹中——小時候張無忌還不覺得,如今長大了回想當初的情景,總覺得那時候那個蒙古小王爺對他的敵意不同尋常——總之,為了定位勘測地形等等,汝陽王府是出人出力,但收獲成果的時候……看着被莫雨随意甩進他懷裏的經書就知道了。

竹籃打水一場空,說的就是王保保。

這些年,他潛心修習《九陽真經》,亦不曾放松對穆玄英教授武學的修行,多年不綴,總算如今有些成果。

從穆玄英身上,他學會立身持正,無論是對武功高強的江湖人,還是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皆一視同仁。他尊重生命,即使是生前作惡無數的惡人。

而從莫雨身上,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此時他性子裏更多的東西,更加像那個逍遙肆意的莫雨師、娘!

莫雨其人在張無忌看來有些複雜,說他是惡人,可亂世之中,所謂的名門正派都在明哲保身,他卻不吝趟這趟渾水,雖然他總是說,他自己看他們不順眼所以宰了那麽多的元兵。可若說他是好人,無論他的行為舉止還是對這個江湖的态度,實在不符合“大俠”二字,那些昆侖、華山的人,哪個提起莫雨不是恨恨的一句“魔頭”。

可事實上,莫雨亦正亦邪,心有堅持,行事自有底線。哪怕外人将莫雨傳得近乎瘋魔了,總是有人瘋狂地追随,趕都趕不走。

張無忌打小就憋着一口氣,在莫雨面前從不肯說“服”字,卯這勁兒想要超過他。這些年他雖然不說,但實際上被莫雨打擊了個徹底。

誰家武林高手在琴棋書畫君子六藝上都頗有建樹,一手書法堪比大家,笛曲引人入勝,畫技出神入化,就連棋藝都能和他太師傅百歲老人一較高下的?

不僅如此,莫雨雖然平日裏很少用心計,看不順眼的一巴掌拍死便是,可一旦動起心思來,便能夠不費一兵一卒達到目的。看看如今元朝大都的亂象吧,張無忌親眼看着莫雨以攝魂之術控制了幾個皇族或是官員,不出三個月,汝陽王便成了元朝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明裏暗裏扶植他人來制衡他。若非汝陽王當機立斷,與七王爺結親,為自己的女兒與七王爺愛子紮牙篤定下婚約,怕是在朝廷中早無立足之地。

可也正是因此,汝陽王被皇帝認定心懷不臣之心。

汝陽王兵權被奪,各地又有義軍起義,皇帝自然派了他人前去鎮壓。無奈,蒙古鐵騎雖然曾縱橫天下,但入主中原後的數十年中,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将帥之才少之又少。偏偏在莫雨的授意下,那些人撺掇皇帝選擇了大皇子作為此次的統領,另擇一位慣會阿谀奉承之人作為副将。

大皇子的母妃出身并不顯貴,但他自小懂得投皇帝喜好,饒是被立為太子的二皇子也不及他得寵。大皇子雖平時表現得極為謙遜,但骨子裏極為驕傲,向來看不起蒙受母妃家族庇佑而獲得儲位的太子。在他看來,太子平庸,若是将江山交在他手中,他父汗百年之後,江山定會被那些亂臣賊子推翻。他自認有開疆拓土之勇,經天緯地之才,儲君之位本就非他莫屬。

此番他領軍出征,有幕僚為他分析,皇帝有廢立太子之心,若是他能夠在此戰打響名聲,兵權在握,儲君之位唾手可得。

當然,那個整日給大皇子灌迷魂湯的某幕僚也是莫雨插進去的人。

結果可想而知,大皇子慘敗而歸,全軍覆沒。皇帝不得不啓用汝陽王,不僅收拾了大皇子留下的爛攤子,汝陽王在軍中的威望越發高了起來。

皇帝哪怕心中恨得咬牙,在面上卻得竭力捧着汝陽王,至于是捧殺還是其他,看汝陽王這些年雖面上風光實則步履維艱便能夠得知了。

對此,張無忌:“……”兵不血刃就令元朝內部出現亂象,他這個師娘要不要這麽恐怖!

但對于張無忌而言,莫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鑄造也就罷了,制藥也就罷了,做飯也就罷了,為什麽就連他師父身上的衣裳也是出自莫雨之手,這簡直……

若想要勝過莫雨,路途艱辛又迢迢。

張無忌捧着滿是針孔的手,心中無語淚流。

這些年,他一直跟着莫雨和穆玄英天南海北地走,北方大漠,南疆密林,西域諸國,東海島嶼,張無忌年紀雖小,但他所見過的,經歷過的,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他曾在某個寒夜中被莫雨丢到雪山之巅,彼時朔風凜冽,白雪紛飛,而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單衣。張無忌不得不時刻運轉着《九陽真經》的內息方才能夠抵禦寒冷,天明時,雪霁天青,他練成了《九陽真經》第一卷,一舉突破第二層。

那時候,他剛得到四卷《九陽真經》一個多月。

他也曾被莫雨套上破爛衣裳扔進西域馬賊的窩點中,被勒令不得使用武功,救出被馬賊抓來的無辜商旅。在那裏,他殺死了平生中的第一個人,但他卻不覺得惡心。他尊重生命,更尊重那些被這些馬賊殺害的無辜者的生命。殺一人便是救萬人,只要立身持正,縱是滿手鮮血,亦是無怨無悔。

此種事情不勝枚舉,最令張無忌崩潰的卻是在苗疆之中,他被莫雨以着點穴截脈的功夫禁了內力,僞裝成孤兒被扔到苗疆一處熱鬧的市集中,于“不經意”間被五毒教的執法長老看重,收為親傳弟子,一年的時間裏,他不僅學了一手精妙的毒蠱之術,更裏應外合盜走了五毒教的鎮教之寶生死蠱。

當然,張無忌用的是死遁,那位執法長老至今還記挂着為了阻止生死蠱被盜走而與那個武功高強的可恨盜賊同歸于盡的乖徒兒。

十四歲那年,張無忌練就四卷《九陽真經》,武功大成,百毒不侵,被莫雨以“武功勉強能見人,腦子也不至于笨到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的地步”為理由扔了出去,正式以張無忌的名字行走江湖。

是的,無論是在賊窩裏還是苗疆中,他用的一直是曾阿牛這個土得掉渣的名字。

作者有話要說:

少谷主:江湖處處都是哥的傳說~~~

少萌主:泥垢=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