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六年裏,湖北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此之前,省府銀庫空虛、糧倉儲糧十有九乏,首府各級、各司官員都以借貸發放俸祿,多年來都是以寅吃卯糧維持。
錢糧道臺蔣再發将這一嚴重問題,寫成書面報告,上呈巡撫大人。并且提出:要從上至下進行審核。重新制定府署各衙及州、縣的一應開消及官員俸祿。各級官員要厲行節約,嚴懲貪污腐敗,整肅吏制!巡撫陳大人鑒閱後,即表示贊成并堅決支持,責承督察司發文告示。
按清朝吏制;錢糧道,又名分巡道,可兼管一省司法,貪腐督查。又稱二府,辦事機構為廳,品級不高但權力不小。這是根據朝廷授權,全國不竟一致。
在道臺蔣再發的大力推行下,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還清了借貸。後四年,首府盈餘庫銀競達五百萬兩。省府以下各地糧倉充盈。全省即使兩年不收,百姓也有飯吃。
這一顯著政績傳到朝廷,道光帝降旨:擢湖北錢桹分巡道臺蔣再發升任湖北巡撫,賞三品頂戴官服,也是破格提拔。
之前,因在任巡撫陳家昌年事已高,早已向朝廷遞上了辭呈、請求告老還鄉,湖北巡撫一職故爾出缺。
越二年,又晉升二品大員。致此蔣再發也成為封疆大吏!此時蔣再發年僅五十三歲。也是道光帝在位二十年。
第二十三回 員外病逝帝賜風光無限
卻說老員外,自七十高齡喜得貴子至今,已過去整十七年。這十七年裏,是好事連連,喜事連連。
員外一家由平民百姓,父子三人同日一舉成為朝廷命官。繼而大兒子蔣再發僅八年之中,連升數級,成為三品大員,封疆大吏。小兒蔣再榮已是皇帝身邊的寵臣,也是官至三品,位極人臣。這由人間一躍升天的變遷,恐怕也是歷史罕見罷。
這一夢幻般的變化,此前怕是誰也不曾想到。是日員外在丫環們陪伴下在花園裏踱步,正回憶這美好時光,真是心曠神怡。
忽又想起秦卓二妾正值年華、因憂怨成疾,竟然拒進藥膳、絕食悲壯而亡。員外歸咎是己之罪過也!不覺又悲從心來。這一喜一憂忽覺心如潮湧,眼前一黑,便大叫一聲:“不好!”倒在地上。
身邊下人忙将老爺扶起。此時只見員外口吐白沫,不能言語。衆人忙将員外擡進寝室,一面緊急禀報老夫人及大奶奶。一面快馬進城請來郎中,經幾番診治,竟毫無效應。
老夫人見此情景忙吩咐說:“ 速派快馬去省府告知我兒再發,叫他在省城請一高明醫師,一并火速趕回。”
且說巡撫大人蔣再發得知爹爹偶患重病,便将府上公務草草安排。一面派人延醫。一面草書一封,遣五百裏加急速遞京城小弟再榮。自己與一幹人等又連夜起程趕往家中。
再發回到家裏,急忙來到爹爹床前,只見爹爹已不省人事! 經名醫多番診療後仍不見好轉。
Advertisement
巡撫大人即向醫師訊問:“我爹所患何疾?”醫師回禀:“員外所患名為‘中風症’,多見于高壽老人。是因過分憂慮,或喜悅激動所致。”
巡撫大人又問:“還可治愈否?”先生猶豫之後回禀大人:“老爺此疾十有八九難于治愈,若要病情好轉,一是要堅持治療,二則那就要看老爺的造化了。”
大學士蔣再榮收到哥哥親筆家書,知悉老父病入膏肓,頓時淚如雨下。忙去見了萬歲,将湖北巡撫蔣再發的書信呈與禦覽。
道光帝覽畢勸慰曰:“蔣愛卿節哀!員外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恙。朕準你明日起程回家,如員外病情好轉,你在家伺俸兩月便來。如汝父無治、朕準你在家守孝三年。”
蔣再榮頓首領命、拜謝天恩! 便連夜收拾行裝,次日一早上路起程、星夜趕往湖北老家。
員外自偶患重症以來,彌留人世已有月餘。無奈小兒路途遙遠、日夜兼程也難趕到。小再榮最終不能趕來與父相見,老員外只得帶憾長逝!享年八十八歲。
待到小兒再榮趕回,得知父親與世長辭,當即倒地恸哭:兒子不孝!只恨路途遙遠,阻礙我父子最後一面,真叫兒永留遺憾呢!實是悲痛不已。俄頃,衆人勸慰、小再榮方才哀止。
再榮抹淚與哥講道:“臨行前皇上與我口谕!如父病情好轉,叫我兩月後赴任。如父病無治!恩準我守孝三年。如今老父已經長逝,看來還得上書一劄,奏達天聽。”哥哥再發聽了覺得也是。
于是由大學士草就一章:微臣蔣再榮頓首拜上,自陛下準奏之日臣即上路趕往家中,兩千裏路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僅七日趕回。不料老父已然長逝! 不孝之子終未能與父眸面,頓時肝腸寸裂。搶地呼天、悲痛欲絕。陛下準臣守孝三年、這漫漫三年臣不能事君、實于心難安。鑒于聖上對老父之關愛、特奏明吾皇。
不孝之臣蔣再榮跪呈!謝聖上隆恩。順祝我皇萬壽無疆! 奏折草就,便派快騎日夜兼程、速呈禦覽。
道光帝覽畢,深感震驚!這蔣大善人真的與世長辭了。帝意不禁也覺動容。遂一面下旨:诏令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大禮寺、文淵閣、翰林院、國子監、督察院等,火速派員前往吊唁!一面親自為員外題寫禦制吊唁匾額一塊。
又命拟旨:擢‘戶部員外’蔣可發,追嘉‘戶部員外郎,’按四品規制葬禮下葬,欽此!
