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說客盈門

侯希白看着滿屋的名宿大儒,一時間竟有些失神。寇仲和徐子陵二人當然早已經躲開了,他這個主人卻躲不開。雖然他在長安的居所十分隐秘,但是有心人只要想查當然也一定能查到,更何況是大唐之主。

來做說客的人擠滿了整個大堂,被說服的那個對象仍然端坐在大堂正中央。就像是在他自己的靜室內打坐參禪似的,毫不關心外界的任何變化。

侯希白暗自想着,他們會怎樣去勸說了空呢?

易地而處,這樣難以啓齒的話,自己自然是說不出來的。這些名滿天下德高望重的才學之士,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做法呢?這樣想着,侯希白就站在一旁默不作聲。論資歷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足夠讓他稱呼一聲老前輩,他當然只有閉嘴聆聽的份。

王通和了空有數十年的交情,在了空修閉口禪之前,王通也經常來找了空談禪說理。雖然因王通不信佛教而常常不歡而散,但他們之間數十年的交情自然毫無花假。

因此他首先開口了:“一切衆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大段大段的佛經從他口中誦出,王通一邊誦念,一邊複述了空曾經說過的話。一句句一字字無不是對現在的了空的勸解。王通說完,了空閉目不言。

歐陽希夷又接着他的話說下去,他說的自然也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名言至理,但無論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舌燦蓮花,了空仍舊端坐在那裏,看也不看他。

封德彜又接着兩人繼續下去,從堯舜禹湯說到五胡亂華,從梁武帝滅佛又說到他大唐朝對佛教的尊崇。其詞采之華妙,音韻之铿锵,邏輯之嚴密,辯才之無雙,着實令侯希白眼界大開,不由得生出了從心底認同他說法的想法。可是了空仍然對此充耳不聞,渾無所覺。

說客們在侯希白的家中停留了一整個下午,侯希白也被迫聽了許多。到了最後了空仍舊無動于衷,三人毫無辦法,也只能悻悻而歸。

第二天,又一波李淵的說客來到侯希白的家中。這一次他們不說禪了,而改談倫理綱常。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說到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的儒家教義。侯希白這出身魔門的花間派傳人,又被迫聽了半天的儒家教義。可惜了空還是萬事風過耳,他們又失敗而歸。

第三天,雲門寺的住持帶着其弟子上門來講授佛理,把那十二卷的《圓覺經》講了個遍。講得侯希白都有看破紅塵的心,了空仍舊無動于衷。

第四天,來的卻是那改編《負卿卿》唱詞的當紅|歌伎,她把流行在長安城中的傳奇故事,連上那一整套的詞曲唱了整整一天。唱得喉嚨都啞了,了空也沒有睜開眼睛。反倒是一旁的侯希白聽得感嘆不已。連連附和。

第五天,住在北裏一帶,專以賣弄口舌為生的老虔婆跑到侯希白家裏來,用各種難聽之極的話語大罵了空。罵他誘拐幼女、奸|淫騙色、豺狼虎豹、狼心虎性、腥臭難聞,直把他說為千古未有的一大淫僧。聽得侯希白無地自容,只想地上生出個縫來鑽進去,可是了空仍舊不理會。

第六天,豔色直追婠婠的兩個妙齡雙生少女找上門來。一進來就脫得光溜溜地朝了空貼去,嬌聲媚态,淫詞豔語,無所不至。吓得侯希白穿窗而出,一溜煙跑到了福聚樓去,一連喝了好幾碗茶這才壓住了驚,直呼我的娘。最後那兩個少女含怒而去。

這幾天侯希白簡直備受折磨,李淵的說客本不是沖着他去的。但是了空這當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睜開過一次眼睛,沒有說過一句話,看過他們一眼。反倒是自己,把他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記在了心裏,漸漸地連侯希白自己,都有點被他們說服了的感覺。

Advertisement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天女孩一直都在沉沉的睡夢當中,很少有醒過來的時候。所以半點都不知道,一門之隔的大堂裏,一波又一波的說客來了又去。

也只有在女孩睜開眼睛的時候,那如泥塑佛像一般的了空,才會像有呼吸有心跳的人一樣。

他們到底還能使出什麽招數來呢?

