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4)
第六十章 (4)
的樂手有不同的演奏風格,這樣我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顧靖揚忍不住湊近他親了親:“真的不是為了我嗎?”
即使他不在音樂界也沒有時間陪着他到處去表演,那并不表示他對陳非的工作一無所知,他這幾年琴技磨練得越發精湛,細膩又富哲思,他把他的生活閱歷和對生命的理解都融入琴聲裏,即使只是作為一個sideman也掩蓋不住他的光華。
陳非的确是有天分的。并且,他熱愛爵士。
所以顧靖揚完全能理解Michel為什麽會這麽苦口婆心。
“你希望我組團嗎?” 陳非笑着反問他。
“我……” 希望是一個很含糊的詞,既可以是願望,也可以是意願。顧靖揚突然不知道怎麽回答。
他當然可以說“只要你想要的我都會支持你”這一類冠冕堂皇的話,但是這些話,他不說,陳非也懂。正如陳非知道他心底真正的答案是什麽。
“所以真的是為了我?” 顧靖揚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也不能怪他糾結這個問題,Michel會讓他傳這麽一句話,他當時就已經覺得疑惑了。看來,會這樣想的并不是只有他一個而已。
“什麽為了你為了我。” 陳非被他的糾結逗笑了,真想不到他也有那麽鑽牛角尖的一天,“你不想我總是不在你身邊,我也不想總是不在你身邊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
顧靖揚心潮澎湃,忍不住又湊過去,把陳非壓在沙發上動情地吻着。
愛情是相互的,本來就不應該是“誰為了誰”。一個人是自由自在,兩個人則必然有分享也有約束;有甜蜜也有負擔。他們既然選擇了共同走一生的路,就要學會取舍,學會平衡,學會進退。
但是——
“我愛你。”
“我也愛你。”
這就夠了。
--
作者有話說:
終于憋出來了……嗯,不算特別滿意,才多久沒寫東西,感覺筆力又退回去了。不過,總算該交代的都交代了,這次真的有一種還完債的感覺……
希望不至于退步到讓你們後悔逼我寫番外,就算後悔了也不要讓我知道!
最後,祝福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和相愛的人~
番外二
顧靖揚辦了一個畫展。
這場小型畫展是私人性質,原是為了紀念他與愛人認識二十周年,順便紀念他們結婚十周年,所以僅給一些親朋好友發了邀請函,但是由于爆點太多,先是有那消息靈通又有手段的記者混了進去,接着迅速在媒體界傳開,這場紀念意義的私人畫展終于還是變成半公開性質。
說是爆點或許也不太妥當,GMJ集團近年在娛樂板塊以穩健的速度擴張,從電影到游戲到主題公園,作為集團總裁的顧靖揚竟然畫技不俗,這對于娛樂和商業板塊的記者來說固然有一定的話題性,卻未必能在藝術板塊掀起什麽波瀾——這是大部分記者參觀畫展之前的心聲。
然而這是在入場之前。
一個娛樂王國的帝王,他的畫筆會是什麽樣的呢?
他喜歡什麽題材?風景還是人物?
他熱衷于什麽樣的主題?田園?山水?街角的咖啡店?還是馬路邊的流浪漢?
他又為什麽要舉辦這個畫展?炫耀?圓夢?還是別的什麽原因?
紐約時報的資深記者梅蘭娜站在這家畫廊低調而隐蔽的玻璃門前,不禁浮想聯翩。
因為總編一句話,她動用了手上所有人脈,好容易才弄到一張“珍貴”的邀請函。
因為見多識廣,難免挑剔些。看着手裏得來不易的邀請函,她撇了撇嘴——說是私人性質的,大概也是某種欲迎還拒的營銷手段吧?瞧,這不還是變成了業內的公開秘密。她刻薄地想。
這個展館不大,呈半圓形,過了安檢,整個展館內部的畫作可一覽無餘,她拿過自己的包包,無意間擡起頭,卻被震懾在了原地——這些或高或低懸挂的畫幅,尺寸或大或小,卻無一不是同一個主題,或者更确切地說——同一個人。
動态的、靜态的、坐着的、卧着的、正面的、側面的、甚至是一道背影,都可以看得出來是同一個人,因為這個人,新聞界的人也都不陌生,尤其是像梅蘭娜這種藝術板塊的老鳥。
這個大器晚成的男人擁有許多身份:教授、作者、作曲家、表演藝術家、慈善家。三年前他為法國知名導演JP的電影《陰影裏的男人》配樂拿到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梅蘭娜專訪他之前,對他的人生經歷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去了解,她知道他既是南加大的作曲系教授,也經常在UCLA爵士表演系客座講課;他是DB雜志的專欄作者,并且出了兩本關于爵士歷史和Bill Evans的書;他是萊塢近幾年最炙手可熱的作曲家,他們戲稱他是JP禦用的作曲家,但他這幾年發表的爵士曲目數量遠遠超過他為電影做的配樂;而這位在爵士圈名聲響亮的音樂家,同樣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而被商界所熟悉——他是GMJ總裁顧靖揚的合法伴侶,自他發表第一支作品,他的曲子擡頭從未變過:For Andrew, love of my life.
顧靖揚和陳非,這對神仙眷侶讓全世界眼紅。
畫展入口的那一組作品尤其讓人震撼,這是一組主題和構圖都幾乎沒有任何差異的系列作品,只透過畫材、畫面顏色的不同,讓人直觀地感受到畫家情緒的變化。入口第一幅帆布油畫作品,以近乎寫實的筆觸還原了那個夏日午後,陳非盤腿坐在沙發上閱讀,他全神貫注地捧着一本厚厚的書,陽光在他的書頁上留下淡淡的光影,連觀畫的人都能感受得到那一刻室內寧靜安逸的氣氛。
緊挨着的是一幅水彩,煙藍底帶着淡淡粉色色調,同樣的主題,同樣的布局,因為色彩的變化,微妙地傳遞出了一種淡淡甜蜜混合着悵惘的情緒,正與這組作品的題名相呼應。
位置偏上的第三幅是一小幀鉛筆素描,看得出來這也是這整組作品的底稿,簡單的筆觸形象地勾勒出畫中人的輪廓神态,稍微懂得一點繪畫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那畫外之人下筆時的滿腔柔情。
第四幅依然是油畫,畫風卻與前面三幅截然不同,同樣看似寧逸的主題,卻因為作品濃烈的用色和厚重的筆觸而呈現一種強烈對比的張力,那種強烈的情緒撲面而來,那是一種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的情緒,因為我們都曾深深地愛過某個人。
MISSING YOU.
(思念)
眼淚猝不及防地湧上來,她還來不及擦去,一張紙巾遞到她的面前。她下意識地朝那個人看過去,那是一個漂亮得像是會發光的年輕人,善意地對着她笑。
“謝謝。” 她有點臉紅,不知道是因為對方的長相,還是因為當衆出醜。
“不客氣,” 年輕人依然微笑着,“你是今天第五個了。”
“第五個?” 她沒反應過來。
年輕人攤平手掌,他修長的手掌中間是一包紙巾,大概剩下半包的樣子。
她破涕為笑:“我叫Melena."
“顧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