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chapter 22

令嘉原還想問問男人為什麽會被解雇, 可瞧着傅承致再平靜不過的面容,她突然意識到,無論解雇原因是什麽,這在他的生活中, 只是件司空見慣、不值一提的小事。

她其實從未窺見過傅承致生活的全貌, 卻自顧自把他想象成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好人。

但事實是, 如果沒有殺伐果決的性格, 他又怎麽可能在這莫測殘酷的金融城牢牢執掌合宜到現在?

跟傅承致認識一段時間,她漸漸也能察覺,他其實算是個非常孤獨的人。母親定居蘇黎世,一年不會見幾次面,每天24個小時至少有一半以上被工作填滿,每周搭乘飛機在世界各地往返。

在龐大的利益面前, 他沒有親人,也沒有幾個可以交心的夥伴,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處不勝寒。

不管怎麽樣, 既然傅承致是她的朋友了,她應該尊重朋友的處世方式。

其實他和她一樣還很年輕, 卻挑起了比她更重千倍百倍的擔子,他沒有和自己一樣,悲憫和同情別人的資格, 善良和優柔寡斷的人在這裏會被厮殺得連骨頭都不剩。

令嘉想通後,便不再糾結了。

上出租車前,她愉快地和傅承致道別, 還将自己在咖啡館打包的哥倫比亞咖啡豆分給了他一袋。

傅承致拿穩咖啡豆, 神情還有些錯愕。

“這是禮物嗎?”

“嗯, 臨別禮物。”

令嘉微笑點頭, “簽完合同我就回國了,剩下的日子希望你能每天開心。”

“下次再見,承致。”

她關上車門,探出窗戶揮手,開心時候笑起來的樣子,像倫敦六月最燦爛的晴天,秋波眉微彎,瞳孔有光亮閃爍,爛漫溫柔直達眼底,充滿強烈的渲染力。

傅承致反應了兩秒鐘,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把手擡起來動了兩下。

Advertisement

他從來不喜歡情感太熱烈的場面,以往道別都只習慣簡單颔首的。

咖啡豆在紙袋裏傳來搖晃的脆響。

封口處的貼紙印刷着咖啡館墨綠色的logo和産地,還有令嘉不知道什麽時候用鉛筆寫下的Live long and prosper.①

這是《星際迷航》中瓦肯人的祝詞,同時也是許多人類一生對幸福最大的渴求。

包括傅承致。

漂亮的英文印花體,這祝福寫得十分可愛又飽含巧思。

傅承致從未收到過這麽簡陋的禮物,但也從未有禮物能讓他這麽簡單就微笑起來。

出租車開出去很久,令嘉回頭,發現傅承致仍然站在原地目送她遠行。

倫敦街頭的紅色電話亭在側,襯得他高大颀長的身形格外孤寂寥落。

肯辛頓的公寓最後賣給了美國人,一對來自矽谷的夫婦。

成交價格是四百多萬英鎊,除掉各種稅收後,約合三千六百萬人民幣,這比令嘉的心理預期低一些,但在目前的市場中,還算合理價位。和上次一樣,這筆錢才到賬,令嘉便将款項劃入了債務小組的對公賬戶。

雖然剩下的債務依舊是一組遙不可及的數字,但哪怕離終極目标只接近一點點,也足夠讓她燃起鬥志,再接再厲。

周二,才回到國內,周伍便給令嘉抱來新本子。

“許多都是聽說你拍了何導的片子以後找過來的,你也看看,有沒有特別想接的。現在畢竟電影還沒上映,雖說公司都緊着你,但暫時不可能再有《1953》這麽好的資源。”

令嘉當然能預料。

電影後期制作是個異常複雜的過程,從剪輯到結束審查,開始點映和路演,最後公映,最快也要大半年時間。

她坐沙發裏,翻了一遍片名先問,“哪部片酬最高?”

