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姜紅菱心中更是疑惑, 但聽如錦又說道:“送東西來的人說,是西府那邊的二爺, 出外游學了一趟, 回來帶得許多土産,分送了家中的幾房主子。侯府這邊上下幾房都得了, 這份便是奶奶的。”
姜紅菱斜身坐在炕上,看着桌上的布匹發怔。顧思杳若是生性纨绔, 出手豪闊倒也罷了。然而印象裏, 他雖不是什麽小氣之人,但也并非是會大手大腳扔銀子的。何況, 西府那邊的情形, 她也略微知道一些。如今掌家的程氏是二老爺的續弦, 顧思杳同這位繼母相處的也并不愉快。程氏握着家財大權, 又怎會給他許多銀子使用?西府那邊的家計,還尚且不如侯府呢。
再則,梅花缂絲綢緞, 顧渚紫筍茶芽,皆是她心頭所好。一樣還可說是巧合,兩樣都是,不得不令她多想幾分。這份禮, 怎樣看都不像是随意選出來的。
然而, 她才過門兩月有餘,品味喜好除卻身畔這兩個陪嫁丫鬟,旁人是一無所知, 她也從未對人提起過。若說顧思杳是蓄意為之,那他又是從何處打探得知的?
正當此時,如錦自顧自說道:“這次送來的東西好,顏色清淡,正好奶奶穿。香雲紗裁裙子也好,做褙子也好。這兩匹綢緞,做襖做裙子也都好看。奶奶又素來喜歡這麽個花樣兒。”
姜紅菱聽了她這話,心念微動,不禁看了如錦與如素兩個一眼,卻見這兩個丫頭眼神明澈,毫無半分閃躲之态。這兩個丫頭都是上一世跟了她一輩子的人,忠心可鑒,她是從不疑心的。只是,也難保她們才來顧家,跟人說話一時說漏了嘴,也不無可能。
想到此節,姜紅菱狀似無意的問道:“近來,可有什麽人同你們問起我來麽?”
這兩個丫頭聽了問話,面面相觑。如素便說道:“并沒有,只是前兒我往廚房去時,碰上菡萏居的柳枝。她拉着我問了兩句,我心裏想着咱們同菡萏居又沒什麽往來,她問這些做什麽,便敷衍了兩句,旁的再沒了。”如錦亦搖頭道:“沒有什麽人問。”
姜紅菱當然信這兩個丫頭不會說謊,那麽顧思杳又是從何處知道她的喜好的?
姜紅菱出了一會兒神,便向如素吩咐道:“可知道各房裏得的都是些什麽?”如素搖頭道:“這個并沒有問。”姜紅菱便道:“去打聽打聽。”如素點頭,轉身出門去了。
如錦便問:“奶奶,這些東西怎生處置?”姜紅菱說道:“先收起來,記在賬上,暫且不要動它。”如錦會意,這些事情在家中都是做熟了的,不必另外吩咐,便将這些布匹茶葉都收在了一口帶鎖的四角包銅紅木箱裏。
姜紅菱未出閣之時,在家中便有一套規矩,錢財出入,人情往來,巨細無遺,必有賬簿記錄,故而她院中一向少有是非。她嫁到侯府來時,便将這套規矩也帶到了洞幽居。
如錦将茶葉布匹一一收好,又取了賬簿筆墨,在賬上記下。
姜紅菱在一旁看着,如素便已從外頭回來,進門說道:“已打聽了,問了送東西的嫂子,老太太那兒是三匹四合如意缭绫,三匹福壽雙全綢緞,一斤茶葉。太太是兩匹四季團花喜相逢綢緞,兩匹大紅色織金香雲紗,半斤茶葉。姑娘那兒是兩匹妃色織金如意雲紋紗,兩匹鴨黃色蝶穿芍藥綢緞,二兩茶葉。姨娘那兒只有兩匹湖藍色細棉布,旁的就沒了。”
姜紅菱聽了這一番話,心下稍定,暗自忖道:想必是去了一趟湖州,所以帶了這些名産回來。我是寡婦,自然只能穿那個顏色。那茶葉,也恰巧是我愛的。如此,是我多心了也未為可知。
想通此節,她又不免有些好笑,自己這般也未免有些杯弓蛇影。現下,自己不過是一個将将過門的寡婦,在侯府中全不顯眼,除了顧忘苦那個下流坯,誰還能來惦記上她。她又有什麽可圖謀的?