侯希白暗自想,目睹了了空對那些說客的态度之後,侯希白實在是由衷從心裏佩服了空。了空心志堅定,實在是他平生僅見。無論別人嬉笑怒罵嘲諷怨怼,他都能一概無視,任耳旁的風呼呼亂響。

李淵那邊,能夠想過的辦法也都想了都用了,但也都沒用。除非他派出大批的高手把了空擒住,硬把他送回淨念禪院,否則就再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夠讓這曾經的禪門第一高人回到淨念禪院。

李淵當然不能這樣做,了空武功之高修為之強已經是天下有數幾人,想要拿下他要付出的代價誰都不敢設想。更重要的是,若是用這種方法,去對付曾經身為淨念禪院主持的了空,那白道武林将會怎樣看他李家?慈航靜齋又會有如何的反應?

更何況即便這樣,把了空應送回淨念禪院,那以後淨念禪院也絕對不再會是他李家的有力幫手,反而很有可能是他李家的一大敵人,這當然是李淵絕對不想看到的。因此他們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将了空勸回去,而不能動用武力。現在綱常倫理、因果輪回、潑婦罵街、美色勾引,各種手段都已經用盡了,他們實在有點黔驢技窮了。

為此,李淵曾經召開過好幾次秘密會議,召集自己身邊親近可信的大臣,反複讨論過對策,卻是一籌莫展。最後,太子建成的謀臣魏征出了一計。既然了空那裏是一塊怎麽都撬不動的鐵板,那麽就改從女方入手。那已經在長安城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女主人公,無論怎樣都不會比了空更難說動吧。

此計一出,立刻贏得了大家的贊同。

當然想要實施這個計劃,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們能看到傳說中的女主角。如果他們連那女子的面都見不到,那即便他們能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對象去施展。

想要達到這個前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空當然不會放着他們,把那女子拉到一邊去勸說。要如何從了空的眼皮子底下,把那女子神不知鬼不覺地弄出來,這就成了一個最大的新問題。

要高手,李淵手下有得是高手。要謀臣,李淵當然也不缺。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是普通的高手和謀臣就能做到的,為此李淵着實躊躇了好一番。

太子秦王和齊王都在争取這次行動的機會,但是到底要派誰去,他依舊沒有拿定主意。若是派錯了人,很可能弄巧成拙節外生枝。每每思量到這一處,李淵就分外糾結。

也有人曾提過幹脆就一不做二不休,悄無聲息地把那女子除掉,那流言自然也就不攻而破了。對此,他并不是沒有動過心思,只是萬一事情敗露那後果就不堪設想,更會結下了空這可怕的大敵,還會讓慈航靜齋也對他們生出看法。想到這種方法的種種壞處,李淵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經過反複思考後,最終李淵決定,把這件事交給次子秦王李世民去做。

一來,秦王與慈航靜齋頗有交情,做起事來更加方便;二來秦王行事向來十分周全穩重,不會惹出什麽事端;三來,若是真将那女子帶出,可經由秦王請出師妃暄來做說客,去游說那女子。這樣即便以後了空有什麽想法,也不能找他李家說什麽了。

打定主意後,李淵就立刻密召李世民前去。詳談近一個時辰後,李世民領命而去。

接到這樣一個任務,李世民也頗為頭痛。了空大師是何等人物,他自然知道,要在他手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将人給請出來,那難度無異于登天。反複思量後,仍是沒有一個妥善的方法,李世民只好召集手下最心腹的天策府上将,來讨論有何萬全之策。

“這事實在難辦,了空大師武功已經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我們在座的任何人都無法勝過他。要從他手中将人帶走,實在是難辦。”聽過秦王的敘述後,長孫無忌沉吟說道。

坐在他一旁的龐玉,卻把注意力放到了其他地方:“不知道能令一代高僧也心動的人,到底是何等模樣?會否有像秀芳大家那樣的絕代風華呢?”

這個問題,顯然是男人都感興趣的問題,就連向來不太會談及這種話題的尉遲敬德也接言說道:“聽說那女子不過才是十六七歲的年紀,自然不能和豔冠天下的秀芳大家相比。”

聽到這話,龐玉若有所思:“這個問題最好去問多情公子侯希白,了空大師和那女子不就住在他家中嗎?”

長孫無忌說道:“這事也十分奇怪,了空大師為何偏偏會出現在侯希白的家中?這實在是不合常理。”

一旁的李靖這時終于開口了:“之前我見過侯希白,看他的樣子似乎是支持了空大師的。我想正因為如此,了空大師才願意留在他的居所。”

作者有話要說:

“一切衆生……從空而有”出自《圓覺經》。

這章其實應該叫小白受難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