“就這個仙俠片《蜀山》,大IP改編,劇組投資充足,給三百九十萬,他們制片人說你的的形象跟女二號特別契合。”

“還有這部《公路俱樂部》是孔總給你搭的橋,馮志宴導演的劇情片,也是女二,片酬兩百六十萬。還有陸起導演的新片,一百萬,那邊沒給劇本,就制片給我遞了個信兒,說導演還沒搞完。”

怕令嘉不熟悉,周伍接着補充:“馮志宴是非常成熟的商業導演了,他的片子都有基本票房保障。陸起跟你一樣,只拍過一部片的新人導演,但第一部 就拍出《朝南向北》那麽牛的片子,質量也可以期待一下。三個餅都很好,只是我建議你接馮導的戲,他和康納關系鐵,跟孔總也是朋友,不容易出意外,穩妥。”

令嘉花了一下午,翻了一遍劇本。

誠如周伍所言,《蜀山》片酬雖高,角色職能卻更像個花瓶,沒有留給她太多發揮空間,《公路俱樂部》相比之下确實是個方方面面都精準成熟的劇本,再有好的導演加持,可以想見,電影上映大概率能幫助她刷臉,進一步打開國民度。

令嘉原本也覺得不錯,只是在看完陸起的處女作《朝南向北》之後,她頭皮發麻,最想拍的片子,立刻變成了陸起的《水塔天鵝》。

盡管只拿到了一個電影梗概,片酬也少,但陸起的第一部 片子在她看來簡直是部石破天驚之作,無論想法還是運鏡,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拍電影的事,令嘉雖然不懂,鑒賞能力卻是有的。

周伍聽出她的意思,展開給她分析。

“我得提醒你妹妹,雖然制片人聽了何潤止導演的評價對你很滿意,但陸導在選角方向上跟他有沖突,對方還需要你去試鏡,這個女主角不一定能拿到。再者,就算你有一點點芭蕾基礎,和專業的舞蹈演員肯定還是有差距,很多鏡頭需要舞替,這些在導演那兒都是減分項。最重要的,《公路俱樂部》快開機了,如果你要等陸導的試鏡,相當于是拿一個穩妥的角色去搏一次不确定的機會。”

令嘉這才聽懂,伍哥的“穩妥”是什麽意思。

只沮喪了幾秒,很快便依照周伍的建議折衷作出新的決定,“那就接馮導的戲吧,還多賺了一百六十萬片酬呢。”

人生有太多不能兩全的事。

如果令嘉還是從前無憂無慮的寶恒大小姐,那她肯定堅持自己的選擇,但現在畢竟債務壓頂,處處有掣肘。

何況,就算是《公路俱樂部》的女二號,也已經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角色,真算下來,她已經足夠幸運。

周伍當即給了《公路》的片方回複。

又在電話裏大致敲定了合同條款,剩下的就只等簽完約,過兩個禮拜進組了。

送走周伍,天色已經暗下來。

令嘉大致整理了帶回國的行李,把髒衣服都扔進洗衣機,然後就聽着滾筒轉動的聲音,坐在陽臺上放空自己發了一會兒呆。

坐了很久,她終于起身,像是下定決心般,打開了儲藏室的門。

刀尖沿着箱子封口的膠帶劃開,拿掉一層層防撞的泡沫紙,便能瞧見最頂上的戒指盒。

發暗的儲藏室,銀質戒托和鑽石閃着微亮的光澤滑進左手中指。

是她從前的尺寸,但從開始拍戲之後,令嘉總共減重五公斤,肉少了一些,戴上去就稍微松弛了。

令嘉對着窗戶透進來的光線看了一會兒,把戒指取下來,重新絨面裏合上盒蓋,接整理下面的東西。

除了幾本他們從前一起拍的照片集,還有幾支U盤,裏面存着聖誕、生日之類的節日錄影,連各種電影、美術館、游樂園票根,都被他整整齊齊塞進冊子裏保存起來,側面還放着去年聖誕,她們一起在查令街買的聖誕水晶球。

