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節

整個人凄凄艾艾的一臉哭相,只想着要随李義而去。但仔細往下想,李義這一走,扔下那麽大一家子人,幾個女人和孩子,不能沒有照顧,現在,村子裏的人又找上來,小左一咬牙,提醒自己要挺住,要對得住李義,要幫着他把這個家撐起來,等着他回來。真是為難了小左,他那一口氣,真真正正是憑着義氣和良心給逼出來的。

仙人洞離村莊少說也有五裏地,那麽一大群人住在後山上,首先送飯就是一個問題,若是各家送各家的,那肯定不行,加上村子裏鬧了幹旱,有幾戶人家早已經揭不開鍋了,但是住在洞裏的人不能不管。小左跑到了五裏地外請郎中抓藥,郎中說這輩子沒見過那麽吓人的病,不知道該開什麽方子好,小左一聽,倍感沮喪,那就是這群人只有等死了。

村子裏一下子少了那麽多人,加之荒災年月,困難連連,從村頭走到村尾,也不見幾個人,相互見了面,又不敢多說話,生怕被那怪病給纏上了,一個個提心吊膽,讓剩下的人心裏也空得發慌。在這個村子裏,李義瓷坊經商多年,算是有錢的體面人家了,經過一年的災荒家裏勉強還有一些存量,一口井雖然出水見少,但勉強還能應付。家裏一下子少了三個人,陶碧不得不撐起這個家,又擔心那三個住進山洞的人,不知道有沒有被那鬼魂似的病纏上,整顆心都提着,接連幾天不能入眠。雖然嘴上不說,看着幾個孩子整日在屋裏生龍活虎的闖出闖進,心裏依舊擔心,萬一姜老漢和慧蓮染上的話,這幾個孩子和自己估計也在所難免,再難,也得先保住孩子。

思來想去,為了防止傳染,先把幾個孩子統統關到了小左家的後院,不許與成人接觸。喜歲和榮兒稍大,照顧着華兒和龍兒,幾個孩子開始的時候不願意,哭喊了一陣子,漸漸的沒了力氣,适應了下來。再說這龍兒和華兒,雖出生只相差三四個月,打一出生,性格上卻是千差萬別。

先說龍兒,生下後母親無乳,就從鄰村請了個乳母,乳母身體粗壯結實,原來生個丫頭,滿月時患了疾病死了,乳母便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龍兒身上,日日夜夜暖在懷中飼喂,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真是比起親生的還要貼心,奶水豐盈醇厚,把龍兒的身體催長得修長結實。

小孩子有奶便是娘,跟誰都親,不僅有親娘香雲事無巨細的照管着,偶爾也到隔壁嬸子家串門,嬸子陶碧知書有理,和她說話細細暖暖的,就像聽樹上的鳥唱歌,更重要的是,她的嘴裏,有說不完的四書五經,論理綱常。龍兒的一雙黑眼睛,又明又亮,有吸收不盡的日月溫露,有吐不盡的天地芳華。對于這個孩子,陶碧自是十分喜愛,又因私底下有骨血之親,怕露出破綻,和孩子相處極為謹慎,對他要求也相對嚴格。龍兒卻是天生的好脾氣,任她發再大的火,即使是冷着臉,這孩子轉個身又是一臉笑意盈盈地迎來。有時候,陶碧也會忍不住,把那小身子摟來胸口上,摸着他那兩拃長的小身體,薄而暖。

又說華兒,從小被嬌養,過不來粗糙的日子,還不會說話呢,一條舌頭已經十分會嘗味,能辮出好吃歹吃。鹽放重放輕了,是糖是醋,魚肉裏沒惕幹淨的一丁點細刺,用舌頭一攪就推出來了,真是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陶碧好心提醒,說慣不得了。慧蓮只管好玩,占着窯上日日有進項,也不在乎孩子吃的這一口兒,說孩子聰明,天生的富貴人家的命。

到了該認字的年紀,便讓榮兒背着去,榮兒本就生得細瘦單薄,把華兒背在身上,雖說兩個肩臂壓得沉沉的,背上卻有一股溫軟的親熱,處處呵護着,照管着,盡着心的疼這個弟弟。華兒無論大小長幼,喜歡貼着黏着,讓他随榮兒去學堂念書,不曉得有多少不樂意,一家人多少言語哄着去了,不一刻功夫,又哭着回來。念學後更覺出了分曉,龍兒聰明好學,而且懂事。華兒卻心不在焉,學業遲緩,毫無進展。

