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琉月親啓
一年夏又至,荊府的蓮花從葉綠到長出花骨朵似是一氣呵成般,樹梢間也漸漸起了蟬鳴,預示着一個新的季節到來。衣物由于天氣轉變增減得迅速,竟不敢相信琉珏離開僅一個月罷了。
算着日子,此時琉珏應該已在尹國安頓好了,實為擔心,想着思思飛在路上也需得些時日,便在三天前書信一封,問她近況。
除此之外,荊府的日頭東起西落三十次,日頭下的這一方天地也如它一樣,無甚變化。父親又回了軍營,只是這次再沒有一位英姿煞爽的女将随行,二夫人收起了她的念叨,開始如往常般種花看書,琉玉幫着大夫人打理家務,娘親時不時來找我說說話,大多數時候是去菀苑陪二夫人聊天種花,我由于父親禁足,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便整日整日地待在竹舍看書習字,等着思思回來。
又過半月,我正在竹舍中讀着藥籍,忽地聽到窗外一聲撲棱,心下一喜,急忙跑出屋去,果然見到思思正在花壇裏吃着我每日為它撒好的新米。腳下還好生綁着放它時綁在它爪子上的的竹筒。
慢慢走近,一時不敢将竹筒取過來看,怕裏面什麽都沒有,也怕留的還是我寫給琉珏的信箋。躊躇許久才取了過來,慢慢展開,便看到:琉月親啓。
我大喜過望,一屁股坐在花壇邊上,細細地讀着信中內容。
琉月親啓
感恩挂念,為姐一切都好。數日前收到妹信,奈何初入生地,許多事情需要打理,故未及時回信,望妹勿怪。尹國重禮,國都蘇城尤甚,随行奴仆皆細聲軟氣,襯得為姊又粗蠻了幾分,心想此行亦代表衛國,故也學着收斂些許。
我夫屈言青,倒是個相貌堂堂的軍中男兒,此實出我料,他對我很是體貼,平日裏樣樣照顧周到,與他也算得上是相敬如賓。但禮後三日他便去了軍營,至今未歸,姊姊想着過段時日等諸事安定,便也去軍營操練一下身手。不知此去後,家中可有何事發生?諸人是否安好?娘親是否心寬?代問衆人好,盼妹複信。
姊 琉珏
我将信反反複複看了幾遍,趕忙回屋研墨回信。
琉珏親啓
今日收到姊信,不勝欣慰,但見姊一切安好,擔憂盡散。家中一切安好,無甚變化,大夫人如往常一般料理家務,父親亦回了軍營,夫人們身體康健,我與琉玉也自得其樂,只二夫人初初為琉玉婚事又将推遲有些許不快,如今已無甚怨言。
自你走後,父親亦不在府中,家中來客甚少,倒是樂得清靜。倒忽憶起後來聽說,父親被召進宮那日,有數位大臣同被召進宮,原都是家中有了适嫁的女子,皇上召去給他們賜婚了。那位生得絕美的丞相之女林織冉許配給了大皇子,我盼她與琉玉一般單純脫俗,不要卷進日後諸事。
聽聞皇上本意将伍雀桃許配給沈晔,被沈晔拒絕,皇上因此大怒,罰了沈晔半年的俸祿,後伍雀桃許配于誰倒未再聽說。不過我聽聞此事時倒很歡快,想着若沈晔成了這門婚事怕是日後日子難過,有些幸災樂禍,但他成功推掉我也為他高興,他本值得更溫婉賢淑的女子。說起沈晔,自那日走後便未再來過荊府,一直想當面道謝,但父親将我禁足家中,也不得成行。
對了,我給鴿子取了個名字,喚作思思,其中深意,姊自當明白,望姊故自珍重,盼與姊重逢之日。你送我的錦囊,我随身攜帶,但未曾打開,還未想好何時用,但願能如你所說,如我所願。盼姊複信。
妹 琉月
秋來得很快,荊府的樹葉急于脫離枝桠,步入黃土開始新一場輪回。樹上沒了綠色,斑駁之景染得竹舍似乎也不如從前那邊生機,上次回信後,我将琉珏信中所說傳達給衆人,大夫人甚感欣慰,交代我日後有什麽新消息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她。但那次之後,琉珏已三月未再來信,思思也未飛回來,我心中擔心思思是否出了什麽事,被人打來吃了之類,心中焦灼,不知如何再與琉珏取得聯系,擔憂之際,思思終于又飛了回來。
琉月親啓:
回信以來,三月未再問候,彼時覺着生活日複一日無甚變化,數次提筆卻不知寫些什麽好,故作罷,将思思養在後院,待想起寫些什麽時再放它出來。如今終于覺得有可寫的東西,卻又不知該從何寫起了。
最近兀自常思,千萬載前神靈造物,如何賦予凡人感情與緣分二物?為姐軍中長大,曾以為此生難覓良人,即便此次和親,亦是迫不得已,卻未曾想,本是錯配,卻遇良緣。
他知我過往,常帶我去軍中操練,任我打得渾身酸痛也讓我盡興,回府後再為我上藥。閑時,他牽着我手在蘇城中閑逛,滿目柔情,毫不避諱路人眼光,對了,來了尹國才知,他是一位為民請命,深受百姓擁戴的好官,與咱們父親一般。他還親自劃着一葉扁舟,帶我游蘇湖,在離岸甚遠的蘇湖深處陪我看白鶴掠過,夕陽西落。此外,他博學多才,許多軍事觀點與我不謀而合,對兵法的見解獨特,讓我很開眼界,武力亦在我之上,你知道的,以往我在軍營,沈晔與我也只是伯仲之間,此間種種,都讓我非常欣賞欽慕于他。
汝知為姊,向來對情愛之事知之甚少,初始遲鈍,直至上月蘇城郊外出現悍匪,我陪他帶兵去捕,僵持之際他為救我,被刀劍砍傷,刀劍有毒,他高燒數日不退,床畔照顧之際,我心時如火燎,時如墜冰窟,方知自己心意。如今他傷大好,我心甚慰,只盼他快些康健,此後時光靜好。
至此離家,已數月有餘,若你初心不變,盼盡快使錦囊盡得其用,姊此嘗情緣之美,衷心祝願你與琉玉能嫁得心愛之人。
姊 琉珏
讀完信,我開心地原地蹦了起來,趕忙跑到大夫人房中向她轉述了琉珏的話,大夫人笑得合不攏嘴,執意要親自看看琉珏的信。我遲疑之際,推脫到信忘在了竹舍,馬上去拿,便小跑到隐蔽之地再細細将信讀了一遍,才發現琉珏思考周到,錦囊之事只說盡得其用,并未細說,故放心回去将信交給大夫人。大夫人喜極而泣,一邊看一邊抹淚道:“好,真好。”
末了才想起問我錦囊為何物,我含糊道不過是琉珏留給我和琉玉的一些祝福話,主要是個念想,她便未再多說。
回房之後,我趕緊坐在案前準備回信,将琉珏的信小心仔細地放在一邊,卻突然又看到“至此離家,已數月有餘,若你初心不變,盼盡快使錦囊盡得其用”之話,暗自忖度,照理來說,宮中确實應該對賜婚之事有新昭示了,我确實需得盡快将錦囊呈給皇上,并且此事不能耽擱,思及此處,便放下了筆,怕到時多生事端而思思未歸無法與琉珏通信。便小心翼翼将琉珏的信收藏起來,未再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