令嘉翻閱着相冊,撫摸過每一張票根,一件件把箱子裏的東西搬出來,直到最後箱底只剩一本日記。

她從前就知道,之望有隔三差五寫日記的習慣,也見過他寫,并不長,每次只有幾句生活記錄。

日記本大約三四厘米厚,從側面看,已經快寫完了。

時間流逝,窗外已經完全暗下來了。

令嘉動了動已經蹲得完全麻木的腿,扶着牆起來開了燈,然後靠着箱子坐下,呼了一口氣,翻開日記本。

日記第一頁就寫着——

Mon.sept.7,2009,Rainy

爸爸生日,我試着和兄長打招呼。

他十分冷漠,沒有回應,擦肩而過的時候,我聽到他說“bastard”.②

他讨厭我。

十二歲的沈之望字跡力透紙背,狂亂不堪,隔着時空都能體察到他當日的心緒起伏。

令嘉一直知道,沈之望是非婚生子。十歲前,他一直跟随母親在香港生活,直到後來母親因病去世,才被父親接到英國上學。

但即便來了倫敦,他也基本沒有感受過親人的關懷,生活全是律師和傭人在打理。

因為他爸爸,同時也是別人的父親。

令嘉從未見過那位傳說中的大人物,距離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他病故那年,陪沈之望回過一次家,在院子裏等了半個小時。

沈之望出來時候眼眶發紅,緊緊抓着令嘉的手,告訴她,他就快連父親也失去了。

他對待親人全是濡慕,卻只得到了漠視和冷落。

可大人們的過錯,歸根結底和孩子又有什麽關系呢?

因為出身,他承受了太多不該他承受的謾罵指責,令嘉讀來只覺得心酸難受。

擦掉眼淚,就在她要翻開第二頁時,發麻的腿抖動了一下。

一張照片便這樣從日記夾層中掉出來。

之望沒有放在相冊,而是選擇夾在了日記本裏,證明這是一張不想被人看見的照片。

泛黃的相紙背面記錄着日期,Mon.sept.7,2009.

令嘉的指尖愣了兩秒,撿起它,将照片翻過來。

照片就是他父親生日當天的合影。

令嘉在右上角最偏遠的位置,一眼找出小男孩稍顯模糊的臉,那是十二歲的沈之望,她伸手懷念地碰了碰,目光接着移到照片中央。

只在看清人臉的一瞬間,她瞳孔微張,神情瞬間變得驚愕詫異。

能站在照片正中的,除了生日主角,顯然就是他唯一的婚生子,沈之望的哥哥。

而照片正中那張少年的臉,就算隔着失真的鏡頭和歲月,也與傅承致足有七八分相似!

令嘉不敢置信地用指尖摩挲了兩遍照片,試圖擦去遮擋,可無論她再怎麽看,這顯然就是年輕版的傅承致。

十六七歲,連年齡也對上了。可她分明從沒見哪張報紙、哪家媒體報道合宜總裁有私生子的新聞,就連沈之望生前,也從未和她提過合宜二字。

令嘉心中狂跳,扔開照片把日記本抖了一遍,試圖找出更多的證據。

可惜沒有,照片只有一張。

令嘉唇色蒼白,發顫的指尖點開搜索引擎,在框內輸入搜索上任合宜總裁的去世時間。

進度條緩慢得像是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但結果最終彈入她的視線——

果然,和她記憶中的時間重合了。

照片上的人,就是傅承致。

他甚至在葬禮那天親臨了現場,他沒有理由不認識她。

最後的僥幸轟然崩塌。

回憶一幀幀閃現,令嘉神情呆愣地把照片連同日記本一齊塞回盒底,相冊、票根、水晶球…東西一件件朝上堆,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逃避。

令嘉從不願把人想壞,但她此刻,切實分不清傅承致對她說的那些話裏,哪些是真,那些是假。

她不知道該怎樣面對過去這幾個月來蠢笨的自己。

更不敢想象,如此憎恨私生子的傅承致,究竟出于什麽樣的目的,接近她這個bastard弟弟的女朋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