現在,四個孩子關在一起,龍兒喜歡纏着喜歲,學他搖晃着腦袋背《三字經》,兩人甚是配合,寫字畫畫,自有樂趣。還在院子裏用蘿筐支起個架子,下面撒上米粒,等過路的雀兒過來覓食,一拉繩索便可罩住。再用彈弓,盯住牆頭,或是那棵老柿子樹的枝頭,遇上過路的鳥兒雀兒,拉弓彈石,兩人的玩法多了去,雖然院子窄小,時間卻打發得快。

可華兒不同,打小被寵慣了的,突然不見母親,哭喊耍脾氣摔東西都使出來了,總是無端挑出事非,一會兒喊熱,一會要茅房,一會說木芯子刺了手,總之,一刻也不消停,需騰出一個人手專心照管,這又苦了榮兒,可憐也就是小小年紀,偏偏被逼出一副老成得當媽的落魄樣兒,鼻尖上總是沁着汗珠,全心全意的伺候着弟弟,忙得小鼻子上總是濕漉漉的挂着汗粒,好像知道自己的鼻子生得好,故意沁出汗珠,錦上添花,惹人心疼。

三、疫情

一切收拾妥當後,此時孤軍奮戰的陶碧,昨日還那麽燦爛的臉,今天是一絲喜氣都沒有了,瘦成了一輪影子。然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這名普通的小女子,又顯出了一般女子少有的膽識和智慧,先是把香雲和金蓮,還有村裏的幾個年輕媳婦召集來,說:後山洞裏住着的,都是咱們一個村子的人,也是我們的親人,他們之所以上山,是為了保住我們,他們有仁,我們要有義,讓他們住在山上要穿得暖,能吃到熱乎乎的食物。

看幾個女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陶碧又說:“我們家現在還有一點餘糧,今天開始,就先在我家開夥,大家有米出米,沒米出力,每天做好飯食給他們送上去,能堅持一天就先堅持一天吧。”

聽陶碧這麽說,幾個女人又回自己家裏湊了些糧食送了過來,人多力量大,小小的院窩瞬間熱鬧了起來,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還有幹脆背起蘿到後山挖野菜,天剛剛亮開整個天井就被這些女人忙碌的身子占滿了。等飯做好了,小左已經差了兩個人等在那裏,送飯的人按照事先的交代,都得把頭用布包起來,以防傳染。臨時出門陶碧突然跳出來,說是要跟着去,手裏提個大包,大家一看就明白,她這是要去看看家裏的三個人,看到這情形,金蓮也要跟着去,只好把幾個孩子一起交代給了香雲。

雖然聽上去路程就五六裏地,走起來才知道,原來山高坡陡,那仙人洞又在崖子邊上,到了午間時分才到。洞裏的人早就等不及,都嚷着餓了,站在洞口張望着,見了人來,趕緊把盛了飯食的木桶拎進去。

陶碧站在洞口張望,見李義一個人靠着角落發呆,頓時心疼得不行,不禁聲淚俱下地喊了一聲,李義聽到,奔跑過來,卻又不敢靠近,只能隔着一段距離止住了腳步。雖是日夜思念的人,近在咫尺卻不能挨近,真是辛酸悲喜五谷雜成,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好,只是隔着那麽遠的距離,默默地掉眼淚,又相互說了些寬心的話,雖是說了,心情卻格外沉重,明白生死由不得人的道理,左思右想,雖然傷感,還是提前把後事交代好。李義便說:“萬一真有了什麽事,兩個孩子你若是能帶就帶上,回老家去,若是不能帶,就自己走吧,我李義這輩子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了。”

Advertisement

聽李義這麽說,陶碧只能強裝笑容,說:“孩子和我是不會分開的,永遠只會在一起,等着你們回來。”說話的間隙,慧蓮見了陶碧,還沒開口又是一臉淚水,趕緊湊上前來,詢問孩子的情況,陶碧只能依依相告,孩子們健康正常,已經将他們隔到了後院,不與外界接觸,不會有事。慧蓮聽完,方才放下心來,說:“萬一我回不去了,你一定把兩個孩子當成自己的,榮兒從小跟你慣了,我放心,只是華兒,從小被寵得嬌氣,我現在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有什麽事情你多擔待些,讓他成人。”

聽她這麽說,似乎已經對後事做了交代,金蓮聽不下去,只顧的跑到一邊抹眼淚,又看見了姜老漢,幾日不見,又是蒼老憔悴了許多。陶碧說:孩子我會照管好的,你們盡管放心。慧蓮看金蓮走遠,這才說:“其實我早看出來了,龍兒是你的孩子,你那麽善良的一個人,把家交給你,我也安心了,以前為難了你,可千萬別和我計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