Advertisement
這日,一日無事。
到了傍晚時分,顧婉過來,同她說了些家常閑話,談起明日出城上墳踏青事宜。
顧婉是侯府千金,平日裏自然深居閨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圈在大宅之中,日日也是煩悶。好容易有了個出門的機會,雖說是去給大哥上墳,心裏倒是雀躍的緊,同着姜紅菱說說笑笑,一時說明日穿什麽衣服,一時又說明日帶什麽吃食。
顧婉便笑道:“雖說廚房都備辦好了的,但我還是惦記着上次在嫂子這裏吃的山藥糕。好吃的很,總是忘不掉呢。”
姜紅菱聽她提起點心,忽然想起這次清明踏青鬧出的事情,便蓄意說道:“眼下正是清明時節,廚房備的必定都是應景的點心。艾草團子、清明果都是少不了的。記得在家時,娘家有個廚娘做這個是最拿手的,團子軟糯香甜,艾蒿清香悠長,可惜一年吃不得幾次,我倒還真有些想呢。”
顧婉聽了這話,臉色果然一變,說道:“說起這個,我也算沒福,這些點心我可從不能沾口的。”
姜紅菱奇道:“這卻是為何?”顧婉便說道:“我自小有個毛病,吃了艾草,臉上就要生紅疹子,還要腫起來。我五歲那年,有個族裏的嬸嬸也是清明過來,不知道就遞給了我一個團子。我便吃了,立時臉便腫的老高,可把一家子人吓壞了呢。自那之後,我是再也不敢吃了。”
姜紅菱柳眉輕揚,颔首道:“原來妹妹有這樁毛病,明兒吃食上,可要分外留神呢。”顧婉又說道:“倒是好,只要不吃就無妨。平常屋裏拿艾熏蚊子,又或做了香包,都是無事的。”
顧婉又坐了一會兒,吃了幾塊點心,喝了碗茶,便起身回去了。姜紅菱斜倚着繡花軟枕,歪在炕上,怔怔的出神。
到了晚間時候,因着明日有事,姜紅菱指點着如錦将明日要穿的衣裳尋了出來。浴身之後,便即熄燈就寝。
這一夜,她睡得極不安穩,做了許多紛雜煩亂的夢。一時夢見自己沉入井中時,冰冷的井水滅頂而來時的凄慘痛苦;一時又夢見在侯府花園之中被顧忘苦羞辱時的情形。夢中,她苦痛難當,香汗淋漓,呓語連連,卻又醒不過來。不知過了多久,亦不知為何,她忽然夢見了顧思杳那張清隽淡漠的臉。在那雙深邃漆黑的眸中,姜紅菱卻尋到了許久不曾有過的踏實心安,重新平靜下來,沉沉睡去。醒來時,已是紅日初升。
她自床上緩緩坐起,星眸微閃,有些疑惑不解。不因不由的,怎麽就突然夢到了他呢?
這夜該如素守夜,聽到床上的動靜,連忙起來服侍。
姜紅菱将這事牢牢壓在了心底,對着丫鬟更不提起,只是下床梳妝穿衣。
如素将昨夜先行備好的衣裳抱來,乃是一件牙白色暗繡松竹梅對襟盤花紐子絲綢小襖,一條石青色纏枝葵花紋蓋地褶裙。姜紅菱如今孀居,能穿的顏色也就那麽幾樣,卻依舊細心搭配了,倒也不顯着重複單調。
穿戴齊整,梳洗已畢,她帶了如錦逶迤往馨蘭苑行去。
到了馨蘭苑,進門便見地下烏壓壓一片人,蘇氏正同幾個管家媳婦說話,顧婉與顧婳并肩站在一旁,兩人臉色各自僵着,誰也不理誰。
姜紅菱進得屋中,同衆人見過。
蘇氏又将要跟随出門的家人清點了一遍,交代了幾句,就領着兒媳同兩個姑娘出門而去。
走到侯府大門上,已有三輛青尼頂子馬車在門上等候,三輛馬車裝飾華麗,用料考究。拉車的駿馬,皆膘肥體壯,同是名種之流。後面又有兩輛藍布頂子馬車,各樣皆遜上幾等,乃是與那些随主子出來的丫鬟們坐的。
來到門上,姜紅菱遠遠的便見顧思杳已在門上等着了。
但見他今日穿着一件玉色松葉暗紋深衣,頭戴白玉嵌珠冠,外頭披着一條白鶴氅衣,足上是一雙雲紋皂靴。他本就是個清隽俊美的男子,被這一身衣裝襯的器宇軒昂,如玉人物。叫人禁不住贊嘆一聲,好一個幹淨灑脫的男子!
