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坐在酒吧最靠裏的卡座,徐杏林看着遠處爆閃着的燈光和雜噪電音下的蹦跳着的人。

其實她很少來這種地方,但是最近卻被一些心思搞得有些不寧。

為了避免徐杏林回去後自己胡思亂想,下班後她便被幾個朋友給拉過來放松。

結果,被拉來的徐杏林只是坐在座位上喝果汁,連酒都不沾一口。朋友幾個覺得她沒勁,可又不想被她掃了興,就自己蹦到舞池裏玩去了。

徐杏林拿起果汁喝了一口,拒絕了坐過來的幾個姑娘,呆呆地望着光閃鐳射。

酒吧裏的噪音被她從耳朵邊隔開,她靜靜地想着白天和林科那偶爾的幾次交集。

從以前遠遠關注這個女孩,到現在和她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剛開始特別開心的心情在兩天後又漸漸失落起來。

雖然徐杏林想盡各種辦法往高護病房蹭,但康複醫生做的再多,也沒法時時呆在患者的病房裏,晚上康複醫生也不用上夜班,徐杏林真是第一次感覺康複醫生怎麽這麽閑啊!

想想這兩天自己的心情轉變,徐杏林完全想不明白自己對林科究竟算不算喜歡。

人生走了三十一年,徐杏林也相處過幾個女孩子,對于每一段感情,她從來沒有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也更不喜歡将關系搞暧昧。

徐杏林始終覺得喜歡的基礎是可實現,至少是有可實現的可能,如果沒有這種可能,徐杏林就會理智的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讓關系清白、清楚,讓情緒清晰、清醒。

對于林科,這麽多年的默默關注,又能因為現在這樣的原因在醫院巧遇,已經算是很有緣分了。如果純粹從情感上來說,徐杏林明白她是喜歡林科的。

可是關節鏡手術住院的時間只有一周,很快林科就會離開醫院,回到她原來的生活中,這樣的緣分還指望有什麽後續呢?

想到這些,徐杏林就又覺得自己曾經有過的一點點“非分之想”實在是滑稽。

當然,晚上的時候徐杏林什麽都能想明白,而白天她一站到高護病房的門口,徐醫生就又變成了在門前搓手手,跺小腳,心跳加速180。

“徐大夫,您怎麽又站在這不進去啊?”

Advertisement

徐杏林正在高護病房門口做着習慣性的心理建設和放輕松準備,值班護士突然在她身後說道。

也真巧,徐杏林回頭的一瞬間,病房的門被拉開,林媽媽正攙着林科站在了門口,剛好聽見值班護士的話。

呵……又……

徐杏林的笑容有那麽點僵,一時不知道是該先解釋為何站在這不進去,還是該解釋這個“又”字。

“你怎麽不進來?”

徐杏林聽到那甜甜的聲音,轉頭卻發現聲音來自上方。這時徐杏林才發覺,這是林科第一次真正站在她面前。

徐杏林咽了一下口水。

真高……

徐杏林仰視着,她聽見自己問道:“你,多高?”

“1米84。”林科回答,然後又補了一句,“沒比你高多少。”

這個答案徐杏林當然知道,這個女孩她關注了兩年多,別說她的身高,三圍她都快看出數字了。

繼續感受着來自1米84的壓迫感,徐杏林跟着林科和林媽媽回到病房。

林科平躺在床上,而接下來徐杏林要進行幾個角度的掰腿,檢查術後是否還有明顯的絞索現象。

這個平常再簡單不過的檢查,檢查方和被檢查方卻心懷着不同的緊張。

徐杏林冰涼的手扶上林科瘦溜的腳踝時,她感覺自己的手在抖,但又好像抖的不是她。

當然,林科也是這樣的感覺。

或許,兩個人都在抖。

林科回想到這塊,對,這個在球場上叫做——技術變形。

給林科做完檢查,林媽媽也正好削完了一個蘋果,切成了兩半都遞給了林科。

“徐大夫也吃塊蘋果吧。”甜甜的聲音又傳過來。

徐杏林接下蘋果,眼睛卻盯着蘋果的另一半在林科兩片薄唇間慢慢消失,随後是一鼓一鼓的臉,真可愛。

“徐醫生家裏有中醫傳統?”林媽媽回身邊倒水邊問道。

“對,我爺爺那輩是中醫大夫,大伯也是開醫館,我也就從小學了,正好還想和你們說呢,明天我帶針過來,給林科做一下針灸,針灸更有助于肌肉放松,現在連NBA運動員都用。”徐杏林答複。

林科嘴裏咬着一塊蘋果,轉過頭很是驚奇地看着林媽媽:“媽媽,你怎麽知道徐大夫會中醫?你,你這都知道?這麽神?”

