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技術入股
晏飛荷離去之後,花顏技癢難耐,也想親自嘗試一番蒸餾器的使用。看着周全直勾勾地望着已經蒸餾好的酒,她覺得自己可以找到一個同盟:“周叔,要不我們再買些酒回來,多做一些酒出來?”
已經嘗到這種最新出爐酒的味道,周全食髓知味,再讓他去喝之前的酒,一點兒興趣都提不起來了。他望向那蒸餾好的幾壇酒,又不好意思私自動用,心中正在惆悵嘴饞時該如何是好。
剛好花顏提個建議出來,正對他的心思,當下便不假思索地同意道:“我看行。這樣,你和凝夏先在這邊收拾準備着,我立刻就去再幾壇酒回來。”
不容花顏和凝夏拒絕,周全便直接出去買酒了。
花顏很是錯愕,她沒想到周全比她還要着急。不過效果是一樣的,能盡快地熟悉這個蒸餾器的使用,是當務之急。
之後的幾天,花顏和周全就專心致志地圍在蒸餾器周圍打轉。
若是依着晏飛荷的意思,把蒸餾酒拿出來去售賣,那現在就得要到市面上買各種酒回來試驗,看看最後哪種蒸餾出來的酒比較适合大家的口味。
周全毛遂自薦,要當試酒人。一個蒸餾熟悉機器,一個品酒試品質。
晏飛荷看着天天樂此不疲的二人,不得不感慨,果然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陸修齊中間也來了幾次,工坊那邊改造的也差不多了。聽了晏飛荷的建議之後,他在工坊又騰出一些房間當作住宿用。
從杜明聿手上拿到這處莊子之後,陸修齊就沒有停歇過,目前主體框架差不多搭構完成了,後面接着就是根據各個産品生産工藝的不同來配置工具。不得不說,這陸修齊的速度已經相當快了,當然銀兩花出去的速度也是相當之快。
晏飛荷規劃的木炭店還沒有開起來,工坊裏還沒開始招人,各種原材料還沒有開始采購,手裏的銀子就已經沒有了一半。
還是得先把火鍋店開起來,這樣的話才能有穩定的現金流支撐後續工作的展開。
蘇正言那天邀請晏飛荷去參加詩會,一旁的杜明聿立刻就察覺到可以在此大做文章。只要在那些士子中間把火鍋店的名氣打響,以後的生意肯定不愁。
在杜明聿看來,什麽詩會,不如直接說是一個聯誼會。當地的才子佳人或十日一聚,或半月一約,一起找個地方游山玩水,詩酒唱和。雖說以文會友、切磋文藝是主要目的,但也起着聯絡感情、互相結交的作用。
其實,這詩會就是個文人士子之間的圈子。遇到值得認可的,就邀請一起參加。像杜明聿這種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他們不屑與之為伍。當然,杜明聿也不屑與他們為伍,至于是不是真心,晏飛荷就不清楚了。
Advertisement
這些士子大多交游廣闊,背後往往代表了一個家族或者群體。杜明聿在詩書方面沒有天賦,但生意一途,眼光頗有獨到之處。
看來那個詩會是非去不可了,晏飛荷心裏苦笑。
“小姐,文興書齋蘇老爺有請小姐過府一敘。”凝夏從外面走進來打斷了晏飛荷的思考。
“蘇老爺?”
“嗯,說是鵝毛筆加工的問題要請教小姐。”
晏飛荷想了起來,那天後來跟蘇文興讨論了一下鵝毛筆市場化的問題。
剛好自己也要去找一下蘇正言兄妹,了解一下詩會的情況,趁着這個機會可以一起把事情辦了。
她讓凝夏準備一番,便動身前往文興書齋。
晏飛荷還沒有去過蘇家。別說蘇家,整個永寧城,她熟悉的地方都屈指可數。還好,蘇府派了下人前來,不至于讓晏飛荷多走彎路。
文興書齋并不只是經營賣書,還兼具着刻書的功能。晏飛荷的理解就是具有商業性質的私人出版發行單位。
大乾王朝中人們還沒有版權的概念。一般來說所有賣書的店鋪都會印刷一些面對大衆,比較暢銷的書籍。由于印刷量較大,很多書坊的印刷質量都跟不上,校勘更不用多說。從節約成本上來說,也不會用好的紙張。
蘇文興是讀書人轉行經商。他敏銳地發現了這裏面的商機,從書本的質量開始着手。使用特定的紙張,找人對書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校勘,使用一些當代書法大家的字體。
經過多年努力,文興書齋逐漸在永寧城中建立了名氣,加上蘇文興和杜重的關系,更是被永寧城制定為官府印刷作坊,成為永寧城中書坊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更為難得的是蘇文興并沒有因此滿足,見到晏飛荷的鵝毛筆時立刻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并及時将其付諸行動,讓晏飛荷很是佩服。
晏飛荷直接來到了文興書齋後面的作坊,蘇文興正在指揮人收拾着這兩天收集到的大量鵝毛,為一會兒鵝毛筆的加工做着準備。
沒有看到蘇正青,晏飛荷疑惑道:“蘇伯伯,正青妹妹這是不在家?”