姜紅菱昨夜才夢見過他,此時猛然相見,縱然明知他不會知曉,卻也忍不住的兩頰微紅,便低下了頭去。
顧思杳走上前來,并未多看姜紅菱一眼,望着蘇氏躬身行禮,口裏道:“伯母,車馬齊備,随時可啓程。”
蘇氏同西府那邊無甚往來,但對這英姿飒爽的侄兒卻有幾分好感,見他言辭恭敬,心裏滿意,點了點頭,又問道:“怎麽不見四姑娘?”顧思杳回道:“四姑娘昨夜發了舊疾,今日是出不得門了。母親要在家中照料蘇姑娘,亦不能前往。”蘇氏曉得顧妩有些弱症,便笑道:“這般說來,今兒倒只咱們長房這邊的女眷了?兩房的老爺也都不能去,倒是有勞侄兒辛苦,陪着走這一遭。”顧思杳道了一聲:“不敢。”
寒暄了幾句,衆女眷便依序登車。蘇氏同顧婉乘了一輛,顧婳自己坐了一輛。到姜紅菱上車時,她今日穿着一雙青色蓮花荷葉高低木底子繡鞋,足下微有些不大牢靠,偏生侯府的馬車做的高大,不大好上。她扶着車門,一時沒能上去,忽覺臂彎處被一只大掌托住。她不覺回頭望了一眼,正碰上顧思杳的目光。兩人四目相對,那雙眸子深邃漆黑,讓她不禁想起了昨夜。
姜紅菱粉面微紅,就要抽出手來,手臂卻被他牢牢握住,低沉暗啞的男音在耳邊低低道了一聲:“留神。”
男人的力道,帶着幾許不容抗拒的強硬,她卻也并不覺得厭惡。他掌心的熱度,似乎穿過了衣衫,灼燒着底下的那塊肌膚。
顧思杳手上微微發力,便将那窈窕的身軀扶上了馬車。
姜紅菱進得車中,坐在凳上,兩頰滾燙。好在适才蘇氏母女同那顧婳已然上車,旁人都鬧吵吵的,并無人瞧見這一幕。
少頃,如錦也進得車中,挨着主子坐了,口裏說道:“奶奶,原來二爺不坐車,騎馬呢。”
姜紅菱垂首不言,怔怔的出神。車子微微一晃,便有車輪辘辘之感傳來,原來車夫已然打馬前行。
這車廂內甚是寬綽,座上鋪着厚氈子,又有靠枕等物,城中又是青石板路面,一路行去,倒也平穩。
如錦少出門,打起車簾向窗外望去,不住口的說道:“奶奶,去歲着火的那家脂粉鋪原來又開張了。”“譚記酒樓原來換了招牌,記得奶奶以往最愛吃那家的冬瓜盅了呢。”“哎呀,老張點心鋪子怎麽關張了,那家的荷花酥可是一絕呢。”
姜紅菱聽她說的熱鬧,便也向外望了一眼,不期卻見顧思杳騎着一匹青骢駿馬,就在車旁随行。
那馬匹本就壯碩,顧思杳身側亦也高大,騎在那馬上,更顯得居高臨下。日頭自他頭頂照來,映的那白玉冠熠熠生輝,精健的身軀上亦披上了一層金光,宛如天神降世。
顧思杳似是心有所感,垂首望了一眼,狹長的眸子正巧瞥見那車窗中的芙蓉俏臉,如水明眸。
姜紅菱臉上一燒,放下了簾子,心煩意亂,又斥責如錦道:“好好的在車裏坐着,叽叽喳喳,也不怕人聽見了笑話。”如錦哪裏知道這底下的事,被主子訓斥了一頓,也就老實安靜了。
姜紅菱撫摸着手臂,适才被他握住的那塊地方,似乎更加滾燙了。
城中人群熙攘,車行不快。待出了城,車夫們便車速,抽打馬匹向前快跑。不多時功夫,已到了顧家祖墳上。
衆人出車下馬,又免不得一番張羅。
姜紅菱下了馬車,卻見正身處一小山頭上。山頭北面是蒼翠群山,山頭正南望着一方湖水。顧家的祖墳就安在此處,背山臨水,果然是上好的風水。
此時正是四月暮春時節,因才下了一場雨,倒微有幾點寒意。今日天氣卻好,風清日和,蒼穹萬裏,青山隐隐,湖水潋滟。
姜紅菱立在山坡之上,舉目遠眺,卻見那望仙湖上飄着幾點漁舟,偶有水鳥飛過,在湖面掠出點點漣漪,更不覺有漁歌傳來。她在宅院裏待得久了,今日出來,見了這等好景,登時只覺胸懷一暢,這兩日來的愁悶之氣登時消散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