“你這笨孩子,‘杏林’是中醫界的代名詞,能用這個名字說明家裏是有這方面背景的。這個典故是出自《神仙傳》,典故裏說……算了,說了你也不知道。這就是沒文化真可怕!”林媽媽幹脆懶得解釋,把倒好水的水杯硬挺挺地塞給林科。

“媽……你到底,是不是親媽啊……”林科癟着嘴,這邊有些氣地看看媽媽,那邊還偷瞄了一下徐杏林。

聽到林科又一次被林媽媽揭短,那撒嬌的反應,徐杏林忍不住勾了下嘴角。

這個動作自然沒逃過林科的眼睛,但是林科的感受卻和徐杏林完全相反。

完了,完了完了,她肯定也覺得我好沒有文化。林科突然心痛了一下下。

——

以前每天可以又跑又跳,但現在卻不得不天天呆在病房裏做康複訓練,林科那活潑的性子簡直要憋壞了。

這天徐杏林下班的時候,林媽媽正推着輪椅帶着林科在醫院的花園裏。遠遠看着徐杏林騎着電動車過來,林科忍不住笑起來。

這平時帥帥氣氣的穿着牛仔褲工裝鞋的徐大夫,下班時卻騎着一輛圓圓潤潤黃色的小綿羊電動車,兩條長腿在車子前面的踏板上乖乖巧巧地放着,電動車頭盔上貼着的小黃鴨的螺旋槳随着風飛快的轉動着,配上徐杏林那一張有些嚴肅的臉,實在是又違和又可愛。

徐杏林遠遠看見林科,減速到她身邊雙腿撐地停了下來,看見林科笑的捂着肚子,徐杏林這邊害羞的耳尖都紅了。

“徐大夫,我好像後天就出院了呢。”林科停下笑,淡淡說道。

徐杏林大概聽不出林科究竟是怎樣的語氣,只有林科自己知道這個“呢”字自己又咬狠了。

這幾個字,她沒一個說在調上。

林科出院的這天,院裏的幾位醫生早上都來到了高護病房。徐杏林輪不上,也不想跟那麽多人參合在一起,她靜靜靠在門邊。

她又站在這裏了,可過了今天,這裏住的就不再是這個籃球女孩,她又将回到球場,回到徐杏林的電視直播裏,回到徐杏林網上查到的新聞報道裏。

想到這,徐杏林想把自己的情感從女孩身上抽離的念頭又深了一點。

等幾位醫生先後都離開了病房,徐杏林這才在門口往裏探了探頭。

“徐醫生?”林科欣喜地喊道。

徐杏林雙手揣在大褂裏,晃晃悠悠走到病床前。

林科眨着眼:“我以為你不來看我了呢。”

徐杏林禮貌性的微笑着,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看着那漂亮的眼睛,心想,她這是在怨我嗎?

幾秒的停頓讓林科心裏有些打鼓,她看着面前這位醫生有些僵硬的表情,心裏有些揪揪,她這是嫌我怨她了嗎?

兩個人彼此對視了下,又彼此迅速錯開了視線。

這麽安靜,讓兩個人都同時想到了第一次在病房相見時的場景。

最終還是徐杏林先開了口:“那個,我可以加你的微信嗎?”

“可以呀~”說着林科拿起手機晃了晃,“不過我不常用,只有晚上訓練結束了才會看看手機。”

徐杏林笑了笑點開掃一掃:“我還是第一次認識一個明星呢。”

林科:“徐醫生說笑了,哪裏是什麽明星啊,我現在只是你的一個患者。”

徐杏林:“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你的,我也看女籃。”

林科:“是嗎?你平時也打球嗎?”

徐杏林揉揉鼻子:“哎,在職業運動員面前這話該怎麽說呢,我們也就是玩玩吧。”

林科笑笑沒說話。

“你回去也要加強力量鍛煉,其實我知道隊醫一定會給你指導的更好,但你自己千萬不能大意。”徐杏林語氣嚴肅地囑咐着,“別小看這次的傷,我看你核磁片子上韌帶還好,但如果傷腿恢複的力量不行,膝關節承受太多力量,不夠穩定,很容易再次受傷的。”

林科像學生一樣認真聽着,并不時點點頭。

“徐醫生你好專業啊,但怎麽搞得像臨別的最後的話似的,我可以給你我的電話,你以後還可以給我打電話叮囑我做康複啊~”

“那個微信不都加了嗎,電話就不用了。”

說完這句,徐杏林看着林科略有些吃驚又慢慢淡去的表情,她瞬間像被冰桶從頭澆到了腳。

嘿!徐杏林,你真的很可以,不是驢踢你,是你用腦袋把驢給拱了吧!