文興書齋中就蘇正青和晏飛荷的關系最為熟絡,按常理來說,晏飛荷今日過來,她應該在旁邊作陪才是。
蘇文興想着自己女兒這幾天的狀況,不由苦笑着說:“還不是你們那個即将要開業的火鍋店,把這丫頭折騰的快魔怔了。整日裏念叨着什麽裝修風格,東西要怎麽擺放,要怎麽顯得有品位,這不一大早就去你們那個新店鋪了。”
由于蘇正青平日裏喜歡繪畫,晏飛荷相信她對空間感覺的把握肯定不錯,而且蘇正青在這個時代生活良久,本身也是大戶人家,永寧城中的酒樓多多少少都去過,更了解大乾王朝的裝修風格,也更容易把握大乾王朝子民的喜好。
“蘇伯伯,這是好事兒。正青妹妹能把她自己的喜好找個合适的用途,比整日呆在家裏好多了。”
女性也是獨立的存在,本就應該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兒和工作。做事情只是讓自己學有所用,讓自己的精神有更廣闊的空間。
蘇文興回想着這幾日女兒臉上那種自信的笑容,慚愧道:“晏小姐所言不錯,青青這些日子确實開朗許多,話也比之前多了許多,看來之前是我錯了。”
這蘇文興一點兒都不迂腐嘛。
“蘇伯伯,那我們就開始鵝毛筆的制作?”蘇正青不在此地,加上晏飛荷知道蘇文興請自己前來的主要目的,便直接切入主題。
“行,行。制作鵝毛筆需要的鵝毛我都已經讓人準備好了,晏小姐看看能不能用。”蘇文興側過身,把身後準備好的鵝毛讓給晏飛荷查看。
晏飛荷順眼望去,鵝毛的質量很是不錯,韌性好,形狀也好看,一看就知道沒少花費心思:“蘇伯伯,您讓人取些沙土過來,我演示一下制筆的關鍵步驟。”
“沙土?”蘇文興疑惑道。
“對,就是沙土。其實這鵝毛筆制作起來并不算麻煩,無非就是手巧心細。若說有什麽特別的,就是需要沙土對鵝毛管加熱,讓它更堅固耐磨。這點沒有見過的人,很少能想到。”晏飛荷耐心地解釋道。
蘇文興恍然大悟,忙讓人把東西準備齊全,又吩咐負責制筆的師傅在旁邊認真學習。
作為技術入股,晏飛荷教的也是盡心盡力,沒有絲毫保留,把其中的關鍵步驟都跟師傅們交待的清清楚楚,力争他們能完全理解。
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在關鍵的技術上留一手,為的是以後出現什麽情況時自己能有保障。晏飛荷的慷慨,蘇文興非常意外。
鵝毛筆制作工序教完後,蘇文興投桃報李:“多謝晏小姐慷慨和對蘇某的信任。這鵝毛筆的利潤,文興書齋占七分,晏小姐占三分,如何?”
雖然想法和制作方法都是由晏飛荷提供,但後續的制作、推廣和銷售,用的全是文興書齋的資源。蘇文興肯拿出三分,已經相當大方了。
晏飛荷自然明白其中的門道,她笑着推辭道:“蘇伯伯這才是真正的慷慨。這鵝毛筆以後的制作、販賣等都由文興書齋負責,蘇伯伯不拿我當外人,拿出三成,我可不能厚着臉皮收下。”
技術本身也算是一種無形資産,但這個鵝毛筆制作的技術性不強,不像火鍋的底料配方那樣。
晏飛荷想了一下:“蘇伯伯您也知道,我和正青妹妹他們開的火鍋店要開張了,可能時間放在那邊多一些。這鵝毛筆制作的要點我都說了,以後也沒什麽需要我插手的地方。飛荷拿一成就足夠了。”
平時做生意都是互相搶着利潤和分成,這晏小姐倒是奇怪,不但不搶,還往外推。蘇文興自己做了這麽多年生意,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争執良久,最後還是晏飛荷只拿一成利潤,但全部過程都由文興書齋負責。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作者有話要說:
周全: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氣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剎口
---《酒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