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在看到對方的隊伍前面出現的不是狄岸後文胥就知道對方一定早就知道他們這邊的埋伏,這點不難猜出,他也早算到狄岸會有此作态,所以在道路兩旁也做了安排,讓人速速通報給兩旁的将領,讓他們從兩面包抄狄岸的中間部隊,一定要做到速戰速決,因為狄岸的這一安排有利也有弊,利則是前方戰事打響,後方可作準備,弊則是不能立馬支援,中間隔了八分鐘的路程,只要能在八分鐘之內殺掉他們,就等于甕中捉鼈,深谙此道的狄岸也曾想到,可是真要做到在八分鐘內消滅兩萬兵馬,這個人就連狄岸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他才敢大膽的這麽做。

可是他遇到的卻是能以一人之力敵萬千之軍的文胥,所以注定了此戰的失敗。

在安排了兩萬人馬對付對方兩萬先行部隊,而由文胥率領的一萬精銳之師負責對方中間的兩隊四萬兵馬,再由其他兩位将領帶領兩萬兵馬對戰敵方的第四隊,就算到時候文胥帶領的一萬兵馬很難抵抗對方的兩隊四萬兵馬,可是還有龍雲和其他的将領可以進行圍擊,只要能頂住,這四萬兵馬同樣的插翅難逃,這次參與行動的共五萬千人馬,分為三隊進行對戰,其餘三萬兵馬負責接應以及守關,一旦他們兵敗可迅速撤退,也無後顧之憂。

王上能讓五萬兵馬守衛茲重關,可見這五萬兵馬全都是精銳之師,所以打起仗來也能以一敵十,再加上即将到來的七萬兵馬,如無意外,此戰他們必勝。

目光直視,眼中流露出了銳利的好勝之意。緩緩站起身擡手拍了拍龍雲的肩膀,文胥輕聲說道“這裏就交給你了”說完提起紅纓長槍,飛身到後方與之接應。

衆人在驚嘆文胥剛剛顯露出的輕功後更加信心滿滿,紛紛摩拳擦掌。

文胥一手執弓一手拿箭,五箭搭在弦上,瞄準對方将領,一旦前方戰事響起,他手裏的箭就會立馬射出,讓目标插翅難逃。

而他旁邊的副官則目瞪口呆,本來還擔心一下子讓他們這一萬兵馬去殺對方兩隊,以一萬對兩萬厮殺兩次,這事想想都覺得難度也挺大的,可是在看到文胥露出的那一身功夫,還有經過私下打聽,這許郅原來還有‘大內第一人’之稱,或許多少會有點把握,再看到眼前一下子要連射五箭的許郅,他還從未見過,這位将軍還真大膽啊!不過若對方将領真的被射中的話,那麽他們這一隊就會很好攻打,想想就是期待啊!

文胥也不敢自負,之前他也考慮了,特來這一手,所以在聽着暗哨傳遞過來的消息,趁着對方将領還未發現前面已經開戰,立馬發射手中的箭,只見五支箭勢如破竹,破空而出,幾秒鐘的時間就看見對方騎在馬上的将領中箭倒地身亡。

所有己方士兵都在想如果這個人是狄岸那該多好啊!

不待他想,文胥就提起長槍上陣殺敵了,緊随其後的人其氣勢前所未有的高漲。對方的将領都死了,還不是任人宰割,“沖啊!”“殺啊!”

原本正在行軍的士兵們見将領被突然射來的箭給殺死了,如此突如其來的事情打個措手不及,立馬潰不成軍,四分鐘不到就被文胥帶領的一萬兵馬全給殺了,這個時候受降俘虜他們只會給己方帶來麻煩,看着顯然意猶未盡的己方人馬,文胥決定乘勝追擊,殺對方個片甲不留。士兵們紛紛響應,殺,殺,殺。

短短的一刻鐘不到的時間大玄國的軍馬被文胥一隊就單單滅了四萬,這些事情對于還在後方的狄岸還不知道,只不過在見到前方殺紅了眼乘勝追擊的文胥龍雲等幾萬大軍後,狄岸這才知道前方八萬人馬已經全軍覆沒了,在不知道敵軍多少人的情況下只好快速的下令道“撤退,快撤退”

其實文胥他們追來也只是想吓吓他們,畢竟對方現在還剩下七萬人馬,而他們這方只有四萬,在剛才的厮殺中損傷一萬。雙方的實力還很懸殊,而這一隊由常勝将軍狄岸所帶領着這七萬兵馬,不似先前他們所殺的那些人一樣,再加上剛才的行軍和對戰,己方已經開始出現疲憊之态,雖氣勢如虹,但始終體力不支,而對方一直養精蓄銳。

文胥也是看在對方自高自滿下才殺的對方措手不及,狄岸當時一定也不會多想,肯定會以為他們舉全城八萬之力來對戰的,所以一定會下令撤退。

見敵方走遠後,文胥也下令回城,由文胥這一隊負責掩護其他隊伍先行離開。

Advertisement

這一戰的勝利,引得全程歡騰,每個參加這次戰役的士兵們紛紛興高采烈手舞足蹈的和其他負責守關的士兵們說着當時的情景。聽的衆人滿腔熱血。

在對戰前,龍雲對這個初來乍到的俊俏的郎中令還是有些不滿,可是不滿歸不滿,該聽的他還是聽了,而自從這一戰後對少年那叫一個佩服崇拜啊!簡直到了文胥說什麽他就聽着毫不猶豫的點頭應着。

