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節

下哪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恐怕百姓也還處在災難之中、而不能自拔。說不準都要罵我皇上、造起反來啰……

想到這,他不禁自語道:朕要對蔣員外這個大善人,加大封賞才是呀!這樣也才有利“以示後效,”也讓天下人知道朕;“賞罰分明。”于是急宣吏部、戶部、禮部、督察院及禦史言官等入朝議事,俄頃衆人趨至。

道光帝與群臣曰:“上年連續兩輪大災先後襲來!廣大災民能得到及時安撫,家園重建,又趕上今年這個豐收之年,百姓才感恩朝廷。其實;這哪是朝廷之功?如不是公安縣蔣善人的仗義之舉!只怕災區百姓還身處于苦難之中呢。”群臣齊聲回禀:“我皇聖明!”

帝又曰:“上次朕诏命只借他一億八千萬兩,他卻捐出兩億四千萬,累計捐獻三億二千萬兩,這可不是個小數呀,這可是敵我四年的全國財力之總合!

朕後又聞奏,他已将土地賣出一半,所獲白銀五千萬兩,準備随時捐出。并說哪怕是賣掉莊園也在所不惜!這是何等無私的善舉、愛國之氣慨,這才是朕的好子民呢!”

群臣聽了附和道:“我皇英明!”皇上又曰:“朕決定要加大對蔣家父子的封賞!以倡後效。卿等以為如何?”

吏部尚書索培啓奏:“我皇英明!像蔣員外這樣的慷慨義士,他的無私奉獻;可樹我朝典範!可作後世楷模也。臣以為:除加大封賞外、還要大力表彰,要讓天下人知道:我皇賞罰英明、人所共知。”

群臣又是一片附和;索大人所言極是,象蔣員外這樣的大善人應該給予一定的封賞,還要诏示天下;這是史無前例的楷模。

道光帝聽了群臣的贊揚後欣然口谕:由吏部拟旨。擢湖北荊州公安縣蔣可發;任“戶部員外”,朕念他年老只授頭銜,不着實缺。賞五品頂戴官服,可随時入朝面聖,朕想見他。

擢蔣員外長子蔣再發;任湖北分巡道,管理一省錢糧。賞六品頂戴花翎,即日赴任。

擢蔣員外次子蔣再榮;年滿十六免試錄用,授進士學位,賞六品頂戴官服。另;轉告他:朕望他用功念書,将來好報效國家。欽此!

吏部官員忙出班回禀:“蔣員外次子據說只有九歲,庫房沒有現存的官服頂戴?請皇上聖裁。”

道光帝嚴旨:“趕制!連夜趕制。”遂命吏部尚書索培為欽差大臣前往湖北,會同巡撫陳家昌日夜兼程、趕赴蔣員外家速速宣旨辦理。

且說欽差索培領了皇命,一應備齊。攜了三道聖旨!即日啓程趕往湖北,會同湖北巡撫陳家昌,荊州知府許守信,一路吹打向公安縣進發。早有官差快馬先前趕到、向蔣員外家報喜!

欽差儀仗浩蕩進入公安縣城。此時又響起十數棒開道鑼聲!百姓湧上大街,只見鼓樂吹湊、甲衛跨馬持械護從、儀仗威嚴莊重,官轎華麗整齊,旌旗招展延綿裏許,真是好一派喜氣洋洋。

人群裏有人識得;這是欽差儀仗!好一派莊嚴喜慶。人們議論道:是去縣衙吧?縣太爺又要升官了,只見縣令胡友才率衙屬官員跪伏道旁,嗚炮迎接。

Advertisement

儀仗一行卻路過縣衙徑直向前。只見儀仗穿過北門、踏上蔣家莊園的青石大道,直向北走去。人們這才明白:是去“蔣家莊園”。

你想呀!上年天下大災連連,員外捐出巨資,赈救天下災民;他象菩薩一樣救苦救難,這是何等的功德?想是皇上要嘉獎、封賞員外呢!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着、也随儀仗一起湧去。

欽差一行來到蔣府,員外父子早已等候在此。只聽得文化殿掌印太監高聲宣道:“着蔣員外父子三人接旨!”員外父子三人齊飒跪下,欽差索大人捧出三道聖旨一并讀完。

蔣可發父子三人各捧一道聖旨,忙向北跪下;将手中聖旨舉過頭頂朗聲道:“微臣領旨謝恩!” 接着高呼:“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緊接着又頒賞頂戴官服!父子三人每人一套。儀式完畢;員外恭請欽差、巡撫大人到大廳升坐。此時,有宮中內務府太監請員外父子到內室更衣。

