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就在大麗滿院子蹿騰在葛鳳芝的指揮下從下屋棚子(小倉庫)拿凍豆包、凍饅頭、凍餅子準備明天的口糧時,瞧見朱逸群趕着一大一小兩只羊在村子裏走,大的那只母羊看起來就正在哺乳期。
“四哥,你買奶山羊了?”
“替我二哥買的。”
“那孩子現在挺好的啊?”到底是自己接生的第一個孩子,大麗對這個孩子還是很牽挂的。
“可好了,胖乎乎的,都會翻身了。”
朱逸群這一路走着,不光是大麗跟他打招呼,村裏的人都過來打招呼,還有人過來仔細看了看奶山羊。
“這羊挺不錯的啊!帶幾個羔子啊?”
“一胎産了兩個羔子,人家留下了一個。”
“幹啥帶個羔子啊?”
“不帶羔子母羊不産奶。”
“朱二家的那個小丫頭可真有福啊。”
“我家孩子奶也不咋足性……”
對于這種話,朱逸群的回答是:“羊是我替我二哥買的,想要羊奶的話問我二哥。”
朱逸群替朱逸理家買了只奶山羊,看來還是挺認親的嘛,過年不去朱有財家過年,真是因為不能聽鞭炮聲?這是啥毛病啊!跟他腦袋裏的彈片有關系?
村裏人又開始發散思維了。
把山羊送到朱逸理家,朱逸理在外屋地用幾個木板子圍着了一小塊地方養羊,天還太冷,盡管味兒很大,山羊還要養在屋裏。
Advertisement
這其實不算什麽,很多人家到了冬天舍不得殺下蛋的雞鴨,也會養在屋裏。
為了生活,什麽味兒不味兒的。
朱逸群教朱逸理擠羊奶,“擠之前得拿溫乎毛巾擦一擦,擦完了之後擠。”
他蹲下來示範擠奶,朱逸理領着大閨女,王鳳抱着小閨女,四口人看得津津有味兒的。
過了一會兒朱有財老兩口子、朱家別的人也都過來看新鮮了。
看着不大的一只奶山羊,一次擠出了滿滿一小盆的奶。
“這麽多奶啊,二丫喝得完嗎?”
“喝不完給咱爸咱媽喝。”朱逸理說道。
“我可不喝,這玩意兒膻着呢,給孩子們喝。”朱有財摸着胡子說道。
“這玩意兒吃啥啊?”朱逸理問朱逸群。
“夏天的時候吃草,冬天整點兒豆粕、菜葉子、豆稭,它都吃。”
“還挺好養活。”朱逸理說道,這些東西對于農村來講不難弄。
“多少錢買的啊?”
“不貴,二十塊錢連大帶小。”
“二十塊錢?”朱有財有點兒心疼了。
“爸,這羊只要養不死,來年二丫不吃奶了,可以連長大的羊羔子一起賣了,還能掙不少呢。”朱逸理說道。
“也對,山羊好養活,也不愛生病……別讓狼叼去就成了。”朱有財緊皺的眉頭松開了。
朱逸群把羊奶連小盆一起坐到了爐子上。
“為啥還要坐爐子上啊?”朱逸理問他。
“羊奶得燒開,燒開之後用紗布濾一下。”朱逸群已經買好了一大卷紗布,這玩意兒不貴。
他拿出個罐頭瓶子,把紗布折了幾層蓋在罐頭瓶子上,用皮筋兒紮緊,把燒開的羊奶倒下去,看着挺幹淨的羊奶,倒完了之後,把紗布拿下來,能看見不少雜質。
“晾涼了加點兒糖就可以給孩子喝了。”
“這可是好玩意兒,我姑娘有福了。”朱逸理原來不太得意小女兒,日子久了反而對小女兒極為疼愛,“爸,媽,你們先嘗嘗?”
“我不喝!膻得慌。”
“我也不喝。”兩個老人都擺手不肯喝,“讓孩子喝,孩子餓了。來大寶你先替妹妹嘗嘗。”
“那行,讓她先替妹妹嘗嘗。”王鳳倒了一個碗底兒,給一直眼饞的大女兒。
大女兒喝完了奶一抹嘴,“奶奶!不膻!好喝!”
一家人全樂了。
過一會兒奶晾涼了,王鳳把奶倒到奶瓶裏,喂給小女兒喝,小女兒向來好養,喂啥吃啥,嘗了一口味兒不對,仍然咕咚咕咚喝起了奶。
朱有財捏了捏她的臉,“行!是個有福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老二,将來你能得這丫頭的濟。”
一家人圍觀完山羊,讨論起明天看電影兒的事兒了,朱有財擺了擺手,“你們去吧,我不去,天太冷了,晚上看不清道兒再摔着。”
王鳳心思有點活動了,“爸,我把孩子擱你家,我去呗……去之前我把奶整好……”
“行,全留我家吧,你們誰不想帶孩子的,都留我這裏。事先說好了啊,看電影歸看電影,誰也不行把孩子給我整丢了!要覺着自己看不住,就留家裏!我跟你媽看一天!”