而這士兵們卻更是到了盲目的崇拜地步,這種現象令文胥一時無法接受。畢竟此次的戰役是靠着大家共同的努力才會取得勝利。

在文胥所知道他那個時代的古代以少勝多不在少數,可是在這個時代,以少勝多卻是少之又少,加之少年今年才剛滿十七歲,就能率領五萬人馬殺敵八萬,擊退七萬,使得素有常勝将軍之稱的狄岸大軍铩羽而歸,己方卻只損傷一萬的情況下大獲全勝,令參加這場戰役的人臉上感到無比的光榮,他們知道這場戰役一定會載入史冊名震四海從此流芳百世,真真是英雄出少年。次日許君琛和其他将領帶領的總共七萬人馬也抵達茲重關,知道了少年充分的做到了因敵制勝之舉,無比佩服,也無不後悔,如果再早來一天就能趕上這次的戰役了。

不過他們還有機會,狄岸帶領的七萬人馬仍駐紮在怪外五裏,看來他這次是不取茲重不死心了。

在衆人了解到少年的領軍能力後紛紛把少年當作主帥樣的對待,因為此時的少年在所有的士兵中的形象就是用兵如神,兵貴神速。每次的決定也都要事先讓少年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對于別人的态度轉變,許君琛卻是從不嫉妒,能被王上重用擔當主帥一職他一直都知道怎樣做才能以最少的損失做到最大的勝利,而少年之前的勝利是有目共睹,對于這個自家小弟,他心中的期待比誰都更要甚,許府要的就是一榮俱榮,許家無弱将。而他自十六歲起跟随父帥出生入死,成名已久,這些名利不能說完全看淡,但還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而且他私以為如果此次領軍先到的是他的部隊,他絕對不會做到如弟弟這樣的大勝利,頂多平手。

接下來的戰役,因尹文胥占據了先機,以己方十四萬兵馬對抗狄岸的七萬之師,兵力上是對方的一倍,加上文胥他們的地理優勢,還有對方被文胥的那勢如破竹的隊伍給殺掉了原本的銳氣。

最後文胥打破了作戰的一條用兵不複的原則,在同一場戰役上使用相同的兵法與對方進行厮殺,這一戰注定了狄岸所代表的大玄國的全軍覆沒。

最後以一代名将狄岸自刎于茲重關而告終。

最後文胥所率領的兵馬還剩下十一萬之多,死亡不到兩萬,負傷一萬。所有人決定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休養數日,在得到王上的許可下一舉殲滅了國土有青龍王朝六分之一大,人口卻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多的大玄國,徹底的占領了大玄國王城炎城,自此大玄國成為了歷史,改名青武,只能成為青龍王朝的附屬國。

經此一戰,許郅一名名震天下——

焦急的坐在皇宮裏等待已久的宗政狂終于接到了前方戰報,得到少年首戰告捷且毫發無損的情況後,龍心大悅,決定等少年回來後好好的犒賞三軍,随後又接到是否一舉攻占大玄國的戰報,立馬準許。

宗政狂知道他的少年真正的開始蛻變了,有少年在一日,何愁不能統一東大陸?

三個月後,站在城牆上低頭看着接受從四面八方趕的夾道歡迎百姓後,少年的頭發被一根紅繩給高高紮起,發尾垂在一匹鮮紅的戰馬背上,身穿铠甲,仍舊右手提槍,緩緩的向城門駛來,宗政狂突然覺得眼睛有些幹澀,他的少年瘦了。

似乎感應到王上那**的視線,少年輕輕擡起頭看向宗政狂,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此刻的宗政狂才真正的感受到何為,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

沉浸在少年所帶來的純粹美好後的宗政狂,突然被一道驚呼聲打斷,面露不悅的帶着一貫冷厲犀利的雙眼看向這個好事者,随即看到站在自己旁邊的素有儒雅君子之稱的歐陽瑾竟站在城樓上振臂歡呼“許郅,許郅,許郅”

少年視線轉移到王上的身邊,看到那就像是多年的真愛粉見到了自家偶像般興奮不已的歐陽瑾,少年也不吝啬笑容,回以一笑。

歐陽瑾得到少年的回複,高興的趕忙跑下城樓,準備給少年一個大的擁抱,此情此景看的旁邊的宗政狂暗自咬牙!居然在我的面前上演眉目傳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着城下的兩人,此刻的他無比的羨慕歐陽瑾能夠在衆人的圍觀下擁抱少年,他多麽想要丢掉作為王上的矜持啊!

最終他還是實現了他的這個美好的願望,在當日的慶功宴上擁抱了少年,嘴裏說着“辛苦了”

文武百官在看到王上此舉後無不羨慕嫉妒起許郅,他居然能夠得到王上獎勵性的擁抱(明明是愛的擁抱啊!),這些年也只有他一人得到如此殊榮啊!可是随即想到少年的戰功,這可是拿命換來的啊!他們也只能想想,還是算了吧!

擁抱完少年後,宗政狂當即宣布任命少年為骠騎将軍,而許君琛頂上他父親的職位升為大将軍,容妃則升為容貴妃。最近王後那邊的勢力呆不住了,既如此那麽就不要再呆下去了吧。

自此,許家滿門榮耀再次回歸,其回歸之态前所未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