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女主 是可忍孰不可忍!
宋太後邀人打馬吊原就不是什麽機密的國家大事,而且壽康宮裏自然也有李承宣安排下的眼線,所以李承宣很快就知道了此事。
對此李承宣還是很樂見其成的。
巴不得宋太後沉迷于玩樂,從此無心朝政之事。
只是宋瑾寧竟然也會打馬吊,這可真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
也就是說,據他這兩天冷眼看下來,他的這位皇後不但懶散,對于玩樂之事竟也十分的精通?
對此李承宣不得不懷疑,就宋瑾寧這樣兒的,壓根就不能治理好後宮。
前來傳消息的內監現在還跪伏在地上恭敬的回禀着壽康宮裏的戰況結果。
“太後贏了幾錢銀子,十分的高興。數皇後娘娘贏的最多,足足有二兩多銀子呢。皇後娘娘就說了,要用這些銀子做東,過兩日請太後,惠太妃和榮太嫔賞花。”
李承宣:......
就二兩多的銀子夠做什麽東的?這絕對是借故籠絡人心!
按照宋瑾寧的這手段,李承宣隐隐覺得,他很可能要收回剛剛他說的那句,宋瑾寧不能治理好後宮的話了......
但相比較這個,現在讓他更驚訝的是,宋瑾寧打馬吊的水平竟然有這麽高?!
李承宣對此表示不信,堅信這必然是惠太妃和榮太妃她們故意讓着她的。
兩日後宋瑾寧果然做東,在禦花園中擺了一桌酒席,請宋太後等人前去賞花。
先帝在時雖有幾十嫔妃,但生有子女的并不多。等到先帝駕崩之後,那些沒有子女的妃嫔一律被送到皇家寺廟中落發為尼給先帝祈福了。
至于宮中剩下的這些個先帝的妃嫔中,則不得不提到貴妃魏氏。
Advertisement
若說先帝對魏貴妃那可不是一般的寵愛。向來貴妃冊封時都只有金冊,到了魏貴妃這裏,為了顯示寵愛,破例讓她擁有跟皇後一樣的金冊金寶。
魏貴妃的肚子也極其的争氣,相繼生下了懷慶公主和福王。
宋太後那會兒雖然因為家族勢力也跻身為四妃之一的賢妃,但是魏貴妃可從來沒有把無子的她放在眼角之中。
誰能料想得到最後李承宣竟然會成為一匹黑馬,突破層層阻礙一舉登上帝位,她看不上的賢妃也因此榮登太後之位,而自己則只是個太妃!
魏貴妃原就要強,對這個結果自然心有不甘。所以即便宋太後如今的地位已經遠高過她,她依然對宋太後沒有半分恭敬之心。
就譬如現在,哪怕大家坐在一起高高興興的一邊賞花一邊閑話,可但凡逮着機會了,魏太妃都會話裏話外的刺宋太後兩句。
宋瑾寧有點兒後悔請魏太妃過來。誰沒事喜歡給自己找不自在啊。但讓她請魏太妃過來一起賞花的人又是宋太後......
宋瑾寧偏頭看了一眼在魏太妃的嘲諷下依然面帶微笑的宋太後,就很明白當年為什麽宋太後能坐到太後的位子,而魏太妃只能是個太妃了。
不過想想也是。宋太後這幾年可是在朝堂翻雲覆雨,連權臣都扳倒了好幾個的人物,其胸中之格局和韬略,哪裏是魏太妃能比得上的。
想必要是宋太後真的有心想恁死魏太妃,那肯定不是件很難的事。之所以現在還能容忍她在自己面前蹦跶,不過是還沒有觸碰到她的底線罷了。
不過宋瑾寧對魏太妃也不是很感興趣,她現在比較感興趣的人是江婉秋。
江婉秋,《嫂妻為後》一文的女主。
她是承平侯之女,生的相貌秀雅似芝蘭。腹有詩書,才名遍京城。及笄之年由先帝親自指婚給福王為福王妃。
原本這算是一門高攀的婚事,只可惜福王愛好走馬鬥鷹,大老粗一個。不但對琴棋詩畫一竅不通,甚至壓根不知體貼溫存為何物,兩個人壓根就沒有靈魂上的共鳴。
時日一長,江婉秋面上雖不敢表現,但心中肯定十分的失落。
加上先帝駕崩之後不久,承平侯不慎落馬而亡,剩下的家族子弟都是扶不起的阿鬥,于是承平侯府很快就衰敗了下去。
魏太妃心裏原就對這門親事不滿意。覺得自己兒子怎麽着也得娶個丞相或是大将軍這種手中有實權,能影響到朝政之人的女兒,承平侯也就是空有個爵位罷了,有什麽用?
結果這老家夥還很快就死了。他那一家子不但幫不到她兒子,倒整天要她兒子幫,這能不氣嘛?
