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向它供奉着童男童女的血肉……
菜刀劃過日光下的灰塵,直直地劈斬過來。
眼前的張嫂哪裏還有半點和善的模樣,只見她雙目猩紅,鼻間大聲地出着氣,顯然被氣得不行,橫握着菜刀,擡手又揮了一刀。
秀秀從來沒見過這種架勢,頭皮發麻,在腦子反應過來之前,轉身就跑。
身後是張嫂的尖叫聲,伴着一刀刀淩空的割裂聲炸在耳旁,聽得人牙酸。
秀秀軟着腿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院子,邊逃命邊喊救命。四周瓦房還升着炊煙,卻沒有一戶跑出來,甚至連個看熱鬧的都沒有。
秀秀慌不擇路地逃命,身後的張嫂緊追不舍,吓得她雙腿打顫,哪裏還記得該往哪裏走,見到一家敞開的大院,便直直地沖了進去。
“救命啊救命啊!!!”秀秀邊喊邊沖進屋子,身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她沖進屋後立刻反手關上了大門,随即,擡起門閘牢牢地抵住了大門,這才軟着腿癱坐到了地上。
“開門!!!”
“周秀秀,你給老娘開門!!!”
“你不守誠信,出爾反爾!!!”
“……”
門外是催命的拍門聲,一下又一下,将木屑拍落不少。
秀秀怕張嫂萬一腦子一抽拿菜刀砍門,趕緊哆嗦地爬起身往裏蹒跚地走了幾步。
剛跨進門檻,就感受到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只見大堂裏,十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盯着她,表情如出一轍的沉默。
秀秀愣了一下,擡起頭才發現正牆上赫然挂着“風調雨順”黑底白字的大牌匾。大堂兩側整齊地坐滿了人,正對門的主座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皺着眉,嚴肅地看着她。
Advertisement
村長。
想不到她誤打誤撞竟然跑到了村裏開會的祠堂了。
門外的叫喊聲還在繼續,秀秀沒時間思考,對着老者便急切道:“村長救命啊!張嫂突然瘋了,拎着菜刀就要殺我!”
門外的敲門聲,謾罵聲,穿過厚牆,衆人也聽得一清二楚,不禁開始議論紛紛。
有人說:“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有人說:“張嫂不是那樣的人。”
原本安靜的祠堂突然嘈雜起來。
村長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看着秀秀擡了擡手:“你和張家嫂子的事,昨天我都聽她說了。”
秀秀眼皮一跳:“其實不是張嫂想的……”
村長打斷道:“這事我已經清楚了,張嫂現在這樣确實不妥,我會與她談談。”
秀秀還想說些什麽,村長已經拄着拐杖站了起來。
“你先坐一會兒吧。”村長說着往屋外走去。
秀秀想說張嫂手裏有刀,但被村民就近的拉住袖子拉到了空位上。
“你別急,秀妹子,村長會處理的。”
秀秀只好坐在座位上,豎着耳朵想聽清院落裏外的談話。
但村長一出門,這屋子裏便熱鬧得仿佛菜市場,秀秀聚精會神地聽了很久,都被幹擾地聽不到什麽關鍵信息。
過了很久,屋子裏的談天聲驟然停住,秀秀擡頭去看,是村長和張嫂進來了。
秀秀抓住扶手,緊張地望了一眼,張嫂雙手空空,不知把菜刀安置到了哪裏。
她估算着張嫂沒有武器,到時候打起來她應該不會太吃虧。
結果村長一進屋就粉碎了她的想法。
“阿大阿二,把秀秀抓起來。”
秀秀心中一駭,正要起身,忽然後腦勺一陣劇痛,接下來發生了什麽她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在黑暗中昏迷了多久,秀秀再次睜開眼已經被綁到了一間雜亂的小屋裏。
她頭痛欲裂地靠在牆上,掙紮着想起身,卻發現自己手腳被麻繩死死地綁住,連動彈一下都困難。
頸後又粘又濕,空氣中彌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好像是從她身上散發的。
這群人下手可真狠!
秀秀痛得倒吸了口氣,緩了一會兒,思緒才漸漸清晰。
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古話誠不欺她,沒想到這整個村莊的人都是一夥的。早知道還還什麽錢,昨晚直接拿着錢帶着反派跑路才是實在事。
她悔!
“村長,現在該怎麽辦?”屋外的談話聲隐隐約約地傳了來。
隔着一堵牆,到秀秀耳邊已經模糊得聽不大清。
她費力地扭動着,游過牆,挪到了門邊,支起耳朵偷聽。
“現在那個周秀秀不肯認賬了怎麽辦?難道真要我家小虎……”是張嫂的聲音,她說了一半,聲音一梗,低低地哭了起來。
有人不屑道:“由不得她不認!”
“那怎麽辦啊,不然把她關到水神祭結束吧。”
“那明年呢?後年呢?再下面幾年呢?”立刻有人反駁道。
人群中忽然有人矛頭一變:“明年不就要輪到老王家了嗎?”
老王聞言,語調陡然高了起來:“怎麽就說到我,那一年一年總會輪到你們家,這麽多年了,大家夥約定俗成的事情難不成就随他們謝家想變就變嗎?”
“就是!往年也沒見他們少收禮收錢啊,要我看,不如……”他說到這忽然停住。
衆人已經意識到後面是什麽意思,空氣陷入詭異的沉默,只有張嫂還在抽泣。
君秀秀貼着門,聽到他們的談話,只覺得那些字眼打在門上,聽得她心驚膽戰毛骨悚然。
不知過了多久,最後村長的聲音幽幽傳來,打破了沉默:“先把她看好,等這次的水神祭結束了,再讨論她的去處。”
“謝謝村長!”張嫂的哭泣聲一頓,瞬間笑了起來。
秀秀靠着門消化着他們的對話,不知是不是因為繩子勒得太緊,手腳又冷又麻,如置冰窖。
她一直以來的猜測得到了驗證。
她想到書裏從來沒有詳細記載過反派的死因,想到謝奚奴見到張嫂時的冷漠,想到村門口的站崗村民……
【恭喜宿主獲得劇情碎片,觸發劇情卡一張,是否查看反派的前塵舊夢?】系統聲打破沉寂,落在耳邊。
秀秀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才猶豫地點了點頭。
雜亂的電流聲一過,腦海中忽然閃過大量的字幕與畫面,如同一場面對面的大型話劇。
一個祈求風調雨順的村莊,一個每年都需要獻祭的水神祭。
愚昧的村民将上天的恩德當做水神的饋贈,一年複一年地向它供奉着童男童女的血肉。
不舍得将自己的孩子獻祭,他們便在各種村落鬧市中尋找孤童。
是孤兒呀,原本就無父無母,在這亂世,就算不被當做祭品,也活不了多久的吧?
村民們這麽安慰着自己。
謝奚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謝家撿回去的。
殘垣斷壁中,君秀秀一眼就看到斷瓦下的謝奚奴,瓦片被掀開後,驟然的亮光有些刺目,但他卻笑了。
天真的,渴望的,求生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