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沒有想太多,殷懷又裝作酸溜溜的拍了拍他的手:“柳相好福氣啊。”
這回柳澤的視線是确确實實落在他手上了,被人忽然觸碰,他也不惱,頗好脾氣的笑了笑,像是在縱容頑劣的孩童一般。
殷懷又開始拉着他的手愛卿長愛卿短的開始長篇大論,正說到興起時,便有宮人告知殷太後來了。
殷太後一來也沒有寒暄,直接問明了來意。
“柳愛卿此番入宮所為何事啊?”
“臣無意擾太後與殿下清閑,只是為了明鏡臺祭天一事。”
殷懷心下狐疑,國師為何不親自前來,還是有什麽規矩。
他只知道祭天大典追溯于古殷人拜月之禮,相傳有邪祟作亂,民不聊生。
當時的國師召集了天下有異能之才之人,歸于明鏡臺,再之後舉辦祭天大典,拜神通神,由此邪祟才得以平息,久而久之這個風俗便流傳了下來。
大典前夕需由一國之君擺駕明鏡臺,在那裏沐浴淨齋三日,而後由國師親自點绛,意為去穢。
現任國師釋無機此人是幾方勢力暗中争取的一大助力,他無心皇位,心中只有神佛。
而大殷朝百姓個個虔誠拜神,說句不中聽的話,可能比對他這個皇帝還尊敬。
柳澤頓了頓,繼續道:“且西南大旱,雖開倉赈糧,廣修水利有所緩解,可今年到底不同往日,百姓民心渙散,積怨已久,祭天大典當天,還望皇上……振奮民心。”
殷懷知曉柳澤雖有染指帝位之心的,對小皇帝本人的各種作死也是置之不理的放任态度。
可他和攝政王之間雖然目前暗潮洶湧,但是卻還是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
若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逆反了民心,引起了百姓暴動起義,時機尚未成熟,到時局面不好控制。
Advertisement
“朕自然知曉。”殷懷端坐上方,目光在他臉上掃過。
察覺到殷懷視線頻頻落在自己身上,柳澤回望過去,面帶微笑。
殷懷和他視線觸上,便立馬扭過頭去,裝作認真的聽着殷太後講話。
他之所以頻頻看向柳澤,是因為他忽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雖然他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世,但是他可以從柳澤身上确認。
因為相傳殷朝皇室之人的血不會相融于其他人,所以他也想和柳澤試一試。
看看兩人有沒有什麽血緣關系,如果有的話,那自己這個皇帝還算名正言順。
他忍不住又瞅了幾眼柳澤,不過話說回來,他和柳澤好像确實不怎麽長得像。
幾人又說了一會話,離開慈寧宮後,殷太後閉上眼,身旁的宮女小心翼翼的替她捏肩捶背。
“懷兒身旁那個小太監是叫平喜是吧?”
跟前伺候她的嬷嬷低聲應了聲是,“應該是自小跟在皇上身邊長大的。”
“人看着是機靈,不過不太穩重,還是指個年長的在他跟前伺候為好。”
嬷嬷知曉她的意思,明白她是想在皇上身上再插個眼線,心裏暗嘆一聲何必呢。
皇上早已被養廢了,沒有什麽大的能耐,逃脫不了她的掌控,看來殷太後還是不相信皇上。
“可皇上喜歡,奴婢曉得太後娘娘是為了皇上好,可是皇上不一定會這麽覺得,為了個奴才,要是娘娘與皇上母子間生出了什麽嫌隙可不好。”
殷太後聞言細眉微蹙,最後還是依着她話裏的意思,恹恹道:“那罷了吧。”
到底母子情分一場,反正他也活不久了。
距離祭天大典只有短短幾日,按照規矩殷懷需要在這個時節移駕明鏡臺,沐浴戒齋三日,然後由國師點绛去穢。
明鏡臺築于無相神山之上,雲霧缭繞,鶴唳不絕,常年隐于薄霧之中。
出了皇宮,一路西行。
直至夜色漸深,一行人才來到了無相山下。
殷懷下了轎攆,便有太監跪伏在地上,他腳尖輕輕一轉,便穩穩的踩在了他的背上。
眼前石階綿延不絕,一直看不到盡頭。
兩側有白袍銀面的神侍垂眼靜立,殷懷望着石階之上,心中知曉盡頭應就是明鏡臺。
“聖上,請跟我走。”有一掌燈神侍微微垂眼,輕聲道。
殷懷淡淡應聲:“嗯。”
平喜剛想跟上去,就被神侍出身制止了,“還請諸位留步,明鏡臺只為聖上一人所開。”
平喜只能讪笑道:“這是自然,我們知道規矩,三日之後就在山腳候着陛下。”
明鏡臺裏的人哪怕一個小小的神侍,也和他們這些宮裏的下人不同,得罪不起。
殷懷邁步上了雲階,前方白衣神侍手裏提着的六角紗燈內燃着幽幽燭火,在雲霧中搖曳生姿,緩緩移動。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薄霧似稀薄了些,仿佛已經走到了石階盡頭。