就想方設法的給江婉秋找不自在。
江婉秋的設定就是個冰玉為骨秋為神,多愁易傷感的人,哪裏受得了這些?于是她常年‘眉間帶愁,眼角含霧,令人一見就不由的心中升起憐惜之意’。
李承宣正是如此。初見就深感此女子與那些庸脂俗粉不同,其後漸漸的上心。
情至濃處,哪裏還管得上她是不是自己的二嫂,照樣出手搶奪之。
然後江婉秋雖然心裏也傾心于他,但面上依然眼含淚光,說些什麽恨不相逢未嫁時,若有下輩子我們有緣再做夫妻之類明拒實撩的話。
兩個人虐了得有個幾百章吧,中間經歷了彼此各種虐身以及虐心的情節,然後在李承宣差些兒死了的時候江婉秋才終于哭着說願與他今生執手。
宋瑾寧對此的評價是,啧,啰不啰嗦啊?
不過按照原書的時間線,這會兒李承宣和江婉秋應該還沒有見過,所以宋瑾寧想要看的那些戲碼暫且還看不上。
但這并不妨礙她現在好好的看一看江婉秋。
相貌确實生的十分秀雅,眉眼間的愁緒也如青山隐隐,為她平添了幾分嬌弱之意。
只可惜宋瑾寧看書的時候就對這個女主喜歡不起來,所以現在看過幾眼就算。轉頭跟靜樂公主李熙雁說話去了。
李熙雁是宋太後唯一的親生女兒,所得的嬌寵自不必說。但這位才十四歲的小姑娘卻甚是恬淡文靜,一點兒恃寵而驕的意思都沒有。
這會兒她正手拈了一枝桃花在凝神看着,宋瑾寧問她做什麽,她說是前些時候教導她的先生讓她以桃花做一首詩。她病了的這些時候一直沒精神做,今兒病好了,所以開始想了。
只知道看書,從小到大連字帖都很少臨摹,壓根不會做詩的宋瑾寧:......
就覺得略有點兒羞恥。
一直留意這邊動靜的魏太妃聽到了這話,立刻來了勁頭,笑着說道:“皇後娘娘母儀天下,想必無論是女紅還是學識都堪為天下女子的表率。難得今兒大家聚在一起,不如皇後讓我等也見識見識?”
全場靜默。
因為那些品級不如魏太妃的太妃太嫔們都知道,魏太妃這就是在故意找茬。
宮裏早就傳遍了,這位皇後娘娘幼年時的脾氣可不是一般的驕縱,自然也跟着一并兒不學無術。但是現在魏太妃卻讓她展示女紅還有學識......
這可不就是成心讓皇後娘娘出醜嘛。
話雖如此,但正所謂看熱鬧不嫌事大,所以一衆太妃太嫔雖然面上不敢說話,但實際上內心已經在歡呼,打起來,打起來。
打起來是不可能打起來的,因為有宋太後在。
宋太後這個人護短。原本覺得魏太妃對她的那些挑釁就跟蚊子在耳邊哼哼一樣,她但凡分神多看一眼這個人都是她輸了。但是現在魏太妃竟然挑釁到了她侄女的頭上......
這必須不能忍啊。
就淡淡的說道:“女紅這種東西不過是小門小戶的女子才必須要掌握的才能罷了。但凡門第稍微高一些的人家誰家沒個繡娘?要什麽東西讓繡娘去繡便罷了,沒的還要自己親手繡的。那可不是把自己當成上不得臺面的繡娘了?”
在場的太嫔太妃們:......
好家夥,宋太後這話就是明晃晃的在打魏太妃的臉啊。
整個宮裏誰不知道魏太妃的手藝出衆?先帝還在時,他的寝衣基本都是由魏太妃包攬的。
被嘲諷為上不得臺面的繡娘,魏太妃自然不服。
暗中磨了磨牙,按捺住了想掀桌而起的暴躁,她轉而說道:“且不說女紅,皇後出自名門,肯定學富五車,才識令天下人贊嘆。不如便以這桃花為題賦詩一首,讓我等開開眼,如何?”
說完,她還叫江婉秋:“你也以桃花為題賦詩一首,請皇後娘娘給你指教指教。”
一衆圍觀的太妃太嫔:哦豁!事情要鬧大!
皇後娘娘不學無術的名聲早就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江婉秋的才名卻是遍京城。說什麽以桃花為題賦詩一首讓皇後娘娘指教,怕不是成心想讓皇後娘娘出醜吧?
這個魏太妃可真是膽大啊!
宋太後面色變了。
好你個魏太妃!以前我不跟你一般見識就算了,但是你現在竟然打定了主意要我侄女當衆出醜!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要給魏太妃幾分顏色看看。
只是她尚未開口,就聽到宋瑾寧笑吟吟的聲音響起。
“指教二字嚴重了,倒是可以一塊兒切磋切磋。那就請福王妃先以桃花為題賦詩一首了。”
宋太後側頭看過去,就見宋瑾寧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宋太後心中不由的起了疑問:難道這七年間她這侄女竟然收斂了性情,學會了賦詩,且有把握能一舉擊敗才名在外的江婉秋?
不然她現在怎麽會一副勝券在握的自信姿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