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南方地方少見下雪,而今年的春末,卻罕見的鵝毛般的飛了一場,無邊無際的飄着,大而圓,像送葬路上散出的紙錢,哀鴻漫天。
畢竟是不太冷的,一落地便成了水,與土一起化做泥,被人再踩得稀巴燦。
雲散去,天漸漸晴了,可山裏的溫度還是很低,汔車從城門出來,一路向南,走了兩個多小時,到了一座山腳下。
繞過幾道路,再翻過一道一道山丘後,一塊荒涼的平坦草地上,豎立着一塊不太顯眼的碑。
上面小楷刻出的“愛妻周凝晚之墓”,右下角是林景俊的名字。
到了這裏,他便不再往前走了,眼睛直直的望着石碑看。
“林少爺發出重金懸賞,那數字大的驚人,只要能找出霍雲誠,生死不論。”他身後的中年男子道。
他冷笑一聲,“有什麽用呢,失去的人還會回來嗎?”
中年男人皺眉望了眼石碑,說,“林少爺也是的,現在整個華南四省都是林家的了,霍家家破人亡,霍雲誠雖還流落在外,卻也狼狽不堪,為何不給周小姐牽了墳,還讓她在這種荒蕪人煙的地方,孤零零的。”
“這裏挺好的,這裏靜,她不喜歡被人打擾……等回去以後,也找一個這樣的地方吧。”
“……好,那,少爺,明天我就帶人過來,今天去找個體面的盒子,等明天火化了好裝進去。”
他閉上眼睛,點了點頭。
一陣風過來,他咳了起來,嗆的眼角滲出了淚跡。
中年男人勸道,“少爺,風太滲,先回去吧,近些天,您的身體一直不好,動不動就感冒,為了周小姐的事情,還是想開了些好。”
他搖了搖頭,淡漠道,“沒事。”
“昨天又收到了夫人的電報,催您回去跟姚小姐完婚。”
Advertisement
他不作聲,只望着石碑看。
中年男人嘆着氣。
“當時,她沒有去鑫盛公寓找你嗎?”他突然問。
“沒有,倒聽說周小姐從霍雲誠那裏逃出來一次,是去了林家,可後來又……周小姐真是個烈性女子,敢把刀往霍雲誠心口捅,那時以霍雲誠的勢力,世上也沒幾個敢那樣做的。”中年男人不敢說了,瞧着眼前人的臉色已經煞白。
“節哀吧,少爺,都已經大半年了。”
“可是你們瞞了我好幾個月。”他冷厲的說道。
中年男人不敢說話。
片刻後,他才道,“你先回去吧。”
“不,少爺,這裏太涼,您不能一個人在這裏……”
“回去!”他的聲音不大,卻很冰冷,每個字都像刮過人肉體的刀,寒目如霜的望着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雖不放心,還是腳步緩步的轉身走了,走卻也不敢走太遠,準備到山腳下等他。
“……凝晚,我來了,你還好嗎。”他的聲音很輕,像風一樣。
他一步一步走過去,坐到了碑前,手撫着上面刻着的“周凝晚”三個字,臉貼到了碑上,從眼角劃下的水漬浸着碑上顏色漸漸變深。
“那時候,你怕嗎,為什麽不去找祥叔……為什麽那時候我什麽都不知道?”
右下角“林景俊”的三個小字映到了他的眼裏,眼裏的柔情立即便化成了一股仇恨,“你是怎麽保護她的,你是怎麽保護她的,如果當初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讓她跟你在一起的!”
他一拳砸到了那三個字上,手指顫顫發抖,指縫裏滲出一道一道血流。
他把手展開,看着自己的手掌,任那血流漸漸放大,像欣賞正在開放的花,而那花的中心仿佛出現了比花更美的一張臉,文靜和娴雅,在對着他笑。
“凝晚!”
對着廣闊無際的山巒,他嘶心裂肺的,用盡全力的喊着那個姑娘的名字。
山的深處,有一家住戶,直到夜深之時也還點着燈,因為他們家今天來了位客人,這客人卻也是被迫來的,被男主人背回來的,正昏昏沉沉在他們唯一的土炕上睡着,臉上、手背上都有幾道被樹枝劃破的痕跡。
“你看他那身大衣,皮靴子,還有圍巾和手套,白白淨淨的,相貌真好……”女主人是個三十多歲的胖子,坐在木墩子上一邊補衣服,一邊打量着炕上的陌生人,最後下結論道,“肯定是富貴人家。”
天氣冷,他男人和孩子也都炕上捂着被子坐着,跟陌生人保持着距離。
女人最後一句話說完,男人口裏的茶差點把自己給咽着,哼笑道,“瞎子都看得出是個富貴人家的子弟,還要你說。”
孩子便問他爹,“瞎子怎麽能看到呢?”
孩子的娘笑了。
笑過,又擔憂起來,“他這一直不醒來,會不會死啊,他若是死了,我們就太倒黴了。”
丈夫說,“不會死的,我摸着身上有體溫的……可,就是覺得溫度似乎過于熱了些。”
女人馬上把手裏的東西往旁邊一放,站起來,過去摸客人的額頭,再一摸自己的額頭,怔怔的望着丈夫,“在發燒呢。”
男人眼一瞪,“駭,這大半夜的,天亮了再去找崔老婆子過來。”
崔老婆子天還沒亮就被女人喊着領到了家,嘴裏唠叨不停,怪女人不該吵她睡覺。
女人說,“人命關天哩,大娘。”桑門很大,像吼一樣,卻是和氣的表情,她一貫這樣。
崔老婆子走到陌生人面前一站,似模似樣的看了看眼球,摸了摸脈,又探了探額上的溫度,說,“發燒了。”
女人怪笑道,“是發燒了,我也知道,您看怎麽給治治。”
老婆子說,“沒事的,我回去讓閨女拿些退燒的草藥,一會兒讓她送來給你,給他喝了就會好了。”說着人已走到門外,霎又回頭道,“給他熬些稀粥喝。”
女人應着,“謝謝了。”再回去看炕上的客人,依舊昏迷的睡着,臉被燒得痛紅,嘴唇卻白慘慘的。
搖了搖頭,上竈去熬粥。
水正燒着,聽到有腳步進了門,回頭一看,是崔婆子家的閨女,忙站起來,笑着去迎,“姑娘來了。”接了崔家姑娘手上的紙包,“多謝你們了,快坐下,這幾天的生意還好嗎,下山的路好走嗎?”
姑娘說,“下山的路根本走不成,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女人,藥只能給了馮二,馮二再賣了藥鋪,得到的錢,我們只能分到一半,一半給了馮二。”