殷懷擡眼望去,依稀可見前方似乎站了個人。
走進了一看,不由微微一怔。
他從來沒見過如此奇怪的眼。
沒有絲毫波瀾,平靜的如同一汪死潭,他以前聽人說過,人的眼睛各有不同,有的如上好瑪瑙,有的如亮如黑曜,而眼前人的就如同死玉。
他雖然站在那裏望向自己,但是卻像塊石頭,無悲無喜,仿佛生來就不曾帶有絲毫感情。
“無機大人。”神侍跪伏在他腳邊,恭敬道:“聖上已至。”
“嗯。”
回應的聲音很輕,仿佛從雲端傳來似的,臉在霧中隐沒看不真切,直到山風拂過,将薄霧也吹散了幾分,籠罩在雲霧中的人才完全顯現出來。
是個渾身上下都似雪一般的人。
雪白長袍裹着嚴嚴實實,平白生出幾分禁欲之感,銀絲似晚山冷雪,眸色淺淡,雪白長睫微顫,目光靜靜的落在殷懷身上。
“跟我來。”
只說這句後,他便轉身緩步走去。
殷懷這才注意到他身後的八角古樓,每一角都挂着青銅鈴铛,風拂過不時發出清脆悅耳的碰撞聲,巍峨古樸,聳立于雲霧之中,似是要破雲直上。
殷懷跟着他走進了樓內,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尊巨大神像,端坐于之上,寶相莊嚴,斂眉慈目,似是在靜靜注視着衆生之中的萬千蝼蟻。
四周有六根檀木柱依次而立,雪白紗幔随風飄舞。
“這是第一層。”釋無機語氣無波無瀾:“聖上住第八層。”
殷懷哦了一聲,沒有再說話了。
到了別人的地盤,他也要學會乖乖聽話了。
本以為釋無機要領着自己往第八層走,結果卻被引着他穿過古樓,來到了古樓之後。
只見眼前是一大片郁郁蔥蔥的綠色,樹木環繞中央有一泉玉湯,周遭石壁凹凸不平,水清可見底,正冒着熱氣,煙霧缭繞,恍若仙境
望着眼前的場景,殷懷才反應過來這是要幹什麽。
釋無機語氣沒有絲毫起伏:“此乃無相泉,需在此靜泡三日,祛除塵世污穢。”
殷懷側目,猶豫了一會,還是忍不住道:“你說的這個三日,有沒有休息時間?”
在這裏毫不停歇的泡上三天就算是泡的神水他也要泡掉一層皮。
釋無機說:“自然。”
殷懷放心了,他手剛撫上束腰,微微一頓。側頭望向釋無機,桃花眼微微一眯。
“國師大人還有事嗎?”
釋無機像是知了他的心思,垂下眼,道:“我需在此守着聖上,這是傳下來的規矩。”
殷懷蹙眉,但是也知自己不能更改,于是只得強行裝作旁邊無人,好在釋無機垂下了眼,坐在那裏安靜的像個石頭一般。
習慣了下人服侍,解這些繁複的結倒有些笨手笨腳,于是殷懷不耐的輕啧一聲。
等到全身不着寸縷,殷懷這才緩步走入池水之中。
溫熱的池水緊貼着他的肌膚,殷懷尋了石壁靠着,四周竹葉簌簌作響,山間涼風襲人,于是他将上半身全然浸沒,只露出一個腦袋。
他的眼神帶着濕漉漉的意味,偏自己還未察覺:“你确定這裏不會有別的人進來嗎?”
釋無機眼睫翕動:“是。”
殷懷這才放下心來。
泉水溫熱,泡的人頭暈腦脹,殷懷又等的百無聊賴,不知何時才能起身,于是便有一搭沒一搭和釋無塵說着話。
“國師大人是從小就在明鏡臺長大嗎?”
“是。”
“那你是不是很少去外面?”
“…….”
“聽說皇宮之外熱鬧的很,聽說上元節時,街肆張燈結彩,人頭攢動,舞師雜技應有盡有,河上畫舫游動,燈火通明。”
殷懷眼裏流露出向往之情,他來這裏後甚少出去,整日被困在宮牆內,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霧氣熏得他臉頰緋紅,三千青絲漂浮在水面,更襯的膚白似雪,墨發濕漉漉的黏在兩頰邊,紅唇誘人。
釋無機擡眼望了他一眼,又垂下眼睫。
“不過在山中清淨,國師大人想必也不願出去。”殷懷餘光瞥着他的臉,故意開口。
釋無機面上不見絲毫怒氣,語氣波瀾不驚:“聖上說笑了。”
“明鏡臺之人有什麽戒律?”
“戒欲戒嗔戒怒戒貪。”
“聽起來像是超脫世外。”殷懷注視着他,霧氣氤氲着他的聲音也飄忽忽的,“可是國師大人至今未踏出明鏡臺一步,從未入世,談何出世呢?”
釋無機擡了擡眼,視線終于真真切切的落在了他的身上,眼睫翕動,神色微凝。
這是他第一次顯露出似人的情緒,雖然只是淡淡的困惑,但到底是不再像個沒有感情的石頭。
“……..”
殷懷本就不期望釋無塵會回答,說這些只是因為氣氛太過安靜顯得尴尬,但後來習慣了,便也沒什麽心思說話了。
他眼皮子愈來愈重,有一搭沒一搭的點着腦袋。
釋無機盯着他看,那雙淺淡的漂亮眸子連眨也不眨,像碰見了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兒的眼神,看得十分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