到了看電影那天,早晨五點就有人提前騎着自行車、走路出發了,就為了能在看戲、看電影的時候占個好位置。
大麗一家子一輛自行車明顯不太夠,馬占山騎着車前面帶着小兒子馬宏波,後面馱着小女兒馬玉珍先走了,葛鳳芝帶着馬宏學和馬大麗在後面走,至于馬宏生……他跟屯子裏幾個年齡相仿的小子,早就跑沒影兒了。。
“媽,開春咱得再買兩輛自行車。”
“自行車那麽好買呢?有錢你都得有票。”葛鳳芝瞪了一眼異想天開的女兒。“不過你爸說了,咱家得養點兒啥。”
“養啥啊?養馬啊?”
“養啥馬?”葛鳳芝拽着女兒小聲兒說,“你別跟別人說,你爸說林場要淘汰一批拖拉機。”
拖拉機不是啥新鮮事物,隔壁村就有,公社也有,靠山屯本來也要買,趕上了包産到戶就沒買。
“得多少錢啊?”新拖拉機很貴,得好幾千呢,對于馬大麗而言是天文數字。
“林場使車使得狠,一千塊錢就賣。”
一千塊錢?也夠貴的啊……“媽,咱家有一千塊錢嗎?”
“咱家有點兒,再借點兒呗,有了拖拉機能幹不少活呢,你爸說了,宏生不愛學習,他反正也考不上高中,就讓他在家整車。”
“啥?”不讓念書這事兒在靠山屯不是啥大事兒,宏生都學到初二了,成績在班上也就是勉強能排上一二十名,以公社中學的升學率,九成是考不上高中的,不過自己好歹上學上到初中畢業,初二就不讓宏生念了?
“到時候問他。”
不用問,馬大麗現在就知道答案,馬宏生不樂意學習,讓他下來整拖拉機,他肯定高興壞了。“多讀兩年書還是有好處的吧。”
“啥人走啥道,宏生不是學習那塊料,還不如讓他早點兒下來掙錢呢。”
母女倆個說着這事兒,馬宏學在後面默默地聽着,啥人啥道……他的道呢?考不上大學、大專考中專?
反正回來種地,他是不肯的。
“宏波和玉珍咋辦?”宏波和玉珍兩個相差了一歲多,為了方便經管兩人一起上的學。
“他倆一起上下學呗。”葛鳳芝說道,“玉珍腦袋好使,我瞧着她那個勁兒,好像比你們都強。”
別看葛鳳芝不識字,兒女們學習上的事兒她也不懂,可她能瞧出來,玉珍學習不費勁兒!
也沒看她咋額外的學,哪回都能考第一、第二的,馬宏波使挺大勁能考上前十就不錯了,他倆今年下學期也要上初中了。
“媽,我覺着他倆學習都挺好的,在公社耽誤了。”大麗這些天一直在考慮教育問題,“來回折騰也太遠。”
“那有啥辦法啊。”
“你說讓他倆上我大姑家住,在縣城讀初中咋樣?”大姑和大姑夫都是厚道人,大姑的婆婆嘴不好,意識到自己将來得靠大姑這個兒媳婦養老之後,對馬家的人實際也挺客氣的。
馬宏學頓住了腳步,“媽,我覺得大麗說得對。”
“讓他倆上你大姑家?那得踏多大人情啊。”
“咱給夥食費,給錢呗。”
“你給啊?”葛鳳芝算一算帳覺得有點兒心疼。
“我給啊,我當民辦教師的工資和糧食都給他倆。”
“你結婚以後咋整?”
“媽,我現在不擱家呢嗎?”
“你別說孩子話,等你爸回來的我跟你爸商量商量。”葛鳳芝有點兒意動,又覺得錢花得太多了,心疼……
公社人山人海的,大麗他們到的時候,集市最東邊的老戲臺前已經站滿了人,小吃攤兒、瓜子攤、烤地瓜的見縫插針地擺着小攤兒,熱氣騰騰地撲人的臉。
沙家浜這出戲唱了十幾二十年,有幾年翻來覆去的除了樣板戲沒有別的戲,男女老少都能整幾句裏面的熱門詞,就算是如此,仍然吸引了無數的觀衆。
大麗站在邊緣的高臺上看着戲,熟悉的演員,熟悉的扮相,熟悉的臺詞,仍然看得如癡如醉的。
葛鳳芝覺得這段兒無聊,在人群裏找人聊天,馬宏學遇見了同學,兩人跟傻愣愣的大麗打了個招呼就走了,大麗應了一句完全沒有在意。
“媽,你看這個阿慶嫂是不是胖了?”她跟身邊的人說道,身邊的人沒答應她,她扭頭一看……啥時候她旁邊站了個陌生人啊。
那人瞧着她笑了笑,馬大麗回了個笑容,從高臺上跳下去找葛鳳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