少頃三人走出:都是六品以上官戴。又重新與欽差、巡撫見禮。這五品與六品都比公安縣知縣胡友才高,這胡縣令又慌忙向員外父子三人行叩拜大禮。

知府許大人見員外已是戶部官員、忙向員外行見面大禮。員外哪敢受知府禮拜!慌忙将知府大人扶起。已年近八旬高齡的員外,經此一番折騰!加之氣氛莊嚴喜慶、心情緊張,早已是滿頭大汗。好在他身體還算硬朗并無大礙,這時父子三人才依次坐下。

欽差大人索培又傳聖上口谕:“員外可随時入朝面聖,朕想見你。”二道聖谕是:“望蔣再榮用功念書,将來好報效國家。”至此,欽差公務全部辦完。

接下來便是向員外道賀!賀員外父子三人一日之內、同為朝廷命官。常言只有“雙喜臨門”,今日員外府上卻是“三喜臨門”! 實乃可喜可賀呀,這是我皇英明!衆人附和。

第十八回 員外授封感愧拒受俸祿

且說欽差一行衆官員與地方各級官吏,都向員外道賀!贊揚他無私捐獻、功德無量,也贊頌皇上聖明!

蔣員外此時深有感慨的說:“蒙皇上天恩,雨露我蔣家一門,如此恩寵實令老朽心有慚愧呢!”道賀已畢。

員外吩咐:于後堂花廳大擺筵席;宴席一字兒排開數桌。欽差大臣由巡撫陳大人、員外相陪坐了首席。公公、知府由分巡道臺大少爺、進士小少爺相陪坐了下席,其餘依次入坐。

席間又是一番賀喜贊詞:都道我皇英明! 吾皇聖明!欽差大人也說:“員外功德無量,我皇對員外一門的封賞、恐怕也是千古以來的大手筆,也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衆人附和:都道是呀;索大人明鑒!這是聖上英明、皇恩浩蕩,也是蔣府應得的“殊榮。”然後也免不了一番推杯換盞,直吃得欽差、巡撫已有十分醉意方才罷宴。不用吩咐下人早将香茗、果品奉上,大家償果品茗談笑風生。

這時欽差索大人當着巡撫陳大人、知府許大人向員外宣布朝廷命官俸祿:“員外父子三人月俸每人是一百兩,養廉銀員外每年是三千兩,兄弟倆每人每年二千兩。我回京後下文戶部按月撥下,由知府許大人派員送到蔣府。”許大人聽了喏喏遵命!

只見員外聽了忙說;“ 索大人容禀:這俸祿一事……再發要即日赴任我就不談了,下官與小兒再榮就免了吧。一則小兒年幼正在攻讀學業,二則老朽年邁,兩人都不能為朝廷辦差、為國家出力,常言說得好:“無功不受祿,” 我哪敢貪享這不勞而獲的俸祿呀,請大人明鑒。”

索大人聽後說:“我是按吏制告知員外,員外清高廉潔不肯受祿,我只好回奏聖上定奪了。”說完,索大人見天色不早,便與巡撫陳大人講:“我等一行衆人,今晚如何安排呀?”

陳大人思量之後說:“有兩個去處可供大人選擇;一個就是公安縣衙、這當然就近了,二是荊州府衙,離此約八十裏還有相當遠的路程。”

欽差索培琢磨之後便說:“那好!就去公安縣衙吧?” 衆人商定下來;便向員外辭行。員外再三挽留;就在寒舍将就一晚、不知各位大人以為可否?

巡撫陳大人與員外說:“索大人已經定下了去處,就不必叨擾員外了。因為我等是領旨辦差,唯恐授人以柄反為不美。”員外聽了也明白陳大人之意、只好作罷。

這時,員外命将饋贈獻上:欽差索大人、巡撫陳大人各贈黃金二百兩。知府、公公饋贈黃金各一百五十兩,其餘統贈白銀二百兩。

此時員外與欽差大人講:“大人此來給我蔣家帶來了浩蕩皇恩、滿門殊榮,實令老朽惶恐不安、感激涕零。下官無以為報,府上尚有庫銀五仟萬兩,值此一并向朝廷捐出、以備荒年之用,望大人代皇上笑納。”

索大人聽了感慨不已,忙說:“員外忠君愛國天地可鑒、實令人景仰!只是員外将僅存銀兩全都捐出、那府上用度是否……?”

員外忙回:“這個……大人不必擔心。眼下正值秋收時節,我還有一半田地課銀即将待征,估計不成問題。”

索大人聽了,這才放下心來說:“也好,那就交我帶回京城、一并向聖上複旨!”

員外頓時大喜,忙說:“我今晚就安排裝箱,明日一早就送往縣衙交大人過目。”

在告別時欽差索大人與員外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