欽點吏部尚書索培為欽差大臣!各部、各院、各司及宮中內務府官員會集。一行近二百人、前往湖北公安縣蔣家莊園。
禦書吊唁金匾由宮人擡着,上寫:‘蔣善人永垂不朽’走在最前開道!還有各部、各司憑吊挽聯、旗幡緊随。浩蕩車駕、官輿一行延綿二裏許。日夜兼程走了半月,好不容易抵達蔣府。
早有皇門官速宣:“着湖北巡撫蔣再發,文華殿大學士蔣再榮接旨!”欽差大臣索培先向再發、再榮捧上禦賜吊唁金匾。也是皇封‘蔣善人’谥號。再發兄弟接過金匾後,立刻命人将匾額高挂在大廳中央正上方、供蔣家世代景仰。
欽差又展開聖旨宣讀:“擢戶部員外蔣可發升格‘戶部員外郎’ 追四品 ,按四品規制葬禮下葬,欽此!”再發哥倆領旨謝恩。
一時,全國各省巡撫親往或派員前往吊唁,湖北首府各衙、各州知府、各縣縣令都親往蔣府吊唁!此時,七品以上官員如蟻群雲集。把個蔣府及公安縣城直擠的水洩不通。城裏大小客棧,乃至小巷旅店,都住滿了朝廷命官。
老員外也曾坎坷多磨、但他胸襟坦蕩、笑對人生,終于苦盡甘來成了當朝富豪。他發富後不忘天下苦難百姓、慷慨傾家向國家捐贈赈救災民,他的善舉也得到了他應有的回報。員外生平勤勞善良、秉性豪爽、光明磊落。到了晚年、也迎來了他人生巅峰……蔣家一門無限榮耀,員外也死後風光呢!
員外功德,生後還将續及封妻蔭子,此事稍後再表,這大概就是善有善報的哲理罷。
有詩贊曰:自幼蔣公勤謀生,幾擇行業生意興。
數載經營遭嫉妒,夫妻合計換門容。
地靈買舍得寶藏,人傑建莊聳樓鴻。
救民水火揚美德,輔赈社稷建奇功。
皇封一門官三命,一舉揚名天下頌。
越二年,老夫人楊氏也是一病不起。經多方醫治無效;不久,便追随員外而去。享年:恰與員外相同……八十八歲。
說起這老夫人,這裏也不得不表:她可是而今蔣府騰達的一大功臣!少時出嫁蔣家,與夫打拼謀生。後來偶得富貴、蔣家從此昌盛。楊氏一直都是員外的賢內助、好伴侶好管家。
她因未曾生養,也曾多次勸說員外讨納小妾,自己寧受冷落寂寞。楊氏勤勞智慧、心地慈善。一生為蔣家無私奉獻、鞠躬盡瘁。
卻說老員外早在小兒再榮剛明事理,就将老夫人……蔣再榮的大媽楊氏;是位慈悲、賢良的女人講給他聽了。因她沒有生養、常極力勸我讨納小妾、我才娶了你娘,這才有了你。她是你的一位賢德仁厚的大媽,我死後你待她要視如親娘,要好好地孝敬她。
小再榮聽了便銘記于心!從那時起就對老人分外親近、關懷倍致,老父去世在守孝期間;再榮對大媽幾乎是每日定省、從不間斷。
哪知守孝僅過去兩年,老夫人既蔣再榮的大媽便一病不起、也是不省人世。小再榮心急如焚!一面遍延名醫救治,一面修書速派人前往省城巡撫衙門告知哥哥再發。
巡府蔣再發收到家書忙展開一閱:這才得知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