周一早上的燕京三院和往常一樣,依舊是忙碌的一天。

挂號大廳裏排着長隊的挂號人,醫院樓梯電梯上擁擠的患者,走廊裏小跑着的護士,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運轉着。

再走進高護病房,保潔阿姨已經推來了清潔車,換了被罩換被套,屋裏被打掃的幹幹淨淨,再也看不到那個女孩的痕跡。

徐杏林環視了四周,最終站在病房窗前。

這裏位居九層,從窗口便可以看到門前花園北路上熙攘的人群和穿流的車輛。這裏從不缺少聲音和繁華,卻在九層之上的這個房間裏留下了安靜和落寞。

徐杏林踮起腳,讓自己變得更高一些,是不是這樣她就能夠看到林科所看到的世界。

直到雙腳都酸了,徐杏林才雙手撐着窗臺,背靠在窗邊。

短短的一周,像一場美夢,那個女孩從遠處走來,現在又離開了,留下一個微信,留下一個空白的對話框。

果然,至少要可以實現才能去喜歡吧。

徐杏林也回到了原來的樣子,每天上班給患者做康複,下班去打打球,健健身。

但是看球賽的時候,她仿佛觸了什麽界,開始刻意避開有林科的比賽,也不會去再故意的找關于林科的報導。但是躲避并沒有讓她不去想,那個瘦高女孩的面容依舊在腦海中盈盈笑着。

和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徐杏林好像對什麽都不是那麽有興趣,朋友們給她介紹的女生她見也不想見,聊更不想聊。

朋友們問她何以如此性情大變,徐杏林癱在一邊歪着頭說,大概是吃了蟠桃後,就覺得普通桃子都食之無味了吧。

朋友們又問她那什麽是蟠桃呢,蟠桃是什麽味道?徐杏林沉思了兩分鐘,蟠桃嘛……可能就是給她掰掰腿?扶着她做靜蹲?

切~~朋友們紛紛白眼,就這?這就叫吃了蟠桃了?這比之前的遠觀也沒高級到哪去。

徐杏林聳聳肩,無所謂了,反正都已經結束了。

白天工作忙忙碌碌到也過得去,晚上夜深人靜時,思緒更容易找不到頭,胡思亂想的神經就開始作亂。

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多月,這天晚上徐杏林随便翻看着老何給的幾個英文文章,可恨的廣告彈窗蹦了出來,在明亮的電腦屏上滾動着,而滾到體育新聞那欄的時候,那個女孩帶球突破的照片随着新聞呈現在眼前。

這張照相如同天降隕石一般,正正好好地砸中了徐杏林。

兩個多月被壓在頭腦中的那些思念因子,全部都在這一刻翻滾了上來,舞動作亂。

徐杏林閉着眼睛,回想着在醫院裏的那些情景,回想着這些年她對這個女孩的關注,看着女孩一點點成長,從一名年輕球員成為如今的濱海恒星隊隊長,成為一名國家隊的明星球員。

這麽多年的傾注,那一周醫院相處的點滴,那些說和笑,都快速閃過。

唉。

徐杏林紅了眼睛,她摘下眼鏡扔在一旁,用雙手捂着自己有些發燙的臉。

徐杏林,承認,就這麽難嗎?

幾分鐘後,徐杏林緩緩靠在轉椅椅背上,戴好眼鏡,動動鼠标鍵盤,打開了那個女孩的微博。

那個微博名叫小飛俠林科。

頭像是一張穿着運動服的側臉照,明顯是誰抓拍的一張,照片裏女孩手裏正拿着一瓣橘子往嘴裏塞,小臉鼓鼓的,嘴翹翹的,唇粉粉的。

徐杏林左手撐着下巴,嘴角笑了笑。

這張照片是林科一年前換的,每次徐杏林看到她吃橘子一鼓一鼓的臉都會開心的笑起來,這次也同樣。

微博裏東西不多,偶有分享訓練的情況,也有比賽給自己打氣的照片和話。

林科微博裏很少更新個人日常,最近的一篇還是在五個月前春天時的一張照片,當時她站在向日葵堆裏,穿着橙黃色的衣服,陽光照在她白皙的臉上,她歪着頭,眯着眼,仿佛随着風搖晃着,整個人笑的和向日葵一樣燦爛。

徐杏林的手指在鼠标滾輪上滑動,看着粉絲大軍的各種留言,贊美的,鼓勵的,表白的,林林種種。

其實這有什麽的嘛,反正林科這種忙人也不會翻看這些留言,更不會從成百上千條的評論中看到什麽。

想到這,徐杏林就覺得輕松了很多。

窗外月明如晝,屋內燈光暖暖。

徐杏林兩眼注視着屏幕,出神般的凝想着。半晌,看着那張向日葵照片,她嘆了口氣,輕輕地在評論區敲下:林科,我喜歡你。

作者有話要說:  遇到比賽情節我會多寫點字,或者加更,帶過比賽。以免不愛看比賽或者看不懂比賽的朋友們看的不開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