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養媳
“啪——”
阿顧的筷子剛伸到肉盤子上空就被她婆婆餘氏打了下來。
餘家在東縣是出了名的會過日子,桌上統共放了五樣菜,除了當中一盤蒜苗炒肉,其他都是清一色的素菜,連滴葷油都不曾放。
故此,對比周圍那一圈寡淡的炒菜來,盤子裏的蒜苗炒肉就相當金貴了。
阿顧籠罩在婆婆陰雲密布的目光之下,很認命地低頭嘆了一口氣。
“沒規矩,做媳婦兒的這麽饞,以後我們老了還能得你的日子過?”餘氏餘怒未消,手裏端着小兒子的飯碗,騰不出手來拍桌子。她睃着眼角剮了阿顧一記,嘴裏恨罵道。
阿顧默默挨着罵,十分憔悴地拿起筷子往嘴裏扒拉了一口大白飯,腦子裏再不去動那盤蒜苗炒肉的念頭了。
“娘,啊——”坐在桌子對面的小豆丁張大了嘴巴,沖阿顧洋洋得意地鼓起雪嫩的腮幫子,把餘氏喂到他嘴裏的蒜苗炒肉嚼得津津有味。
阿顧沒好氣地瞟了他一眼,食不知味地咽下了嘴裏幹巴巴的大白飯。她這小相公,是餘氏次子,大名餘照,年方五歲,還沒到東縣正式入學的年紀,成天潑猴似的打滾賣嬌,一不順意,能把家裏鬧得雞犬不寧。
阿顧剛來餘家的時候只才十六歲,在此之前也有過一段錦衣玉食的小姐日子。可惜父母都是苦命人,沒能把她拉扯大就去了,不然阿顧也不會淪落到給人當童養媳的地步。
餘家的童養媳很不好當,阿顧上面有個精明婆婆,下面有個胡鬧相公,且兩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逮着空子總要與她作對。
阿顧先時被這娘倆多次逼到氣急,恨不得連夜卷鋪蓋翻牆走人。末了,她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念頭打消。畢竟餘家替她故去的爹娘還了債主五千兩銀子,如今還把她招進門供上一口飯吃,說到底,也算得上是半個恩人了。
飯後,阿顧抱着木盆去河邊打水洗碗,遠遠地,看到她小相公的親大哥餘池拎着一個油紙包,腳下打着拍子向自己走了過來。
“弟妹,外面天都黑了,你一個人出門當心點。”餘池的身上帶着一股子膩着脂粉香的酒氣,顯然是剛從風月場子裏兜回了家。阿顧被他熏得往後連退了兩步,腳下一滑險些摔到河裏。
餘池眼疾手快地拖住了她的手臂,順勢把人拉到懷裏,然後就不松手了。
阿顧的娘家當年在縣裏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戶,跟餘家也曾有過生意往來。彼時兩家的老爺都在世的時候,餘老爺曾有意跟顧家結親,只是自家的大兒子太不做臉,花名在外又不守規矩,入不得顧家的眼,這件事也就這麽不了了之了。
Advertisement
而餘池得不到顧家垂青,愣生生地錯過了美人,心中自然不痛快。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顧家落魄,小美人到了自家檐下低頭做人,他無時無刻不在蠢蠢欲動。
“弟妹,哥哥剛提醒你當心,你就出了岔子,是不是存心跟我使壞呢?”
餘池嘴裏呼出來的酒氣,熱騰騰地全撲到了阿顧的耳垂上。她心中一驚,推了這不懷好意的大伯哥一把,豎眉怒斥道,“你幹什麽!”
“不幹什麽。”餘池攥着她的手腕,把拎在手裏的油紙包硬塞道阿顧手上,皮笑肉不笑道,“好妹妹,哥哥疼你還不行嗎?”
油紙包裏裝着的物事乃是餘池從樓子裏打包回來讨好她的點心,沉甸甸的分量很足,摸到手上還帶着熱氣,但是阿顧不稀罕。她一把把油紙包撂到了泥地上,掙了餘池的手就想走人。
“你怎麽不識擡舉!”餘池反手一個耳光把她打了回來,薅住阿顧的頭發,恨得牙根癢癢。這小娘子太不是東西,挂了他餘家童養媳的名頭進門吃白飯,充其量只不過是個丫鬟身份,居然敢耍性子當場撂他面子,真是反了天了。
餘池比阿顧大不了幾歲,正是少年沖動的年紀,他仗着酒意把阿顧拖進了蘆葦叢裏準備用強。慌亂之中,阿顧掙紮到河邊,撿起地上的尖石頭在他裸露的肩膀上劃出了一道血口子。
餘池吃了這大痛,把她拖到河水裏就着腦袋一把按了下去。河水冰涼徹骨,餘池眼裏怒火滔天,阿顧費力撲棱了兩下,敵不過他手勁大,不消片刻,就香消玉殒在這黑黝黝的河岸邊,結束了自己剛及十八的苦命前世。
入夜河邊陰氣重,且阿顧又是年紀輕輕不得好死,這就虧了命數,沒能立刻下地府投胎去。
她魂魄離了肉身,混混沌沌地蹲在蘆葦叢裏消沉了好幾日。眼看餘池把自己整個人抛進水中做成意外身死的假象,又親眼目睹了自己被鄉鄰打撈上來之後屍體漲白的慘狀,一顆飄虛的鬼心碎得瓦涼瓦涼的,特別不是滋味。
頭七理喪的那天,阿顧飄飄蕩蕩地晃悠到了餘家的大宅子裏。
請來安魂的和尚在外間手托木魚敲經念佛,餘氏跪在靈堂前紅了眼眶,一邊燒紙,一邊說她是好孩子,內疚自己之前打壓她的小姐脾氣,把人給難為沒了。
而她那小相公餘照,倚在娘身上嚎啕不已,一雙漂亮的桃花眼腫成了兩只紫核桃,像是快哭死過去了。
只有餘池端端正正地站在旁邊,臉上神情肅穆。他目光坦然地掃了一眼阿顧的棺材,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娘、小弟,你們哭什麽,我們餘家在她生前又沒虧待過人。顧家捯饬缺德生意得了報應,一家子都不光彩,興你們這麽個大操大辦的鬧法,叫外面人知道咱們收留了這顧姓的閨女,得多丢人。”
阿顧聽這小人在自己的靈堂面前,污蔑她遭人陷害郁郁而終的雙親,被這僞君子的堂皇模樣給激怒了。她掙淚含恨,化成一股陰風向餘池呼嘯而去。然而此時,門外忽然金光滔天,木魚敲聲撞進阿顧的腦子裏不息不絕,随後一陣佛經入耳,把她給超度了。
事發當天,阿顧投胎到了餘家的死對頭龍家家裏。她的新爹龍老爺在前頭已經有了五個兒子,這回突然得了個六閨女,當即在夫人的産房外面樂得眉開眼笑,替小女兒取名“臨顧”二字,以作上天“臨福顧念”之意。
阿顧因為死前怨氣不散,腦子裏保留了自己前世的記憶,故而人在襁褓之中就已經很有抱負。她打算在這重生的這一世裏,把上輩子撒出去的冤枉債全部都給讨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熱愛存稿,保證不坑(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